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器官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阿特拉津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肌肉、肾脏和肝脏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肝脏、肾脏和肌肉SOD活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染毒后第9天,2个浓度组(阿特拉津浓度分别为5.3 mg/L、10.6 mg/L,氯氰菊酯浓度均为1.1 μg/L)的肝脏SOD活性均受到抑制,肾脏SOD活性均受到诱导,肌肉SOD活性在低浓度下受抑制,高浓度下被诱导.且在设置浓度范围内,阿特拉津和氯氰菊酯与肝脏SOD活性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在5~9 d,与肌肉SOD活性之间存在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检测暴露于不同浓度阿特拉津、毒死蜱及其混合物后,鲤鱼鳃细胞色素P450酶系水平.使用不同浓度阿特拉津(4.28、42.8和428 μg· L-1)和毒死蜱(1.16、11.6和116 μg· L-1)分别进行独立和联合染毒(1.13、11.3和113μg·L-1)普通鲤鱼试验.在暴露试验过程中,鳃组织细胞色素P450酶系在所有处理组均比相应对照组合量或活性要高;80d恢复处理后,各恢复处理组细胞色素b5含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苯胺-4-羟化酶活性升高不明显.结果有助于理解阿特拉津、毒死蜱及二者混合物亚慢性暴露时对鲤鱼鳃CYPs水平影响及其潜在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产脲节杆菌DnL1-1与小麦联合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联合降解修复的作用效果.【方法】利用盆栽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阿特拉津处理下小麦对产脲节杆菌DnL1-1种群密度以及对阿特拉津降解的影响.【结果】随着阿特拉津浓度的逐渐降低,小麦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DnL1-1定殖浓度也逐渐降低;接菌浓度越低,定殖效果越差,相应对阿特拉津的降解效果也越差;不同体积分数阿特拉津处理(5 833.3、466.7、116.7μg/kg)下,DnL1-1与小麦协同对阿特拉津的平均降解率依次为98.4%、92.0%和84.5%,显著高于DnL1-1单独作用;阿特拉津体积分数为116.7μg/kg时,小麦与DnL1-1有效减少了其降解产物DEA、DAA、HA和DIA的残留积累,(DEA、DAA、HA和DIA减少了61.6%、52.2%、9.7%和24.4%.【结论】产脲节杆菌DnL1-1与小麦拌种可有效地减少低浓度阿特拉津及其脱烷基降解产物的积累,对于低浓度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探讨阿特拉津(Atrazine,ATR)、毒死蜱(Chlorpyrifos,CPF)及其混合物对鲤(Cyprinus carpio L.)肝脏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将实验鲤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毒死蜱及其混合物中,并分别于175、350和525 d采集其肝组织、血液等样品。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在鲤肝组织中均有残留,残留量随暴露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及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下降,抗氧化能力下降,且毒死蜱与阿特拉津混合后毒性作用更强,说明两者的毒性有叠加作用;染毒后,肝脏ER-α和VTG-II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结果显示,鲤肝脏对阿特拉津和毒死蜱有较强的代谢能力,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在鲤肝脏无富集作用;阿特拉津和毒死蜱使鲤肝功能受损,抗氧化能力降低;ER-α和VTG-II基因的高调表达显示出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鲤亦有环境雌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沿岸水体中21种除草剂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丙草胺、莠去津、扑草净、西草净、西玛津、特丁净、特丁津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5%、100%、80%、10%、5%、25%、5%,最高浓度分别达到9.6、61.9、31.9、3.8、3.4、10.5、17.6 ng/L。海州湾沿岸的除草剂残留表现为河口处高于其他地区、农业地区沿岸高于生活区和工业区沿岸、丰水期高于枯水期的特征。入海河流、海州湾沿岸、近海岛屿采集的样品中除草剂残留浓度呈降低趋势;龙王河、青口河、临洪河的上游、中游和河口处检出的主要除草剂残留浓度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农田施用的除草剂通过地表径流、人工排放等方式入海,是导致海州湾沿岸海水中扑草净残留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各位点水样中阿特拉津和扑草净的风险商均小于0.1,生态风险程度为低。  相似文献   

6.
