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鸡包涵体肝炎病毒CELOV 株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鸡胚有限稀释法将鸡包涵体肝炎病毒(CELOV)纯化。将纯化的CELOV在SPF鸡胚上连续传10代,对各代次的毒种均进行毒价测定,并选择不同代次进行外源病毒、抗原性等方面的系统鉴定。结果表明,不同代次的病毒毒价稳定,病毒纯净、特异,无外源病毒感染。采用不同代次病毒鸡胚尿囊液制备3批琼脂扩散试验抗原敏感、特异,用原倍、2倍稀释的抗原可以与32倍稀释的阳性血清反应,出现清晰的沉淀线。抗原不与其它病原体的阳性血清反应。用CELOV制备的琼扩抗原可用于鸡包涵体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制苗所用毒种质量和稳定性,在对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病毒含量、病毒纯净性、特异性、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种子批。将鸡痘鹌鹑化弱毒F278 E1(1966年6月3日冻干)通过鹌鹑连续传至4代(F282 E1)后,再经鸡胚传至14代(F282 E14)。传代毒种的鉴定结果表明:抽检的各代次的毒种均无细菌、支原体、外源病毒污染,且病毒含量检测稳定,均≥106.2EID50/0.2ml。将抽检的各代次的毒种制成活疫苗,免疫适龄鸡只后均能产生完全保护。因此,确定鸡痘鹌鹑化弱毒株基础种子代数为F282 E2~E6代,生产用毒种继代应不超过3代。种子批的建立,为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疫苗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荣骏弓研究员等,从国内发病鸡群中分离到的腺胃病变型传支病毒(IBV)(IBV-D971株)在SPF鸡胚上连续传120代,培育出了毒力明显减弱,免疫原性良好的弱毒株IBV-D971p株,毒价为10~(8.15EID_(50)/0.1ml。检测证明该弱毒株不含外源病毒。IBV-D971F105代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鼠脑内接种法对保存不同年代的5批狂犬病病毒(Flury株)鸡胚低代毒(LEP)毒种进行病毒含量测定,并将每批毒种分别肌肉注射3月龄健康易感犬,21 d后采用小鼠脑内中和试验和荧光抑制试验分别测定犬血清抗体效价,评价毒种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5批毒种每0.03 mL的病毒含量分别为104.67LD50、104.67LD50、103.5LD50、103.5LD50、104.17LD50;5批毒种免疫的10只犬血清抗体效价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均达到1∶32以上,结果表明狂犬病病毒(Flury株)毒种在-70℃保存12年病毒含量仍符合标准规定,并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评价鸽副黏病毒(PPMV)致弱毒株aYQ的生物学特性,为研制鸽副黏病毒灭活疫苗奠定基础。将PPMV aYQ株经SPF鸡胚连续传代,建立种子批。测定各代次毒种的血凝效价(HA)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并进行纯净性检验;测定毒种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毒种对鸡胚和鸽的毒力、遗传稳定性和抗原相关性。PPMV aYQ株经SPF鸡胚传代至F10,HA效价为1∶256~1∶512,病毒含量为10-8.5 EID50/0.1mL~10-8.9 EID50/0.1mL,毒种各代次均无细菌、霉菌、支原体以及外源病毒污染;PPMV aYQ株的ICPI和IVPI结果均为0,MDT测定结果大于120h;以103倍稀释的PPMV aYQ株病毒液接种10日龄SPF鸡胚96h无死亡,无眼观病变。以106EID50/羽的剂量人工感染鸽,未见异常症状;PPMV aYQ株各代次F基因均未发生基因突变,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112GRQGRL 117-;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PMV aYQ株与NDV La Sota株间存在明显的抗原性差异。鸽副黏病毒弱毒株aYQ能够在SPF鸡胚上稳定传代,且生物学特性稳定,免疫原性良好,可以作为鸽源副黏病毒灭活疫苗的毒种。  相似文献   

6.
