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稻草为原料,利用纤维素分解菌RC-2、淀粉分解菌C-24、生香菌R-3、氮素转化菌S4、产酸菌XJ按3∶4∶2∶2∶4的比例组合后,按稻草重量的20%的比例加入菌种,水分60%,30℃下发酵10d,测定发酵产物的营养成分,按3%~3.5%的比例,配制配合饲料,饲喂肉鸭。试验表明,发酵后产物中蛋白含量提高了约4倍,粗纤维含量降低了约1倍。肉鸭饲养试验证明,试验鸭和对照鸭饲养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三菌发酵稻草对牛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平均体质量(550±16)kg的健康延边黄牛阉牛,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只,经方差分析各组黄牛平均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饲喂育肥后期基础饲粮;试验组育肥后期基础饲粮中的稻草采用三菌发酵后的稻草。试验中稻草和小麦麸比例为6∶4,尿素添加量2%,营养液60%,三菌接种量20%,接种比例(白腐菌∶酵母菌∶康氏木霉)2∶1∶1,完全搅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亚麻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棕榈油酸、亚油酸、油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试验牛背最长肌的氨基酸分析发现,饲喂三菌发酵稻草对试验牛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三菌发酵稻草对牛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选出最佳单一菌株且确定其混合菌比例和发酵路线,再运用正交试验对混合菌固态发酵红薯渣工艺进行条件优化,以达到提高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的目的。首先采用4株酵母菌,4株黑曲霉菌,5株枯草芽孢杆菌,1株乳酸菌,在相同发酵条件下固态发酵红薯渣,以产物粗蛋白质含量为主要衡量目标,进行单一菌株的筛选;再利用筛选出的4株最佳单菌进行发酵路线选择;最后对选出的发酵工艺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氮源添加量和菌液接种量4个因素为变量进行L16(44)正交试验,通过测定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41126、枯草芽孢杆菌Y111、乳酸菌为最佳单一菌株;混合菌比例为(黑曲霉41126∶产朊假丝酵母=2∶1)+(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1∶1∶1)的二次发酵路线产物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5.11%;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 d,发酵温度28℃,氮源添加量1%,菌液接种量3%。此发酵条件下,产物粗蛋白质含量达12.35%,较同等氮源添加量原料发酵前提升了85.99%,且产物能量值和氨基酸含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饲喂微生态制剂对肉鸭舍内空气质量和粪便中N、P含量的影响,选取4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3组,依次作为对照组、试验1组与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按照5 g/kg的比例添加芽孢杆菌菌粉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混合制剂,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2组鸭舍内NH3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33.25%、36.00%(P0.05),舍内环境中平均活菌数分别减少14.59%、21.68%(P0.05);粪便中氮含量分别降低33.24%、51.33%(P0.05);磷含量分别降低39.57%、47.59%(P0.05),其中试验2组鸭舍环境中平均活菌数与粪便中氮、磷含量显著低于试验1组。说明在樱桃谷肉鸭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鸭舍的环境质量,降低鸭粪中N、P含量,并且复合菌种微生态制剂效果优于单一菌种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柑橘渣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试验以柑橘渣为原料,以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为考核指标,采用单菌发酵试验预筛选产蛋白量较高的优势菌株,将预筛选的优势菌株按1∶1∶1∶1进行混合发酵;对发酵基质比例、菌液的接种量、发酵时间进行正交分析,优化柑橘渣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单菌种发酵试验的较优菌种;在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按1∶1∶1∶1比例接种,尿素添加量为1.5%条件下,柑橘渣发酵最适工艺条件为发酵基质柑橘渣与麸皮的比例7∶3、接种量20%、发酵时间8 d。研究表明,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柑橘渣发酵所得的蛋白质饲料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提高柑橘渣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稻草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但其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质含量低、营养价值低,在饲料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以稻草秸秆为主要材料,采用生孢噬纤维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对稻草秸秆进行发酵,通过L9(3)3正交试验对3种菌混合发酵的优化组合进行研究,确定3种菌最佳接种量及发酵组合为:生孢噬纤维菌加入量为2%,枯草牙孢杆菌加入量为1%,产朊假丝酵母加入量为3%。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分别达到16.88%和23.65%。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了康氏木霉、白腐菌、酵母菌混菌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然后通过单因素筛选出混菌最优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康氏木霉和酵母菌组,白腐菌和酵母菌组可以兼容共生,康氏木霉和白腐菌组有一定拮抗作用,但通过混合菌种优化条件的筛选,能降低拮抗。即混合发酵稻草最优培养基组成为稻草:麸皮6:4,尿素2%,营养液60%。混合菌种接种量为2 ml,接种比例1:2:1(康氏木霉:白腐菌:酵母菌)、培养6 d,发酵最终产物中粗蛋白含量从3.49%增加到16.59%,粗纤维含量从44.56%下降到23.17%。  相似文献   

10.
