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断奶后2~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及小肠组织中与氨基酸转运吸收相关的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日龄((60±1.60)d)和体重((10.73±1.03)kg)相近的雌性陕北白绒山羊羔羊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4种试验日粮,其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标准日粮的85%、100%、115%和130%。标准日粮营养水平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816-2004,依据生长阶段(10~19 kg、15~27 kg)和目标增重设置。试验期间,分别于120和180日龄称重,于180日龄,每个重复屠宰1只试验羊,采集十二指肠中上部、空肠中段、回肠末端组织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LC7A7、SLC3A1和SLC15A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第一阶段(60~120 d)115%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第二阶段(121~180 d)115%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85%和100%水平组(P<0.05),与130%水平组无明显差异。两阶段115%水平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两阶段料重比115%水平组显著低于85%、100%水平组(P<0.05)。2)相同营养水平下,SLC7A7和SLC15A1 mRNA的表达丰度顺序均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3)随日粮营养水平的增加,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在小肠各段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115%水平组表达量最高。115%水平组SLC7A7和SLC15A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5%水平组SLC3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85%和130%水平组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与其他营养水平组相比,115%水平组陕北白绒山羊羔羊在2~6月龄生长性能最佳,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在小肠各段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补充料的添加使用,饲粮原料的不同搭配组合和不同比例混合,以及加工调制方法和营养调控措施的不同均会影响动物对日粮中单个饲料的采食与利用,使得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通过"可加性"原则计算的表观消化率的期望值,即发生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又叫"非加性"效应。文章通过对组合效应的研究背景,概念,衡量指标,研究方法,产生机制以及组合效应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论述,为日粮的高效安全配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混菌发酵杏鲍菇菌糠饲用品质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此研究旨在探究复合菌剂发酵杏鲍菇菌糠的饲用品质与安全性,为杏鲍菇菌糠饲料化利用提供依据。将经过筛选纯化的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乳酸片球菌及酿酒酵母优化复合后发酵杏鲍菇菌糠,测定菌糠原料、自然发酵组(对照组)及混菌发酵组(试验组)的常规养分、发酵品质、氨基酸组成及霉菌毒素与重金属含量,综合评价混菌发酵杏鲍菇菌糠的饲用品质与安全性。结果表明,试验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4.56%、1.02%,显著高于原料和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77%、37.70%,显著低于原料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酸含量为22.78 g·kg~(-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为6.70、0.44、0.54和6.99 g·kg~(-1),氨态氮/总氮为1.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显著低于原料与对照组(P0.05),呕吐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有下降趋势,但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重金属砷、铅、镉、汞、铬的含量显著高于原料组(P0.05),但3个组霉菌毒素及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发酵前后氨基酸种类并无变化,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7种,分别为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及赖氨酸,未检测出酪氨酸。试验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6.67 mg·g~(-1)、86.13 mg·g~(-1),均显著高于原料与对照组(P0.05),除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原料与对照组(P0.05);混菌发酵试验组有浓郁的面包香味和酸香味,质地松软,颜色为浅褐色,优于自然发酵组。研究表明,杏鲍菇菌糠混菌发酵后营养价值明显提高且饲用安全,饲用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究杏鲍菇菌糠与豆粕、麸皮复合发酵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并研究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试验1,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豆粕(4%和4%、4%和2%、2%和4%、2%和2%),发酵剂使用有效微生物群(EM)原液,将发酵混合原料含水量调节至30%左右,在常温下厌氧发酵12 d后对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评定,并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取最优组合进行饲养试验。试验2,选用60只马头山羊(羯羊),随机分为5组,包括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试验组饲粮中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比例分别为30%、45%、60%,对照组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比例分别为30%和6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期为45 d,包括5 d预试期和4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豆粕和麸皮添加比例分别为4%和2%的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发酵品质最佳,且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低,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相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8.78%、11.56%和18.88%,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9.32%和8.29%,黄曲霉毒素B1含量低至3.03μg/kg。2)各组山羊的生产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试验羊的体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有减少的趋势,料重比和饲料成本有增加的趋势;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为30%时相比,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为30%时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结果提示,使用EM原液发酵杏鲍菇菌糠,在发酵基质中添加4%的豆粕和2%的麸皮有助于提升发酵品质;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在山羊饲粮中添加比例以3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