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将老龄卢氏鸡(73~77周龄)所产的绿壳种蛋和粉壳种蛋分别分为3类(正常蛋、沙皮蛋、皱纹蛋),入孵3批。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粉壳蛋中还是绿壳蛋中,沙皮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健雏孵出率与对照组(正常蛋)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11.9%、15.3%、23.1%;皱纹蛋的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9.7%、9.8%;而绿壳蛋中与粉壳蛋中对应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将192只体重、年龄相同的蛋种鸡随机分成4组,按每 kg 体重分别每天喂给20、30、40、0mg 喹乙醇,连续3天,停药后收集种蛋5天进行孵化。结果表明,种蛋受精率、孵化前期死胚率各组无显著(P>0.05)差异。孵化后期死胚率,毛蛋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在添加20mg 组与对照组间也无显著差异,但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极显著(P<0.01),且随添加剂量增加致害作用加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种蛋的物理特征与其孵化率的关系,建立一套适合略阳乌鸡种蛋挑选的标准,以提高其孵化率,本研究在20 000羽略阳乌鸡1周所产的种蛋中随机选取550枚进行孵化,并分析蛋壳颜色、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和18 d失水率与孵化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蛋色和蛋壳厚度对孵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蛋重偏小的蛋孵化率最高(77.13%),但与中等大小(74.77%)和偏大(73.39 %)的蛋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8 d失水率越高孵化率越低,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对孵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偏圆形蛋的孵化率(短轴/长轴为0.79~0.85,83.19%)显著高于卵圆形(短轴/长轴为0.74~0.78,76.07%)和偏长形种蛋(短轴/长轴为0.68~0.73,69.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的弱相关关系(r=0.092-0.165,P<0.05)。研究结果表明几项指标对孵化率均有一定影响,但以蛋形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略阳乌鸡种蛋挑选时应优先考虑偏圆形蛋。  相似文献   

4.
观察测量了巢湖鸭(又称巢湖麻鸭)青壳种蛋691枚和白壳种蛋949枚,并选择了部分种蛋进行孵化。结果显示,巢湖鸭种蛋特征:每枚蛋重青壳平均为73.42g,白壳为73.80g,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青壳为1.38,白壳为1.37,差异极显著(P〈0.01)。孵化效果:青壳与白壳蛋受精率无差异。蛋壳颜色影响巢湖鸭受精蛋孵化率,青壳受精蛋孵化率显著优于白壳受精蛋孵化率(P〈0.05)。孵化期间二者的失重率基本相同;初生雏鸭重与蛋壳颜色无相关关系,与种蛋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杨东  雷刚  王晓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0-4901
收集四川白鹅产蛋高峰期产的种蛋,随机分成2组,一组进行恒温孵化,另一组进行变温孵化,研究了不同孵化方式对四川白鹅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行恒温孵化条件下,入孵蛋孵化率56.67%,受精蛋孵化率62.20%,健雏率70.59%;在实行变温孵化条件下,入孵蛋孵化率78.89%,受精蛋孵化率85.54%,健雏率76.06%。经统计学检验,两种孵化条件下的孵化性能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孵化试验表明,鹅种蛋孵化宜采取变温孵化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百宜黑鸡种蛋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利用百宜黑鸡3世代种鸡生产的种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随着孵化日龄的增加,失重和失重率增大;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蛋重50~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86.67%和67.19%~74.2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显著正相关(r=0.973)。  相似文献   

7.
