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IBDV超强毒株、强毒株及疫苗株的快速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限制性酶切位点的特异性,鉴别IBDV超强毒株、强毒株及疫苗株。【方法】根据IBDVVP2基因的共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分别以IBDV超强毒株GX8/99、陕西分离株、强毒株(XZ-1、ZZ-1、JL、GX-2、JS-2、SD-1、SD-3、HeN-4、ZJ-1、JX-2、JS-30)和疫苗株(B87、NF8)的VP2保守序列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VP2基因的共保守序列,并构建IBDV不同毒株的重组质粒。用AhaⅠ/StuⅠ和BamHⅠ/NspⅠ2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对超强毒株、强毒株及疫苗株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结果】扩增出了IBDVVP2基因中的共保守序列,其长度为802 bp。超强毒株能被AhaⅠ/StuⅠ切出327 bp的片段,而强毒株及疫苗株则能被BamHⅠ/NspⅠ切出270 bp的片段。【结论】此种RT-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鉴别方法能够很好的区分IBDV超强毒株与强毒株和疫苗株。  相似文献   

2.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鸭瘟病毒DN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导了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法鉴别鸭瘟强毒株及疫苗株的微量快速方法。该法选用HindⅢ、HinfⅠ、BamHⅠ、PostⅠ、EcoRⅠ、SalⅠ、XhoⅠ七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两毒株图谱表明酶切分子量范围1.43-22×10~6道尔顿,HindⅠ羌酶切位点,EcoRⅠ两毒株图谱相同;HindⅢ、BamHⅠ、PstⅠ、SalⅠ、XhoⅠ这五种酶切后的片段数、片段大小、迁移率可准确鉴别两毒株。直接裂解感染细胞是种快速、简便的抽提鸭瘟病毒D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鹅细小病毒延边株VP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碱裂解法对鹅细小病毒延边分离株进行GPV基因组DNA提取.根据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序列,设计1对含有EcoR Ⅰ和BamH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GPV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扩增出VP3基因片段,将VP3基因与克隆载体pMD 18-T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克隆.用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该片段并回收该片段,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pVAXI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VAXI-VP3,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的出现给该病的防控带来了新的困难,有效鉴别IBDV超强毒株对IBD的防控有着积极意义.根据IBDV VP4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RPa/RPb,特异性扩增IBDV VP4基因720 bp的目的片段.根据超强毒株和经典毒株VP4基因序列的差异,分别合成了FAM标记的超强毒荧光探针和JOE标记的经典毒荧光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RT-PCR鉴别IBDV超强毒株与经典疫苗毒株的方法.检测超强毒和经典毒的敏感性分别可达420和320个拷贝数.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样品中IBDV超强毒和经典毒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云南龙陵黄山羊线粒体DNA限制性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性变性法提取来自于龙陵县不同地区的18只黄山羊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并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BglⅡ,ClaⅠ,DraⅠ,EcoRⅠ,EcoRⅤ,HaeⅠ,HindⅢ,KpnⅠ,PstⅠ,PvuⅡ,SacⅠ,SalⅠ,SmaⅠ,StuⅠ和XhoⅠ等20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结果发现龙陵黄山羊线粒体DNA的分子量大小约为15.8Kb;不同酶的酶切位点分别为:DraⅠ有7个酶切位点,AvaⅡ有6个酶切位点,EcoRⅤ和StuⅠ共有5个酶切位点,HindⅢ和HeaⅡ有4个酶切位点,BamHⅠ,BglⅡ,PstⅠ和PvuⅡ有3个酶切位点,ApaⅠ,ClaⅠ有2个酶切位点,其余有1个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IBV Beaudette株全基因组序列,借助基因分析软件自行设计合成了3个引物(youl,you2-youM ),引物you1 和you2-在S1基因两则,跨幅为1611bp,引物you2-和youM 在S1基因的3‘端,跨幅为535bp,用引物you1 和you2-对5个IBV地方分离株(HN2、HN4、JX1、SC2和SC4)进行RT-PCR,均成功地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对RT-PCR的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PstI进行酶切分析,结果酶切产物中得到2条条带,大小分别为560和1050bp,与GeneBank中11株已发表的S1基因分析结果一致,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已经成功分离得到了IBV-S1基因。  相似文献   

7.
鹅细小病毒四平分离株VP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GPV)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对吉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研究室分离鉴定的GPV四平株(SP)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VP3基因进行扩增。所得到的PCR产物片段大小约1.6 kb,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将该片段纯化后与T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克隆。对所提质粒进行快速鉴定、PCR鉴定以及限制性内切酶NheⅠ和BamHⅠ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测序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PV四平株VP3基因长1 605 nt,包含了完整编码GPV VP3蛋白阅读框,且与国内GPV分离株B,GD,HG5/82相应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6.2%,96.3%,96.4%和97.4%,98.7%,98.9%。据此认为,GPV四平株VP3基因可以作为构建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抗原表位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特点。[方法]以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鸡胚尿囊液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DV的VP2蛋白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VP2高变区部分片段,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中,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BL21,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一个504bp的扩增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与GenBank中登录的IBDV的VP2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4%,说明各毒株间高变区基因序列保守性很高。[结论]法氏囊炎病毒毒株在两个大小亲水区内的氨基酸都非常保守。  相似文献   

