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鸭入孵蛋质量与蛋形指数对孵化过程中种蛋质量、孵化成绩及雏鸭初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同一天收集的黑鹜鸭(H)、建昌鸭(J)和农华肉鸭P系(P)种蛋测量其入孵蛋质量、长径和短径,计算蛋形指数。将种蛋分别按入孵蛋质量和蛋形指数分为3组,进行同批变温孵化,从孵化第7天起每3d照蛋1次,称量并记录种蛋质量,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从孵化第26天起每天检查出雏情况,记录雏鸭初生体质量。计算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孵化期间种蛋质量损失量和质量损失率,分析鸭入孵蛋质量和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3个品种不同入孵蛋质量和蛋形指数的种蛋质量损失量和质量损失率无显著差异,且变化趋势相同。入孵蛋质量分组方面,黑鹜鸭1组(质量64.84g/枚)、建昌鸭1组(质量76.94g/枚)和农华肉鸭P系1组(质量88.03g/枚)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黑鹜鸭2组(质量64.84~76.28g/枚)、建昌鸭1组(质量76.94g/枚)和农华肉鸭P系1组(质量88.03g/枚)的入孵蛋孵化率最高;蛋形指数分组方面,黑鹜鸭3组(1.42)、建昌鸭1组(1.30)和农华肉鸭P系3组(1.39)的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均最高。各品种雏鸭初生体质量与入孵蛋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蛋形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孵化过程中鸭种蛋的质量损失量和质量损失率与入孵蛋质量和蛋形指数无关,不同鸭品种的最佳入孵蛋质量与蛋形指数范围不同;雏鸭初生体质量随入孵蛋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蛋形指数对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变蛋壳通透性对肉鸡种蛋失水率及出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肉鸡种蛋孵化的0d、5.5d、10.5d和15.5d用稀盐水洗蛋和用明胶封闭部分蛋壳,研究其对种蛋失水率及出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稀盐水清洗种蛋增加蛋壳通透性不能显著提高种蛋失水率,胚胎自身具有渗透压调节作用,但对提高受精蛋孵化率有利;对出雏重、出雏重占入孵蛋重比率及孵化时间没有影响。用明胶封闭部分蛋壳降低蛋壳通透性,显著降低了失水率,影响胚胎气体交换,导致受精蛋孵化率较低,出雏重增大(p>0.05)。  相似文献   

3.
对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的失重率,蛋壳的矿物成分、厚度和气孔数进行测定,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蛋壳结构,研究它们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番鸭白壳蛋的孵化率(89.1%)显著高于青壳蛋(67.4%)(P0.05),极显著高于砂壳蛋(48.7%)(P0.01).青壳蛋孵化率低于白壳蛋的原因不在于壳厚(P0.05),而在于青壳蛋的蛋壳气孔数明显低于白壳蛋(P0.05).砂壳蛋蛋壳结构异常与蛋壳的磷含量显著高于白壳蛋有关.对番鸭蛋壳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不仅外观有差别,而且在超微结构上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4.
以缙云麻鸭所产鸭蛋为素材,采用ECR测色仪对其4种类型鸭蛋的蛋壳颜色进行定量测定,每种类型测50个蛋,每个蛋测定3个点.结果表明:白壳、浅青壳、青壳和深青壳4组蛋的反射系数均值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反射系数与蛋壳颜色的回归分析得出划分青壳蛋颜色层次的量化区间,即白壳蛋80.64~84.42,浅青壳蛋77.74~80.64,青壳蛋74.85~77.74,深青壳蛋64.69~74.95;对各测定点的测定值与均值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中端为蛋壳颜色的最佳测定点,其准确性可达到0.8934;蛋壳反射系数与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时间的反射系数测定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改善日粮维生素对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鸡场饲养的海兰W-36父母代种鸡15000套在40周龄后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较低,经分析认为属维生素营养不良造成,遂改变日粮的维生素。通过改变饲料的维生素,显著的改进种蛋的品质,使蛋壳强度得到显著提高(P<0.05),蛋壳厚度显著增加(P<0.05),蛋重显著降低(P<0.01);通过改变饲料的维生素,种蛋的受精率提高了5.56个百分点,受精蛋孵化率提高了5.61个百分点,入蛋孵化率提高了10.75个百分点。经t检验试验前后种蛋受精率差异极显著(P<0.01),入蛋孵化率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改变日粮的维生素,提高了蛋品质,受精率、孵化率,从而显著的提高了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将老龄卢氏鸡(73~77周龄)所产的绿壳种蛋和粉壳种蛋分别分为3类(正常蛋、沙皮蛋、皱纹蛋),入孵3批。