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云南杨梅种植气候生态适应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影响杨梅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气候要素资料,借助SAS,DP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44%,第1主成分表现为水分因子的影响,第2主成分表现为温度因子的影响,第3主成分表现为温度和干燥度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的综合影响为地形因素。R型聚类分析显示,14个气候要素可分为4类,分别为: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干燥度因子和地形因子。两种分析共同揭示了影响杨梅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气候因子组成。为提高杨梅产量,果实品质和杨梅栽培区划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芒果是跃变型水果。采收后果实品质和代谢生理等发生重大变化。在此,从芒果果实的采后品质变化、呼吸强度、乙烯代谢、活性氧代谢、Ca2 对果实后熟的影响、逆境生理及不同采后处理对芒果采后生理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芒果采后和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芒果采后保鲜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新疆南疆地区气象因子对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了2015-2016年南疆地区阿克苏、和田及库尔勒三个地区的温度、日照量、降雨量、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情况对骏枣果实品质的作用规律。通过对比两年内12项气象因子对单果重、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等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发现南疆气候条件对骏枣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不同品质指标的气象影响因子有所不同。结果表明对骏枣品质的关键指标(单果重、蛋白质、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分别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温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其中Vc和可溶性总糖受空气平均最低温度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NO处理对芒果采后成熟软化及抗病性的影响,以吉禄芒果为试验对象,用蒸馏水(CK)和0.1mmol/L的外源NO浸泡处理芒果果实30min,25℃贮藏11d,分析NO处理对芒果果实软化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软化相关基因MiLOX和MiEG的表达,同时上调了抗病相关基因MiGLU和MiCHI的表达,说明NO处理能够减缓芒果果实软化、增强果实抗病性,从而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植酸处理对采后芒果常温贮藏品质 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植酸保持芒果采后品质的相关生理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No.1’)为材料,研究植酸处理对芒果在常温(28~30℃)贮藏条件下果实采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植酸处理防腐保鲜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植酸处理显著降低了芒果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提高了芒果的商品果率,延缓了果皮颜色的转黄,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并且,植酸处理有效保持了果实采后品质,能够显著延缓芒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降低果实固酸比,维持芒果果实较高的Vc含量。同时,植酸处理也提高了芒果果实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并抑制丙二醛含量的积累。结果表明,植酸提高芒果采后品质可能与其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及延缓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连续3年对湖南省温州蜜柑主要产区果实品质以及有关树体、土壤和气候条件等方面29个影响因子的调查和分析测定。采用通径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温州蜜柑品质的5个主要因子是叶片氮、磷、钾含量,土壤交换钙含量和土壤pH 值.以此为依据,就上述因子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叶片含氮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叶片含磷量与果实含酸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含钾量与单果重和果实含酸量,土壤交换钙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 值与各单项品质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可能以间接影响为主.同时,通过比较优质高产桔园和品质较差桔园的叶片养分含量,提出了叶片氮、磷、钾营养诊断的适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个芒果品种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爱文’和‘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研究了3种中草药(百部、虎杖和高良姜)混合提取物处理对芒果在常温(28~30℃)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该中草药提取物可降低贮藏期间芒果果实的失重率和病果率,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同时,该中草药提取物能显著延缓芒果果实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降解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积累,从而有效地保持芒果果实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简化芒果品质评价因素,为制定芒果品质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对广西栽培的18个芒果品种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风味等19个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芒果果实品质简化评价因子。【结果】芒果的多个品质指标变量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特征向量较大、水分含量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等7个主成分,系统聚类分析后19个品质指标聚类简化成糖酸比、果肉色泽(L^*)、维生素C(Vc)、果实硬度等9个代表性指标,经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综合评价,筛选出红芒6号、紫花芒、桂热82号、桂热120号和香芒5个品种为品质较优品种。【结论】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可用于简化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9.
华坪县优质高产芒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属亚热带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类型,具有南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的特征,是我国芒果生产最北端和最晚熟的地区之一。属于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型内陆山地,光照充足,热量丰富,花期降雨量极低,河谷地区无霜期达300天以上,果实发育期病虫害少,果实着色好,成熟期比其它芒果产区晚3个月左右,果实品质优良,具明显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0.
