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油菜田间常用除草剂精禾草克和乙草胺对油菜菌核病生防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精禾草克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95mg/L和7.80mg/L;乙草胺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37.45mg/L和120.90mg/L。精禾草克可以抑制盾壳霉寄生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当精禾草克的使用量达田间使用浓度时,盾壳霉不能寄生核盘菌菌核;而乙草胺对盾壳霉寄生菌核的影响较小,在田间使用浓度1250mg/L时,盾壳霉仍可寄生菌核;乙草胺和盾壳霉在田间使用浓度条件下混合使用,60d后菌核腐烂指数与单独使用盾壳霉没有显著差异,均大于75。上述结果表明在田间使用量条件下,乙草胺可以和盾壳霉生防制剂混用,而精禾草克不宜和盾壳霉混用。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盾壳霉是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在菌核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生防潜力。为了明确盾壳霉与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料混合施用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盾壳霉对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敏感性。结果发现,低浓度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1.5和7.5 mg/mL)对盾壳霉菌丝生长、菌落及菌丝尖端形态和分生孢子萌发等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对盾壳霉生长和孢子萌发有一定影响,在饱和浓度(560 mg/mL)条件下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24 h盾壳霉孢子的萌发率为0.83%,然而在96 h时萌发率可达到95%;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对盾壳霉产孢和寄生致腐菌核的能力无明显影响,寄生菌核30 d后,致腐指数均在5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生产中,盾壳霉可以与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料混合施用,达到轻简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盾壳霉控制油菜菌核病菌再侵染及其叶面存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评估了施于油菜(Brassica napus)叶片上的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控制油菜菌核病菌再侵染能力,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并测定了盾壳霉分生孢子在油菜叶面上的存活动态。结果如下:叶面上的盾壳霉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初侵染影响较小,但在高剂量(> 106孢子/ml)时可以控制病斑的扩展。所有供试剂量的盾壳霉均可不同程度地控制再侵染。盾壳霉分生孢子可在叶面病部迅速萌发,48 h和72 h时孢子萌发率分别为51%和95%,而在健康叶面上6 d未能检测到萌发的孢子。自携带盾壳霉的叶面病部不能分离到核盘菌,表明叶面上的盾壳霉已寄生并破坏了核盘菌再侵染菌丝。自油菜叶面上分离到的盾壳霉菌落数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其分生孢子至少可以在叶面上存活28 d。这即表明,在叶面上适时适量地添加盾壳霉可以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群落分析及其对盾壳霉重寄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的一种生防菌,它通过寄生核盘菌菌核,减少初侵染来源,从而达到防病效果。但在田间自然土壤中,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对盾壳霉寄生菌核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对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评估了菌核围细菌对盾壳霉重寄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时间和不同深度的核盘菌菌核围土壤中,均存在可培养微生物富集的“菌核围效应”,即菌核围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均高于非菌核围土壤。从菌核围土壤中共分离获得了253株细菌和180株真菌,并对其中的代表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发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菌核围细菌的优势种群,青霉属(Penicillium)是菌核围真菌的优势种群。通过平板对峙,从菌核围细菌中筛选到25个菌株对核盘菌有拮抗活性,22个菌株对盾壳霉具有拮抗活性。砂皿寄生菌核试验证实,7株菌核围细菌对盾壳霉寄生菌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核盘菌菌核围细菌对盾壳霉重寄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导致盾壳霉田间生防效果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油菜秸秆作为基质培养植物病原菌核盘菌的重寄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并从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及其抑制核盘菌菌核子囊盘萌发等方面评价了所获得的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质量。结果表明:盾壳霉野生菌株Chy-1和Zs-1,以及Chy-1的突变菌株SV-5-2(抗杀菌剂vin-clozolin)可以利用油菜秸秆为基质进行培养,有利于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产量可达2·4×109~3·4×109个孢子/g干秸秆。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影响盾壳霉分生孢子产量。在接种量为5×105个孢子/g干秸秆的条件下,以干秸秆中含水量为3~6ml/g,在20℃下发酵12d较为适宜。水琼脂平板试验表明:在20℃下培养48h,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达到90%以上。将油菜秸秆基质培养的盾壳霉分生孢子接种于土壤中,无论是夏季试验,还是秋季试验,对核盘菌菌核萌发及存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03年夏季,4·0×106个孢子/m处理其核盘菌菌核萌发数比对照减少26·3%;秋季该处理比对照减少57·1%~88·0%。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产生的抗真菌物质(antifungal substances,简称AFS)的基本特性,本文从盾壳霉MCD培养物滤液的抑菌谱、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紫外线照射稳定性4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盾壳霉AFS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小核盘菌S.minior等10种真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AFS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盾壳霉MCD培养物滤液经120℃处理30 min后,对核盘菌仍具有抑菌活性(抑菌率为49.5%)。不同环境pH对AFS的抑菌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pH值为7,AFS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此外,环境pH也影响AFS的稳定性,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1~14),尤其是在酸性条件下(pH 1~6),AFS活性稳定(抑菌率为81.1%~76.4%);AFS对紫外线照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盾壳霉抗真菌物质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对于应用盾壳霉的抗真菌物质来防治油菜菌核病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盾壳霉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菌核重寄生菌盾壳霉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盾壳霉可在核盘菌菌落上寄生,使核盘菌菌丝消解、原生质泄露,并抑制菌核的形成;而且盾壳霉提前6d接种,其分泌的抗生物质还可抑制核盘菌菌丝生长,并产生明显抑菌带。盾壳霉孢子液喷雾处理也证明:盾壳霉分生孢子即可在核盘菌子囊盘(柄)上萌发、寄生,使子囊盘(柄)萎缩枯死,而且还可以在核盘菌菌落上萌发、寄生,消解破坏菌丝体、抑制的菌核形成。  相似文献   

8.
