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环境现状与质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和2009年,对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12项水质参数(pH、TN、TP、CODMn、Cu、Zn、Pb、Cd、Hg、石油类、挥发酚和非离子氨)进行了监测,采用单因子比较法和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不同程度受到pH、非离子氨、TN、TP、CODMn、Cu、Zn、Hg和Pb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TP、TN和CODMn,2年中这4项污染物超标范围均占监测水域的70%以上,负荷比Q占到89.5%和80.8%;非离子氨是最主要的污染物,2年中其单项污染指数I(20.2、5.80)和负荷比Q(57.37%、27.70%)均居首位,其次是TN(I:4 69、5.28;Q:13.3%、25.2%)、TP(I:4 05、4.13;Q:11.5%、19.7%).Hg、Cu、Zn、Pb的超标范围较小;石油类、挥发性酚和Cd在所监测水域均未超标.2009年陕西大宗鱼类养殖水域污染程度比2008年有所减缓,但所监测参数2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慎防非离子氨中毒,开展总磷、总氮污染的治理应该是陕西鱼类养殖中首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河壶口-三门峡段渔业水域重金属污染及模糊数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绿洲 《水利渔业》2007,27(1):71-73
2004年对黄河壶口-三门峡段渔业水域中龙门、风陵渡、三门峡3个断面的重金属(汞、铜、锌、铅、镉)污染物进行了监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R.Q)对该水域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壶口-三门峡段渔业水域主要受到汞和铅的污染,其中三门峡段的污染最为严重;5种重金属在不同断面间的污染程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汞在监测水域中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铅的污染次之,锌、镉和铜的污染程度较低。5种重金属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水域属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污染严重,应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污染标准指数评价法进行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同时对鱼体重金属残留进行统计分析.黄河龙门-三门峡段主要污染物为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和重金属Cu、Zn、Pb.2004~2005年,TP、TN污染程度基本相同,重金属污染变化较大,且在鱼体均有残留,其中1个样品的Hg超过食品卫生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黄河干流浮游植物资源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于黄河干流河南段的伊洛河口、花园口、开封和打渔陈四个位置选取采样点,分别进行浮游植物的定性定量测定,统计与分析,共测得5门35属35种,生物量见表2。  相似文献   

5.
2013年对黄河宁夏段内两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渔业水质进行了监测。选取14个监测参数,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用负荷比分析主要污染物所占比例。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水体呈污染状态,主要污染物质为非离子铵、挥发酚、总氮和总磷,其对所监测物质总污染物的分担率超过70%,汞和铜呈间歇性污染。黄河宁夏段水质低于渔业水质标准,水质综合评价为污染。本研究从渔业水质角度对水质进行评价,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6.
滦河是京津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滦河干流承德段的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着京津地区的水安全,因此,开展滦河干流承德段的水质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划分指标类别及丰、平、枯三个时期,采用五元集对分析法对2020年滦河干流承德段水质进行了评价,并通过减法集对势和偏联系数识别了河段主要污染物指标,探讨了各类指标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滦河干流承德段各断面水质总体上达到Ⅱ类水标准,但以总氮和总磷为代表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有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为河段主要污染物,且基本水质指标有正向发展态势,营养物质状态指标处于反势和偏反势,需要进行重点调控。  相似文献   

7.
2001-2005年松花湖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松花湖近几年水质状况,基于2001~2005年松花湖水质监测数据,以单因子评价法,确定主要污染指标.采取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松花湖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溶解氧全湖年均值7.604mg/L,符合国家Ⅱ类水体标准.丰满断面石油类污染最重,5年超标率为5.0%;各断面除小荒地高锰酸盐指数未超标外,其余断面均超过国家标准;总氮各断面均超过国家标准.松花湖5个断面水质污染程度比较,污染最严重的是辉发河口,综合污染指数7.69,污染负荷比为28.01;第2位是桦树林,综合污染指数6.54,污染负荷比为23.91;第3位是小荒地、沙石浒和丰满,综合污染指数均为4.45,污染负荷比分别为15.77、15.77和为16.28.可见松花湖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松花湖的大部分水体的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8.