阿特拉津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阿特拉津对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细菌、放线菌的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细菌和放线菌是阿特拉津胁迫下的优势菌群.利用密闭法测定阿特拉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表明,阿特拉津对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质量分数低(0.43、0.87 μg·g-1)的阿特拉津的促进作用持续时间短;质量分数高(1.73、8.7 μg·g-1)的阿特拉津的促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水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利用固相萃取富集浓缩、高效液相色谱柱实现分离、紫外检测器定量检测的方法,同时测定水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含量。[结果]在试验条件下,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在0.1~10.0mg/L浓度范围内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 9和0.999 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0.5%和1.0%~3.7%,检出限分别为0.003和0.010μg/L。[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结果准确、检出限低等优点,适用于同时测定水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含量。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净化后,使用XDB-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以甲醇∶水=60∶4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0μL,在221 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0.03~1.00 mg/L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 9,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89μg/L和0.184μg/L。在添加水平为0.2~1.0μg/L水样中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12%~100.14%和82.67%~105.5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0%~4.69%和2.36%~4.2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常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阿特拉津(2-氯-4-乙胺基-6-异丙氨基-1,3,5,-三氮苯)是目前世界上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化学除草剂之一.由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造成所施用的土壤以及地下水和表面水中检出的阿特拉津残留浓度超过了最大允许值,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阿特拉津具有生物蓄积性和环境激素的作用,可影响生物体正常的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主要从形态发育、生理代谢和性发育等方面综述了阿特拉津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淮河中游水体中叶绿素a (Chl-a)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状况,分别于2019年6月(平水期)、9月(丰水期)和2020年2月(枯水期)在淮河中游水域设置28个采样断面进行水质调查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Chl-a的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淮河中游Chl-a浓度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Chl-a年平均值为(20.12±7.25)μg/L,变化范围为2.97~80.61μg/L,不同水文期Chl-a浓度变化明显,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其空间变化特征为临淮岗闸上段>临淮岗至蚌埠闸河段>蚌埠闸下段;主成分分析显示,临淮岗闸上段Chl-a浓度与透明度(SD)、溶解氧(DO)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亚硝酸盐氮(NO2--N)呈显著负相关(P<0.05),临淮岗闸至蚌埠闸河段Chl-a浓度与DO、pH呈显著正相关(P<0.05),蚌埠闸下段河流Chl-a浓度与化学需氧量(CODMn)和总磷(TP)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种农药联合染毒对鲫鱼肌肉、肾脏和肝胰脏CAT活性的影响,将鲫鱼(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阿特拉津(5.3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鱼肝胰脏CAT活性的诱导作用随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染毒第5~8天对鲫鱼肾脏CAT活性有抑制作用;高浓度阿特拉津(10.6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第8~15天对鲫鱼肾脏CAT活性有诱导作用;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鱼肌肉CAT活性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表明,鲫鱼组织CAT活性变化与阿特拉津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氯消毒技术去除水中的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水中阿特拉津残留浓度,并以液相一质谱联用(LC-MS、LC-MS/MS)技术鉴定其消毒副产物.结果表明,紫外-氯联合消毒技术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阿特拉津.阿特拉津在紫外消毒过程中迅速降解,主要表现为脱氯羟基化作用,主要产物为2-羟基-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氮苯(OIET),次要反应为氨基侧链脱烷基、氧化以及脱水成烯反应.后续加氯过程对阿特拉津及其主要产物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但能有效去除乙烯胺类产物,且不明显引入消毒副产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狼尾草典型生理生化特征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考察狼尾草生长(生物量及根冠比)及典型生理指标(叶绿素、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对不同浓度阿特拉津污染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高浓度阿特拉津胁迫下狼尾草生物量(≥ 100 mg·kg-1)、根冠比(≥ 200 mg·kg-1)两类生长指标与对照处理相比达到显著性抑制水平.阿特拉津胁迫(≤ 200 mg·kg-1)对狼尾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各污染处理样品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阿特拉津污染胁迫水平达到100 mg·kg-1时,狼尾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39.38 μg·kg-1),同时丙二醛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只有在较高浓度阿特拉津(≥ 100 mg·kg-1)胁迫水平条件下,狼尾草典型生长及生理指标才逐渐受到极显著影响,从植物生长与生理角度揭示了狼尾草对阿特拉津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检测暴露于不同浓度阿特拉津、毒死蜱及其混合物后,鲤鱼鳃细胞色素P450酶系水平。使用不同浓度阿特拉津(4.28、42.8和428μg·L-1)和毒死蜱(1.16、11.6和116μg·L-1)分别进行独立和联合染毒(1.13、11.3和113μg·L-1)普通鲤鱼试验。在暴露试验过程中,鳃组织细胞色素P450酶系在所有处理组均比相应对照组含量或活性要高;80 d恢复处理后,各恢复处理组细胞色素b5含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苯胺-4-羟化酶活性升高不明显。结果有助于理解阿特拉津、毒死蜱及二者混合物亚慢性暴露时对鲤鱼鳃CYPs水平影响及其潜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阿特拉津在武汉市汤逊湖、南湖和荆州市洪湖的沉积物-水体系中分配、吸附和解吸行为,得出阿特拉津在该体系下解吸平衡分配系数KPd远大于吸附平衡分配系数KP,即其滞后解吸行为显著,表明阿特拉津一旦从水中进入沉积物,则很难得以解吸。在此基础上,将南湖沉积物添加阿特拉津淹水培养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设置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0.1、0.25、0.5 mg·kg~(-1),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能直接吸收阿特拉津,在第20 d,初始浓度为0.25mg·kg~(-1)时,菹草和穗花狐尾藻体内阿特拉津浓度分别为13.4、11.2 mg·kg~(-1);两种植物对水体中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培养45 d后,随着浓度的增加,菹草和穗花狐尾藻对根际沉积物中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6%、91%和84%、82%、90%,至60d时,对上覆水中阿特拉津降解率分别为35.0%、51.3%、1.50%和32.4%、61.8%、0.44%。尽管水体中残留阿特拉津容易被沉积物吸持,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仍可用适当的沉水植物对其进行去除。  相似文献   

16.
