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礁石堆密度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规格相近的8—9块礁石装入渔用网袋中,制成礁堆。在12个50cm×40cm×30cm塑料水槽中,分别放入0,1,2,3个网袋礁堆,礁堆体积分别占水体积的0%、2.12%、4.08%和6.71%,每组3个平行。每个水箱中放入平均体质量为2.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头,投喂配合饲料,常规管理,研究了礁石堆密度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156d的饲养表明,夏眠前放置礁堆的水槽中,仿刺参的增重率和特殊生长率均高于未放置礁堆的水槽,其中放置1和3个礁堆的仿刺参增重率和特殊生长率较高。各试验水槽水中,总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各试验水槽水中化学需氧量(COD)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夏眠期间,仿刺参减重率和死亡率随礁堆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夏眠后,仿刺参的生长依礁堆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文中讨论了礁堆在仿刺参养殖中的生态作用及其作用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9.0-16.0℃下,将体质量0.5g±0.2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放养在放置了混凝土制的中空型(A类)、楼层型(B类)和井字型(C类)附着基的塑料水槽(45cm×31cm×30cm)中,投喂配合饲料,采用每周清洗一次附着基(A’组、B组’和C’组)和不清洗附着基(A组、B组和C组)的方法饲养80d,研究了3种形状附着基对仿刺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洗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清洗与附着基形状的交互作用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清洗的楼层型附着基组(B’组)特殊增长率最高,不清洗的楼层型(B组)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饲养的前60d,放置不同形状附着基的水槽水中亚硝酸、氨氮和COD等的含量低而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后期各组上述水化学指标急剧上升;定期清洗的水中均低于不清洗组。放置附着基而不清洗的水槽中的仿刺参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YS)的活性分别比冲洗的水槽中高32.28%、9.17%和5.71%。A组仿刺参体腔液中SOD的活性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组与C’差异极显著(P〈0.01)。文中从生态作用和空间面积比例等讨论了附着基结构与功能对仿刺参生长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异源铜盐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毒性影响,通过24h、48h、72h和96h的致死数量统计分析硫酸铜(CuSO4)/氯化铜(CuCl2)对幼参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SC);利用石蜡切片显微定性观察不同铜盐对刺参幼参后肠的毒性情况。结果表明,CuSO4来源的Cu^2+对幼参24h、48h和72h的LC50均大于CuCl2来源的Cu^2+对幼参24h、48h和72h的LC50,而CuCl2对幼参96h LC50大于CuSO4对幼参96hLC50;异源铜盐在暴露前48h内对刺参的毒性影响极其显著,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对刺参的毒性影响不显著;2种铜盐(以铜离子质量浓度为0.06 mg·L^-1计)对幼参的消化道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导致结缔层与上皮层分离,CuCl2对刺参肠道的毒性(类似腐蚀作用)大于CuSO4的毒性;不同的阴离子对Cu^2+的毒性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13.0~23.0℃下,将平均质量1.4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放养在容量50L(45cm×31cm×30cm)的水槽中,投喂以鱼粉、虾糠和玉米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马尾藻粉、海泥、贝壳粉和黄原胶等粗蛋白12.70%和粗脂肪5.48%的饲料。在饲料中含有不同比例的亚油酸(LA)、α-亚麻酸(LNA)、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以橄榄油平衡脂肪含量,以贝壳粉平衡其他成分,配制成LA和LNA的比例分别为20:0(S1);20:1(S2);1:2(S3)和2:1(S4);LA、LNA、DHA和EPA的比例分别为6:1:5:0(S5);10:1:30:5(S6)和10:5:6:1(S7)的膏状饲料。80d的饲养表明,幼参摄食只添加橄榄油(S1)、添加橄榄油和亚油酸(S2)的饲料时生长最慢,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的幼参(P〈0.05);摄食只添加亚麻酸(S3)或亚油酸和亚麻酸(S4)的饲料时,生长较慢,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摄食添加DHA(S5)和EPA+DHA(S6)的幼参(P〈0.05);摄食添加上述4种脂肪酸(S7)饲料时,生长最快,即LA,LNA,DHA和EPA的比例为10:5:6:1时,体壁最厚,肠道中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有效活力最高,对饲料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摄食实验饲料的仿刺参体内蛋白+脂肪十灰分的含量之和(平均85.79%)远大于初始刺参(79.70%)的相应之和,由高至低依次为:S2(90.57%)〉S1(87.97%)〉S3(85.78%)〉S4(85.29%)〉S7(84.19%)〉S5(83.79%)〉S6(82.97%)。仿刺参摄食后体内18碳脂肪酸含量呈负增长,而体内EPA的含量均呈正增长,且恒定变化在4.36%~6.83%之间,表明饲料中的18碳脂肪酸能转化为仿刺参体内的EPA。添加了4种脂肪酸的S4、S5、S6和S7组幼参肠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9℃~13℃下,将平均体质量0.745±0.3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随机投放到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每箱10头,共分为五组,每组3个平行,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投喂每kg添加0.5 mg蛋氨酸硒的饲料:第1、2、3、4组分别间隔0、5、10和15 d投喂一次,第5组投喂不含硒的饲料(对照组)。