套袋是芒果栽培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对贵妃芒果摘袋前后果皮中的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多糖等生理指标的分析,明确套袋在芒果果实外观品质及色泽中的作用,特别是光照在芒果果实着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摘袋前后,芒果果皮中的多酚、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等物质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可溶性糖、总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套袋处理可使芒果果皮色素物质含量增加,使果实更加容易着色,有效地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了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主要营养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是淀粉类块根作物,为中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是甘薯品种选育和综合利用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分析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主要营养品质,建立适合、高效的中国甘薯营养品质评价方法,探讨甘薯营养品质综合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甘薯育种和利用提供基础。【方法】 以中国主栽优质的30份不同肉色甘薯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分析与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块根中主要营养品质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转化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特征。【结果】供试的30份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中营养品质指标均有一定差异,以胡萝卜素、花青素、黄酮、多酚与果糖等指标含量变异系数大,蛋白质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相对较小;紫肉甘薯材料中Fe、Zn、Mg等矿物质元素、黄酮和多酚等含量多高于白肉与黄肉品系,但其淀粉率较白肉与黄肉品系偏低。相关分析表明,块根各营养品质组分既相互独立又关系复杂,多数营养品质指标间有一定相关性。品质指标转化数据经因子分析,被提取的前8个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2.36%,前8个公共因子对16个指标变量的贡献范围为0.83-0.98,甘薯营养品质指标可划为功能物质因子、碳水化合物因子与营养品质辅助因子,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和权重分别为33.34%、38.7%、20.32%和0.36、0.42、0.17,该结果表明,利用因子分析可将相同或类似本质的多个甘薯营养品质变量归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减少分析变量数目。根据各因子隶属函数值、权重的确定,以计算出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反映供试材料营养品质综合评价高低,结果表明,不同肉色甘薯品种(系)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主要表现为紫肉型>黄肉型>白肉型,紫肉型甘薯品种(系)受其功能物质因子的影响,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表明甘薯块根中黄酮类、多酚类、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物质组分对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的贡献高,可作为衡量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综合评价优劣重要指标,而干基条件下含量差异不明显的蛋白质与淀粉等甘薯块根营养基本组成因子,在综合评价中贡献较小。【结论】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重要营养品质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肉色甘薯品种(系)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紫肉型块根>黄肉型块根>白肉型块根,影响甘薯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的关键因子依次是功能性物质因子、碳水化合物因子与营养品质辅助因子。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东南部硬梁地文冠果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试验为手段,以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典型土壤粗骨土为试验样地,按正交试验方案安排了6个因子2-4个水平共16组的文冠果造林试验,力图找出适合粗骨土的造林技术措施组合。以成活率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极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各因子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粗骨土上,采用当地大田苗-使用生根粉-20d灌水1次-造林时掺入牛粪-使用大柳塔井水灌溉为最佳造林技术措施组合,该技术也可以作为当地营造其他经济树种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从67个品种(系)中选出10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和16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亲本材料。以五个标准化主成分的欧氏距离(D~2),度量品种(系)间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并用可变类平均法(β=-1/4)作系统聚类分析,将这些亲本分为七类。结果表明:亲缘关系和地理来源的亲疏远近并不决定遗传距离的大小。本试验分析提供的品种(系)评价以及聚类结果,对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选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型杂种小麦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因子分析法,把16个提型杂种小麦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成受4个独立公因子制约的4个性状群。被确定并命名的4个公因子是:f_1,籽粒生产力因子,它由穗粒数、恢复度、千粒重构成;f_2,营养生长势因子,由穗长、抽穗期、株高构成;f_3、f_4均由一个性状构成,分别叫作小穗数因子和有效穗数因子。受同一个因子制约的性状的全体称之为因子群,文中建议在育种过程中按因子群进行性状选择。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因子分析法是处理多种性状,确定数目较少的起立导作用的因子的一种有用方法,文中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统计学原理和具体计算步骤 。  相似文献   

15.
崔步礼  常学礼  陈雅琳  董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49-2550,2552
分析了山东省东营市1983~2002年粮食产量变化情况。通过选取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人口等7个因子,分别采用单因子关联分析和多因子PCA分析,揭示了东营市影响粮食产量变化因素的内在联系。单因子分析表明:气温、播种面积、化肥用量、机械动力、农业人口等5个因子与粮食产量的关联程度极显著(在0.01水平),关联系数>0.586。PCA分析表明,气温、化肥用量、机械动力及农业人口作为第一主分量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占有分析因子贡献率的50.99%,降水量、蒸发量与播种面积作为第二主分量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占有分析因子贡献率的21.18%。第三主分量表现在播种面积,贡献率为12.93%。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陕北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基于50份黑龙江大豆资源和随机区组试验,通过调查大豆全生育期的9个农艺性状,基于变异系数计算,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粒数,百粒重和分枝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优势指标;因子分析结果可知,9个农艺性状可归为5个主效因子,其中单株荚粒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第一主效因子,百粒重为第二主效因子,分枝数、全生育期和节间长度分别为第三、四和五主效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大豆资源聚为4个类群,其中第四类群和其他三个类群的差异较大,单株荚粒数具有显著优势,适宜在当地种植。研究通过对50份大豆资源进行9个农艺性状的调查及综合评价,总结当地大豆的生产特点,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为丰富当地的大豆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北疆棉花“新陆早”系列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为北疆早熟棉种植选择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新陆早"系列41个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皮棉产量与生育期极显著负相关,与铃重显著正相关,与衣分极显著正相关,与籽指、绒长、比强度、马克隆值无显著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生育期、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0.226、0.203和0.501,回归方程为^Y=819.61-16.83X1+78.47X2+65.13X3;主成分分析显示5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9.371%,依次为产量和品质选择综合因子、产量制约因子、籽指选择因子、生育期选择因子和品质选择因子。【结论】北疆早熟棉较好的协调了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生育期、铃重和衣分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增大衣分是提高皮棉产量的重要途径;新陆早13号、26号、36号、40号和42号品种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8.
探讨32份新征集葡萄资源在吐鲁番地区的主要品质性状差异,评价葡萄品质,为优良品种的筛选和品种的进一步选育及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对32份葡萄资源20个果实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风味品质、果粒质量、外观品质、可食率、营养、皮肉质地6个主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0.983%;利用各主因子得分绘制的二维分布图,直观地反映品种与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前6个主因子与性状的相关性,筛选16个影响力较大的品质性状,并将32份葡萄资源划分为4大类,其中2大类又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类。综合分析发现,本地区大粒、可食率高、糖酸比高、皮薄肉脆且外观品质好的鲜食品种较少,大粒及外观、内在品质兼优的鲜食兼制干用无核品种依旧缺乏。试验结果直观地反映吐鲁番地区近年新征集葡萄资源的品质分布状况,可为这些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和本地区引种、育种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0—2006年的《甘肃统计年鉴》和《甘肃农村年鉴》,统计得到甘肃省农机作业量的17个影响因素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各因素影响程度上的差异,结合相关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与农机作业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