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试验组分3个营养水平,配方1含粗蛋白质16%、消化能13 MJ/kg;配方2含粗蛋白质14%、消化能15 MJ/kg;配方3含粗蛋白质12%、消化能13 MJ/kg;对照组含粗蛋白12%、消化能11 MJ/kg。经60 d饲养结果:试验组净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6%、90.2%和70.2%,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头均毛  相似文献   

2.
梅花鹿母鹿妊娠期精料补充料适宜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梅花母鹿妊娠期精料补充料适宜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采用2(CP)×2(GE)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妊娠期经产母鹿47头,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妊娠中期精料补充料较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16.6%(CP)、能量浓度为16.7MJ/kg(GE),妊娠后期分别为20.3%(CP)和17.11MJ/kg(GE);为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妊娠中期每头鹿每天需要供给可消化蛋白质85~90g、可消化能14.35MJ,妊娠后期需可消化蛋白质140~145g、可消化能14.43MJ.  相似文献   

3.
饲粮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对四岁梅花鹿生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本研究采用2(CP18%和15%)×2(GE17.15MJ/kg和16.32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选用四岁(三锯)梅花公鹿40头,分为四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8%处理组鹿的体增重显著高于15%蛋白组;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饲粮能量浓度对粗纤维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高能量组显著高于低能量组;四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16.4MJ/kg(GE)和15.9%(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3.94MJ和330~360g。  相似文献   

4.
饲粮营养水平对五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公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2(CP20%和17%)×2(GE17.6MJ/kg和16.7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选用5岁(4锯)以上梅花公鹿100头,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浓度对鹿体增重产生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高能高蛋白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高能低蛋白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纤维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较高的饲粮蛋白质水平,蛋白质和纤维消化率均较高;饲粮能量浓度对蛋白质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低能量浓度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高能量浓度组,5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约为16.8MJ/kg(GE)和16.6%(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6~37MJ和366~382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粗纤维水平日粮对圩猪生长性能、肉品质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圩猪日粮的适宜粗纤维水平。【方法】选取24头体质量为(36.48±3.80)kg/头健康圩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公6母2。试验分为2个阶段:生长期(35~60kg)和肥育期(60~80kg)。生长期粗蛋白质为160.0g/kg,消化能为12.77 MJ/kg,试验1、2和3组粗纤维水平分别为58.0,64.3和70.9g/kg;育肥期粗蛋白质为140.0g/kg,消化能为12.81 MJ/kg,试验1、2和3组粗纤维水平分别为53.7,60.5和67.2g/kg。试猪采用种猪自动饲喂系统饲喂,耗料和体质量实时自动记录。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6头体质量相近的猪屠宰(4公2母),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同时全部试验猪实行前腔静脉采血以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生长期试验2组体质量增加成本显著比试验1组高11%(P0.05);育肥期内,试验3组平均日增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1组(P0.05),其料肉比(3.64)和体质量增加成本分别比试验2组低21.04%和18.83%(P0.05)。试验3组屠宰率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A1值和L24值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随着日粮粗纤维水平的增加,屠宰后圩猪肉的pH1和pH24值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试验3组十八碳-顺-9-烯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1),但9,12-十八碳二烯酸、7,10,13-二十碳三烯酸、全顺-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除半胱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外,试验2组其余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但其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葡萄粮浓度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结论】综合考虑生长性能、经济效价、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认为,对于生长期圩猪,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60.0g/kg、消化能水平为12.77 MJ/kg时,适宜的粗纤维水平以58.0g/kg为宜;对于育肥期圩猪,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0.0g/kg、消化能水平为12.81 MJ/kg时,粗纤维水平以67.2g/kg为宜。  相似文献   

6.
选用四世代96头天津白猪35日龄断奶仔猪按窝别、体重、性别对等原则随机分到4个处理中,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6头仔猪。4个处理的日粮中亚油的添加量分别为0%、1.8%、3.4%和5.2%,消化能浓度分别为13.52、13.94、14.35和14.77MJ/kg。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油脂添加量,不同能量浓度日粮对仔猪断奶后0~2周日增重、采食量、饲料报酬、日摄取消化能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4周和0~4周日增重以3.4%的油脂组(日粮消化能14.35MJ/kg)最高,并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P<0.05),采食量、饲料报酬、日摄取消化能、能量利用效率均以3.4%的油脂组最好。基于上述指标,天津白猪断奶仔猪日粮适宜的油脂添加量为3.4%,最适宜的消化能浓度为14.35MJ/kg。  相似文献   

