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文涛  种培芳  田艳丽  贾向阳 《草业科学》2021,38(11):2144-2154
水分和氮素是植物生物量积累的重要资源,也是调节植物在荒漠逆境条件下生物量分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两种荒漠优势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降水[–30%(低水)、0?(中水)、+30%?(高水)]与氮素[0?(N0,无氮)、4?g·(m2·a)?1?(N1,中氮)、8?g·(m2·a)?1?(N2,高氮)]交互作用对其不同生长方式(红砂单生、珍珠猪毛菜单生、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混生)下的生物量分配及相关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砂和珍珠猪毛菜幼苗受水分和氮素影响显著(P??茎?>?叶.混生红砂的根、茎、叶生物量分别在无氮和低水、无氮和中水、低氮和高水条件时有所增加,其分配关系为叶?≥?茎?>?根.单生和混生珍珠猪毛菜均在低氮和高水时器官生物量增加,两者生物量分配关系一致,均表现为叶?>?茎?>?根.2)混生方式下的红砂和珍珠猪毛菜叶根重比、叶重比、源汇重比均高于单生方式,而根冠比则较单生分别平均减少了52.63%和37.45%,说明两种植物在混生过程中均能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上部分.未来在降水格局和氮沉降变化条件下,红砂和珍珠猪毛菜的混生状态将可能比其单生状态更有利于适应全球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疮痂病是薄壳山核桃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带菌植物材料是传播疮痂病的重要来源。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为该病害流行规律调查和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通过比较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Venturia effusa及其近似种之间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不同地区的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菌株,而对其近似种以及薄壳山核桃上的其他真菌均没有信号。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DNA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5 pg/μL。该方法用于田间样品检测时,检测时间仅需1 h,远快于常规的分离培养法。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薄壳山核桃疮痂病菌的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是我国的第四大主粮。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马铃薯产业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8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部分马铃薯田块发生了一种细菌性黑胫病,发病面积约为200亩,发病率约为20%。发病初期,植株的茎基部变色、发黑,伴有臭味,严重时茎秆腐烂,植株死亡。为明确该地区马铃薯细菌性黑胫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并利用生理生化测定,Biolog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e)。据以往报道,我国马铃薯黑胫病主要由黑腐果胶杆菌(P. atrosepticum)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两种病原菌引起,本研究是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e引起马铃薯黑胫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朗伍德王莲腐霉叶腐病菌——旋柄腐霉(Pythium helicoide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旋柄腐霉生长适宜温度为20~37℃,最适温度为28℃.同时,选择了4种对防治卵菌具有较高活性的杀菌剂(97.5%嘧菌酯悬浮剂、9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6%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旋柄腐霉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旋柄腐霉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97.5%嘧菌酯悬浮剂和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450 4、0.639 8 μg/mL.进一步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97.5%嘧菌酯悬浮剂对旋柄腐霉引起的叶腐病的离体试验防效分别为80%和86.66%.  相似文献   
5.
甜瓜(Cucumis melo)作物上会存在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s)和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两种细菌病害,二者混合发生,症状极其相似,不易区分.为了快速、准确地在田间检测区分出两种病害,本研究利用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菌单克隆抗体制备了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地现场检测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方法(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ICA).在定性检测中,本方法对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菌的定性检测限为2.5×103cfu/mL,与细菌性果斑病菌不存在交叉反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在半定量检测中,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菌在2.5× 103~1×105 cfu/mL浓度范围内,T线和C线读数的比值与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菌浓度的对数值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0.392 2x-1.263 8,相关系数R2达到0.988 1.因此,本研究制备的快速、简便、经济的高特异性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菌ICA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在田间实时原地快速检测甜瓜细菌性叶枯病菌,同时还能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进行有效区分,为甜瓜等瓜类种植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两种野生经济鱼类圆斑星鲽和石鲽的最新形态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野生经济鱼类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和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 Jordan et Snyder)的外部形态、可量可比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其体长与体质量组成、生长参数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圆斑星鲽体长(LBy)与体高(DBy)之间的关系DBy=0.4743LBy+0.3203(r=0.9715);体长(LBy,cm)和体质量(WBy,g)之间的关系WBy=0.0158L3.0706By(r=0.9943).石鲽的体长(LBs)与体高(DBs)之间的关系DBs=0.3250LBs+2.3263(r=0.7329);体质量(WBs,g)和体长(LBs,cm)之间的关系WBs=0.25592.1238LBs(r=0.8138).这两种鱼的可量可比性状:体长/体高、体长/头长、头长/吻长和头长/眼径的比值范围比原来研究记载的更加宽泛.  相似文献   
7.
果树果实细胞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胞超微结构综述了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果树果实的薄壁细胞、筛管伴胞(SE/CC)复合体、韧皮薄壁细胞及各种细胞器的研究进展,并对果实细胞超微结构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左家西洋参加工厂的合作,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低温冷冻真空干燥法,对鲜西洋参进行干燥,研制开发了活性西洋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pyr G基因与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致病相关性,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pyr G基因突变体(Δpyr G),对pyr G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yr G基因影响病原菌的致病性、游动性、生物膜形成和定殖能力以及激发烟草过敏反应能力;pyr G基因影响his D基因的表达;此外,pyr G基因突变影响西瓜噬酸菌对组氨酸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菌毛组装蛋白家族基因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性的影响,以xjl12菌株为背景构建转座子(Tn5)插入的突变体文库,通过浸种处理和子叶注射接种方法筛选致病性相关突变体,通过两亲交配获得突变株,并对所得的突变体、野生型及互补等多个菌株进行致病性、过敏性反应、游动性等相关表型进行测定,用反转录PCR(qRT-PCR)方法验证xjl12和突变体中hrpG、hrcV、cel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突变体文库中筛选得到1株致病力明显下降的突变体Δxj-7,经亚克隆鉴定为pilN基因,其功能主要与菌毛(pili)生物合成相关。两亲交配后所得突变菌株ΔpilNac相较于野生型,其致病性、游动性、胞外纤维素酶活性降低,同时丧失烟草过敏性反应。qRT-PCR试验结果显示,Ⅲ型分泌系统的主要调控基因以及纤维素酶生物合成基因在ΔpilNac中的转录水平明显下调。证明菌毛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ilN对致病性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