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NaGl对盐芥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盐芥山东生态型的种子,从幼苗诱导出愈伤组织,继代后转到含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上,研究NaCl对盐芥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盐芥愈伤组织的生长减缓,鲜重干重增加量减小。[结论]NaCl抑制盐芥愈伤组织的生长,并且抑制效果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玉米体细胞抗盐突变体的筛选及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幼胚所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繁殖后,用NaCl作选择剂,在含质量浓度10~20g·L-1NaCl的N6筛选培养基上连续筛选3代,再转移到无盐的继代培养基上培养3代,得到耐20mg·L-1的抗盐愈伤组织变异体.对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测定表明,该愈伤组织变异体是耐盐的.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在分化培养基上可分化出再生植株,在10g·L-1NaCl胁迫下耐盐变异体再生植株相对电导率小于对照再生植株,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植株.耐盐株自交得T1代种子,在不同质量浓度NaCl胁迫下测定其发芽率,耐盐变异体后代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种子发芽率,说明变异体的耐盐性是可遗传的.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盐胁迫下,植物细胞离子均衡受到破坏,细胞质中积累过多Na+,对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生伤害,主要表现在渗透胁迫、离子胁迫和氧化胁迫及代谢紊乱等方面。试验以拟南芥无菌苗诱导培育愈伤组织,用不同浓度的NaCl做预处理。结果表明:未经NaCl预处理的愈伤组织在200 mmol/L NaCl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较好。说明NaCl预处理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对愈伤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为培育耐盐抗盐植株起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耐盐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个马铃薯栽培品种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耐盐突变体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愈伤组织的耐盐性存在差异,东农303、鄂1号两品种在细胞水平对NaCl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8g/L,费乌瑞它为6g/L,夏波帝为4g/L。当继代次数低于10次,叶片耐盐愈伤组织在无盐胁迫诱导分化培养基上才有进一步诱导再生植株发生的能力;而在盐胁迫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继代次数超过8次即很难继续分化再生。  相似文献   

5.
大叶蒲公英愈伤组织耐盐突变体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大叶蒲公英耐盐突变体,以其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耐盐突变体的筛选。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0.5 mg/L+2,4-D 0.04 mg/L与MS+6-BA 0.4 mg/L+2,4-D 0.02 mg/L+NAA 0.2 mg/L。将继代培养5次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盐的诱导培养基上,经过4次耐盐胁迫,筛选出了耐盐的愈伤组织突变体。通过RAPD检测发现,在NaCl质量浓度为8、10、12 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扩增条带与不含NaCl的培养基(对照)有差异,证明耐盐的愈伤组织中确实产生了DNA的突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盐胁迫对广布野豌豆种子萌发力与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种子的萌发能够适应低于0.6%NaCl浓度的盐胁迫,而更高浓度的NaCl对广布野豌豆种子的萌发不利.广布野豌豆种子萌发的耐盐半致死浓度及耐盐极限浓度分别为1.0%和1.75%.将广布野豌豆下胚轴接种在Ms培养基上培养发现,2,4-D浓度是影响下胚轴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素,而NaCl浓度是影响愈伤组织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在0.3%Nacl、1.5 mg/L 2,4-D、0 mg/L 6-BA、0.1%Ca(NO3)2条件下,广布野豌豆下胚轴的出愈率高,愈伤组织的形态也较好.高浓度NaCl对广布野豌豆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不利影响,一定浓度的Ca(NO3)2可缓解高浓度NaCl对广布野豌豆外植体的毒害作用,提高出愈率.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芦苇愈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芦苇愈伤组织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以2种芦苇沙芦和水芦愈伤组织为试材,将其置于添加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进行胁迫处理,13 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50 mmol/L NaCl胁迫下水芦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TBARS以及活性氧含量均明显增加,而沙芦愈伤组织的则比对照略有降低;300 mmol/L NaCl胁迫下2种芦苇愈伤组织中TBARS与活性氧含量均有所增加;50和300mmol/L NaCl处理下水芦愈伤组织内脯氨酸含量增加,而沙芦愈伤组织的虽在50 mmol/L NaCl处理下降低,但在300 mmol/L NaCl处理下则远远高于水芦愈伤组织的;300 mmol/L NaCl处理下沙芦愈伤组织的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而水芦愈伤组织的SOD和POD活性虽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如沙芦愈伤组织的。[结论]沙芦愈伤组织具有更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愈伤组织是一种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基因调控的理想实验材料,开展盐胁迫对棉花愈伤组织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棉花愈伤组织基因的表达特性.[方法]对棉花新陆早17号品种非胚性愈伤和胚性愈伤进行盐胁迫处理,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棉花不同基因GhATPase-b、GhBADH、GhNHX1和GhP5 CS盐响应相关基因在不同NaC1浓度胁迫0、14和28 d时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0 mmol/LNaC1促进棉花非胚性愈伤和胚性愈伤的生长分化;在新诱导的非胚性愈伤中,GhNHX1的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小幅升高,而GhA TP ase-b、GhBADH及GhP5CS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均呈上调表达;在继代多次的非胚性愈伤中,GhNHX1与GhBADH在处理期间相对表达量先降低后升高,GhATPase-b与GhP5CS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均呈上调表达;胚性愈伤中,仅GhA TPase-b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增加持续升高,其余基因在处理期间相对表达量先降低后升高.[结论]适量NaC1可促进棉花非胚性愈伤和胚性愈伤的生长分化;不同阶段的棉花愈伤组织基因表达模式的不同,表明这些愈伤组织可能采用不同的机制响应NaCl的胁迫.  相似文献   

9.