60d的饲养结果表明:间歇投喂含硒饲料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每隔5 d投喂一次含硒饲料的刺参体腔液中SOD活力(78.34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谷胱甘肽的浓度(2.87×10-5mol/L)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连续投喂含硒饲料的仿刺参体内的酸、碱磷酸酶活性(2.42U/ml,5.76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建议在生产中宜每日或最多间隔5 d投喂含硒饲料。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17-20℃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耳状幼体放入200cm×30cm×35cm的长方形水槽中,投喂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的等比例混合液(密度为8000个·mL-1),常规管理。待耳状幼体后期,投放9组、每组由3层20cm×30cm的聚乙烯波纹板组成的附着基,其中3组与水槽底水平放置(0°),3组垂直(90°)于水槽底放置,3组与水槽底呈45°角倾斜放置,每种设置3个平行。经28d的饲养表明:仿刺参幼体的附着率随着附着基摆放深度的加深而增大,随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少。水平放置的附着基的附着率比45°倾斜放置的高253.43%,比垂直放置的高283.51%,差异极显著(P〈0.001);但45°倾斜角放置的附着基比垂直放置的高8.51%,差异不显著(P〈0.05)。水平放置的附着基下层的附着率比中层高63.31%,差异不显著(P〉0.05),比上层高170.23%,差异极显著(P〈0.01)。文中讨论了水平放置的附着基和附着基下层仿刺参幼体附着率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11.0~20.0℃、盐度35‰和pH值7.5的条件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46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iaponicusSelenka)幼参放养在容水300L的塑料水槽中,A组投喂含90mg·kg-。β-胡萝卜素+60mg·kg-1维生素E(VE)的饲料,B组投喂含60mg·kg-1虾青素和60mg·kg-1VE的饲料,以不添加上述3种物质的基础饲料作对照(C组)。饲养80d后,将A、B,及C组幼参直接放人盐度(用淡水和海水或加入海水晶,配制成盐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氨(用NH4Cl配制成氨浓度(Nn3-N)0、0.5、1.0、2.0、4.0、8.0,及10mg·L-1)、温度(0、4、10、15、20、25、30、35,及40℃)急剧变化的1500mL的白色聚乙烧杯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存活率和体腔液中SOD活力等指标。应激处理期间,不投喂,24h换水一次并吸出排泄物。96h后,盐度、氨处理组的仿刺参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存活仿刺参体腔液中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B组仿刺参在低温应激时,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90mg·kg-1β-胡萝卜素+60mg·kg-1VE或60mg·kg-1虾青素+60mg·kg-1VE均能显著提高仿刺参对盐度和氨应激的抵抗能力(P〈0.05),但抗低温应激的效果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水温18.2-21.9 ℃和盐度30-32下,在室内200 L塑料水槽中添加不同的碳源(葡萄糖、蔗糖、玉米淀粉、地瓜粉等)形成生物絮团,养殖体重(0.9±0.1 )g/只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幼参2个月,探讨水体中的生物絮团对其体内主要消化酶和免疫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添加淀粉、蔗糖有利于提高幼参体内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复合碳源组(葡萄糖:果糖:蔗糖:玉米淀粉:地瓜粉=0:3:4:2:1)幼参胃蛋白酶活性(10.63 U/mg prot)显著高于其它组,复合碳源更利于提高幼参胃蛋白酶活性。复合碳源组(葡萄糖:果糖:蔗糖:玉米淀粉:地瓜粉=1:2:4:1:2),幼参体壁中ALP活性最高,为2.66 U/mg;而玉米淀粉组中,幼参体液中SOD活性(204.66 U/mg )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 < 0.05)。添加碳源后制得的生物絮团可以提高幼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抗生素药浴对仿刺参幼参肠道菌群的影响,在刺参工厂化保苗期倒池时设置普通组和药浴组(普通组幼参为倒池未药浴正常培养,药浴组幼参用质量浓度0.1 g/L的氟苯尼考药浴15 min),分别于倒池后24、48、72 h,取2组仿刺参肠道样品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普通组幼参与倒池前的幼参肠道菌群结构基本一致,药浴组幼参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较大,细菌多样性在24 h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普通幼参优势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达98%以上,药浴后24、48、72 h,幼参肠道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90.51%、92.99%、96.63%,放线菌门、浮霉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有所提高,并新出现达达菌门、德潘菌门和芽单胞菌门。普通组幼参肠道中优势菌属新草螺菌属占比达95%以上;药浴后24 h幼参肠道中新草螺菌属相对丰度降低至2.46%,叶杆菌属、Candidatus Competi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等成为新的优势菌属,药浴后48、72 h幼参肠道中新草螺菌属相对丰度逐渐升至36.7%、69.9%,其他菌属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肠道菌群结...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受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实验设暗光、微强光、强光3个光照处理,同时每个光照处理组分别投喂两种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加底栖硅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幼参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每种饵料处理下强光处理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明显高于暗光处理组,而相同光照强度下两种饵料处理对幼参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个光照处理下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平均分别为0.26%、0.63%、0.98%/d,日增重为0.53、1.39、2.26 g/d。  相似文献   

11.
