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家庭压力烹调对绿豆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常压烹调为对照,检测不同压力和时间烹调后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结果显示:和总酚含量相比,总黄酮含量与3种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有最高的相关性。与生样相比,除总多酚外,各烹调处理的总黄酮和各抗氧化能力均有下降。总体而言,家庭压力烹调对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保存效果与常压蒸煮烹调差异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烹调方法对常见香料蔬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见的10种香料蔬菜,以微波、蒸、煮3种烹调方法处理,采用FRAP(Ferric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法测定其烹调前后的抗氧化活性,比较不同烹调方法和烹调时间对蔬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居民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香料蔬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烹调处理香料蔬菜的抗氧化活性依据烹调方法、烹调时间以及品种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微波处理能普遍提高除大蒜和红尖椒外其他香料蔬菜的抗氧化活性;蒸处理后大部分香料蔬菜中抗氧化活性亦有所提高;煮则普遍使香料蔬菜中抗氧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辣椒素对鸡油的抗氧化效果,将不同辣椒素添加量、不同种类抗氧化剂以及辣椒素VE复配分别添加到鸡油中,置于(70±1)℃的烘箱内,定时测定鸡油的过氧化值,评价辣椒素对鸡油的抗氧化能力,比较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对鸡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测定吸光值,比较调味辣椒鸡油在相同质量浓度下总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的高低,评价在熬煮和贮藏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辣椒素添加量为8μg/mL时,抗氧化效果好、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为BHT>TBHQ>VE>辣椒素,添加50mg/100g的VE与8μg/mL辣椒素协同作用抗氧化效果最好;辣椒素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二氢辣椒素;反复熬煮、贮藏过程中调味辣椒鸡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随熬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业科学》2019,(7):121-125
以常用的腌渍蔬菜黄瓜和仔姜为原料,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低盐腌渍蔬菜加工工艺及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在主料蔬菜50 g,酱油20 g、香油0.2 g、蚝油0.1 g、料酒0.1 g固定的前提下,经复合腌制剂腌渍3 d后,低盐腌渍蔬菜最佳调味配料添加量为辣椒油2 g、麻油0.6 g、白糖0.2 g、食醋1.2 g。在此条件下,低盐腌渍蔬菜的感官评分为95.125分。当调味腌渍时间为60 min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9.125,硬度最大,为2 596.358 g,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氮磷添加对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以盐地碱蓬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控制试验进行裂区设计,以氮添加为主区(0、5、15和45 g/m2)、磷添加为副区(0和1 g/m2)设置8个处理,探究其对盐地碱蓬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氮添加可显著增加盐地碱蓬的生物量和株高,且与磷添加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其中氮添加量为45 g/m2且配施磷处理的株高和生物量最高。添加磷时,氮添加量为45 g/m2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其他氮处理分别显著增加84.0%~408.4%、99.0%~499.6%和71.9%~269.9%;氮添加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且氮与磷在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无论是否添加磷,氮添加量为45 g/m2的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且氮与磷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氮磷添加可有效提高盐地碱蓬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以适应盐碱生境,进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对固相微萃取条件(萃取头种类、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盐离子添加量)的优化,建立高效的库尔勒香梨汁香气物质的萃取分析方法,为库尔勒香梨相关产品天然风味的拟合及调控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萃取纤维头种类和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盐离子添加量的最佳萃取参数。在单因素试验设计的基础上,以库尔勒香梨汁中关键香气物质(己醛、丁酸乙酯、壬醛、乙酸乙酯、(E)-2-己烯醛、己醇、(Z)-2己烯醛、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中央复合设计试验进一步考察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盐离子添加量对库尔勒香梨汁固相微萃取效果的影响。最后以中央复合设计的试验结果为初始种群,以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盐离子添加量为输入值,以库尔勒香梨汁中关键香气物质含量为其函数的输出值,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来调试函数适应度。使用中央复合设计数据以外的数据集对BP神经网络外推能力进行验证。利用遗传算法(算法参数:最大进化代数100、初始种群数20、变异概率0.2、交叉概率0.4)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预测全局最优的萃取条件。【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5μm PDMS/DVB萃取头对库尔勒香梨汁中关键香气物质的萃取效果最好,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盐离子添加量对固相微萃取效果具有显著影响(P0.05)。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为‘4-15-1’。