将共表达NDVF和IBDV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对鸡胚和法氏囊中囊病病毒抗原含量的检测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单抗介导的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C-ELISA),琼脂扩散试验(ACP)快速诊断试纸条(ISK)对感染同株强毒或弱毒囊病病毒(IBDV)的鸡胚和鸡法氏囊中的病毒抗原效价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测得法氏囊中温毒IBDV抗原效价分别为10^6.0(AC-ELISA),2^-3.0(AGP)t 10^-3.0,测得鸡胚中强毒IBDV抗原效价依次为10^-1.0,0和0。强毒株接种鸡胚后,只有第1代鸡胚组织可被AC-ELISA测到低效价的IBDV抗原,而第2代以后则未能测到病毒抗原,弱毒疫苗株IBDV感染鸡后,法氏囊中可测到低效价抗原,但感染鸡胚后则无可测性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8.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9.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ILTVgB)的稳定性,我们对重组病毒进行6代和16代克隆纯化,对纯化后的病毒通过转瓶连续培养传20代,结果发现第6代纯化病毒(rFPV-ILTVgB-C6)在传代过程中有白斑出现,说明病毒纯度不够;经过16代纯化的病毒(rFPV-ILTVgB-C16)对细胞的嗜性加强,病毒的效价进一步升高,20代传代后蓝斑率仍然为100%,PCR的检测进一步证明插入的外源基因能在病毒的长期传代过程中稳定地遗传。抽取病毒细胞传代过程中的第5,10,15,20代次的病毒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2周龄SPF鸡,20天后分为两组,分别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和鸡痘病毒102株攻击,结果不同代次的重组病毒均可以使免疫鸡抵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痘病毒强毒的攻击,鸡体内病毒传代试验表明,重组病毒在接种部位仅存在6天,之后就检测不到病毒,重组病毒通过SPF鸡连续传代,不存在病毒返祖的可能,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rFPV-ILTVgB在结构上和免疫原性上是稳定的,无论是在体外传代,还是在体内均可以稳定遗传,不存在因为接种重组疫苗而给免疫鸡群带来安全威胁的可能,完全可以作为疫苗毒株进行商品化开发。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猪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序列保守区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区分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与基因缺失疫苗株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PCR方法可扩增出388 bp的目的片段;对模板的最低检测量为1.1 pg;与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支原体、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高特异性。采用建立的PCR方法对2014年以来全国不同地区81个猪场421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发现PRV猪场平均阳性率为35.80%,样品平均阳性率为 25.42%。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P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用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F)制备的疫苗免疫4周龄SPF鸡,免疫后的7、14、21、30、60、90、120、150、180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抗FPV和gB的抗体。结果表明重组疫苗免疫后14d,免疫鸡血清抗体已经全部阳转,免疫后的21d血清抗FPV的抗体出现峰值;此后便开始回落,到免疫后的6个月抗体水平已经接近阴性对照的水平。抗gB的抗体在免疫后的第二周达到阳性,之后的六个月都为阳性。在免疫后的每个月将免疫鸡取20只再分成两组。分别用新城疫强毒与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的攻击。在免疫后的第一个月对新城疫的保护率为8/10,第2个月对新城疫的保护为7/10,第3个月为2/10,因此对新城疫的免疫保护期为2个月。在免疫后的5个月内可以使免疫鸡对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攻击的保护率达到8/10以上,免疫后的6个月对ILT为8/13.因此rF—PV-gB—F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保护期为5个月。  相似文献   

13.
