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以40头猪的试验材料研究了血浆中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乳酸脱氢酶和氟烷基因型及PSE肉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氟烷阳性HAL^nn基因型猪血浆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极显著地高于氟烷阳性HAL^NN基因型猪(P<0.05),而且血浆丙酮酸激酶及磷酸果糖激酶的对数值与肌肉品质指标pH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血浆丙酮酸激酶活性值及对数值也与其他肉质指标如系水力和光反射值存在较高相关(P<  相似文献   

2.
用含20%油脂的饲粮强饲成年滨白公鸡,应用Sibbald快速代谢能测定法,测定替换不同脂型饲粮的表现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值;用差别套算法计算油脂AME和TME值。结果表明,油脂AME和TME值与油脂的碘价、酸值、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呈正相关(P<0.01);与软脂酸、硬脂酸含量呈负相关(P<0.01).用高卵磷脂含量的油脂替代20%饲粮,强饲成年公鸡;应用Sibbald快速代谢能测定法结合差别套算法测定油脂的代谢能值,并换算成能量代谢率,研究其与卵磷脂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脂中卵磷脂含量明显影响油脂能量代谢率,二者呈二次曲线关系(P<0.01)。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雅南猪胴体品质与所测生化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f(cc)型猪肉质显著好于TF(BB)型和Tf(BD)型,后者产生PSE猪肉的可能性较大;雅南P猪(o-1)(AB)型对肌肉贮存损失的影响极显著大于P(0-1)AA型(P<0.01),杂交猪P(0-1)AA型对背膘厚和脂肪率的影响显著大于P(0-1)AB型(P<0.05),Pa(AB)型对膘厚、脂肪率的影响显著大于Pa(AA)型(P<0.05);不同体重阶段血清中β-及前β-脂蛋白含量与瘦肉率呈负相关,与脂肪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硝苯地平(20mg,q12h×3wk)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55±9.4a),对左心功能和RAA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HR、SBP、DBP和MAP均降低,以DBP和MAP降低显著(P<0.05);缺血型ST段明显改善(P<0.01);核素心功能LVEF、SV、ER和RCO均升高(P<0.05~0.01);血浆PRA和AngⅡ降低明显(P<0.05)。表明该药有良好的降压和改善左心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5.
快速鉴定甘薯品种抗旱性的生理指标及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对甘薯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25%PEG处理下,叶片RWC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3,P<0.01),MDA含量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848,P<0.01),SOD活性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777,P<0.01),Pro含量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不大。品种抗旱性愈强,叶片 RWC下降幅度及MDA含量上升幅度愈小,SOD活性增加幅度愈大。因此,通过测定 25%PEG处理下甘薯幼苗叶片的这些生理指标可实现品种抗旱性的室内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6.
塑料薄膜包装对花椰菜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0.005mm、0.007mm、0.025mm聚乙烯(PE)膜,TY-1保鲜袋和CF-8硅窗保鲜袋包装对花椰菜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经45d贮藏后结果表明:以上各处理的失重率分别为7.36%(P<0.01)、5.89%(P<0.01)、4.08%(P<0.01)、2.37%(P<0.01)、1.28%(P<0.01),而对照为31.84%;抗坏血酸含量(mg/100g)处理组分别为10.94(P>0.05)、52.07(P<0.01)、45.89(P<0.01)、42.23(P<0.01)和44.13(P<0.01),而对照为7.934mg/100g。试验组固形物(TSS)含量均比对照组降低了27%~44%。3种包膜处理的有机酸含量则比对照高出39%~58%,各处理间以0.07mmPE单花头包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选用1日龄尼克红蛋公雏805只(平均N D母原抗体水平为6.91log2),随机分成7个组,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Zn,Se,VC,VE,生化黄腐酸(BFA)配合而成的复方生化黄腐酸(CoBFA),其中一组为对照。分别计数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总数,测定ND抗体效价;分离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分别称重。分析比较各因素与雏鸡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血细胞数及ND疫苗免疫效果的相关性,遴选最适组合。结果表明:雏鸡胸腺、脾脏、法氏囊重、血液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总数及ND抗体水平与Zn,Se,VC,VE,BFA均为正相关,其中胸腺与Zn,Se极显著相关(P<0.01),脾脏与Zn,Se显著相关(P<0.05),法氏囊与Se显著相关(P<0.05),淋巴细胞与VC极显著相关(P<0.01),与VE,BFA显著相关(P<0.05)。ND抗体水平与Vc, VE, BFA极显著相关(P< 0.01)。综合分析各试验组合的效果,认为以添加量分别为Zn 120mg· kg-1, Se0.30mg·kg-1,VC180mg· kg-1,VE 200mg·kg-1,BFA 450mg·kg-1的饲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肖山鸡、白耳鸡、狼山鸡、乌骨鸡、油鸡、白耳鸡()×肖山鸡(♀)、肖山鸡()×白耳鸡(♀)等7个地方鸡种(含2个杂种)12周龄血浆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GPT)、肌酸激酶(CPK)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狼山鸡、肖山鸡血浆AKP活性显著高于白耳鸡和乌骨鸡(P<0.05);公鸡血浆AKP活性显著高于母鸡(P<0.05);血浆AKP活性与12周龄体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白耳鸡、乌骨鸡血浆GPT活性显著高于狼山鸡(P<0.05);公鸡血浆GPT活性有高于母鸡的趋势,但检验结果不显著(P>0.05)。血浆GPT活性与12周龄体重相关分析表明,油鸡达显著水平(P<0.05);乌骨鸡、肖山鸡、白耳鸡()×肖山鸡(♀)血浆CPK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地方鸡种(P<0.05),狼山鸡显著高于肖山鸡()×白耳鸡(♀)(P<0.05);母鸡血浆CPK活性有高于公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CPK活性与12周龄体重的相关呈负相关趋势,但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公绵羊血浆睾酮(T)水平在8~12月极显著地高于1~7月(P<0.01);平均射精量和精子活率在9~3月均显著地高于4~8月(P<0.01);精子畸形率和精子数在9~1月与2~8月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浆中锌、铜、锰水平在配种季节8~1月明显地高于非配种季节的6~7月(P<0.01),并与配种季节开始后T水平的升高和精液品质改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732,P<0.01;r=0.7824,P<0.01)。  相似文献   