摘 要 2008、2009年,对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水域12项水质参数(pH、TN、TP、CODMn、Cu、Zn、Pb、Cd、Hg、石油类、挥发酚和非离子氨)进行了监测,采用单因子比较法和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水域不同程度地受到pH、非离子氨、TN、TP、CODMn、Cu、Zn、Hg和Pb等9项指标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TP、TN和CODMn,两年中这4项污染物超标范围均占监测水域的70%以上,在所监测指标中负荷比占到89.5%和80.8%;非离子氨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两年中其单项污染指数I(20.2、5.80)和负荷比Q(57.37%、27.70%)均居首位,其次是TN(I:4.69、5.28;Q:13.3%、25.2%)、TP(I:4.05、4.13;Q:11.5%、19.7%)。Hg、Cu、Zn、Pb的超标范围较小;石油类、挥发性酚和Cd在所监测水域均未超标。2009年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水域污染程度比2008年有所减缓,但所监测参数分别在两年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慎防非离子氨中毒,开展总磷、总氮污染的治理应该是陕西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中首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3年-2015年,逐月监测分析了黄河陕西段府谷、吴堡、龙门、洽川、港口、汾河入黄口和渭河入黄口7个段面22项水质指标,并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黄河陕西段处于4级中度污染水平,5级较重污染段面汾河入黄口(P=9.26)1个,其余6个段面处于4级中度污染水平(2.04≤P≤4.67)。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和有机物,部分段面还受到重金属汞、砷、铜、锌的影响,所有段面未受有机氯和有机磷的污染。同期断面比较,上游污染轻于下游,污染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03,332(7)
3、江河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环境状况2002年,我国江河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受污染状况较2001年略有加重,监测水域中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及重金属铜,其超标范围分别为77%、52%、47%、48%和54%,超标面积分别为80、47、23、38和48万公顷。与2001年相比,总磷、石油类、重金属铜的超标范围有所增加。总氮 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水域占监测水域的23%。最低值出现在嫩江冷水性鱼类产卵场(0.01mg/L);最高值出现在黄河干流陕西段鲤鱼、鲫鱼、黄河鲶等鱼类产卵场、…  相似文献   

11.
2010~2012年设置6个断面,调查黄河干流山西段的鱼类组成及其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三场)的分布。调查期间,共采集到43种鱼类,分属6目10科,包括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cus)、鲶Parasilurus asotus(Linnaeus)、赤眼鳟Squaliobarus curriculus(Richardson)、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Dybowski)、黄河鮈Gobio huanghensis Lo,Yao et Chen等土著鱼类42种,外来种主要是在万家寨库区引进的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Pallas)。河段"三场"主要有7个。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分布呈现了万家寨至天桥段的"河流-水库"生态类型,鱼类"三场"小而散,但鱼类种类较多,以小型鱼类为主;天桥至禹门口峡谷段,生物多样性低,"三场"主要分布在碛口段,种类和资源量少;禹门口段以下则鱼类资源较为丰富,鱼类"三场"分布多,生态环境较好。本文还提出了保护和养护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资源和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池塘水质的影响,对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草鱼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质量状况进行了监测,测定了水温、pH、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非离子氨、溶解氧、总磷、总氮和COD等参数,采用单项污染物指数对监测参数进行单项评价,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质量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草鱼3种养殖模式池塘中氮磷营养物质污染最为突出,其次是COD。由综合污染指数判定,草鱼3种养殖模式的池塘水体污染程度均为污染,超出警戒水平。草鱼精养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情况严峻。  相似文献   

13.
于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对黄河河南段进行了4个季度调查采样,分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此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3种(属),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的种类数最多,分别有24种(属)、23种(属)和11种(属)。浮游植物的丰度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变化范围为:4.57×10~4~79.73×10~4 ind/L,表现为夏季或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大类153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轮虫72种,枝角类24种,桡足类6种。平均丰度为6.32×10~2 ind./L。物种丰富度大小顺序为秋春夏冬。黄河河南段Shannon-Wiener指数浮游植物变化范围为0.78~1.89,浮游动物为0.75~1.12。H'均较低,依据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标准,黄河河南段水质级别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4.
