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在蓝莓汁中添加金属离子、有机酸、糖这3类辅色剂对蓝莓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mol/L Fe2+、0.06%苹果酸、3%D-果糖均能显著提高蓝莓汁色泽的稳定性;与蓝莓原汁相比,经辅色处理的蓝莓汁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在80℃下加热4 h,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提高至88.5%,还原力提高了132.5%,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提高到91.4%,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提高到81.7%。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拟胃肠消化模型研究食物基质对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茶多酚模拟胃消化比较,添加牛奶、糊化淀粉和食用油后,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21.7%、15.0%和3.3%,白砂糖或柠檬酸的添加对其含量无明显影响。添加柠檬酸后,茶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DPPH·)能力显著增强,清除ABTS自由基(ABTS+·)能力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变化;添加白砂糖后其清除ABTS+·能力显著降低,其他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变化;添加糊化淀粉或牛奶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添加食用油后其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变化。与茶多酚模拟肠消化比较:添加牛奶后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7.7%,其他食物基质的添加则对其含量无明显影响。添加柠檬酸后,茶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与清除ABTS+·能力显著增强,清除DPPH·能力无明显变化;添加食用油后其清除DPPH·和ABTS+·能力显著增强,总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变化;添加糊化淀粉或牛奶后,其清除ABTS+·能力显著增强,其他则无明显变化;添加白砂糖后其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测定了8株乳酸菌对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对R36和R39组合的协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株乳酸菌不同组分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高于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其中R36和R39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较高,分别为51.09%、67.86%、72.02%和50.26%、67.67%、72.16%。二者组合时,发酵上清液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显著提高,分别为59.36%、77.36%、81.02%。通过对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得出,R36和R39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2者具有协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花生衣粉对面包营养价值的提升作用。[方法]试验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花生衣粉对提高面包的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所起的作用,优化了花生衣粉的添加量。[结果]当花生衣粉的添加量达到5%及以上时,面包中的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得到大幅改善,尤其是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当花生衣粉的添加量达到6%时,面包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结论]该研究可为花生衣粉资源在食品领域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酵母硒对中蜂的工蜂初生重、蜂蜜硒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2群中蜂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仅饲喂糖水,试验组饲喂的糖水中酵母硒添加水平分别为0.2、0.4、0.6 g/kg。然后测工蜂初生重,蜂蜜的硒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工蜂初生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蜂蜜的硒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蜂蜜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蜂蜜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随糖水中酵母硒水平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糖水中酵母硒添加水平从0.2 g/kg到0.6 g/kg时能提高工蜂的初生重、蜂蜜的硒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0,(5)
选取三亚市15种常见市售新鲜蔬菜进行清除羟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蔬菜均有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但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其中韭菜、苋菜、西蓝花、韭黄对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在50%以上,紫洋葱、大白菜的清除作用较低,清除率在20%以下,其余种类蔬菜清除率居中;各蔬菜间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差异达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杨树桑黄、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3个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为药用真菌桑黄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桑黄孔菌属的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鲍姆桑黄(S.baumii)和桑树桑黄(S.sanghuang)为研究对象,液体培养21 d,每隔3 d测定菌丝生长量及发酵液中多糖、多酚、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并分析发酵上清液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析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3个桑黄菌株发酵液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但不同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强弱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杨树桑黄的DPPH、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及SOD活性更强,鲍姆桑黄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更强,桑树桑黄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更强,杨树桑黄的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铁离子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抗坏血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杨树桑黄、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杨树桑黄表现更好。多酚、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均可作为评价桑黄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指标对青蛤酶解条件(即时间、温度、pH、酶添加量和固液比)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青蛤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条件为温度40℃、pH 11.5、酶添加量3000U/g原料以及固液比为1∶2(w/w)时,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对最佳水解条件下所获得的酶解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内容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酶解物有较低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但却具有较高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9.
香椿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世俊  胡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07-6808,6810