盾壳霉防控油菜菌核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ZS-1SB40亿孢子/g盾壳霉可湿性粉剂对油菜田进行土壤处理、叶面喷施及土壤处理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的试验,比与化学药剂25%咪鲜胺乳油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盾壳霉生防制剂在油菜菌核病大发生年份通过土壤处理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病株和病指防效分别达39.29%和52.5%,稍低于化学试剂25%咪鲜胺的47.71%和58.34%,无显著差异,使用后增产效果明显,适宜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9.
影响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菌核的几个生态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室内测定了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对不同寄主上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的寄生致腐作用,研究了温度、含水量和土壤类型等生态因子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致腐作用的影响,通过检测土壤的呼吸速率探讨了它在土壤中定殖与核盘菌菌核的关系。结果表明:盾壳霉能寄生致腐核盘菌属所有供试菌株的菌核;寄生致腐菌核的最适温度是20℃,最适相对含水量为50%~60%;盾壳霉在供试的8种土壤中均能寄生致腐菌核,对它们的pH值要求不严格,但土壤类型影响其寄生致腐速度;在土壤中添加菌核和菌核提取液都可不同程度地刺激它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油菜菌核病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平板拮抗筛选,分别从西藏日喀则地区和拉萨地区杂草根围土壤中筛选到2个对油菜菌核病菌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RJGP16和YBWC43。通过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BOX-PCR指纹图谱分析,鉴定菌株RJGP16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菌株YBWC4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离体叶片试验结果显示,菌株RJGP16和YBWC43对油菜菌核病菌防治效果分别为50.24%和100.00%。脂肽化合物种类分析显示,菌株RJGP16产生脂肽化合物表面活性素和芬枯草菌素,菌株YBWC43产生杆菌霉素D和芬枯草菌素。表明菌株RJGP16和YBWC43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与其产生的脂肽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核盘菌不同分离株对油菜的致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菌牙签活体茎秆穿刺接种法和离体叶片菌饼接种法,以3个品种的油菜为供试寄主,对陕西省5个地区10个县的油菜和其它5种寄主共495个核盘菌分离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接种方法接种3个不同油菜品种所反映的不同分离株的致病趋势一致。离体叶片菌饼接种蓉油12号除来自勉县和城固县的2个分离株不能致病外,其余493个分离株均能致病,但各分离株所致病斑直径差异很大,为0.5~42.6mm,其中病斑直径在10~40mm的分离株占94.7%,属于优势群体。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地块均存在不同致病力的分离株,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株在油菜离体叶片上均能致病。说明核盘菌种内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这种分化与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伴生菌对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紫花苜蓿伴生菌中筛选生物防治菌种,采用对峙法和滤液培养法对紫花苜蓿伴生菌与菌核病菌的拮抗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茎秆接种法探讨了紫花苜蓿伴生菌对菌核病菌的控制作用。从紫花苜蓿植株中分离获得的22种真菌中,射丝孢、无孢菌丝体和丝葚霉对菌核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接种第5天,在含射丝孢、无孢菌丝体和丝葚霉3种真菌菌液的培养基上,三叶草核盘菌的菌落直径分别为4.8、26.8和28.9 mm,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75.2、53.2和51.1 mm。虽然射丝孢和无孢菌丝体都不能阻止菌核病菌侵入寄主组织,但对菌核病菌入侵后病斑的扩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效果因品种而异,2种菌种对品种FGC901和Algonguin病斑扩展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及抗源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已报道的七种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对两个感病和两个抗病品种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草酸浸根(叶)法用于白菜型油菜鉴定效果不好;不同生育期的油菜对菌核病抗性有差异,应该以花期鉴定为主,苗期鉴定为辅;在花期以麦粒叶腋接种、琼脂块叶腋接种和牙签茎杆接种,接种后发病程度依次为牙签>麦粒>琼脂块;三种花期接种方法与大田接种鉴定的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000),这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反映抗、感品种的差异,其中花期牙签茎杆接种法与大田接种鉴定法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r=0.9140)。根据抗性鉴定方法比较的结果,选用花期牙签茎杆接种法,以中油821为对照,对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G1自交系的44份油菜育种材料进行鉴定、筛选,得到12份高抗材料,其中有5份材料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放线菌11-3-1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与菌株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进一步明确放线菌11-3-1菌株的生防效果和分类地位,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其抑菌效果。放线菌11-3-1菌株对供试的1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带可达到19.67 mm。显微镜观察显示,11-3-1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影响,可致使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畸形、扭曲和原生质浓缩外渗等。11-3-1菌株发酵原液对油菜菌核病的室内药效达96.91%,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和药剂对照组。根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黄色长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longisporoflavus。  相似文献   

15.