种鸡在产蛋后期产蛋量开始下降,种蛋合格率降低、蛋壳变薄、蛋壳强度降低.为提高种鸡产蛋后期种蛋质量和种蛋合格率,选择60周龄的贵州黄鸡种84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21羽,试验周期为35 d,预试期为7 d,正式期为28 d,每天统计产蛋数、产蛋总质量以及饲料消耗量,正式期14、28 d测定蛋品质,正试期21 d,收集7 d孵化种蛋,统计每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数等孵化指标.结果发现,正式期14 d时,试验组Ⅲ与对照组、试验组Ⅱ蛋壳强度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Ⅰ、Ⅱ蛋壳厚度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和Ⅱ蛋黄颜色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项目差异均不显著(P>0.05).正式期28 d时,试验组Ⅱ与试验组Ⅲ、对照组蛋形指数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Ⅲ与Ⅰ、Ⅱ蛋壳强度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黄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试验组Ⅱ、对照组蛋白高度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Ⅱ和Ⅲ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黄颜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对照组哈氏单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Ⅱ与Ⅲ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肉种鸡共轭亚油酸(CLA)饲粮中添加大豆油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使CLA种蛋孵化率较好恢复的大豆油添加量。[方法]选36周龄健康肉种母鸡600只,种公鸡72只,分为6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28只,其中母鸡25只,公鸡3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饲粮,大豆添加量为0.5%,2~6组为试验组,饲喂分别补充0%、2%、4%、6%、8%大豆油的CLA饲粮(含0.5%CLA油),1~6组营养水平一致。测定种蛋的孵化率、蛋品质、蛋黄脂肪酸和抗氧化指标。[结果]2组受精蛋孵化能力基本丧失,种鸡CLA饲粮中补充不同比例的大豆油,受精蛋孵化率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添加4%~5%的大豆油时,受精蛋孵化率能够较好恢复,大豆油的添加量为8%时,受精蛋孵化率并没有继续改善。各组的蛋品质没有显著差异(P0.05)。种蛋的脂肪酸构成发生显著改变,2组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大于1组(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1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C20∶4n6含量显著低于1组,CLA-C_9t_(11)、CLA-t_(10)c_(12)含量显著大于1组(P0.05);3、4、5、6组(添加0.5%CLA油+不同比例的大豆油)的上述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2组,且随着大豆油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单不饱和脂肪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各组种蛋的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差异,1组和4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相应,种蛋中的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该研究中,种蛋的孵化率受种蛋中脂肪酸构成以及种蛋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添加适当的大豆油能调整种蛋脂肪酸的构成,从而使由CLA所致的种蛋孵化能力降低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周时均  王文涛 《农技服务》2013,(11):1214-1215
为贵州黄鸡种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利用贵州黄鸡13世代种鸡生产的种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蛋重50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86.67%和67.19%86.67%和67.19%74.2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正相关(R=0.97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白莱航鸡受精蛋和无精蛋进行试验、分析孵化 0~4 d 受精蛋和无精蛋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两种蛋 的品质差异。 结果表明、受精蛋与无精蛋平均日失重率不同、受精蛋为 0. 71% 、无精蛋为 1. 00% 。 受精蛋蛋白 pH 在孵 化早期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孵化第 2 d达到最高值(9. 44)、而无精蛋蛋白 pH 则一直缓慢上升。 孵化开始 后、受精蛋蛋白高度先下降后上升、孵化第 2 d 达到最低值(7. 0 mm)、无精蛋蛋白高度则一直下降。 受精蛋与无精蛋 哈夫单位在孵化第 0~3 d没有显著性差异、第 4 d 差异显著。 受精蛋与无精蛋蛋黄颜色均随着孵化的进行发生波动 变化。 受精蛋在孵化 0~4 d 中、蛋壳逐渐变薄、气孔数增加、而无精蛋蛋壳厚度与气孔数均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兔胚胎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用玻璃化冷冻法保存兔胚胎的效果.结果表明,兔早期囊胚在0.5M海藻糖(93.8%)溶液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0.5M蔗糖组(70.0%,P〈0.05).对照组与不同浓度甘油处理间兔胚胎存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用不同浓度乙二醇玻璃化冷冻兔胚胎,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和囊胚孵化率,对照组与10%,20%EG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10%,20%EG组均显著高于30%EG组(P〈0.05).