在水温21℃~22℃下,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耳状幼体放养在6个30 L的塑料水槽中,密度为303个.L-1,投喂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üelleri)的混合液。培育至樽形幼体前,放入10 cm×10 cm的聚乙烯波纹板和聚乙烯平板;这些板表面光滑、粗糙(具沟,沟间距为500 um)和较粗糙(沟间距250 nm);或贴上绿、黑、黄、红和蓝5种颜色的聚乙烯贴纸,以无贴纸的透明附着基为对照。结果表明,附着10 d后,波纹板上附着的仿刺参幼体数量比平板上高68.76%,差异极其显著(t=7.131〉2.804,df=23);光滑附着基表面上仿刺参幼体的附着量分别比粗糙和较粗糙附着基高267.42%和32.34%,与粗糙附着基差异显著;红色和黑色附着基的幼体附着量比对照组高84.52%和37.49%,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且随培育时间的延长促附着效果越明显。不同形状、粗糙度和颜色的附着基表面仿刺参幼体的附着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附着后5~6d时最甚。仿刺参刚刚开始附着1~2d未长出管足,附着5d时,大部分只长出1个管足,10d时,大部分生长出两个管足。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9℃~13℃下,将平均体质量0.745±0.3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随机投放到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每箱10头,共分为五组,每组3个平行,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投喂每kg添加0.5 mg蛋氨酸硒的饲料:第1、2、3、4组分别间隔0、5、10和15...  相似文献   

13.
参虾池塘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9月刺参夏眠期间正是日本对虾快速生长的季节,在对虾池中人工造礁,第1年4月放入规格为80~120头/ kg的海参苗1740 kg,每年7月放入体长0.7~1.0 cm的日本对虾虾苗1.2×105尾,将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养.在养殖过程中,刺参不投喂,只用卤虫、人工饲料、杂色蛤和四角蛤蜊投喂日本对虾,严格控制养殖池内的杂鱼虾,保持水质新鲜,可提高日本对虾和刺参的成活率,利用两者饵料和空间互补性,可显著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12.1~13.9°C下和直径80 cm、高60 cm,水深40 cm的圆形选育缸中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1200lx、600 lx和300 lx)对平均体质量为10.10±0.8g的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显著影响山女鳟幼鱼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和变异系数(CV)(P<0.01),高光照强度组SGR和CF值显著高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而CV值则是高光照强度组显著低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高光照强度组摄食率(FI)明显高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实验表明,适度增强光照强度有利于山女鳟幼鱼的生长,这对于优化山女鳟幼鱼培育条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2.5±2.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玻璃钢桶内进行了56 d饲喂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研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B)、1.25%(C)、2.0%(D)的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D组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C组和D组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吞噬活性、肠道淀粉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体腔液呼吸爆发活性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的AKP、LZM、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裂壶藻各处理组刺参成活率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1.25%-2.0%裂壶藻添加量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和免疫酶活性;饲料中添加1.25%裂壶藻能够显著增加刺参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的消化活性:裂壶藻有作为刺参营养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野生与养殖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对野生和养殖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中营养成分,包括灰分、盐分、蛋白质、粘多糖、胶原蛋白、皂苷、氨基酸组成及11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和养殖刺参的胶原蛋白质量分数(以干基计)为39.43%和40.37%,差异不显著(P〉0.05);盐分、粘多糖及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8.47%、15.40%,10.19%、9.27%和0.81%、0.62%,差异显著(P〈0.05);灰分、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5.73%、20.74%和58.80%、62.21%,差异极显著(P〈0.01)。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1.16%和20.28%,差异显著(P〈0.05);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0.86%、28.00%和33.66%、30.39%,差异均极显著(P〈0.01)。矿物元素含量丰富,野生刺参的微量元素比例要略优于养殖刺参,铅(Pb)、汞(Hg)和镉(Cd)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食品卫生标准限量。综合分析认为,野生和养殖刺参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胶原蛋白、粘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及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鲜味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