10.
实验以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1日龄AA肉用雏鸡,于感染后7,14,28,42和56日龄分别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及主要内脏器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变化,并首次采用化学发光(CL)法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动态变化。结果:(1)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总SOD(T-SOD)和Mn-SOD活性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而Cu,Zn-SOD活性轻度升高(P>0.05);(2)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Se-GSHPx活性在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3)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LPO含量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4)vMD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淋巴细胞CL值在大部分检测时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本实验结果表明,vMDV感染雏鸡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且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下降,导致活性氧自内基在雏鸡体内蓄积,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上述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11.
猪血清酶和氟烷敏感性与肌肉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54头ES系和30头斯格猪对血清肌酸激酶[CK,EC#-(2,7,3,2)]、乳酸脱氢酶[LDH,EC#-(1,1,1,2)]和氟烷敏感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和药物应激后采血时血清CK活性与宰后45分钟肉质指标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血清LDH#-5同工酶和肉质指标高度相关(P<0.001)。并且血清1ogCK值和LDH#-5同工酶在轻度PSE和正常肌肉猪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氟烷阳性猪宰后表现典型PSE肌肉(斯格猪n=3),氟烷阴性宰后虽然未发生典型PSE肌肉,但存在轻度PSE肌肉胴体。  相似文献   

12.
猪脂类指标及其与胴体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在相同条件下肥育的长白、雅南及其杂交猪,测定皮下脂肪、板油和五块肌肉的主要脂类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粗脂肪、胆固醇含量、碘价和脂肪酸组成,在品种间存在着显著差异;(2)粗脂肪、胆固醇含量、碘价和脂肪酸组成在品种不同部位存在明显差异;(3)胴体瘦肉率与肌肉中粗脂肪、胆固醇含量、脂肪酸的饱和度均呈负相关,与碘价呈正相关;(4)典型相关分析,腰大肌、肌二头肌、脂肪、板油的脂类指标与胴体性状相关(P<0.01),背最长肌、脂肪的脂类指标与肉质性状相关(P<0.01),胴体性状与体尺指标、肉质性状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用八眉猪、关中黑猪及其与杜洛克、长白猪的杂种共64头去势猪,分析其宰前血清中LDH,CPK,AKP,GPT和GOT活性与8个肉量性状及肉质性状的表型相关。结果表明,LDH,CPK,GPT活性与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的正相关较强,分别为0.2154,0.1599及0.3298(p<0.05);0.0976,0.1337及0.2512;0.3647(P<0.05),0.6293(P<0.01)及 0.6596(P<0.01);而与肥育天数、饲料转化率和脂肪率的负相关较强,分别是-0.3798(P<0.01),-0.1599及-0.2518;-0.1920,-0.0819及-0.2177;-0.3492(P<0.05),-0.1126及-0.4775(P<0.01)。AKP活性与平均日增重和眼肌面积的相关分别为-0.2317和-0.3295,而与胴体成份的相关较小。这些酶活性与肉质性状多呈负相关,其中以CPK,GPT和GOT与肌肉pH和总色素的相关较强(P<0.01)。分别为-0.4592和-0.5823,-0.3808和-0.4581,-0.5123和-0.4064。  相似文献   