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体内胚胎组(79.4%)显著高于体外胚胎(54.1%,P〈0.05),囊胚孵化率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缓慢冷冻法与玻璃化冷冻法之间胚胎解冻回收后正常胚胎数和囊胚孵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饲养季节家蚕雄蛹睾酮含量。结果显示,家蚕雄蛹睾酮含量在10个供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供试的10个品种中,含量最高的是菁松×皓月(41.28ng/g),含量最低的是日新×H05(17.71ng/g);含量在20~30ng/g范围内的居多,共有6个品种;含量在30~40ng/g范围内的有2个品种。在不同的饲养季节采集的家蚕品种云7、菁松×皓月、云7×云8雄蛹睾酮含量春季>夏季>秋季(P<0.01)。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采用流水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雷氏七鳃鳗变态前后及以规格为标准分类的大规格成年雷氏七鳃鳗Lampetra reissneri(成鳗大)、小规格成年雷氏七鳃鳗(成鳗小)、大规格幼年雷氏七鳃鳗(幼鳗大)和小规格幼年雷氏七鳃鳗(幼鳗小)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成鳗大(8.59g±0.20 g)、成鳗小(5.42 g±0.10 g)和幼鳗小(5.27 g±0.17 g)的耗氧率存在昼夜变化;其中成鳗大的最高耗氧率(0.167 mg/g.h±0.022 mg/g.h)、最低耗氧率(0.035 mg/g.h±0.003 mg/g.h)与成鳗小的最高耗氧率(0.192 mg/g.h±0.036 mg/g.h)、最低耗氧率(0.051 mg/g.h±0.016 mg/g.h)均出现在8:00和16:00;幼鳗小的最高耗氧率(0.119 mg/g.h±0.027 mg/g.h)和最低耗氧率(0.038mg/g.h±0.013 mg/g.h)分别出现在18:00和14:00。在1~20℃时,雷氏七鳃鳗的耗氧率与水温呈正相关,成鳗大(10.45 g±0.13 g)的关系式为Y大=0.0254X0.9115(R2=0.8516),成鳗小(4.65 g±0.07 g)的关系式为Y小=0.0272X0.9406(R2=0.8840);而幼鳗小(5.92 g±0.05 g)的耗氧量、耗氧率随着水温的升高,呈波浪式上升。在1~15℃时,成鳗大(10.67 g±0.18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降低,其关系式为Y大=0.2224X-0.3945(R2=0.9710),在15~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上移,窒息点曲线呈"V"字型;在1~10℃时,成鳗小(5.46 g±0.12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上升而降低,关系式为Y小=0.4427X-0.6561(R2=0.8866),在10~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1~15℃时,幼鳗小(5.74±0.83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降低,在15~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上升,关系式为Y幼=0.3008X-0.4003(R2=0.8581)(P〈0.05)。体质量不同的成鳗大(10.10 g±0.13 g)与成鳗小(4.79 g±0.08 g)的耗氧量差异显著(P〈0.05),而耗氧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不同的幼鳗大(7.60 g±0.15 g)与幼鳗小(4.79 g±0.09 g)的耗氧量和耗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采取自然排放(A组)、解剖取卵人工受精(B组)、阴干加流水刺激催产(C组)3种处理方法,将所获得西施舌的受精卵发育成直线铰合幼虫,以微藻为饵料,在室内条件下,幼虫放养密度0.2ind/mL,经9d~12d培养,观察其发育生长速度、成活率及变态率。试验结果表明,A组、B组、C组9日龄幼虫平均壳长272.00μm±18.04μm、239.60μm±19.97μm、260.00μm±20.07μm。日平均壳长生长速度21.11μm/d、17.51μm/d、19.78μm/d。平均壳长A组与C组、C组与B组差异显著(F=9.06,P0.01,n=30),A组、C组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A组、B组、C组9日龄幼虫成活率50.00%±4.82%、37.00%±6.64%、42.86%±3.57%(F=6.00,P0.05,n=3),A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B组差异极显著(P0.01);A组、B组、C组幼虫变态率51.33±6.05%、35.77±10.55%、40.59±3.19%(F=8.58,P0.05,n=3),A组、B组差异极显著(P0.01),A组、C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形式铜源对育成期雌性银狐铜代谢的影响。选取40只75日龄的健康雌性银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铜(Ⅰ组)、蛋氨酸螯合铜(Ⅱ组)、硫酸铜(Ⅲ组)、柠檬酸铜(Ⅳ组),添加水平以铜计均为30mg/kg,基础日粮中铜含量为5.47mg/kg。4组雌性银狐分别饲喂添加不同铜源的日粮,预饲期7d,试验期57d。结果表明,不同铜源对育成期雌性银狐铜采食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Ⅳ组略高于其他组;对粪铜排出量、铜消化率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Ⅰ组粪铜排出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铜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与Ⅱ组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与Ⅰ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毛铜沉积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Ⅳ组最高,然后依次是Ⅰ组、Ⅲ组、Ⅱ组;对全血铜无显著性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从铜消化利用与减少环境污染角度考虑,育成期雌性银狐日粮中添加柠檬酸铜更有利于铜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温度(16、23、30℃)与不同饲料脂肪水平(5%、8%、11%、15%)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幼鱼(体质量为5.51 g±0.05 g)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试验在36个盛水150 L的循环水族箱中进行,共饲养70 d.