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粉壳蛋中还是绿壳蛋中,沙皮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健雏孵出率与对照组(正常蛋)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11.9%、15.3%、23.1%;皱纹蛋的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个孵化指标平均分别比对照组低9.7%、9.8%;而绿壳蛋中与粉壳蛋中对应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选取奉化野鸭青壳系、白壳系和褐壳系3个品系母鸭在相同条件下饲养,500日龄时分别随机抽取新鲜鸭蛋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蛋形指数在3个品系间差异显著;褐壳系蛋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均显著小于青壳系和白壳系,而青壳系和白壳系差异不显著;青壳系蛋白高度显著高于白壳系,褐壳系则与青壳系、白壳系差异不显著;青壳系蛋黄色泽显著高于白壳系和褐壳系,白壳系和褐壳系之间差异不显著;白壳系哈氏单位显著低于青壳系和褐壳系,而青壳系和褐壳系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提高我国山鸡种蛋人工孵化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我国山鸡种蛋进行了3个人工孵化试验,每个试验设2次重复,测定在不同的孵化温度与相对湿度条件下,即高温度—低湿度、低温度—高湿度与恒温—恒湿,对胚胎发育的死亡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不同胎龄胚蛋的失重率及雏山鸡出生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我国山鸡种蛋在不同的孵化温度、相对湿度的人工孵化条件下,其胚胎的死亡率、受精蛋孵化率与健雏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雏山鸡出生重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为我国山鸡种蛋的人工孵化提供了技术材料与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蛋壳颜色鸡蛋的品质性状。方法以白壳蛋、粉壳蛋、褐壳蛋、绿壳蛋为试验材料,检测鸡蛋常规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含量和蛋清抗氧化性、蛋黄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结果褐壳蛋质量显著高于粉壳蛋和绿壳蛋(P0.05),粉壳蛋蛋壳强度和厚度均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绿壳蛋蛋黄比率显著高于褐壳蛋(P0.05),绿壳蛋抗氧化性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有色鸡蛋蛋壳强度和抗氧化性均高于白壳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区别。绿壳鸡蛋棕榈酸(C16:0)、棕榈烯酸(C16:1)和亚油酸(C18:2)含量均显著低于粉壳和白壳鸡蛋(P0.05)。褐壳鸡蛋蛋黄中的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蛋壳颜色鸡蛋(P0.05)。结论有色蛋壳鸡蛋蛋壳强度和蛋清抗氧化性均高于白壳鸡蛋,蛋黄品质在不同颜色蛋壳鸡蛋中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百宜黑鸡种蛋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利用百宜黑鸡3世代种鸡生产的种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随着孵化日龄的增加,失重和失重率增大;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蛋重50~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86.67%和67.19%~74.2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显著正相关(r=0.97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绿壳乌鸡的选育工作以及利用产蛋期调控蛋壳颜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苏北黑羽乌鸡3个生产期的绿壳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b色度系统从蛋壳亮度、颜色、饱和度以及色调角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黑羽乌鸡生产的绿壳蛋亮度亮度值为73 ~ 87,差异较大,且后期亮度与前-中期差异显著(P<0.05);蛋壳颜色在红绿色品方面早期与中-后期差异显著(P<0.05);黄蓝色品方面变化较大,早期和后期差异显著(P<0.05);青蛋壳颜色饱和度相对集中,后期与早-中期差异显著(P<0.05);绿壳蛋颜色的色调角要分布在120°~ 140°,中期与早-后期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产蛋期的规划调整可以大幅度提高绿壳蛋颜色的均一性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不同品系鸭及其杂交组合的蛋品质差异,从绍兴鸭、缙云麻鸭、山麻鸭、绍兴鸭×缙云麻鸭和山麻鸭×缙云麻鸭共5个品种(组合)选育出的5个青壳系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系随机抽取青壳蛋各30枚,进行蛋品质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系蛋形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均符合蛋形标准;绍兴鸭×缙云麻鸭的蛋壳厚度最大,与绍兴鸭、山麻鸭、山麻鸭×缙云麻鸭3个品系差异显著(P<0.05);绍兴鸭×缙云麻鸭和山麻鸭的蛋壳强度最大,与绍兴鸭差异显著(P>0.05);绍兴鸭的蛋重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品系(P<0.05);蛋白高度绍兴鸭×缙云麻鸭最高,与其他品系差异显著(P<0.05);缙云麻鸭的哈夫单位数值最大,绍兴鸭最小,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看,绍兴鸭×缙云麻鸭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白高度均为最佳,而绍兴鸭的蛋重最大。蛋品质各性状相关分析发现: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哈夫单位与平均蛋重呈负相关(P<0.05),与蛋白高度强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种蛋的物理特征与其孵化率的关系,建立一套适合略阳乌鸡种蛋挑选的标准,以提高其孵化率,本研究在20 000羽略阳乌鸡1周所产的种蛋中随机选取550枚进行孵化,并分析蛋壳颜色、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和18 d失水率与孵化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蛋色和蛋壳厚度对孵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蛋重偏小的蛋孵化率最高(77.13%),但与中等大小(74.77%)和偏大(73.39 %)的蛋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8 d失水率越高孵化率越低,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对孵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偏圆形蛋的孵化率(短轴/长轴为0.79~0.85,83.19%)显著高于卵圆形(短轴/长轴为0.74~0.78,76.07%)和偏长形种蛋(短轴/长轴为0.68~0.73,69.