几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核盘菌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从染病黄瓜植株上分离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的毒力,及其对菌丝形态、生物量、菌核形成及萌发和菌体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较高,EC50值为3.92 μg/mL,与杀菌剂乙霉威毒力相当;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菌丝粗壮且呈念珠状;随药剂浓度的增大,菌丝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增加,菌丝生物量降低率可达90%以上;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菌核的数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所减少,但质量略有增加,而腐霉利处理菌核数量无明显变化,但质量明显减少;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10 000 μg/mL浓度下均不能完全抑制菌核萌发,而对照药剂腐霉利和嘧霉胺在200 μg/mL即可完全抑制菌核萌发。  相似文献   

16.
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申嗪霉素是一种新型微生物源杀菌剂,主要成分为吩嗪-1-羧酸。测定了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菌51个菌株菌丝生长的平均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3.31±0.77 μ g/mL,并且与常规杀菌剂多菌灵、菌核净无交互抗性关系。离体叶片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随其处理剂量增加而提高,用有效成分200 μ g/mL药液处理时,抑制离体叶片发病的效果可达到67.08%,田间防效可达83.29%,优于对照药剂异菌脲。  相似文献   

17.
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菌丝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剂处理浓度在1.0 μg/mL 时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量。旁路氧化酶专化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嘧菌酯的抗菌活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系数达到3.27~14.13倍。药剂处理后48 h内,嘧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耗氧速率曲线趋势相似;48 h以后,单位质量菌丝耗氧速率上升,且高于空白对照,而菌丝的生长量并没有增加,表明菌丝体正常呼吸作用受嘧菌酯抑制48 h 后会发生耗氧增强的生理应急反应。水杨肟酸在嘧菌酯处理后1 h内对菌丝呼吸没有抑制作用,但在嘧菌酯处理1 h后对菌丝呼吸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在以细胞色素为载体的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到嘧菌酯阻断后,可以诱导耗氧更高的旁路氧化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育阶段黄瓜菌核病菌对几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三唑类杀菌剂和4种其他杀菌剂抑制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菌丝生长的毒力,同时测定了其对菌核形成及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最低,EC50值为65.75 μg/mL;己唑醇和戊唑醇的抑制活性较高, EC50值分别为0.09和0.16 μg/mL,毒力分别是甲基硫菌灵的763.7和423.4倍;其次是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毒力是甲基硫菌灵的137.3~286.6倍;再次为三唑酮,毒力仅为甲 基硫菌灵的20.6倍;腐霉利、菌毒清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较低,EC50值均大于10 μg/mL。在EC50值 浓度下,所有供试药剂对菌核形成及其数量均没有影响,但三唑类杀菌剂对菌核单重影响较大,各处理所形成的菌核单重降低率均在70%以上;而当药剂浓度在10 μg/mL以下时,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对菌核萌发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The necrotrophic fungal phytopathogen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has a broad host range and frequently causes destructive diseases. The extensive use of common fungicides to control these diseases has selected for resistance in populations of S. sclerotiorum. In this study, 105 isolates of S. sclerotiorum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 were characterized for baseline sensitivity to azoxystrobin, and the average EC50 value was 0.2932 μg/mL for mycelial growth. Of the mixtures of the fungicides thiram and azoxystrobin that were tested using an in vitro mycelial growth assay, the 1:4 ratio provided the greatest inhibition of S. sclerotiorum. When tested against nine isolates, the 1:4 mixture resulted in a mean synergy ratio of 2.31, indicating synergistic inhibition. Mycelial respiration was inhibited for about 2 h by azoxystrobin alone but for 48 h by the mixture of thiram and azoxystrobin. Salicylhydroxamic acid (SHAM, a known inhibitor of alternative respiration) also increased the inhibition of mycelial growth and respiration caused by azoxystrobi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for further study of effects of combinations of azoxystrobin with thiram or SHAM in planta to evaluate their potential for management of diseases caused by S. sclerotio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