7.
选用72羽13周龄黑羽番鸭,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13周龄黑羽番鸭饲粮中代谢能、粗蛋白质、钙、有效磷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能量水平为12.32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6%是13周龄黑羽番鸭比较理想的营养组合。综合考虑,C3组(能量为12.32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8%,钙含量为1.0%,有效磷含量为0.6%)、C5组(能量为12.72 MJ/kg,粗蛋白质为16%,钙含量为1.0%,有效磷含量为0.3%)2个组合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高,C5饲料原料价格低于C3。推荐13周龄黑羽番鸭饲粮营养水平为:能量为12.32 MJ/kg,粗蛋白质含量为16%,钙含量为1.0%,有效磷含量为0.60%。  相似文献   

8.
饲料用稻谷和糙米的有效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利用稻谷和糙米作畜禽饲料,对早籼稻稻谷和糙米的猪消化能、糙米的鸡代谢能、稻谷和糙米的鸭代谢能进行了测定。稻谷的猪消化能为10.17MJ/kg,鸭表观代谢能为10.70±0.33MJ/kg,真代谢能为11.26±0.29MJ/kg。糙米的猪消化能为13.47MJ/kg,鸡表观代谢能为14.27MJ/kg,鸭表观代谢能为14.48±0.21MJ/kg,真代谢能为15.02±0.21MJ/kg。  相似文献   

9.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含量为17.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2-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47%和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80%和0.85%,试验期50 d,研究日粮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日粮粗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不变,对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当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5.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或0.85%,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当粗蛋白质含量为13.47%,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0%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85%时,血清尿素氮、苏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麦颖常规成分的分析和消化代谢试验 (酸不溶灰分内源指示剂法 )发现 ,小麦颖各成分含量与小麦秸成分相比 ,粗纤维、粗蛋白含量低 ,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高 ,粗脂肪含量相近。小麦颖干物质、粗纤维、总能、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在牛消化道内的消化率分别为 (40 4 5± 0 2 4 ) %、(5 7 85± 3 0 0 ) %、(45 83± 1 82 ) %、(2 8 5 6± 2 77) %和 (37 4 6± 2 82 ) % ,干物质消化能含量为 7 2 0MJ/kg ,高于小麦秸 (5 93MJ/kg) ,低于玉米秸 (10 6 1MJ/kg)。总体营养价值高于小麦秸 ,略低于玉米秸  相似文献   