玉米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的筛选及耐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玉米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选用4个适于玉米组织培养基因型的幼胚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继代5次后,分别用200 mmol/L NaCl和5.5 mmol/L Hyp连续筛选3次,获得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分别称为rn变异体和rh变异体,以普通继代培养基上培养的愈伤组织为对照。经一代回复培养,分别在200,250和300 mmol/L NaCl胁迫下,分别测定了rn变异体r、h变异体和对照愈伤组织存活率,胚性愈伤组织百分率,K+、Na+含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测定了rn变异体、rh变异体和对照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及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rh变异体愈伤组织的分化频率高于rn变异体,Hyp的选择频率是NaCl的2倍左右;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rh变异体具有较高的愈伤组织存活率和K+、Na+含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rh变异体的生长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最高,表现出了较好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小麦品种成熟胚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湖北省当前推广小麦品种鄂恩4号、鄂麦14和豫麦70成熟胚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配制20种不同激素浓度及盐胁迫组合的培养基,研究不同基因型、2,4-D浓度及NaCl含量对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出愈率差异较大,2,4-D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存在差异,鄂恩4号出愈率最高,在MS 2,4-D8.0mg·L-1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豫麦70次之,在MS 2,4-D6.0mg·L-1培养基上出愈率为90.0%,鄂麦14较差,在MS 2,4-D8.0mg·L-1培养基上出愈率为83.3%。2,4-D浓度在4.0~8.0mg·L-1范围内,对愈伤组织形成有促进作用;盐胁迫条件下,当NaCl浓度大于0.3%时,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其中鄂恩4号的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强耐盐旱柳愈伤组织突变体,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旱柳愈伤组织,对得到的旱柳愈伤组织变异体进行耐盐性检验。结果表明,0.4%EMS处理3 h为旱柳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处理方式;愈伤组织存活率和生长率会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NaCl为0.4%时,愈伤组织的死亡率为93.6%;对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突变体进行盐胁迫形态与生理指标检验,诱变组SOD活性、POD活性、积累可溶性蛋白的能力比对照组高,而MD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旱柳愈伤组织突变体在0.4%NaCl胁迫下可正常生长,而原亲本只能耐受0.2%盐浓度,诱变体比原亲本耐盐性提高了100%。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辐射处理对徐长卿愈伤组织的影响,获得有利变异植株,采用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处理徐长卿愈伤组织,研究了辐射处理对愈伤组织致死率和分化变异的影响,并对不定芽的分化率和变异率、变异不定芽生根及试管苗移栽和定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剂量为8、12、16和20Gy 4种处理的愈伤组织死亡率随着辐射剂量的提高而增加;经过8、12、16Gy 3种处理剂量处理的愈伤组织能使分化的不定芽发生变异,其变异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提高;变异不定芽培养的试管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移栽与定植的成活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降低。从经8Gy辐射处理的变异试管苗中筛选出1株长势非常旺盛的有利变异试管苗,试管苗的后代生长非常旺盛,有利变异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苦马豆抗盐愈伤组织突变系及筛选抗盐系的适合盐浓度,采用苦马豆子叶外植体在添加1.79 mg/L 2,4-D和1.15 mg/L Kt的MS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不同盐浓度(100,200,280 mmol/L)条件下胁迫,并测定其在不同时间(0,3,6,9天)胁迫处理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及丙二醛与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以确定筛选抗盐系的适合盐浓度.验证性试验显示,200 mmol/L NaCl胁迫下比100 mmol/L胁迫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的数量多,而280 mmo儿胁迫下无抗性愈伤组织产生,表明获得苦马豆抗盐愈伤组织突变系的适宜盐浓度为200mmol/L NaC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探讨干旱胁迫对愈伤组织的生长、生理指标和甘草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15%、20%、25%、3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生长量,MDA、POD以及黄酮含量。[结果]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甘草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受到抑制,MDA含量呈上升趋势,POD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5%PEG-6000处理子叶愈伤组织时甘草黄酮含量为4.80mg/g,约为对照的1.379倍。下胚轴愈伤组织经过干旱胁迫后甘草黄酮含量有所下降。