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酸豆乳具有口感好、风味独特、植物蛋白含量丰富等特点,是豆奶市场上的新贵,是酸性饮料中的新宠。以植物蛋白源大豆为主要原料完全替代动物蛋白源牛奶,经过制作豆浆、杀菌、发酵等工艺,研究了料水比、发酵温度、糖的添加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口感和风味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发酵酸豆奶进行工艺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料水比为1∶8,发酵温度40℃,糖的添加量8%,发酵时间5小时。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发酵酸豆乳色泽和口感俱佳,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调查了内蒙古乌盟地区奶皮子的制作工艺并分析其营养成分;揭示奶皮子的营养特点,为进一步开发民族乳制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几种益生菌发酵谷物饮料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生菌发酵谷物饮料既保存了谷物原有的营养价值,又具有益生茵发酵制品的有益作用,风味良好、口感独特,对人体有显著的营养保健作用.用1.5%的量接种从发酵谷物中筛选获得的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分别发酵糯米制作米酒、发酵玉米汁制作酸性饮料、多肽饮料,其发酵条件分别为:米酒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h,酸性饮料...  相似文献   

4.
以刺五加和牛乳为主要原料,对凝固型刺五加发酵酸乳的制作进行了研究。以酸乳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刺五加汁与牛乳混合后采用90℃,10 min杀菌效果较好。鲜牛乳与刺五加汁的比例为101∶,蔗糖含量为5%,复合稳定剂为0.02%果胶 0.03%明胶 0.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为42℃,即制得营养丰富,富有刺五加风味的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发酵奶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对发酵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参与下奶油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6 h、接种量为9%,菌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比例为1∶1∶1时,植物乳杆菌参与下的发酵工艺可使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由0.531 mg·g-1降至0.384 mg·g-1,胆固醇降解率为31%。  相似文献   

6.
苹果醋是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研究,得到苹果醋的最佳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发酵温度28℃,酒精含量7%,醋酸菌接种量12%,醋酸5.09%。酿制的苹果果醋风味独特,品味纯正。  相似文献   

7.
奶油干酪是由添加了奶油的全脂巴氏杀菌牛奶制得的新鲜软质干酪,不经成熟,生产后即可食用,口味柔和、清淡,具有奶油和酸奶的风味。奶油干酪因其柔软的质感被广泛用作涂抹型干酪而代替黄油。黄油的脂肪含量高达80%,高脂肪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对那些脂肪摄入有所顾虑的人来说更是一种限制。而奶油干酪中脂肪含量一般在30%以上,非脂乳固体的存在使其营养更加平衡。奶油干酪同时也用于许多焙烤食品和甜点的配料,可作为沙拉调味料,也是制作芝士蛋糕的主要配料。  相似文献   

8.
以银耳及莲子提取物为主要原料,设计正交试验对银耳莲子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果冻的色泽、外观、风味、口感进行评价确定产品配方。结果表明,40%银耳及莲子提取物、1.1%复配胶(黄原胶与卡拉胶7∶3)、15%白砂糖、0.125%柠檬酸的工艺参数,可制作出具有独特银耳莲子风味、质地良好的营养保健型果冻。  相似文献   

9.
以红茶为原料,产酱香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20菌株作为发酵菌种,生产具有酱香风味的红茶制品。其生产的工艺条件为:将E20菌悬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程序升温发酵6天。再用浓度为0.0113 mol/L乙醇溶液浸提12 h,4000 r/min离心20 min,即制得发酵提取液。往红茶中加入20%的发酵提取液,35℃干燥3 d。以此工艺加工的红茶不仅具有红茶的清香,更具有独特的酱香风味,两种风味能有机的融合,使得整体风味较醇和。酱香风味红茶主要化学成分与对照茶样进行比较,发现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对照茶样差异显著,茶多酚、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与对照茶样的差异都不显著。通过检测发现,酱香风味红茶中氨基酸其中一部分由发酵提取液提供。  相似文献   