将200003批疫苗免疫4周龄SPF鸡,免疫后的7、14、21、30、60、90、120、150、180和225 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FPV抗体,结果表明重组疫苗免疫后14 d,免疫鸡血清抗体已经全部阳转,免疫后的21 d血清抗FPV的抗体出现峰值,此后便开始下降,到免疫后的6个月抗体水平已经接近阴性对照的水平.用ILTV WG株和FPV 102株强毒进行的攻毒保护试验与血清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免疫后的5个月内可以使免疫鸡获得100%(10/10)保护,免疫后的6个月对ILT和FP的免疫保护分别为1/7和2/10,此时需要对鸡群实施二次免疫.其他5批疫苗(200001、200002、200101、200102和200103)免疫SPF鸡后5个月用ILTV WG株和FPV 102株攻击也获得了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由南京地区分离的鸭源流感病毒A/duck/Nanjing/21/95(H9N2?)感染商品来航鸡后,各组织脏器中病毒分离情况和病毒抗原分布。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AIV)可以从肾脏、肺脏、脾脏和心脏中分离出来,接种后3d(PI3),病毒在组织中的分离率最高,且又以肾脏的分离率最高。病毒抗原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呼吸系统单核细胞和少量上皮细胞的胞核内,PI3时病毒抗原的检出率最高。这些结果表明,肾脏是该毒株复制的主要部位,肾脏的病变是病毒直接损伤的结果,而且该株AIV具备在呼吸系统内复制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桑树病毒与病毒病的研究进展(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蒯元璋 《蚕业科学》2010,36(5):818-825
桑树病毒病是危害桑树的一类重要病害。简要介绍已发现的10种桑树病毒病的病原分类、分布及部分病毒病危害桑树的典型病征,重点总结了桑坏死病毒病、桑潜隐病毒病、桑环斑病毒病、桑大斑块花叶病毒病等在病原物分离提取和病毒的基本性状、基因组等基础研究,以及病毒的寄主范围、侵染特征和病害诊断与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桑树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尼帕病毒病在国外的流行状况、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变异及我国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在其基础病毒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蛋白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受体的发现、动物模型、荧光PCR及ELISA诊断技术、抑制NiV感染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鉴别绵羊痘病毒(SPPV)、山羊痘病毒(GTPV)和羊口疮病毒(ORFV)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针对GenBank中3种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合成了3对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鉴别检测3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应用该方法可分别扩增出3种病毒对应的目的片段,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Vero细胞、正常羊组织的DNA和灭菌双蒸水均无扩增;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量分别为30.46pg/μL的绵羊痘病毒、28.9pg/μL的山羊痘病毒和26.94pg/μL的羊口疮病毒基因组DNA;应用本方法对85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与其他已建立的单项PCR检测方法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可以用于临床上SPPV、GTPV和ORFV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将8日龄SPF鸡随机分组.分别接种rFPVHN、rFPVF、rFPVNHF重组禽痘病毒,接种量为每只鸡105PFU,另一组群用La Sota活苗经点眼、滴鼻接种10<'6>EID<,50>.于免疫后6d、12d和18d测定HI和微量中和抗体.结果发现,3种重组病毒均能刺激鸡群产生抗新城疫病毒特异抗体,但抗体产生时间比La Sota活苗缓慢,且抗体滴度亦低.然而共表达HN和F的rFPVNHF免疫鸡群的中和抗体水平明显比rFPVHN和rFPVF组群高.表明rFPVNHF的保护性免疫更优于HN或F单基因重组禽痘病毒.  相似文献   

19.
电镜技术检验犬四联弱毒苗种子毒及品的外源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电子显微镜(电镜)技术,检验犬四联弱毒疫苗种子毒及其成品疫苗中的外源毒。经对每批种子毒细胞培养物及间隔一定批次成品疫苗抽样检查,其中一批种子毒细胞培养物中发现了呼肠病毒污染,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证明应用电镜技术检验外源病毒确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朝慧  南志标 《草业学报》2015,24(4):121-126
2011年7月在甘肃省张掖地区发现发生花叶病的苜蓿田块,地块中病株呈现黄斑花叶、叶柄扭曲及整株矮化的症状。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株后利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样进行了检测。 DAS-ELISA、RT-PCR-RFLP及病毒CP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病样受到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和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的复合侵染。这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番茄花叶病毒对苜蓿的侵染,讨论了由这两种病毒引致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