结果表明:1)16℃时,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低脂组(5%、8%)显著高于高脂组(11%、15%)(P<0.05);15%脂肪组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8%脂肪组(P<0.05),低脂组(5%、8%)脾脏MDA含量显著高于15%脂肪组(P<0.05).2)23℃时,肝胰脏溶菌酶(LYZ)活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8%脂肪组(P<0.05),5%和15%脂肪组肝胰脏SOD活性显著低于8%和11%脂肪组(P<0.05);肝胰脏MDA和脾脏SOD、MDA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3)30℃时,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5%脂肪组血清IgM质量浓度显著低于11%脂肪组(P<0.05).4)各温度下,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脾脏LYZ、血清ALP、C3、c4以及脾脏CAT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5)各饲料脂肪水平下,温度都对松浦镜鲤幼鱼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从鱼体免疫角度推测松浦镜鲤幼鱼在16℃和23℃时饲料脂肪添加量分别不宜超过8%和11%.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直肠B超技术监测了经过2种同期发情处理(CIDR+PG+PMSG和1G)的9头吉林梅花鹿发情周期卵泡动态发育情况。实验得出:梅花鹿的卵泡发育均呈波形发育,1个发情周期由1—3个卵泡波组成。3个1波周期,3个2波周期,2个3波周期。1波周期的长度是5.3d±0.6d,2波周期的长度是12.3d±4.0d,3波周期的长度是25.5d±2.1d。未发情的216号梅花鹿在整个观察期中出现2个卵泡发育波,而未发情的1号鹿卵泡发育没有出现明显的波。1波周期梅花鹿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5.4mm±0.5mm),比2波周期中第1个(5.1mm±0.6mm)和第2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4.8mm±0.5mm)和3波周期中第2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5.2mm±0.4mm)都大(P〉0.05),比3波周期中第1个和第3个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分别是5.6mm±0.3mm和5.7mm±1.1mm)小(P〉0.05)。2波和3波周期中的所有内波的最大卵泡平均直径差异显著(P〈0.05),2波周期中的最大卵泡比3波周期中的直径小。2波周期的内波间隔(6.0d±1.4d)比3波周期的所有内波间隔(9.8d±1.5d和5.7d±1.rid)明显短(P〉0.05)。1波周期生长持续期是4.5d±0.7d,2波周期生长持续期(4.7d±1.5d和4.0d±1.7d)和3波周期中卵泡的生长持续期(4.5d±2.1d、6.5d±2.1d和2.5d±0.7d)差异不显著(P〉0.05)。2波周期中第1波(0.5mm/d±0.3mm/d)和第2波的生长速率(0.5mm/d±0.2mm/d)没有显著差异(P〉0.05)。排卵波和闭锁内波的卵泡生长持续期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inn)]对不同豆种的产卵选择性、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豆粒上绿豆象的着卵率均达80%以上,且不同豆种粒上产卵量差异显著(P<0.01),卵在不同豆种上的孵化率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卵孵化后,幼虫仅在蚕豆、绿豆、红皮豇豆、豌豆、黑豆、红小豆、大豆上可蛀入危害,蛀孔数分别为3.00±0.25,2.00±0.18,3.50±0.09,2.50±0.21,4.50±0.10,2.00±0.22,2.50±0.17蛀孔/豆,差异显著(P<0.05)。在蚕豆、绿豆、红小豆、红皮豇豆、黑豆、大豆粒上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0.63±0.12)%,(54.84±0.09)%,(44.40±0.08)%,(46.33±0.11)%,(66.88±0.10)%,(45.71±0.11)%,(21.59±0.21)%;雌虫的产卵期分别为(4.24±1.58)d,(5.10±0.22)d,(5.40±0.26)d,(5.21±1.25)d,(5.30±0.38)d,(4.63±0.41)d和(4.30±0.80)d,差异不显著(P>0.05),卵历期分别为(5.01±0.15)d,(4.30±0.05)d,(4.10±0.08)d,(5.10±0.18)d,(4.30±0.07)d,(4.20±0.14)d及(4.51±0.16)d,差异不显著(P>0.05);幼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33.40±4.85)d,(31.60±1.78)d,(28.22±3.56)d,(30.91±2.49)d,(27.30±1.98)d,(29.50±1.93)d及(36.70±4.97)d,差异显著(P<0.05)。不同豆种上绿豆象雄虫寿命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雌虫寿命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研究成年雌性比格犬体内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的分泌规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母犬发情期内血清中LH、E2及P的含量。所有10只成年雌性比格犬LH浓度在发情前期开始后8~11d达到最高浓度7.41±0.48mU/mL。E2浓度在发情前期开始后的7~11d达到最高值80.64±5.73pg/mL,有8只成年雌性比格犬E2的峰值出现在LH峰值前24h,之后迅速下降,同时P浓度开始初次升高,并维持在这一浓度(14.16±2.52ng/mL)3~5d之后继续升高,P在LH峰值后的10~14d达到最高值36.19±2.04ng/mL。实验表明E2对LH峰值的出现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E2∶P浓度比的下降促使LH峰值出现。  相似文献   

20.
精氨酸对冷应激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日粮中L-Arg添加水平对冷应激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健康断奶仔猪(杜*长*大)81头,随机分为9组,公母各半。试验设计为三个不同饲养温度下的三个添加量,即23~27℃:0、0.8%、1.2%(CG1、CG2、CG3);18~23℃:0、0.8%、1.2%(CM1、CM2、CM3);14~18℃:0、0.8%、1.2%(CT1、CT2、CT3)。试验结果表明:CG3组仔猪日增重显著(P0.05),CM3、CT3分别比同温度下其它试验组日增重有所增加。各组饲料转化率均有提高,采食量影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