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酒精生产的淀粉出酒率、缩短发酵时间、降低能源消耗,该研究采用五因素五水平、1/2实施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淀粉出酒率较高的工艺参数的范围为:挤压加酶量0.9175.0.9500L·t^-1,糖化加酶量0.9800~1.0175L·t^-1,糖化时间58.05~60.30min,液化加酶量0.572—0.600L·t^-1,酵母添加量为0.5075%~0.5195%。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挤压加酶蒸煮脱胚玉米生产酒精工艺经发酵48h后淀粉出酒率可达到59.19%,与传统酒精生产工艺的56.60%相比,出酒率可提高2.60%。  相似文献   

2.
以固形物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实验室研究加酶玉米粗淀粉的挤压机-液化糖化系统的主要参数(套筒温度、挤压加酶量、液化时间、液化加酶量、糖化加酶量)对淀粉糖浆的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规律。采用五因素五水平1/2实施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用Reda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得出能使固形物含量达到35%以上的工艺条件为:套筒温度69.1~70.9℃;挤压加酶量0.865~0.919L·t-1;液化时间17.05~17.95min、液化加酶量0.602~0.634L·t-1、糖化加酶量1.8125~1.95L·t-1。  相似文献   

3.
以16个木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发酵工艺生产酒精,研究木薯中单宁含量对液化率、糖化率及原料出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淀粉含量与出酒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单宁含量与液化率、糖化率及原料出酒率之间没有相关性.说明本研究中木薯的单宁含量对液化酶和糖化酶活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玉米挤压膨化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玉米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料水比1:5,液化酶用量1.0mg/g原料,糖化酶用量20.0mg/g原料,液化时间60min,糖化时间25min,出酒率达41.41%,比对照试验的低温蒸煮工艺提高出酒率5%左右,并对提高出酒率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葛根淀粉为原料,以耐高温活性酵母为发酵菌种,进行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0 U/g,料液比1 : 1,酶解时间3.5 h,酶解温度90 ℃.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还原糖含量为215.4 g/L.添加适量的尿素氮源,酒精含量较高,还原糖利用率达到86%,发酵醪酒精浓度可达到11.5%(V/V).  相似文献   

6.
挤压膨化木薯粉生产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木薯燃料酒精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木薯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通过L18(36)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2、糖化酶用量100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45min、酵母接种量0.1%和发酵温度30℃时,酒精体积分数达16.61%,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22.76%。[结论]挤压膨化技术和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相结合可以推进木薯燃料酒精行业的大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7.
木薯淀粉制燃料酒精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α耐高温淀粉酶、糖化酶及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2-1对木薯淀粉发酵酒精的液化、糖化及发酵等几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与时间因素对木薯淀粉液化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料水比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糖化时间对木薯淀粉产还原糖量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发酵过程中以添加0.5%硫酸铵的效果最好,发酵3d的酒精度为10.81%(v/v),为不添加氮源的4.98倍,淀粉出酒率达51.88%。  相似文献   

8.
将玉米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料水比15,液化酶用量1.0mg/g原料,糖化酶用量20.0mg/g原料,液化时间60min,糖化时间25min,出酒率达41.41%(96%,V/V),比对照试验的低温蒸煮工艺提高出酒率5%左右。并对提高出酒率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以茶叶籽饼粕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工艺的可行性,以糖化酶加量、温度和时间以及淀粉酒精酵母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料水比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水比1∶4,采用50U/gα-淀粉酶,80℃,酶解60min;糖化酶添加量为200U/g,酶解90min。在pH=4.5,接种量0.60mL/g,发酵时间为5d,发酵温度为28℃。酒精转化率为34.99%。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以茶叶籽饼粕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工艺的可行性,以糖化酶加量、温度和时间以及淀粉酒精酵母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料水比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水比1∶4,采用50U/gα-淀粉酶,80℃,酶解60min;糖化酶添加量为200U/g,酶解90min。在pH=4.5,接种量0.60mL/g,发酵时间为5d,发酵温度为28℃。酒精转化率为34.99%。  相似文献   

