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阮妙芸  张根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71-4373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玉米、大米淀粉等5种淀粉和茶多酚类提取物为材料,研究茶多酚类抑制剂浓度、抑制剂组成、淀粉类底物等因素对茶多酚抑制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茶多酚类提取物对猪胰a-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以0.6 mg/ml浓度的抑制作用(86.2%);各单体因素中以EGC单体的抑酶效果最好(22.5%),但是混合物(TPS)的抑酶效果(28.3%)要高于各单体;各底物因素中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抑酶效果最为显著(43.6%);茶多酚类混合物对葡萄糖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小于a-淀粉酶;加入葡萄糖苷酶(AMG)在反应120 min测定酶抑制率,要明显小于未加AMG条件下的抑制率。[结论]茶多酚作为功能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影响人体餐后血糖指数(GI),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茶多酚对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茶多酚对这些致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表明,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特别强,其抑菌圈范围明显,抑制作用强;对变形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次之,其抑菌圈较为模糊;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则欠佳.探讨了茶多酚在鲜肉和鲜牛奶中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抗油脂氧化及对方便面抗氧化保鲜的试验研究,和对茶多酚的抗氧化特性及优选抗氧化工艺、增效剂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对色拉油和方便面抗氧化效果明显,柠檬酸对茶多酚抗油脂氧化有协同增效作用。食品因性质和加工工艺不同,只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才能起到抗氧化作用。从色拉油及方便面的加工工艺、质量、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茶多酚的添加量以5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4.
通过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抗油脂氧化及对方便面抗氧化保鲜的试验研究,和对茶多酚的抗氧化特性及优选抗氧化工艺、增效剂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对色拉油和方便面抗氧化效果明显,柠檬酸对茶多酚抗油脂氧化有协同增效作用,食品因性质和加工工艺不同,只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才能起到抗氧化作用,从色拉油及方便面的加工工艺、质量、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茶多酚的添加量以5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5.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多酚是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天然添加剂,介绍了茶多酚的成分和儿茶素的结构,对茶多酚在肉及肉制品、油脂、水产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茶多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高效、稳定的茶多酚微乳剂,延长茶多酚的作用时间,使茶多酚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通过筛选助溶剂和乳化剂确定茶多酚微乳剂配方,研究水质、储存条件及酸碱度等因素对微乳剂稳定性的影响;选择平板速率法,研究茶多酚微乳剂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根据拟三元相图分析,丙酮和PEG800作为茶多酚的助溶剂和乳化剂时,微乳剂最稳定且效果最好;不同剂型茶多酚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茶多酚微乳剂茶多酚丙酮溶剂茶多酚水溶剂;其中茶多酚微乳剂的抑制效果最好,它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81%。表明选择合适的乳化剂、溶剂种类和用量十分重要,茶多酚微乳剂对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植物源性农药微乳剂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展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对茶多酚的吸附条件优化及其复合物在模拟消化环境的稳定性研究,为促进茶多酚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 (DHPM)改性的桔皮膳食纤维对茶多酚进行吸附,研究温度、时间、茶多酚浓度和pH对吸附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吸附条件,并建立模拟胃肠消化模型,考察膳食纤维—茶多酚复合物的消化稳定性。【结果】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对茶多酚吸附量与温度呈负相关;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吸附量经历快速提高阶段后趋于平衡, 60 min时吸附量基本达到平衡;茶多酚浓度增至3.0 mg/mL时,其吸附量趋于饱和;溶液pH为7.0时,茶多酚吸附量达最大值。