[目的]为了研究香椿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热水、95%乙醇及75%丙酮分别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比较了3种溶剂的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DPPH自由基具有直接清除作用,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反应也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清除、抑制作用也增强,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95%乙醇的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4种体系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热水及75%丙酮的提取物(P<0.05)。[结论]香椿叶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添加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95%乙醇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不同菠萝叶渣添加量对赤灵芝发酵基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菠萝叶渣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基础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OPLA-DA结合S-plot等仪器和方法分析发酵基质中粗纤维、多糖、总萜、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赤灵芝发酵基质水提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等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菠萝叶渣胁迫下促进赤灵芝发酵基质中粗纤维降解、释放多糖含量;对赖氨酸和甘氨酸代谢路径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含量;游离氨基酸中肌氨酸、a-氨基己二酸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他氨基酸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菠萝叶渣添加量下,存在特异性氨基酸成分;菠萝叶渣有助于提高赤灵芝发酵基质水提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不同菠萝叶渣添加量对赤灵芝发酵基质粗纤维、氨基酸组成以及相关代谢路径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前喷施糖醋螯合钙对蓝莓外观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3个主栽蓝莓品种‘巴尔德温’‘粉蓝’和‘梯芙蓝’为试材,花后第20、40、60天时喷施稀释1 000倍的糖醋螯合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采前喷施糖醋螯合钙对蓝莓果实外观形态、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采前喷施糖醋螯合钙能提高蓝莓果实的横径、纵径、表面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降低总酚含量(降幅为13.13%~22.93%),改善外观品质;喷施糖醋螯合钙对3个品种的品质影响存在极大差异,显著降低巴尔德温果实p H、出汁率,较对照分别降低了8.02%、27.36%,显著降低粉蓝果实的还原糖含量(降幅达44.13%)和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梯芙蓝果实的花色苷含量,增幅达96.07%;喷施糖醋螯合钙后,巴尔德温和粉蓝果实对DPPH的清除能力及抗氧化能力(FRAP)均降低,粉蓝和梯芙蓝果实对ABTS的清除能力也显著降低;喷施糖醋螯合钙,巴尔德温果实中乙酸含量比对照提高9.96倍,粉蓝果实中苹果酸、乳酸和乙酸含量分别增加3倍、100倍和61.6%,梯芙蓝果实中乳酸、乙酸和柠檬酸含量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蓝莓鲜果适宜的贮藏温度,延长蓝莓货架期,提高其利用价值。[方法]以新鲜蓝莓为试验材料,测定在20~25、10~15、0~5℃3种温度条件下的总酚、异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等的变化。[结果]贮藏初期,较高的贮藏温度(25~30℃)可加快蓝莓中抗氧化物质的积累,提高其抗氧化活性;而在贮藏后期,较高的温度加快了蓝莓果实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速度,并缩短了蓝莓贮藏期。[结论]低温(0~5℃)能使蓝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能显著延长果实的贮藏期,是蓝莓较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蓝莓制成蓝莓汁添加到蛋糕中,制成营养保健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为:蛋糕专用粉250 g,鸡蛋300 g,白砂糖200 g,蓝莓汁150 g,蛋糕油20 g,泡打粉18 g.按照该配方生产出的蛋糕具有蓝莓特有的香味和色泽,口感松软香甜,而且具有良好营养和保健价值,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蓝莓瓜子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蓝莓瓜子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方法]以南瓜子为主要原料,复配以蓝莓果汁,开发纯天然的果汁瓜子。以瓜子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标准,以蓝莓、白砂糖和柠檬酸为因素,进行蓝莓果汁配比的正交试验以及该果汁与黑米花青素的配比试验,研究果汁添加量、烘烤温度和时间及炒制时间对瓜子品质的影响,确定蓝莓瓜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蓝莓复配果汁风味的因素依次为:白砂糖〉柠檬酸〉蓝莓,蓝莓果汁的最佳配方如下:蓝莓5%,白砂糖6%,柠檬酸0.2%,蓝莓果汁与黑米花青素的最佳配比为1:3,复配果汁的最佳添加量为15ml/20g瓜子。生产蓝莓瓜子的主要工艺条件为:瓜子去膜后在80℃温度下烘烤2h,于160℃爆炒270S。[结论I该研究为绿色纯天然果汁瓜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蓝莓果冻的加工与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蓝莓汁、明胶、卡拉胶、氯化钙的添加量对蓝莓果冻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拉胶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明胶,氯化钙,最不重要的因素为蓝莓汁。同时也得出了最佳的比例关系为蓝莓汁25%、卡拉胶0.01%、明胶0.15%、氯化钙0.02%。  相似文献   

16.
温度、pH值和光照对蓝莓汁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对蓝莓汁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色苷在酸性介质中保持其本色——红色,而在碱性介质中则相对较不稳定;蓝莓花色苷在自然光直射下褪色较快,在避光条件下褪色相对较慢;蓝莓汁中的花色苷在60℃以下的热稳定性较好,加热4 h后,其花色苷残留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确定最佳的条件。[方法]新鲜蓝莓果经酶解、澄清得蓝莓清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蓝莓汁澄清和覆盆子浸提的最佳工艺,同时考察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试验得出蓝莓汁澄清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添加量2.5%,澄清时间2.0 h,澄清温度40℃。覆盆子浸提的最佳因素为果胶酶添加量1.0 g/L,浸提温度50℃,pH 3.8,浸提时间1.5 h。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蓝莓清汁与覆盆子浸提液之比1.5∶9,白砂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5%。[结论]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营养丰富、口感酸甜、颜色清亮透明。  相似文献   

18.
蓝莓果汁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乳和蓝莓果汁为主要原料,制成蓝莓果汁乳饮料,并从稳定剂、乳化剂等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果汁含量8.5%,蔗糖含量8%,乳含量45%,有机酸含量0.09%时蓝莓果汁乳风味最佳;CMC-Na 0.25%,果胶0.10%,单甘酯0.15%复合使用时,产品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具有强稳定性、高抗氧化与良好感官品质的黑果腺肋花楸汁,以出汁率、沉淀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优化料液比、果胶酶添加量,分析黑果腺肋花楸汁的总抗氧化性、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能力;并从色度、总酚、花色苷含量、抗氧化性4个方面对不同贮藏方式的黑果腺肋花楸汁进行稳定性研究,用模糊数学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料液比为1∶1、果胶酶添加量在0.4%时,黑果腺肋花楸汁的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较高;黑果腺肋花楸汁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1.5 μmol·mL-1,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为17 610.3 U·mL-1。100 mL黑果腺肋花楸汁中相当于含有100.0 mg维生素C(VC),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6.8、0.7 mg·mL-1;在4 ℃避光贮藏120 d,果汁呈深紫红色,颜色变化不大,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抗氧化能力均未明显降低;感官评价介于优、良之间。通过工艺优化制备的黑果腺肋花楸汁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和稳定性,且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20.
蓝莓品种及提取方法对蓝莓叶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V3和V5 2种蓝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蓝莓叶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清除自由基(DPPH法)能力和还原力的大小,分析了不同品种、成熟度及提取方法对蓝莓叶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成熟度和提取方法不同,所得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均有显著差异,相与95%乙醇振荡提取和酸碱提取所得提取物比,50%乙醇的振荡提取物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将对深化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蓝莓叶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