试验主要研究发酵菜粕按等蛋白替代肉鸭全价日粮中的部分豆粕的适宜比例及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800只同批次、健康、体重大小相近的雏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等蛋白替代豆粕的前提下,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8%、11%的发酵菜粕。试验期间记录各组鸭体重及耗料量等,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肉鸭的生长性能、靶器官比重及血清中T3、T4的含量。结果表明,用发酵菜粕替代一定比例的豆粕,对内鸭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发酵菜粕添加到8%时,能有效地改善内鸭的生长性能(P〈0.05);但添加到11%时,虽然没有产生统计学的差异显著性(P〉0.05),但其效果不如其它组别。因此,发酵菜粕添加8%的比例最为合适,与对照组相比能有效地改善肉鸭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1.
高效生物饲料菌株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5株饲料菌株选育出了氮素转化菌S4、纤维素分解菌A408-2、淀粉分解菌C-24、产酸菌XJ、生香菌R-3共5株高效生物饲料菌株,其最佳组合及比例为A408-2∶C-24∶R-3∶S4∶XJ=3∶4∶2∶2∶4,该菌株组合对原料适应性较强,可使高粱秆的纤维素含量降低11.93个百分点,玉米秆的蛋白质含量提高3.82个百分点;接种方式以先接种好氧微生物,再接种厌氧微生物较佳;发酵时间以1周为宜。  相似文献   

12.
复合益生菌固态发酵改善甘薯渣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采用多种微生物混合固态发酵对甘薯渣营养价值的影响,并探讨其最佳发酵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4类菌种共12株菌种进行单菌发酵,从中筛选1株发酵效果最优菌株作为混菌发酵的主菌种,与其他3类菌株进行不同组合发酵,筛选最佳菌种组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接种量及菌种接种比例对甘薯渣营养价值影响。结果表明:1)在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4.5 d,料水比1∶1.3,接种量1×106个/g,接种比例黑曲霉2∶里氏木霉∶枯草芽孢杆菌1∶酿酒酵母1=1∶1∶2∶1条件下发酵效果最好。2)在混菌发酵后,以干物质为基础,粗蛋白质含量从6.37%提高到9.75%;粗脂肪含量从2.71%提高到4.92%;发酵后还原糖含量达到8.22%,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为4.26、3.29、3.75和5.15 U/g DM。由此可见,农副产品甘薯渣经过微生物混菌固态发酵后可以有效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杏鲍菇菌糠与豆粕、麸皮复合发酵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并研究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试验1,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豆粕(4%和4%、4%和2%、2%和4%、2%和2%),发酵剂使用有效微生物群(EM)原液,将发酵混合原料含水量调节至30%左右,在常温下厌氧发酵12 d后对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评定,并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取最优组合进行饲养试验。试验2,选用60只马头山羊(羯羊),随机分为5组,包括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试验组饲粮中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比例分别为30%、45%、60%,对照组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比例分别为30%和6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期为45 d,包括5 d预试期和4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豆粕和麸皮添加比例分别为4%和2%的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发酵品质最佳,且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低,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相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8.78%、11.56%和18.88%,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9.32%和8.29%,黄曲霉毒素B1含量低至3.03μg/kg。2)各组山羊的生产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试验羊的体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有减少的趋势,料重比和饲料成本有增加的趋势;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为30%时相比,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为30%时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结果提示,使用EM原液发酵杏鲍菇菌糠,在发酵基质中添加4%的豆粕和2%的麸皮有助于提升发酵品质;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在山羊饲粮中添加比例以3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择饲养密度、品种、日龄完全一致的肉鸭17786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网上平养,试验组采用发酵床垫料,饲养试验中对成活率、出栏重、料肉比、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药费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料肉比、成活率、平均出栏体重、药费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鸭舍NH3、H2S浓度远远高于试验组2~4倍以上;粪便降解充分,无污染、零排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肉鸭多增加经济效益0.9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利用乳酸杆菌和酵母菌体外发酵肉鸭全价料,通过发酵前后活菌数、pH、粗蛋白质、酸溶蛋白、总酸含量等指标的比较,筛选出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结果表明:(1)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乳酸杆菌为BLCC2-0111和BLCC2-0112,发酵至72 h时,pH达到最低,分别为4.03和4.13,活菌数最高,分别为33.61×108CFU/g和25.68×108CFU/g。