11.
选取健康、胎次相近的约克×长白×撒坝三元杂交阉公猪4头,采用全收粪(尿)法,对试验猪在体重20~50 kg和60~90kg两个阶段饲喂除虫菊花渣日粮,分别测定了其养分表观消化率、消化能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结果表明,在20~50 kg阶段,除虫菊花渣的粗蛋白(CP)、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5.78%、24.27%、79.49%和53.55%,表观消化能(DE)为8.53 MJ/kg;在60~90 kg阶段,其CP、CF、NFE和E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6.29%、40.52%、79.66%和64.62%,DE为9.16 MJ/kg。两个阶段除虫菊花渣的CP、CF和EE的消化率之间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60~90 kg阶段丝氨酸(Ser)、组氨酸(His)、赖氨酸(Lys)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20~50 kg阶段(P<0.05),其他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两个阶段无明显差异。前后两阶段除虫菊花渣的氮沉积率分别为17.48%、30.14%,差异极显著(P<0.01);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ABV)分别为45.67%、40.6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能量(DE:3-0 ~3-8Mcal/kg) ,粗蛋白质水平(CP:15% ~25% ) 与赖能比[(Lys∶DE) :0-6 ~1-2(g.Lys)/( MJ.DE)] 对28 日龄断奶仔猪( 长白×汉梅) 的日增重(ADG) ,饲料转化率(F/G) 、日采食量(ADFI) ,血浆尿素氮(PUN) 及血浆游离赖氨酸的影响,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对仔猪生产性能均有影响( P< 0-01 ) ,其中以赖能比的作用最重要。仔猪28 ~60 日龄(5 ~15kg) 与60 ~70 日龄(15~20kg)的ADG、ADFI、F/G 及70 日龄的PUN 均随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的改变呈显著二次曲线变化。28~60 日龄,随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增加,ADG 和F/G 改善;60~70 日龄能量水平为3-4 Mcal/kg 左右,ADG 和F/G 达最佳,高于此水平ADG 和ADFI下降,F/G 增大。在试验条件下,根据影响规律将仔猪营养需要划分为28~60 日龄与60 ~70 日龄两阶段,28 ~60 日龄与60~70 日龄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及赖能比( 赖氨酸) 需要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燕山绒山羊育成公羊为试验动物,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探究日粮不同能氮比对燕山绒山羊育成公羊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从而得出燕山绒山羊育成公羊合适的能量、蛋白水平及能氮比例。【方法】 选择体况良好、体重为(24.96±2.95)kg的6月龄燕山绒山羊育成公羊81只,采用两因子三水平设计,按3×3(能量×蛋白)完全随机设计分为9组(n=9),采用3个可消化粗蛋白(DCP)水平(8.5%、9.5%和10.5%)和3个代谢能(ME)水平(9、10和11 MJ/kg·DM),设计9种日粮并做成全混合颗粒饲料,每组绒山羊对应一种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在试验中期,绒山羊平均体重达到30 kg时,每组选择4只放入消化代谢笼进行为期10 d的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式期3 d),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连续3 d收集绒山羊剩料、粪和尿。【结果】 (1)随着日粮ME水平的提高,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随着日粮DCP水平的提高,ADG和DMI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中DCP水平组显著高于其他两水平组(P<0.05),F/G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ME×DCP水平对DMI交互作用显著。Ⅴ组ADG最高为(222 g·d -1),显著高于Ⅰ组、Ⅳ组和Ⅵ组的ADG(P<0.05)且高于其他5组的ADG,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日粮ME水平的提高,粪能显著降低,消化能、总能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日粮DCP水平和ME×DCP交互作用对能量消化代谢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日粮ME水平的提高,摄入氮、粪氮显著降低(P<0.05),可消化氮有降低趋势,高ME水平组氮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两水平组(P<0.05);随着日粮DCP水平的提高,摄入氮、尿氮、可消化氮和氮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日粮ME×DCP水平对氮消化率交互作用显著(P<0.05)。(4)提高日粮ME水平会显著提高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脂肪(EE)和钙(Ca)的消化率(P<0.05);低DCP水平组Ca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两水平组(P<0.05)。【结论】 燕山绒山羊育成公羊日粮ME和DCP分别为10 MJ·kg -1DM和9.5%时最适宜,ADG最高(222 g·d -1),F/G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提高云岭山羊繁殖力的营养措施及为制定饲养标准提供基础数据,在马鸣种山羊场选用450只繁殖母羊开展了繁殖母羊配种准备期、妊娠期、哺乳期等能量5水平梯度蛋白和等蛋白5水平梯度能量对山羊繁殖力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岭山羊放牧饲养仅能获得60%~80%的营养,补饲蛋白饲料可使云岭繁殖母羊第一情期发情率、产羔率、羔羊初生重、3月龄断奶重和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15.43%,94.56%,17.06%,17.94%和6.26%;补饲能量饲料提高的对应比例为108.60%,99.93%,12.80%,21.49%和6.88%。5水平等能量梯度蛋白饲料组中以蛋3组效果最好,5水平等蛋白梯度能量饲料组中以能9组效果最好。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补饲蛋白、能量饲料与对照的体增重、繁殖率差异极显著(P<0.01);蛋3组与蛋1、蛋2组,能9、能8组与能6、能7组的体增重、繁殖率差异显著(P<0.05)。建议对云岭山羊繁殖母羊空怀和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期按每天每千克体重供给DCP 2.72 g,2.86 g,3.66 g;DE 0.37 MJ,0.41 MJ,0.48 MJ的日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粗蛋白、消化能水平对商品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粗蛋白、消化能对商品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月龄獭兔108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饲喂不同粗蛋白、消化能营养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饲喂消化能为(DE)10 MJ/kg、粗蛋白(CP)为15%的日粮时,日采食量最小为129.01 g/d,日增体质量最高为23.15 g/d,料重比最小为5.57;饲喂消化能(DE)为10 MJ/kg、粗蛋白(CP)为17%的日粮时,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9.46%、63.38%.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对仔猪饲粮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48头长白×荣昌杂交仔猪进行2个2×2因子的代谢试验,每个试验均设2个有效磷水平(0 36%和0 26%)、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FTU/kg、750FTU/kg),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试验一为高能水平饲粮(DE:14 3MJ/kg),仔猪起始体重9 2kg;试验二为低能水平饲粮(DE:12 8MJ/kg),仔猪起始体重16 9kg,试验期二周。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750FTU/kg植酸酶,改善蛋白质利用率,但对能量利用率没有明显影响。降低饲粮能量水平则降低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则降低蛋白质利用率,低磷饲粮中添加750FTU/kg植酸酶时蛋白质利用率相似于或高于高磷饲粮。  相似文献   