14.
成都麻羊肉理化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翔  王杰  黄艳玲  陈斌  伍红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56-7259
[目的]分析成都麻羊肉理化性状,为其种质特性测定提供理化性状依据。[方法]采用2×2×33因子试验,测定成都麻羊不同年龄(周岁和成年)、不同性别(羯羊和母羊)和不同解剖部位(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腰大肌)肉的理化性状及农药残留指标。[结果]年龄因素对肉色、嫩度、熟肉率和肌内脂肪含量,性别因素对肉色、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部位因素对肉色、嫩度和干物质含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成都麻羊肉肌红度a平均为17.32±2.38,嫩度剪切值平均为(4.84±0.29)kg,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1.65%±0.90%,肌内脂肪含量平均为3.34%±1.32%。肉样中,均未检出国家禁用农药六六六、DDT残留。[结论]成都麻羊肉色好、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肌内脂肪含量适中且分布均匀等肉质优良的宝贵特性。  相似文献   

15.
太湖鹅组织学特性研究及其与肌肉品质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修君  高玉时  汤青萍  陆俊贤  顾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28-19529,19532
[目的]探讨太湖鹅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肌肉品质的相互关系。[方法]以70日龄太湖鹅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常规肌肉品质以及组织学特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论是公鹅还是母鹅,胸肌纤维密度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肌纤维密度与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间距和肌大束间距之间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0.540和-0.620;肌纤维直径与肌大束间距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6;肌肉肌纤维密度与肌肉pH值、系水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肌纤维直径以及肌纤维间距与肌肉pH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该研究为鹅肉品质选育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琅琊鸡IGF-Ⅰ基因多态性与肉用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RFLP技术对琅琊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5′非编码区Pst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琅琊鸡该位点存在2种等位基因(A和B),基因频率分别为61.7%和38.3%,其中A等位基因是有利基因.AA型个体活重、半净膛重和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BB型(P<0.01),其屠体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显著大于AB型和BB型(P<0.05),其剪切力和失水率也高于BB型(P<0.05,P<0.01).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对琅琊鸡的肌肉产量和品质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海门山羊肌肉组织学性状对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月龄海门山羊和波尔山羊×海门山羊F1公羊为研究对象,对海门山羊不同性别与不同部位肌肉的组织学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海门山羊母羊股四头肌肌纤维面积及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大于公羊(P〈0.01),而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和肌原纤维直径、肌节、I带、A带、H带长度极显著小于公羊(P〈0.01);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之间的肌纤维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特性也存在显著(P〈0.05)与极显著差异(P〈0.01);海门山羊公羊的肌纤维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颗粒和脂肪滴,说明其氧化代谢率高,保水性能强,柔嫩多汁,肉质优良。[结论]为海门山羊的进一步选育、开发和利用以及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选用24kg左右的去势撒坝猪及其约长撒三元杂交猪各7头,根据基因型分成两组, 按活重变化分为3个试验期 (前:20~35kg,中: 35~60kg和后期60~90kg),在同一试验期内饲喂同样的日粮进行饲养试验,当活重达90kg进行屠宰试验,研究杂交改良对云南省本地猪种撒坝猪肉品质和肌纤维特性的影响。撒坝猪通过杂交改良后,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显著提高,但其肉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杂交后代肌肉水分显著地增加(P<0.01),相反,肌肉粗蛋白(P<0.05)、粗脂肪和肌内脂肪(P<0.01)显著地降低。杂交后代的系水率、保水率、肉色、嫩度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大理石纹、熟肉率、滋味、多汁性和汤味显著下降(P<0.05)。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变化较为显著。杂交后显著地降低了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P<0.001);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分别降低了22.3%,22.8%和19.3%。肌纤维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杂交后显著地增加了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P<0.01);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分别增加了22.5%,18.1%和18.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猪肌肉品质的关系,为提高猪肌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个不同品种的猪(鄂西黑猪、长野鄂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比较了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以及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鄂西黑猪的肌肉苹果酸酶活性和肌内脂肪显著高于长野鄂(三元)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P〈0.05);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值、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结论]猪肌肉苹果酸酶活性对猪肉品质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肉色呈正相关,而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