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吸附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温度>时间>茶多酚浓度>pH,且温度与时间、温度与茶多酚浓度的交互作用对茶多酚吸附量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吸附茶多酚条件优化为:温度5 ℃,时间61 min,茶多酚浓度3.9 mg/mL, pH 7.0,在此条件下,茶多酚吸附量为54.26 mg/g,与模型理论值(54.46 mg/g)接近。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显示,改性桔皮膳食纤维—茶多酚复合物经模拟胃和肠道消化环境后,茶多酚保留率分别达92.07%和69.73%,显著高于纯茶多酚的保留率 (84.17%和47.29%)。【结论】改性桔皮膳食纤维可作为茶多酚的天然保护载体,通过吸附结合形成复合物,显著提高茶多酚在胃肠消化环境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对水产品的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在食品中应用广泛。综述了茶多酚的结构、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抗氧化机理以及茶多酚的改性研究,并展望了茶多酚的应用前景,为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超微结构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离体茶多酚对茶尺蠖幼虫消化道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导致消化道中肠细胞的膜结构破坏和线粒体减少,同时也可损坏中肠细胞微绒毛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是否具有抗结直肠癌作用目前尚无定论,且有关不同发酵程度(未发酵、半发酵、全发酵)茶叶中茶多酚对结直肠癌细胞作用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分别选取黄山毛峰、大红袍、祁门红茶3种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通过采用MTS法以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这3种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物作用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后的细胞形态变化,检测茶多酚提取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35μg/mL浓度范围内,3种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物分别作用细胞72 h后,MTS检测结果显示3种茶叶中的茶多酚提取物对HCT116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不同发酵程度茶叶中的茶多酚提取物对HCT116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同,且选取15、35μg/mL茶多酚浓度作用后的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发现相比对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凋亡形态。可见,不同发酵度茶叶的茶多酚提取物均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多酚的抑癌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番荔枝科野独活属和囊瓣木属叶的解剖性状进行了系统比较观察,从叶表皮和脉序特征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记述海南窄头叶蝉属BatracomorphusLewis4新种,即:角突窄头叶蝉B.cornutus sp.nov.、细齿窄头叶蝉B.gracilidensussp.nov.、直突窄头叶蝉B.strictussp.nov.和三叉窄头叶蝉B.trifurcatussp.nov.。正模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CAS),副模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13.
棉属多倍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化在许多植物的物种形成及其随后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棉花是一个大属,一些棉种的起源发生过多倍体化,部分二倍体种是染色体二倍化的多倍体,比克氏棉最典型,拟似棉最复杂,还有D基因组的旱地棉和B基因组的3个种。陆地棉等5个异源四倍体种是多倍体化典型,是由A与D基因组近似的祖先种经过杂交和染色体加倍的双二倍体。它们的D亚组供体亲本种,前人认同的是雷蒙德氏棉,然而近期荧光原位杂交和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提出了雷蒙德氏棉可能不是陆地棉亲本种的观点。四倍体棉种形成的多倍体化过程有多种推论,较为共识的时期是中更新世,结合近期包括叶绿体在内的基因组学的研究支持中更新世或更后些时候。荧光原位杂交、包括叶绿体在内的基因组学将为棉花多倍化分析提供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湖北省9种赤眼蜂在不同生境植物上的分布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9种赤眼蜂可寄生在21科25属25种植物的虫卵上,根据25种植物的生态特点,可划为农田型、沼泽型、林间型和广布型四类。属于农田型有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和广赤眼蜂(T.evanescens),林间型有舟蛾赤眼蜂(T.closterae)和风蝶赤眼蜂(T.seticini),沼泽型有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广布型有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松毛虫赤眼上(T.dendrolimi)、毒蛾赤眼峰(T.ivelae)和粘虫赤眼蜂(T.1eucaniae)。  相似文献   

15.