17.
草牧场防护林带对牧草质量和草场生产力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牧场防护林对牧草质量和草场生产力的影响是评价草牧场防护林效益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草场土壤背景值的基础上,分别对牧草营养期和绿果期,用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和能量指标评价了4年生白城杨(Populux×xiaozuanica)林带对几种主要牧草质量的影响。用牧草生物量和单位面积能量评价林带对草场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期的牧草磷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0.012%和1.365%,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2.025%,牧草质量得到了改善;草场生物量和能量分别增加131.5kg/ha和741.4MJ/ha,提高了草场生产力。绿果期的牧草磷、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含量与林带的存在无关、各草种粗脂肪的加权平均含量明显降低(降低值为0.634%),说明林带对牧草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但单位重牧草能量增加了0.175MJ/kg,使单位面积牧草能量提高634MJ/ha。各草种单位重能量加权平构值在10H和15H处较大,与林网内净辐射量较大位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蛋白质(CP)的4个水平分别为26%、30%、33%和36%,可消化能(DE)的两个水平分别为13.5 MJ/kg和14.5 MJ/kg。选用建鲤幼鱼96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养殖在规格为3.0 m×1.0 m×0.8 m的水箱中,每日投喂3次,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随能量水平的升高显著改善(P<0.05);其中,CP36DE14.5组和CP33DE14.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P26DE13.5组、CP30DE13.5组和CP33DE13.5组(P<0.05),但与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效率和氮保留率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1);此外,氮保留率随能量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摄食率、肝体比和全鱼脂肪含量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而水分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而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受饲料组成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蛋白质水平为33%,能量水平为14.5 MJ/kg时,建鲤幼鱼有较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系数;建鲤幼鱼能对无氮浸出物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并对蛋白质有一定的节约效应。研究亮点:本实验首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能量水平下建鲤幼鱼的适宜蛋白质需求量。此外,饲料的能量水平是由无氮浸出物的含量调节的,因此也就间接考察了建鲤幼鱼对无氮浸出物的利用能力以及其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本试验采用的是应用型饲料,更贴近实际生产,可以为建鲤饲料的科学配置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肝脏组织脂类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设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低能量水平(消化能11.84MJ/kg)、中能量水平(消化能12.97MJ/kg)和高能量水平(消化能14.18MJ/kg)。30, 60, 100kg体重时屠宰,取肝脏组织,采用RT PCR方法,检测脂类代谢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高能量组乌金猪肝脏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和低能量组(P<0.05),但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 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PPAR-α)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中和低能量组(P<0.05)。该研究结果将为乌金猪的科学合理饲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玉米面筋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有效能值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面筋粉含粗蛋白质47.8%,粗脂肪7.9%,钙0.06%,磷0.16%;含总能20.09MJ/kg,猪消化能为17.27MJ/kg;鸡表现代谢能为15.38MJ/kg.赖氨酸含量为0.585%,蛋氨酸0.828%,色氨酸0.20%,精氨酸1.329%,用作猪、鸡饲料时,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