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水稻纵卷叶螟高毒力Bt新菌株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离筛选、接种复壮等方法,选育出Bt038和Bt053两个对水稻纵卷叶螟高毒力的Bt新菌株;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可持续植物保护方面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农药友好型化学农药的共存与协调发展,应该是农药资源可持续应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亦即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3.
水稻纵卷叶螟生态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江苏省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防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生态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拟除虫菊酯农药导致稻飞虱再猖獗机理及调控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间试验表明,拟除虫菊酯膛药常规剂量能引起稻飞虱的再猖獗,严重时,稻飞虱的数量是对照的3~4倍。室内和田间试验显示;菊酯农药对稻飞虱天敌的毒力大于稻飞虱,氰菊酯对褐稻飞虱的LD50是黑肩绿盲蝽的100倍以上,氰戊菊酯100ppm和溴氰菊酯20ppm对稻田蜘蛛的杀伤力远大于稻飞虱,氰戊菊酯100ppm和溴氰菊酯20ppm促进稻飞虱的繁殖,可使次一代稻飞虱的数量比对照多10%以上。菊酯农药使稻飞虱处在  相似文献   
5.
Bt与EoNPV合理混配的筛选程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苏云金杆菌(Bt)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活体微生物杀虫剂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类型。为提高杀虫刹的防治效果,人们常将它们混合使用,如Bt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混用。实践表明,混用后与单用相比,杀虫速度和广谱性均比NPV提高;其药效的均衡性和持久性也比它们分别单用有所改善。为了使这些功能特性标准化和技术手段规范化,我们拟进行Bt与EoNPV合理混配筛选程序的研究,采用时间效率(如联合时效系数)和剂量效率(如共毒系数)等方面的多种量化指标,试图对混剂理想配比作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
用 90 %杀草丹EC与 10 %苄磺隆WP复配选配出 35 %杀·苄WP(杀草丹 34.2 % +苄磺隆 0 .8% )。该药剂 1875g/hm2 防除稗草药后 2 0、40d的防效为 92 .1%、86 .1% ,对莎草、阔叶草药后 2 0、40d的防效分别为 94.1%、91.9%和 90 .6 %、82 .3 %。经1a两地田间试验验证 ,其防除稗草的效果与对照药剂相近 ,对阔叶草和莎草的效果略高于对照药剂。 35 %杀·苄可湿性粉剂 1875~ 2 2 5 0g/hm2 防治水稻直播稻田及秧田杂草具有高效、安全和杀草广谱的特点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40 %杀·井WP(两单剂的混配 )既无增效亦无拮抗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该混配药剂对水稻螟虫、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江苏用量 15 0 0~ 180 0g/hm2 对水稻螟虫的防效为 86 .2 6 %~ 90 .88% (保苗 )、89.6 3 %~93 .90 % (杀虫 ) ,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 85 .6 0 %~ 84.93% ;在江西同等剂量用药对螟虫防效为 89.11%~ 94.49% ,对纹枯病药后 7d防效为 42 .6 2 %~ 42 .93 %、药后 14d的防效为 44.2 5 %~ 5 5 .18% ,均与对照药剂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 :5 0 %稻草灵可湿性粉剂 60 0g/hm2 ,在抛秧后 5~ 7d拌细土或化肥撒施 ,可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Q型烟粉虱为害对不同辣椒品种叶绿素及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辣椒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机制,以不同抗性程度的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受Q型烟粉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Q型烟粉虱危害后,辣椒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未接虫)增加,其中抗性品种(苏椒5号、新研988椒王)叶绿素含量增加显著(P0.05);可溶性糖含量以抗性品种增幅最大(P0.05),中抗品种(萧新九号、湘辛三号)次之(P0.05),感虫品种(港上红尖椒、大禹牛角王)的增幅最小。烟粉虱危害后所有参试品种除中抗品种湘辛三号外,其余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对照降低;所有参试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感虫品种港上红尖椒、大禹牛角王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高抗及中抗品种(P0.05)。因此,辣椒品种对Q型烟粉虱的抗性强弱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有关,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农药工业在建国前几乎是空白,建国后,农药产量快速增长,由1950年457吨(原药,下同),增到1960年的16.23万吨,1970年的31.81万吨,1980年的53.21万吨。之后由于有机氯(六六六)的停产,农药产量锐减,至1987年下降为15.23万吨。此后又逐年上升,到1990年为22.66万吨,1992年为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