泰拉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并比较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拉霉素注射液和瑞可新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30头健康猪,随机分为3组,进行单次给药剂量(2.5mg?kg-1)静注、肌注泰拉霉素注射液和肌注瑞可新注射液,前腔静脉采血,HPLC-ESI-MS/MS法检测猪血浆中泰拉霉素的浓度,罗红霉素做内标。采用药动学软件 WinnonlinTM 的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出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猪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非房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浆清除率为158.3mL?kg-1?h-1,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为14.9L?kg-1,消除半衰期为65.8h。肌注泰拉霉素注射液(河南惠中)和肌注瑞可新注射液(美国辉瑞)后,吸收迅速,注射给药后15min,血药浓度达峰值,Cmax 分别为839.22ng?mL-1、746.31ng?mL-1。血浆中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0.3h和65.1h;采用统计分析软件Excel 2003和SPSS 16.0分析各项药动学参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者药动学特征相似。与瑞可新注射液(美国辉瑞)相比,国产的泰拉霉素注射液,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7%,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12%,说明肌注给药吸收较完全,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结论】泰拉霉素肌注后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达峰迅速,消除较慢,与肌注瑞可新注射液(辉瑞)药动学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分析明确不同来源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特点,比较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及其与普通小麦的FISH核型差异。【方法】以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为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分析pTa535和pSc119.2在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四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分布特点;以禾本科植物着丝粒专化寡核苷酸Oligo-CCS1为探针,明确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着丝粒位置,测量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相关参数;通过FISH核型比较明确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及其与小麦核型的多态性差异。【结果】Oligo-pTa535主要分布在小麦的D和A组染色体上,在小麦的B组染色体上仅有零星分布,在5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染色体中未显示Oligo-pTa535杂交信号。Oligo-pSc119.2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小麦的B组染色体上,在小麦的A、D组染色体中分布较少,但在5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上均有广泛分布。根据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杂交信号在小麦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可以将小麦的不同染色体相互区分开来。Oligo-pSc119.2杂交信号在不同倍性、不同品种的小麦B组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基本相似,而不同来源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Oligo-pSc119.2的FISH核型差异较大,甚至在同一细胞内的2条同源染色体上Oligo-pSc119.2杂交信号的分布也具有明显差异。不同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与小麦B染色体组的FISH核型存在明显差异。PI542238的7对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4=14m。其余4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4S染色体均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皆为2n=14=12m+2sm。【结论】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上含有丰富的与pSc119.2高度同源的重复序列,不含有与pTa535高度同源的重复序列。不同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之间以及同一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个体间甚至同一个体内的同源染色体间在pSc119.2的分布上均具有遗传多样性。以Oligo-pSc119.2为探针建立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FISH核型与小麦B组染色体的核型具有显著差异。利用荧光标记的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为探针进行FISH分析,可以准确区分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不同染色体,并能将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与小麦的染色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7.
夹竹桃目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内外模式标本和文献资料,将亚洲、美洲和大洋洲夹竹桃目植物进行了部分整理和研究,对该目夹竹桃科和萝摩科18属37种作了订正,其中有11种分布新记录,17个新异名,建立15个新名称和1个新组合.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广义盘多毛孢属的分类历史,评述了以Guba及Steyaert为代表的两大分类体系。认为Guba建立在广义属概念上的分类体系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Steyaert虽然对旧的分类做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动,但不尽完善之处依然存在。通过综合有性──无性二态联系,分生孢子壁与隔膜用微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学等各方面的证据,支持将(PestalotiadeNot.s.1.)分裂为3个属的观点,即限制Pestalotia为仅包括模式种的单种属,而把原归该属的其他种分归于Pestalotiopsis与Truncatella。此外,对Monochaetia与Seiridium的分类问题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记述斑翅叶蝉属Mimotettix Matsumura 1新种与2新组合,即刺瓣斑翅叶蝉M. spinosus sp. nov.,梵净斑翅叶蝉M. fanjingensis(LietWang) comb.nov.和细纹斑翅叶蝉M. slenderus(LietWang) comb.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20.
Campylobacter species are a major cause of foodborne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wide. Campylobacter jejuni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ajority of infection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virulenceassociated genes in Campylobacter species isolated from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in South Africa. A total of 250 fecal samples consisting of cattle(n=50), chickens(n=50), goats(n=50), sheep(n=50) and pigs(n=50)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livestock in Eastern Cape and KwaZulu-Natal provinces of South Africa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2018.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the presence of virulence genes in Campylobacter species using molecular PCR-based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77 and 23%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and Campylobacter coli respectively were isolated from all the livestock samples. There were positive significant(P0.05) correlations amongst all the virulence genes that were investigated. Chisquare and Fisher's exact tests were implemented to test for the effect of livestock species o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irulence gene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most of livestock species can potentially cause zoonotic infections and food poisoning due to the high prevalence of Campylobacter. The high prevalence of virulence genes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Campylobacter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in South Africa. This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health approache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foodborne and zoonotic diseases for the welfare of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