研究淮河水质时空变化趋势,为淮河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选取1999-2019年淮河干流9个典型断面长序列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年来淮河干流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淮河水质及主要污染因子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1999年劣Ⅴ类水质断面占44.4%,2007年后无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从1999年的1.35逐步下降至2019年的0.42;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磷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非汛期总磷浓度变化稳定,汛期总磷浓度显著上升;淮南大沟涧、吴家渡断面水质相对较差、年际变化幅度大,老坝头断面水质较好、年际变化幅度较小。淮河干流主要污染因子发生结构性转变,由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逐渐转变为总磷,说明流域面源污染特征逐步显现,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已成为改善淮河流域水环境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高丽娜  白明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6):16-18,21
2009年5月至10月,通过对海河干流9个站位的pH、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溶解氧(DO)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河干流各点受TN、TP和COD污染较重,大多数采样点水样水质低于国家规定的五类水水质指标;TN含量高峰区出现在市区中心和河口区,这主要是因为市区中心的人口密度大,受污染的地表径流较多,而在河口地区出现峰值主要是由于河水的走向与潮水的冲击方向相对,使污染物在这里堆积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黄河上游青川甘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选取青川甘段内黄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白河、黑河、洮河、湟水)18个位点,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铬(Cr)、砷(As)、汞(Hg)、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As和Hg平均含量分别为11.74 mg/kg和0.034 mg/kg,分别富集1.3倍和1.0倍,其他6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As富集程度最高,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为中度污染,但潜在生态风险远低于Hg和Cd。Hg的潜在生态风险值最高,为40.29,中等级别,其次为Cd,仅在黑河Cd为中等生态风险。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推测,部分断面较高的As、Hg和Cd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如干流的龙羊峡库区出水口(G5)、支流洮河的西寨大桥(T1)、黑河的大水(H2),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7.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对黄河中游鱼类及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1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连续进行了11次调水调沙活动以解决黄河泥沙严重淤积的问题.2011年6~8月,在黄河小浪底水库第11次调水调沙期间,通过在黄河中游(万家寨水库至三门峡大坝河段)设置鱼类采样和生态敏感区监测断面,对渔获物组成及生态敏感区变化进行了分析、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导致黄河中游鱼类平均资源量损失均在50%以上,种群多样性指数大幅降低,主要经济鱼类鲤、鲫、鲶占渔获物重量由调水调沙前的87.75%下降到调水调沙后的81.79%,黄河南营段、圣天湖外滩“三场”功能基本丧失,对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对黄河中游渔业生态敏感区和鱼类种群影响显著,并针对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措施,为黄河中游水生生物养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对黄河中游鱼类及生态敏感区的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1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连续进行了11次调水调沙活动以解决黄河泥沙严重淤积的问题。2011年6~8月,在黄河小浪底水库第11次调水调沙期间,通过在黄河中游(万家寨水库至三门峡大坝河段)设置鱼类采样和生态敏感区监测断面,对渔获物组成及生态敏感区变化进行了分析、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导致黄河中游鱼类平均资源量损失均在50%以上,种群多样性指数大幅降低,主要经济鱼类鲤、鲫、鲶占渔获物重量由调水调沙前的87.75%下降到调水调沙后的81.79%,黄河南营段、圣天湖外滩"三场"功能基本丧失,对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对黄河中游渔业生态敏感区和鱼类种群影响显著,并针对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措施,为黄河中游水生生物养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琼江流域遂宁段水质现状,在研究区域设定13个水质监测断面,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质因子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和总磷(TP),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解析琼江干流遂宁段及主要支流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探究流域水质受河流断面和典型水期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干流水质不稳定,部分月份存在CODCr、TP超标现象;干流水质呈逐年好转的趋势,监测期间CODCr达标率由50.0%增长至68.3%,TP达标率由45.8%增长至83.7%;干流CODCr和TP浓度沿程变化趋势不显著,流经安居城区以及支流石洞河汇入后,NH3-N浓度均出现明显的升高和降低趋势(P<0.05);主要支流水质较差,河口断面达标率仅31.3%~52.6%,水质同样受CODCr和TP的影响;支流蟠龙河CODCr和TP均表现出枯水期水质显著劣于丰水期(P<0.05),但整体水质无明显年际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琼江流域水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潇湘平湖水质污染及其对鱼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艾青  肖克宇  郑陶生 《水产科学》2006,25(11):552-555
对潇湘平湖菜市、曲河、宋家州3湖段水质及其对鱼类毒性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⑴潇湘平湖水质已受石油烃类、挥发酚类、重金属铜和氨氮为主的污染源的污染,尤其是氨氮污染严重,污染程度宋家州>曲河>菜市。污染物中的石油烃类、挥发酚类、重金属Pb、Cu和As在鲤、鳊、鳜、黄颡鱼、草鱼和翘嘴鲌体内有一定蓄积,超过参考值8.03、1.66、1.30、1.71、1.24倍;肉食性鱼类较草食性鱼类高,石油烃类含量肉食性鱼显著高于草食性鱼(P<0.05)。⑵经t检验,试验组鱼类染色体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⑶3湖段共有浮游植物6门43属85种,其中污染指示属18属,耐污染的普通等片藻、小异端藻等16个属出现频率较高;浮游动物3门8属14种,底栖动物3门3属3种,其中污染指示生物颤蚓1458.67条/m2。污染指示属宋家州>曲河>菜市,宋家州显著高于菜市(P<0.05),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值表明:从菜市至宋家州湖段的依次为2.35、2.13、1.67,表明宋家州段的水质受到中度污染;菜市、曲河段水质已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