9.
为初步确定新分离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河南株HeYD的毒力,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VP2基因高变区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自河南省某发病鸡场的IBDV野毒株HeYD的VP2基因高变区进行了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并与其他参考毒株高变区进行了序列比对,序列...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BamHⅠ和KpnⅠ酶切含PRVFa株gI片段的质粒pPI,补平连接后得到去除EcoRⅠ、HindⅢ、EcoRⅤ、BamHⅠ和KpnⅠ酶切位点的大小约5.7kb的质粒pPI-2,再以CMV早期启动子控制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将其插入pPI-2中gI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下游的StuⅠ位点,构建了以gI为同源序列含有EGFP报告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然后根据AnaI.Ranz等报道的猪细小病毒(PPV)NADL-2株的序列,设计一对包含其结构蛋白VP2基因的PCR引物,扩增得到VP2基因后,将其插入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中,首次构建了含PPVVP2基因及其EGFP报告基因的PRV基因缺失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VP2,为进一步构建PRV重组PPVVP2基因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同时EGFP的引入也为进一步研究PRV在机体内的定植和感染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苏云金杆菌菌株的毒力比较及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苏云金杆菌生产菌株对小菜蛾毒力差异显著,采用分离筛选,接种复壮等方法筛选的粉3-20、虫1-61、虫1-63、虫2-23等4个菌种较生产菌种Yz-3毒力提高了3%-35%。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采用“诱捕分离”法获得SC1,SC11,A3,A4和SE25株放线菌的皿内抑菌活性,对受抑菌丝进行了显微观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5株放线菌对9种靶标真菌的持续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放线菌A3菌株对灰葡萄孢菌和立枯丝核菌、菌株A4对梨状毛霉菌和立枯丝核菌以及菌株SE2对灰葡萄孢菌、梨状毛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大于80%;经放线菌处理后,靶标真菌的基内菌丝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畸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畸变程度升高;5株放线菌对供试的靶标真菌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持续抑菌作用,同一放线菌的持续抑菌作用谱不同,同一靶标真菌被持续抑制的放线菌种类和数量也不同,菌株SC1,A3和A4表现的持续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Examination of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patterns indicates that the strain designations of 44 classical strains of Tetrahymena are confu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new designations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phenotypic similarity.  相似文献   

14.
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变色圈法和透明圈法从泥土中筛选出脂肪酶产生菌,并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筛选得到菌株的种属。采用罗丹明B(Rhodamine B)平板初筛出51株脂肪酶产生菌,以荧光圈直径或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为指标,选取HC1.60的9株脂肪酶产生菌,采用橄榄油乳化液平板进行复筛,对HC进行测量比较筛选出1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L-17,其HC为2.27。利用透明圈法对菌株L-17的粗酶液的酶活力进行测定,HC为3.07,表明菌株L-17具有较高的酶活力。菌株L-17经初步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为一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FAO推荐方法,采用滤纸药膜法比较测定多杀菌素时磷化氢抗性系数分别为343,128,56,1倍的谷蠡4个品系成虫(R343,R128,R56,R1)的毒力.结果表明,在24 h药膜接触处理后R343,R128,R56,R1的LD50值分别为25.269 7,8.163 2,7.590 4,9.564 5 μg·cn-2;经过48 h药膜接触处理后,R343,R128,R56,R1的LD50值分剐为0.274 0,0.204 3,0.250 8,0.371 6 μg·cm-2.试验剂量下,分别经24 h和48 h药膜处理后存活的试虫,在适宜培养条件均在脱离接触后5 d时全部死亡.对磷化氢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的谷蠡品系时多杀菌素的敏感性差异不明显.说明对磷化氢有明显抗性的谷蠹对多杀菌素没有表现出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6.
内切型菊粉酶高活力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透明圈初筛、摇瓶复筛 ,得到了一株产内切型菊粉酶的高活力菌株 ,活力可达到 30U·ml-1,对 2 %的菊粉溶液的活性 (I)和 2 %蔗糖溶液的活性 (S)之比 ,即I/S值达到 16 5 ,表现为明显的内切酶活性 ,经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  相似文献   

17.
18.
花生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的植物蛋白资源之一,将益生菌作为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应用有疗效的菌株发酵花生乳,研制开发微生态活性植物蛋白饮料。经试验确定,制备花生乳的最佳条件为:花生仁用1%碳酸氢钠溶液浸泡12h,沥干后用水洗至pH 7.0,再加水(1 kg/6 L)研磨、过滤,然后添加0.1%CMC、0.1%黄原胶、0.1%蔗糖酯后均质、灭菌、冷却。采用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等益生菌单独或混合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pH、滴定酸度及活菌数的变化,并对发酵产品进行感官品尝及稳定性试验,以对比选择菌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微生态发酵花生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花生乳中添加5%蔗糖、1%乳糖、适量的促生长因子,采用混合菌种,37℃发酵至pn 4.0~4.2,成品中活菌数可达10~8cfu/mL,风味也达到最佳;在4~10℃温度下贮存,保质期可达4周。  相似文献   

19.
益生菌发酵花生乳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的植物蛋白资源之一,将益生菌作为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应用有疗效的菌株发酵花生乳,研制开发微生态活性植物蛋白饮料。经试验确定,制备花生乳的最佳条件为:花生仁用1%碳酸氢钠溶液浸泡12h,沥干后用水洗至pH 7.0,再加水(1 kg/6 L)研磨、过滤,然后添加0.1%CMC、0.1%黄原胶、0.1%蔗糖酯后均质、灭菌、冷却。采用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等益生菌单独或混合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pH、滴定酸度及活菌数的变化,并对发酵产品进行感官品尝及稳定性试验,以对比选择菌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微生态发酵花生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花生乳中添加5%蔗糖、1%乳糖、适量的促生长因子,采用混合菌种,37℃发酵至pn 4.0~4.2,成品中活菌数可达10~8cfu/mL,风味也达到最佳;在4~10℃温度下贮存,保质期可达4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