(2)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酵母菌为BLCC4-0050和BLCC4-0021,发酵至72 h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7.78%和17.77%,活菌数最高,分别为30.23×108CFU/g和35.54×108CFU/g。(3)适宜肉鸭全价料发酵的最适混菌组合为BLCC2-0111+BLCC4-0021,发酵至72 h时,pH降至最低4.12,乳酸杆菌活菌数38.00×108CFU/g,总酸含量20.61 mg/g,酸溶蛋白含量13.49%,混菌发酵的饲料营养价值显著优于单菌发酵。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木薯渣最佳发酵参数,并考察混菌发酵对木薯渣营养品质的影响。从木霉、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4大类共12株菌中分别筛选出1株发酵效果较好的菌株,以营养改善最佳的菌株为主发酵菌,与其它3株进行不同组合,筛选出最适发酵组合,并考察组合中不同菌种最适接种比例、接种量和菜粕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以及初始p H间交互作用对木薯渣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克发酵原料按黑曲霉-II∶枯草芽孢杆菌-II∶酿酒酵母=3∶2∶1的比例接种2.5×106个微生物(孢子),菜粕添加量为20%,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35℃,料水比1∶2,初始p H 4效果最好。以最优条件发酵木薯渣,以干物质计算,发酵后木薯渣粗蛋白由10.77%提高到17.92%(P0.05),粗纤维由21.50%降低到16.54%(P0.05)。此外,发酵后产物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分别达到12.31、3.92和3.95 U/g DM。利用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可以显著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木薯渣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降温措施对减轻高温对肉鸭旱养的影响,试验采用3栋开放式鸭舍,1栋对照,1栋舍顶披盖稻草,1栋舍内采用间歇喷雾。商品代樱桃谷公鸭苗900只,按5只/m^2随机分配到3栋鸭舍,只提供饮水,不提供洗浴设施。结果表明,在30~35℃的舍温下,稻草组与喷雾组温降分别为2~3℃和3~4℃,肉鸭直肠温度分别降低0.59℃和0.63℃;除皮脂率降低9%外,两种降温方式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不明显。喷雾和稻草降温提高了旱养肉鸭的免疫力,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CD3+T细胞亚群数量升高,T3水平升高、T4水平降低,43日龄稻草与喷雾组肉鸭T4水平分别降低了4.6%和19.5%;喷雾和稻草组肉鸭血钠、血钾、血糖和血清总蛋白水平提高,喷雾组更为明显。研究指出,舍内啧雾对减轻旱养肉鸭的热应激比屋顶披盖稻草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1 舍饲肉用仔鸭及其特点舍饲的肉用仔鸭一般是指以配套系生产的杂交商品代大型肉用仔鸭。目前国内饲养比较普遍的品种有 :北京鸭、樱桃谷鸭、天府肉鸭、海格肉鸭等。其上市重都在 3 0kg/只以上 ,饲养期为 6~ 8周 ,一般为 8周 ,用来生产分割鸭肉 ,若生产冻鸭或活体销售则 6~ 7周经济效益最佳。 8周龄体重可达 3 2~ 3 5kg/只 ,料肉比为 3∶1 ,若饲养至 6~ 7周龄料肉比为 2 6~ 2 7∶1 ,并且其胸腿肌丰厚出肉率高 ,肌肉间脂肪含量多 ,肉质细嫩 ,生产无季节性 ,每年可饲养 4~ 6批。因此 ,舍饲肉用仔鸭的发展相当迅速。2 饲养…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1280只15日龄健康樱桃谷SM3肉鸭,以固态发酵菜粕按不同比例等氮替代其日粮中的豆粕,研究固态发酵菜粕替代豆粕对肉鸭肉品质的影响和确定替代豆粕的适宜比例。试验采用单因素4水平4重复随机设计,每个重复80只肉鸭,其中试验组一、试验组二、试验组三的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比例分别为1/3、2/3和3/3,对照组为未替代豆粕组,试验期为30d,分为两个阶段,每阶段15d,分别饲喂不同日粮,第一和第二阶段对照组日粮的豆粕比例分别为10.5%和5.5%。结果表明,发酵菜籽粕完全替代豆粕,能够显著提高鸭肉的粗蛋白含量(P0.01)和肌苷酸含量(P0.05),同时鸭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总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时佩  黎瑞君  张巨明 《草业学报》2012,21(5):153-159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尔夫球场草屑的循环再利用问题。试验以高尔夫球场修剪下的草屑为主要原料,将草屑与鸡粪有机肥分别按100%∶0%、90%∶10%、80%∶20%、70%∶30%的不同比例混合后加入菌剂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测定温度、pH值、植物毒性等腐熟度指标,以判断草屑发酵的腐熟程度,最后对发酵产物进行养分分析;将4种发酵产物分别与细沙按照1∶1比例混合后作为基质,用兰引Ⅲ号结缕草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测定草坪草密度、盖度、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等指标,对混合基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草屑与有机肥混合发酵,加入有机肥的量以20%为宜,21 d后发酵成熟,发酵产物pH适中,养分含量丰富,使用安全,与沙构成的混合基质可显著提高草坪质量,可作为草坪栽培基质进行资源化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