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构建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的甘油三酯指纹图谱,采用反相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6种食用植物油中甘油三酯进行分离,图谱数据采用平均矢量法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分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同一种食用植物油不同品牌间的甘油三酯指纹图谱相似度高,不同食用植物油的甘油三酯指纹图谱差异明显。橄榄油与玉米油、大豆油及葵花籽油相似度比较低,分别为0.233、0.086、0.073;与菜籽油、花生油相似度较高,分别为0.830和0.776。当橄榄油中掺入10%的大豆油、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时,其指纹图谱相似度均低于0.90。橄榄油中掺入菜籽油后其相似度变化不明显。采用面积归一法对指纹图谱特征峰进行分析,掺入比例的检出限低于15%。甘油三酯指纹图谱与面积归一法相结合,可作为食用植物油鉴定及掺伪鉴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新的食用油掺伪判别方法,为掺伪食用油的快速鉴定和监管提供支持。【方法】以63份常见的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棕榈油等食用油为研究对象,利用已知正品食用油1 H NMR谱中各信号峰的积分面积,选取其中2组或3组积分面积制作标准图,建立不同种类正品食用油图谱库,用同样的方法对未知食用油进行测试,将得到的数据代入相应标准食用油图谱进行对比以鉴别是否掺伪。【结果】利用2组积分面积得到的二维图谱能够对食用油的种类进行分类判别;利用3组积分面积制作三维图,能够对掺伪食用油进行准确判别,可准确判别的最低掺伪量为24mL/L。所建立的判别方法对各种磁场强度的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得到的数据均可采用,而且该方法所用软件简单易用、成本较低。【结论】基于1 H NMR的掺伪食用油判别方法简单、快捷、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快速检测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大豆油、花生油、掺有大豆油的花生油GC-MS指纹图谱,并分别匹配特征峰,通过特征峰比对,快速辨识花生油与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结果]花生油指纹图谱匹配了9个共有峰,掺伪花生油指纹图谱共匹配了10个共有峰,利用共有峰差异可快速筛选掺伪花生油。经过质谱数据库分析,掺伪花生油中增加的色谱峰为C18∶3不饱和脂肪酸,大豆油掺伪量最低检出限为5.5%(V/V)。[结论]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也为其他油脂掺伪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质联用技术,分离得到50种山茶油挥发性成分,筛选出区别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的特征挥发性组分Z,E-2,13-十八碳二烯-1-醇。将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4种植物油分别掺入山茶油,建立掺杂油中山茶油含量与特征组分含量变化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方法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Villavecehia试验原理,研究建立了1种简便、灵敏、快速、准确的分光光度定量测定芝麻油纯度方法.方法线性范围0~0.040 g芝麻油,r>0.999,最小检出量0.0006 g芝麻油;精密度0.54~1.58,变异系数0.73%~3.32%.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油菜籽油、精炼棉籽油、花生油等6种食用油和样品芝麻油加标回收率99.1%~104.6%.  相似文献   

6.
根据Villavecehia试验原理,研究建立了1种简便、灵敏、快速、准确的分光光度定量测定芝麻油纯度方法.方法线性范围0~0.040 g芝麻油,r>0.999,最小检出量0.0006 g芝麻油;精密度0.54~1.58,变异系数0.73%~3.32%.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油菜籽油、精炼棉籽油、花生油等6种食用油和样品芝麻油加标回收率99.1%~104.6%.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常见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确定油茶籽油掺杂后变化显著的特征成分,通过设置不同比例的掺杂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建立了油茶籽油中掺杂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和大豆油等5种植物油后的特征组分含量与掺杂量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099以上,总体准确率101%。本方法可以用于油茶籽油掺杂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不同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消费者针对性地选择食用植物油提供指导,并为油脂加工企业生产推广食用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普通菜籽油、双低菜籽油、橄榄油、大豆油、山茶油、玉米油、葵花油、棕榈油、调和油、花生油和冷榨紫苏油11种常见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甾醇含量,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含量。【结果】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5.32%,属饱和脂肪酸类食用油;山茶油、橄榄油、普通菜籽油、双低菜籽油、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1.9%、76.21%、66.90%、64.57%、44.74%,属单不饱和脂肪酸类食用油;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ω-6的类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6.53%、56.82%、54.00%、45.58%,属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类食用油;冷榨紫苏油ω-3的亚麻酸含量为65.89%,属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类食用油。冷榨紫苏油的维生素E含量最高,达91.30mg/100g;玉米油的植物甾醇含量最高,为749mg/100g;棕榈油、橄榄油以及花生油甾醇含量均低于92.70mg/100g。【结论】双低菜籽油、普通菜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64%,且ω-6与ω-3 比例接近2︰1,是11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最均衡的食用油。冷榨紫苏油属于低亚油酸高亚麻酸类食用油,其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相对丰富,配合其他食用油使用可解决我国膳食油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测算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需求弹性。结果表明:从消费支出来看,花生油为富有弹性商品,弹性值为2.0509,菜籽油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为0.4231;从自价格弹性来看,自价格弹性绝对值最高的是大豆油,为-0.8464,表明相对于菜籽油和花生油而言,我国城镇居民对大豆油的消费选择易受价格波动的影响;从各种植物油的替代关系看,大豆油与包括芝麻油、棉籽油在内的其他植物油之间的替代关系最为明显,补偿性价格弹性超过0.4,这也间接证明了近年来大豆油价格相对较低,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生活百科     
慎买散装食用油很多人偏爱购买散装食用油,专家提醒说:购买散装油一定要谨慎,避免买到掺入未脱毒棉籽油的混装油。棉籽油颜色与菜籽油相似,掺在菜籽油里,菜籽油的味道不会改变。专家介绍,没有脱毒的棉籽油中的棉  相似文献   