[结论]一定浓度的干旱胁迫可以提高子叶愈伤组织的甘草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改良山苦菜基因型,以其茎段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不同剂量射线对愈伤组织致死率和分化变异的影响以及对变异不定芽生根率、试管苗移栽和定植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15,20 Gy这3种剂量辐射处理的愈伤组织致死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0,15,20 Gy这3种处理剂量能使分化的不定芽发生变异,并且变异不定芽培养的试管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移栽与定植的成活率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降低,且试管苗长势较弱。从定植的变异试管苗中筛选出1株具有叶色浓绿有利性状的试管苗,且有利变异植株保持了山苦菜的所有植物学性状。对愈伤组织进行60Coγ射线处理能改变山苦菜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耐盐性较强的小桐子新品种。[方法]以小桐子种胚为材料,采用含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的培养基对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在最佳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20、40、60、80、100 mmol/L NaCl对小桐子胚愈伤组织进行诱导,研究胚愈伤组织的耐盐性。[结果]小桐子胚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6-BA+0.1mg/LIBA;胚愈伤组织在含40、60 mmol/L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佳,当培养基中NaCl浓度达到100 mmol/L时,小桐子胚愈伤组织无法存活。[结论]在MS+1.0 mg/L6-BA+0.1 mg/LIBA培养基中,小桐子胚愈伤组织具有较好的耐NaCl性。  相似文献   

17.
孔凡岩  魏凤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20-16321
[目的]从细胞水平分析比较百喜草耐盐性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5、10、15、20 g/L)的NaCl 处理百喜草成熟种子,诱导产生耐盐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和同种普通愈伤组织,研究其含水量、细胞膜透性、MDA含量、POD酶活性、SOD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百喜草耐盐组愈伤组织与对照组愈伤组织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后者; POD酶活性、SOD酶活性亦均高于对照组。在提高愈伤组织耐盐性诸因素中,脯氨酸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百喜草耐盐突变细胞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60)Co-γ射线辐射对NaCl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02-1605
为了探寻有助于提升海滨锦葵种子耐盐性能的辐射剂量,为发展其在盐碱地中的种植提供建议,应用辐射诱变技术,研究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的海滨锦葵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比较不同处理下的种子在NaCl胁迫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在未经NaCl胁迫下,辐照处理可以提高海滨锦葵种子发芽率,但在NaCl胁迫下,辐照处理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适宜剂量的辐射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即提高海滨锦葵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速度和整齐度。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中激素浓度配比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95-5796
[目的]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中的激素浓度配比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鲁引1号马铃薯的幼嫩茎段、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通过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2,4-D,来筛选出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的培养基。[结果]叶柄和茎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BA+1.0 mg/L 2,4-D,叶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BA+1.5 mg/L 2,4-D,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可达95%以上。[结论]为鲁引1号马铃薯脱毒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对从国内征集的8份野生胡麻种质资源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最佳诱导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测定耐盐型和敏感型野生胡麻愈伤生理指标,评价其耐盐性,以探明其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对野生胡麻愈伤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NAA(0.15 mg/L)+6-BA(1.5 mg/L),愈伤诱导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乌兰察布蓝花、张家口蓝花、定西蓝花、平凉蓝花、会宁蓝花、兰州蓝花、临洮蓝花、乌兰察布红花。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乌兰察布蓝花、定西蓝花、会宁蓝花、兰州蓝花、张家口蓝花、平凉蓝花、临洮蓝花、乌兰察布红花。耐盐性野生胡麻愈伤组织在NaCl胁迫下SOD、CAT和POD等酶活性较敏感型种质更高,MDA质量分数变化幅度较敏感型种质小,表明耐盐性种质在盐胁迫下膜细胞受盐害程度相对较小,保护酶修复能力强,保护性作用能够持续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