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檗碱与绿僵菌复配的相容性及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檗碱与绿僵菌复配的可能性。[方法]考察小檗碱对绿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并测定小檗碱与绿僵菌复配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作用。[结果]试验浓度的小檗碱对绿僵菌的孢子萌发、产孢量和菌落形成未产生明显影响;当绿僵菌与褐腐病菌共培养时,绿僵菌处于优势菌群,褐腐病菌未能影响绿僵菌的生长;小檗碱与绿僵菌复配能完全抑制褐腐病菌的生长。[结论]小檗碱和绿僵菌可混合使用,二者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2.
为正确描述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的分类地位提供更充分的形态学和分子证据,通过观察贵州绿僵菌和戴氏绿僵菌的形态特征并扩增其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和翻译延伸因子(TEF)基因部分序列,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戴氏绿僵菌应归入贵州绿僵菌中。  相似文献   

3.
绿僵菌致病力的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绿僵菌生长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因子,为绿僵菌的制剂化应用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温度、pH值、紫外线以及杀虫剂等对绿僵菌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绿僵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且在pH值为6.2~6.6的环境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其在30 W的紫外灯下20 cm处,被照射15 min后失去活力,杀虫剂敌百虫对绿僵菌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但辛硫磷严重抑制绿僵菌的生长,要避免同时使用。[结论]温度、pH值、紫外线以及常用杀虫剂对绿僵菌生长过程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木霉菌与绿僵菌在平板及土壤中相互关系,以不同配比同时接种2株菌,采用平板对峙和土壤再分离试验,观察2种菌株生长过程相互作用。采用先接种绿僵菌,间隔不同时间后接种木霉菌,观察2种菌株生长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2种菌株同时接种时,木霉菌与绿僵菌比例1:100时,平板上木霉菌平均生长距离是绿僵菌的6倍,土壤中培养4d后绿僵菌难以从木霉菌中分离得到,木霉菌对绿僵菌生长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木霉菌生长处于优势,绿僵菌生长受抑制。先接种绿僵菌,7d后接种木霉菌,当2种菌株生长处于稳定后,平板上绿僵菌生长距离略低于木霉菌生长距离1mm,土壤中绿僵菌孢子量高于木霉菌,木霉菌的生长优势减弱,绿僵菌生长速率提高,二者生长趋于平衡,可实现一定水平的共存。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木霉菌和绿僵菌在土壤中复杂的微生态关系,寻找避免两者直接生态竞争的关键技术,才能实现2种菌剂的协同使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绿僵菌与锐劲特制备的油悬浮剂和饵剂在内蒙古草原进行了防治蝗虫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样筐调查和扫网调查发现在施用绿僵菌油悬浮剂和饵剂后第三天蝗虫开始感病死亡,第15天死亡率显著增加,第50天死亡率超过80%,绿僵菌油悬浮剂具有比绿僵菌饵剂更好的防治效果;锐劲特油悬浮剂的杀虫速率显著高于绿僵菌,但持效性显著低于绿僵菌;锐劲特饵剂的杀虫速率和持效性居中。绿僵菌油悬浮剂可以作为防治草原蝗虫的首选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6.
生防绿僵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绿僵菌属的分类、绿僵菌侵染机制、与入侵相关的重要酶以及生防制剂的开发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绿僵菌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时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绿僵菌农药助剂的筛选及混配防治荔枝蝽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化学杀虫剂与绿僵菌菌株MA4、JF-813的相容性以及菌药混用的增效作用。[方法]以荔枝蝽蟓为供试昆虫,绿僵菌MA4、JF-813为供试菌株,研究5种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菌药混用防治荔枝蝽蟓的效果。[结果]供试的5种化学药剂对MA4、JF-813菌株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乳油氰戊菊酯与MA4、JF-813菌株的相容性最好,低剂量20%乳油氰戊菊酯对菌落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其他4种化学药剂。低剂量的农药与绿僵菌混合使用对绿僵菌的致病力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绿僵菌JF-813和次亚致死剂量的2.5%溴氰菊酯混用效果最佳,绿僵菌MA4和4.5%高效氯氰菊酯混用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绿僵菌混合制剂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绿僵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苗苗  于永浩  曾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43-1447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绿僵菌的分类、分离与鉴定方法、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绿僵菌在分子系统学研究、基因遗传育种、剂型的改进和扩大防治对象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与Bt等杀虫微生物的研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提出应加强对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在防治害虫时尽量减少湿度、紫外线以及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对绿僵菌防效的影响,以提高绿僵菌对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椰心叶甲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严重危害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利用昆虫寄生真菌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绿僵菌的分类现状、对椰心叶甲的入侵机理、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应加强对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在防治害虫时尽量减少温湿度、紫外线等对绿僵菌防效的影响,并尽量避免与防治真菌病害的杀菌剂接触,以提高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10种农药对绿僵菌生长的影响情况,选用10种不同农药,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加入到SDAY培养基中,用直径为4 mm的无菌打孔器在其中央打孔,然后吸取50μL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分别注入孔中,置温度25℃、湿度80%的条件下培养,十字法测量菌落的直径和观察孢子颜色变化.结果表明:杀菌剂多菌灵对绿僵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生物化学农药吡虫啉对绿僵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弱;随着农药浓度的降低,所试农药对绿僵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也随之降低.通过测定10种农药与绿僵菌的相容性,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农药以低剂量与之配伍,既可使菌剂增效,又可大幅度降低农药用量,为开发防治害虫的绿僵菌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金龟子绿僵菌发酵代谢产物中苦马豆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经过发酵培养,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发酵代谢产物中的苦马豆素(Swainsonine SW)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用正丁醇萃取法对发酵液进行了初步的分离提取及薄层层析法检测。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发酵代谢产物中含有苦马豆素,且含量为10.2 131 mg/L;正丁醇萃取法是从发酵液中提取苦马豆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绿僵菌不同世代间酯酶同工酶、脂肪酸各组分及其毒力差异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僵菌经人工多次继代移植后,其酯酶型未发生变化,但酶的活性明显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程度和其对寄主昆虫致病力的降低有明显的相关性。在生产应用中,经一定世代的移接后,应通过敏感寄主恢复和提高其毒力。绿僵菌不同世代间脂肪酸各组分的含量有明显的变化,利用脂肪酸成分来区分和鉴定菌株的观点需进一步研究和商榷。  相似文献   

13.
蛴螬是重要的世界性地下害虫,绿僵菌是防治害虫的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对蛴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报道及商品制剂的研制和应用现状,讨论了温湿度和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对绿僵菌防治蛴螬效果的影响;指出助剂的筛选、混合制剂的研发、菌株退化机理和土壤抑菌作用的研究等是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绿僵菌属分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宇  刘永翔  刘作易 《贵州农业科学》2011,(10):113-117,121
绿僵菌属真菌是一类广泛用于生防制剂的昆虫病原真菌,其分类历史长达上百年,分歧比较大.为完善绿僵菌属真菌的分类提供参考,对近年来绿僵菌属系统分类的研究现状以及分类方法进行综述,并总结了现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绿僵菌系统学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菌株绿僵菌酯酶型与其致病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7株绿僵菌的酯酶同工酶培养特性和毒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酯酶同工酶型不同,绿僵菌的毒力与酶型及菌株培养特性有一定相关性。同工酶型可作为毒力筛选和鉴定绿僵菌种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