11.
依据油茶籽油与菜籽油亲水性不同的特点,通过震荡观察法观察纯油茶籽油、纯菜籽油以及混合标准油(油茶籽油中掺入5%菜籽油)与水混合震荡后所呈现的特征现象,以期鉴别油茶籽油中是否掺有菜籽油,并与电子鼻和醋酸酐-浓硫酸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需使用水、亚甲基蓝及试管等廉价材料即可在16 min内完成对油茶籽油是否掺伪的鉴别,其灵敏度可满足人们日常检测的需要;另外,此法对商品油掺杂鉴定的结果与电子鼻法和醋酸酐-浓硫酸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法对茶油掺假鉴别进行研究。对纯茶油与掺假花生油、掺假菜籽 油、掺假棕榈油样品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3 种掺假样品与纯茶油的紫外光谱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光 谱数据在200~400 nm 波长范围内经过平滑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压缩,通过建立模型进行识别,并 对主成分进行投影。3 种掺假样品的前3 个主成分的累计可信度均达到要求;在二维组合投影中,3 种掺假油 的PC1 对PC2 的投影分布最好,不同掺假比例的花生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与纯茶油的投影可明显区分,且掺 假比例越大,掺假样品与纯茶油投影的鉴别效果越好;纯茶油与3 种掺假油样品的鉴别效果顺序为:掺假花 生油> 掺假菜籽油> 掺假棕榈油。紫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法可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用于鉴别茶油的 掺假。 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2D - NIR)分析技术,对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异种油脂进行鉴别.以茶树籽油、花生油和掺人花生油的掺伪茶树籽油为待检油样,首先比较茶树籽油和花生油二维相关谱图,根据两者二维相关谱图中特征相关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的差异,初步实现茶树籽油和花生油的定性鉴别.后根据掺伪茶树籽油异步谱图中出现与花生油异步谱图相似的特征相关峰,可直接判定茶树籽油中掺入了花生油.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分析方法可为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异种油脂的检测提供一种准确、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不同油脂的红外光谱特性,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反向传递神经网络(BP-ANN)判别分析模型,进行初榨椰子油中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掺假检测分析。结果发现,PLS和BP-ANN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掺假检测分析能力,其中BP-ANN模型的分析效果最佳,其对初榨椰子油中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进行掺假检测的准确率均达到了99.67%以上,该方法可用来进行初榨椰子油的掺假分析,具有分辨率高、快速、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低糖低脂型焙烤新产品,本研究将甜菊糖、木糖醇和蔗糖3种甜味剂以及棕榈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和橄榄油等5种油脂原料进行对比,并开展了不同甜味剂、油脂原料在戚风蛋糕生产中的性能对比试验,筛选适宜低糖低脂保健型蛋糕所用的甜味剂和油脂原料,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用量:木糖醇64 g·kg~(-1)、甜菊糖17 g·kg~(-1),搭配使用107 g·kg~(-1)玉米油。  相似文献   

16.
不同脂肪源对鳡幼鱼生长、血清生化组成和肝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鱼油为对照组(FO),分别以1/2猪油(PL)、1/2大豆油(SO)、1/2葵花籽油(SFO)、1/2棕榈油(PO)、1/2玉米油(CO)替代1/2鱼油作为脂肪源,配制6组等氮(49.43%±0.19%)等能((18.09±0.03)MJ/kg)的饲料,对鳡幼鱼(体长(6.89±0.20)cm,体质量(3.09±0.23)g)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研究部分替代鱼油对鳡幼鱼生长、血清生化组成以及肝脏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均以葵花籽油替代组最大,其次是对照组和大豆油替代组;蛋白质效率、饵料系数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玉米油替代组和猪油替代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玉米油替代组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猪油替代组幼鱼肝脏细胞中脂滴较其他组明显;在本研究的替代比例下,综合对鳡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的影响,认为葵花籽油、棕榈油、豆油可以作为脂肪源替代鱼油。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植物油中加菌类制成的高档菌香油,不但使油变得鲜香可口,而且菌体也会保持原状,不需烹调可直接食用。 1 加工要领 1.1 原料。油类: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OV),首次研究了药用植物野鸢尾总黄酮对3种植物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野鸢尾总黄酮对大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花生油,最后是菜籽油。可作为具有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高产突变株的发酵及菌丝老化特性。[方法]对1株经诱变获得的花生四烯酸高产突变株A1.13进行5L罐发酵试验,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碳源一次性过量加入并改变培养温度,可使该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至602.99mg/L;发酵菌丝体在4℃条件下老化15d后,花生四烯酸产量达885.16mg/L。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芝麻油5种植物油均可起到消泡作用,添加浓度4%葵花籽油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菌丝生物量和花生四烯酸产量分别提高了124%和22%。[结论]该研究可为突变株A1.13工业化发酵产花生四烯酸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不皂化物、相对密度、碘值3个理化指标考察山茶油和其他植物油的区别,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山茶油的不皂化物和相对密度与其他植物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山茶油的碘值与其他植物油的碘值差异显著(P0.05),可以作为山茶油掺假判别的依据。对山茶油中掺混不同比例大豆油和玉米油后的碘值测定结果分析表明,当山茶油∶大豆油为19∶1(即掺入大豆油比例5%)时就可判别,当山茶油∶玉米油9∶1(即掺入玉米油比例10%)时就可判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