10.
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酸甜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保健的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方法】以新鲜橄榄、余甘果为原料,经取汁、调配后,采用液态发酵法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然后对橄榄余甘果汁配比、醋酸发酵等主要工艺进行探讨。【结果】酿制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最佳条件为:橄榄余甘果汁混合比例1∶2,醋酸发酵初始酒度14%vol,醋酸菌接种量4%,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5d。【结论】橄榄余甘果汁可混合发酵得出澄清透彻、醋味清香、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新型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为进一步研发诸如橄榄、余甘果等营养丰富、不宜鲜食水果的深加工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豆乳为主要原料,经除腥、调配等特殊处理,以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来研究豆乳乳酸发酵工艺,并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豆乳为主要原料制作酸豆乳具有传统酸乳的风味和外观,以及营养平衡、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酸甜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保健的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方法】以新鲜橄榄、余甘果为原料,经取汁、调配后,采用液态发酵法进行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然后对橄榄余甘果汁配比、醋酸发酵等主要工艺进行探讨。【结果】酿制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最佳条件为:橄榄余甘果汁混合比例1∶2,醋酸发酵初始酒度14%vol,醋酸菌接种量4%,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5 d。【结论】橄榄余甘果汁可混合发酵得出澄清透彻、醋味清香、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新型橄榄余甘果复合果醋,为进一步研发诸如橄榄、余甘果等营养丰富、不宜鲜食水果的深加工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延吉传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及整理了该豆酱的制作工艺,研究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营养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利用GB/T 5009.40—2003、重铬酸钾法、蒽酮比色法等方法测定了发酵不同阶段的总酸、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氨基酸及氨基态氮等指标。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最后成品酱中为2.93%;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逐渐减少,成品酱有机碳含量为387.95g/kg;成品酱可溶性糖为17.13g/kg;粗蛋白相对含量先略有平稳上升后下降,最后成品酱粗蛋白含量下降为24.76%;氨基态氮含量一直在增加,成品酱中为101.2g/kg。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大米,采用生料发酵法,酿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粮食醋。通过对马铃薯生料酿醋中醋酸发酵的工艺研究,最终确定了醋酸发酵的工艺参数是:谷糠与麸皮的比例6∶4,酒精度7%(v/v),接种量5%,温度32℃。  相似文献   

15.
黄镭  熊汉国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74-275,280
以糯米、黑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接种酒曲进行混合甜酒酿发酵,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混合甜酒酿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黑米与糯米的比例为1∶4,酒曲添加量为0.6%,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60 h时,产品口感醇甜,色泽晶莹而黑亮,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花粉破壁技术及其发酵饮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尾松花粉为主要原料,对利用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的破壁技术及花粉发酵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适当的发酵处理,花粉破壁率可达89%左右,溶液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比高温高压处理的提高65%。该饮品即冲即饮,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乳酸活性菌,是一种老幼皆宜的新型保健品。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利用干态发酵方法制作风味番木瓜丁加工工艺,着重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水分含量控制、热风干燥的温度与时间选择和影响风味口感的原料配比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木瓜丁在60℃下干燥3 h,水分含量在25%左右,按干番木瓜丁600 g,酱油300 g,蒜米60 g,姜丝30 g进行配比生产,产品形状、口感、色泽较好,且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豆乳乳酸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乳为主要原料,经除腥、调配等特殊处理,以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来研究豆乳乳酸发酵工艺,并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豆乳为主要原料制作酸豆乳具有传统酸乳的风味的外观,以及营养平衡、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为牛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牛蒡为原料,经去皮、切片、护色、烫漂、匀浆、酶解、抽滤、发酵、调配、灭菌等工序加工牛蒡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到制作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白砂糖为牛蒡原汁的8%,酸奶(乳酸菌)为牛蒡原汁的15%,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5℃。[结论]在该试验工艺下研制出的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20.
低盐高效发酵豆豉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缩短豆豉的发酵时间,降低豆豉含盐量,避免有毒真菌的污染,对豆豉低盐高效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淋出酱油中氨基酸含量为指标,确定了豆豉醅发酵原料配比为黄豆15 g∶麸皮6 g;豆豉曲制作过程中,米曲霉种曲的接种量为5%~10%,培养时间36 h;豆豉发酵过程中,最佳含盐量为7.5%,最佳温度50℃,发酵时间为7 d。该工艺杂菌污染少、发酵周期短、产品质量高,并且最终的成品营养丰富,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0.83 g/10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