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的弱相关关系(r=0.092-0.165,P<0.05)。研究结果表明几项指标对孵化率均有一定影响,但以蛋形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略阳乌鸡种蛋挑选时应优先考虑偏圆形蛋。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蛋重和蛋形指数对扬州鹅种蛋孵化率的影响。试验以扬州鹅为研究对象,共测定了1388枚种蛋的蛋重和蛋形指数,分析其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蛋蛋重为134.1148g孵化率最高,但与其他区间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种蛋蛋形指数在1.32148g孵化率最高,但与其他区间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种蛋蛋形指数在1.321.46孵化率最高,与其他两个区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白莱航鸡受精蛋和无精蛋进行试验、分析孵化 0~4 d 受精蛋和无精蛋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两种蛋 的品质差异。 结果表明、受精蛋与无精蛋平均日失重率不同、受精蛋为 0. 71% 、无精蛋为 1. 00% 。 受精蛋蛋白 pH 在孵 化早期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孵化第 2 d达到最高值(9. 44)、而无精蛋蛋白 pH 则一直缓慢上升。 孵化开始 后、受精蛋蛋白高度先下降后上升、孵化第 2 d 达到最低值(7. 0 mm)、无精蛋蛋白高度则一直下降。 受精蛋与无精蛋 哈夫单位在孵化第 0~3 d没有显著性差异、第 4 d 差异显著。 受精蛋与无精蛋蛋黄颜色均随着孵化的进行发生波动 变化。 受精蛋在孵化 0~4 d 中、蛋壳逐渐变薄、气孔数增加、而无精蛋蛋壳厚度与气孔数均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周时均  王文涛 《农技服务》2013,(11):1214-1215
为贵州黄鸡种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在相同孵化条件下,利用贵州黄鸡13世代种鸡生产的种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蛋重50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60 g时,受精蛋孵化率与入孵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83.72%86.67%和67.19%86.67%和67.19%74.23%;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正相关(R=0.973)。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贮存时间对海兰褐祖代鸡孵化率影响的研究,为规模化种鸡场孵化管理提供参考.试验将来源相同的种蛋分别贮存2、3、4、5、6、7、8、9、10,1、1 d,其他贮存条件相同.同机同批孵化,分析其受精蛋孵化率.实验结果表明:贮存9 d以内的种蛋,各贮存日龄间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贮存2 d与10 d;8 d、9 d与11 d间受精蛋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贮存2~7 d分别与贮存10 d,贮存3~4 d分别与贮存11 d之间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保存期超过9 d后,受精蛋孵化率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8.
杨东  雷刚  王晓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0-4901
收集四川白鹅产蛋高峰期产的种蛋,随机分成2组,一组进行恒温孵化,另一组进行变温孵化,研究了不同孵化方式对四川白鹅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行恒温孵化条件下,入孵蛋孵化率56.67%,受精蛋孵化率62.20%,健雏率70.59%;在实行变温孵化条件下,入孵蛋孵化率78.89%,受精蛋孵化率85.54%,健雏率76.06%。经统计学检验,两种孵化条件下的孵化性能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孵化试验表明,鹅种蛋孵化宜采取变温孵化方式。  相似文献   

19.
塞北乌骨鸡和罗曼鸡种蛋孵化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研究塞北乌骨鸡和罗曼鸡种蛋的孵化性能,为塞北乌骨鸡系统化选育提供可借鉴的方向.方法分别选取塞北乌骨鸡种蛋和罗曼鸡种蛋5000枚,按种蛋保存的不同时间(3d、6d、9d、12d、15d),各分为五组,研究两个品种鸡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率以及不同保存时间对失重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塞北乌骨鸡胚蛋在孵化过程中失重率均大于罗曼鸡(p〈0.05);塞北乌骨鸡不同保存时间(3d、6d、9d、12d、15d)种蛋失重率、18龄胚胎失重率、孵化率均大于罗曼鸡(p〈0.05);塞北乌骨鸡种蛋保存时间15d,出雏时间推迟,罗曼鸡种蛋保存时间12d,出雏时间推迟;种蛋不同保存时间对雏鸡重无影响.结论塞北乌骨鸡种蛋保存时间比罗曼鸡长,但种蛋失重率、胚胎失重率、受精蛋孵化率相对较低,在以后的选育过程中需加强失重率和孵化率方面的选育.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一年的入孵种蛋数、受精蛋数、出雏数进行了跟踪观测.并对种蛋受精率(x)与受精蛋孵化率(y)之间的相关与回归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孵化技术水平和孵化条件相对稳定时,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得到如下回归方程:y=0.433x+57.735;应用该回归方程可以指导生产实践、制定科学饲养管理和孵化新技术,并可望大幅度提高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