阿特拉津对黑土酶活及其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影响,采用RAPD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低浓度(25 mg·kg-1)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中、高浓度(50~125 mg·kg~(-1))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阿特拉津抑制土壤转化酶活性,培养结束时(35 d),抑制作用仍然存在;阿特拉津对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促进-恢复规律;阿特拉津输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浓度越高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通州区线层地下水水化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性,在19个监测站位采集了2007—2013年的丰、枯水期的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差别较小,地下水阴离子中HCO-3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含量相对稳定,枯、丰水期的浓度均值分别为423和452mg/L,而SO2-4和Cl-受环境影响浓度变化较大;阳离子则以Na+、Ca2+为主,枯、丰水期的浓度均值分别为82和90mg/L与74和79mg/L,而K+的浓度变异最大。丰水期和枯水期各组分间的相关关系基本一致,2007—2013年研究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为HCO3-Ca·Mg、HCO3-Mg·Ca·Na和HCO3·Cl-Ca·Na·Mg型。各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基本上表现出南部浓度高于北部的,这可能与地下水的流向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阿特拉津降解菌的应用功能,以水稻种子为材料,用自来水、含有一定量的阿特拉津基础盐缓冲液及其降解菌溶液对水稻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并计算发芽率,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阿特拉津浓度在1mg·(100mL)~(-1)时,水稻种子的发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阿特拉津浓度在10和50mg·(100mL)~(-1)时,发芽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在阿特拉津降解菌存在的条件下,阿特拉津浓度为1mg·(100mL)~(-1)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阿特拉津浓度为10mg·(100mL)~(-1)和50mg·(100mL)~(-1)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阿特拉津降解菌能够降解阿特拉津,从而缓解了阿特拉津对水稻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阿特拉津对鲫鱼抗缺氧能力的影响,采用密封三角瓶口法,测定鲫鱼在0.65mg/L、0.97mg/L、1.61 mg/L、2.58mg/L、3.87mg/L和5.48mg/L阿特拉津溶液中的存活时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用充分曝气的自来水)相比,0.65 mg/L组鲫鱼全部死亡时间增加了1.45%(P>0.05);0.97 mg/L组鲫鱼的全部死亡时间降低4.54%(P>0.05);1.61mg/L、2.58mg/L、3.87mg/L和5.48mg/L组鲫鱼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降低12.55%(P<0.05)、15.83%(P<0.05)、26.9%(P<0.01)和42.8%(P<0.01).说明,较低浓度的阿特拉津对鲫鱼的抗缺氧能力影响不显著;而较高浓度的阿特拉津对鲫鱼的抗缺氧能力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D和阿特拉津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降解溶液中2,4-D和阿特拉津,考察了不同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微生物接种量、纳米Fe3O4投加量、溶液pH值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D和阿特拉津的降解率显著高于纳米Fe3O4和微生物单一体系;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在0~10mg·L-1、微生物接种量在0~12mg·L-1、纳米Fe3O4的投加量在0~200mg·L-1范围内,2,4-D和阿特拉津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微生物接种量和纳米Fe3O4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溶液pH3.0左右、2,4-D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10mg·L-1、微生物接种量12mg·L-1、纳米Fe3O4投加量200mg·L-1,是反应的最佳条件,此实验条件下反应7d,2,4-D和阿特拉津的残留率分别降低至35.7%和5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