11.
木薯粉浓醪酒精同步糖化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糖化酶活力及糖化规律,并比较了同步糖化发酵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的发酵效果。[结果]在40~65℃范围内,糖化酶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高于65℃时,酶活力开始降低。60℃时糖化效果最好,0.5h糖化率为48.2%,8h醪液中葡萄糖含量达27.5%,已完全糖化。发酵前4h,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和先糖化后发酵工艺的发酵速度差别不大,4h后同步糖化工艺的产酒精速度明显优于先糖化发酵工艺。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中残还原糖、残总糖含量明显低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发酵效率达90.3%。[结论]采用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的效果优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2.
新型马铃薯低酒度饮品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发酵型马铃薯饮料的加工工艺和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糖化工艺:95℃,pH为600,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15μ·g-1,液化60min后,降温60℃,pH值调整为450,添加糖化酶150μ·g-1,糖化40h。利用中性蛋白酶分解,添加05%酵母25℃发酵120h,经过滤或不经过滤调配后,制得营养丰富的低酒精度饮品。  相似文献   

13.
木薯酒精浓醪发酵液化糖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优化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中液化糖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液化糖化工艺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的影响主次为:糖化酶量>糖化时间>糖化pH值>糖化温度。根据各因素的水平K值大小,确定了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中最佳液化工艺条件,即:料水比为1∶2.3,液化温度105℃,液化酶用量为10 U/g木薯粉,液化时间为2 h;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pH值4.5,60℃时加入糖化酶150 U/g木薯粉后,直接将醪液冷却至33℃进行发酵,即糖化与发酵同时进行。在该条件下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酒精终浓度可达16.9%(V/V)。[结论]该研究为后续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100 L的放大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膨化甘薯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料水比、糖化酶用量、糖化时间、酵母接种量等几个主要因素对挤压膨化甘薯粉酒精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甘薯粉生产燃料酒精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0∶2.0、糖化酶用量110 U/g、糖化时间30 min、酵母接种量0.10%。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醪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4.92%(v/v),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外加氮源对发酵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木薯渣制备乙醇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锋  张全  姚秀清  关浩  佟明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88-10589,10608
[目的]对木薯渣水解糖发酵制乙醇的再利用过程进行考察。[方法]以木薯渣为原料,采用同步糖化发酵工艺,研究木薯渣中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糖分开发酵或共同发酵制乙醇的过程。[结果]原料中纤维素含量为34.70%,半纤维素含量为9.70%,淀粉含量为15.35%;采用同步糖化共发酵工艺较同步糖化分开发酵工艺,乙醇相对于原料的产率高,可达到28.04%。[结论]该研究可为木薯渣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玉米粗淀粉加酶挤压参数对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淀粉是制作淀粉糖浆的主要原料之一,为探求玉米粗淀粉通过加酶挤压使玉米淀粉糖浆的DE和出品率增加、过滤速度加快、糖化时间缩短的原因,通过试验,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安排试验,研究挤压蒸煮参数(套筒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膨化中加酶量)对玉米粗淀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规律,得出通过挤压蒸煮技术可以使玉米粗淀粉中的抗性淀粉降低约4.5%,从而提高淀粉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处理对冬枣贮藏期间乙醇代谢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O处理对冬枣贮藏期间乙醇代谢及相关品质的影响,探讨NO对冬枣褐变软化的作用机理,为NO应用于冬枣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10、20、30 µl•L-1 NO气体熏蒸4 h白熟期冬枣,研究了冬枣室温[(22±1)℃]贮藏和冷藏[(4±1)℃]期间外观品质变化的相关参数,丙酮酸、乙醇、乙醛等含量以及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结果】20 µl•L-1 NO处理明显地减少了果实中乙醇、乙醛和丙酮酸的含量,且延缓了丙酮酸含量高峰的出现;显著抑制了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30 µl•L-1 NO处理促进了冬枣果实在室温或冷藏期间的酒化软化。【结论】20 µl•L-1 NO处理可以减少乙醇积累对冬枣的毒害,有效抑制了冬枣果实贮藏期间的褐变软化。  相似文献   

18.
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结果表明:用2.0%NaOH+2.0%HCl预处理的甜高粱秸秆粉纤维素含量可以达到52.56%,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甜高粱秸秆粉;甜高粱秸秆粉经2.0%HCl+2.0%NaOH预处理后,糖化效果优于其它处理;当糖化温度为50℃时,甜高粱秸秆粉的糖化率最高;反应体系的pH为5.0时,糖化率最高;糖化时酶加量以15 IU/g为宜;3种突变菌株比较而言,lwl79发酵产乙醇比较高,乙醇终浓度为15.48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