验证数据和训练数据的MSE均大于0.017;训练、测试和验证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951和0.973,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有很好的准确性,可以用于库尔勒香梨汁香气物质固相微萃取结果的预测。BP神经网络外推能力验证试验的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的拟合度(R2)为0.992,表明试验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有很好的外推能力,能够准确地预测不在训练集内的数据集的输出值。遗传算法迭代100代后确定的最优个体为3.41μg·g-1,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是样品量5.33 g、萃取温度44.70℃、萃取时间25.22 min和盐离子添加量0.63 g。在尽可能接近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试验条件:样品量5.33 g、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min和盐离子添加量0.63 g),测得库尔勒香梨汁中9种关键香气物质的含量为(3.37±0.23)μg·g-1,与最优个体预测值相比,误差仅为-1.19%。【结论】上述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遗传算法是一种准确度较好的优化固相微萃取参数的新方法,同时也为解决非线性模型工艺优化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库尔勒香梨汁香气物质固相微萃取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样品量5.33 g,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min,盐离子添加量0.63 g。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感官评价和比容值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银条添加量、糖添加量、玉米淀粉添加量和柠檬汁添加量对戚风蛋糕感官评分和比容值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影响感官评分因素的先后顺序分别为:银条添加量>柠檬汁添加量>淀粉添加量>糖添加量,最佳配比为:银条添加量30g,糖添加量90g,玉米淀粉添加量30g,柠檬汁添加量20g;以比容值为最终评价指标,影响比容值因素的先后顺序分别为:银条添加量>糖添加量>柠檬汁添加量>淀粉添加量,最佳配比为:银条添加量30g,糖添加量90g,玉米淀粉添加量30g,柠檬汁添加量15g。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枇杷果脯加工副产物——枇杷糖渍液的高效利用,以枇杷糖渍液为原料制备枇杷膏,研究糖渍过程中食盐添加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对糖渍液和成品枇杷膏中功能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的影响,确定枇杷糖渍过程的食盐添加量和枇杷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食盐有助于提高枇杷糖渍液得率、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枇杷膏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60和70OBrix枇杷膏的上述性状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成品感官品质评价结果,建议枇杷糖渍过程中的食用盐添加量为1%,枇杷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0OBrix。  相似文献   

9.
选取3种天然香辛料和羊肉煮制,采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价、电子鼻以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评价3种天然香辛料添加量对羊肉(汤)卤煮风味的改善效果以及对羊肉(汤)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并对最佳香辛料配方卤煮前后羊肉(汤)中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汁中大茴香、月桂、丁香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15%、0.20%、0.07%(质量分数).卤煮过后的羊肉和羊肉汤相比于纯羊肉与纯羊肉汤的茴香脑、乙酸松油酯、丁香酚等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显著增加,其中改变最为显著的是丁香酚(P<0.05).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香辛料的添加显著改善了羊肉的风味,提高了羊肉风味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钙和维生素D及其交互作用对肉鸡脂质过氧化及血糖血脂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周龄AA肉鸡14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含钙0.9%、1.15%和维生素D 750、5 000 U.kg-1的试验日粮4周。结果表明,添加钙1.15%可降低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但升高葡萄糖水平(P0.05)。添加维生素D 5 000 U.kg-1可升高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水平,但作用均不显著(P0.05)。钙和维生素D的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丙二醛、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0.05),适钙水平下增加维生素D添加量,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丙二醛、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水平降低,适钙高维生素D组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指标均优于其他组。总之,在满足基本需要量钙的同时增加维生素D添加量对防止AA肉鸡脂质过氧化及血糖血脂的降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条件两方面分析了保护地蔬菜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落花落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养猪场送检的猪肺病料中分离到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可疑菌株。经形态镜检、染色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在细菌学鉴定基础上,设计合成3对引物,分别以3株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8、24 bp和1.9 kb的预期特异性条带。以HPS GD株作为参考阳性菌株,以P1、P2为引物,设计优化PCR反应程序,建立HPS 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S PCR检测方法特异与敏感性高、适用性强,可应用于HPS感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杆菌渗入烟草表皮瞬间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实验为例,对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