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研究油菜籽饼肥对漯河烟叶化学成分及其感官质量的影响,选取施用不同比例菜籽饼肥处理的C3F和B2F等级的烟叶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分析,单料烟评吸,并依据烟叶品质打分。结果表明:施用菜籽饼肥降低烟叶氯含量,提高烟叶钾含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漯河烟叶以施用80%菜籽饼肥效果最佳。施用菜籽饼肥可以提高感官评吸质量,其中施用80%菜籽饼肥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油菜籽饼肥对漯河烟叶化学成分及其感官质量的影响,选取施用不同比例菜籽饼肥处理的C3F和B2F等级的烟叶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分析,单料烟评吸,并依据烟叶品质打分。结果表明:施用菜籽饼肥降低烟叶氯含量,提高烟叶钾含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漯河烟叶以施用80%菜籽饼肥效果最佳。施用菜籽饼肥可以提高感官评吸质量,其中施用80%菜籽饼肥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廖晃  贾志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94-4796
[目的]研究不同烟叶配方模块在卷烟配方设计中的应用,缓解单品牌卷烟生产与大模块原料供应的矛盾,确保卷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叶组配方设计理论,对不同产区(河南、云南、贵州、江西、辽宁)的不同香型烟叶和不同等级质量烟叶(B2F、B3F、C3F、C4F、C3L、X2F、X2L)按一定比例进行混配,使其形成大的配方模块并对各模块卷烟评吸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根据各产区、各香型烟叶在模块配方中的特点,并结合各部位烟叶在感官评吸中的质量规律,通过循序渐进调整配方模块,可使不同香型烟叶在单支卷烟的香气质、香气量、劲头、余味等指标方面得到互补,并且可彰显核心烟叶香气风格特征,使烟叶总体感官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可有效降低卷烟制造成本。[结论]研究可为卷烟配方的设计、原料采购提供参考依据,为各产区烟叶质量的提高提供生产技术指标和改进措施,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原料成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皖南烟区不同产区烤后烟叶的差异性,以2020年皖南地区5个烟叶产区的云烟97为试验材料,选取具有当地代表性的烟农各3户共15个中部烟C3F等级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与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皖南烟区不同烟叶产区中部烟C3F等级常规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性不大,符合优质烟特点,但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降糖提钾,降低变异系数,维持常规化学成分在优质烟范围,从而保证中部烟C3F等级感官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烤烟新品种NC102与NC297的田间最佳采烤时期,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叶龄采收对烤烟外观特征、等级结构、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C102品种的最佳采烤叶龄为下部烟叶57 d、中部烟叶71 d、上部烟叶92 d;NC297品种的最佳采烤叶龄为下部烟叶60 d、中部烟叶74 d、上部烟叶95 d。按上述叶龄采烤,这2个品种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优,等级质量较高,杂色烟比例较少,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给翠碧一号的配方打叶及叶组配方提供技术支持,以翠碧一号、云烟87和K326的上部叶(B2F)和中部叶(C3F)为试验材料,按等比例两两混合,设置9个叶组配方,以2个单料烟及其叶组配方为一组,通过感官质量评价判断翠碧一号与主栽品种(云烟87和K326)间的配伍性。结果表明,翠碧一号与K326单料烟的感官质量评价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云烟87-B2F;在叶组配方中,B1和C4叶组配方的感官质量显著高于B2,与其他叶组配方差异不显著。B1、B2、B3、C1和C4的香气特性配伍性评价较好,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B4和C4的烟气特性配伍性得分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配伍性较好。B2、C1、C2和C4的口感特性配伍性评价较好,且C1和C2的配伍性得分显著高于B1—B5和C3。B1的配伍性总分达到6.5分,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且配伍性较好,B5和C3的配伍性总分均低于5.0分,显著低于其他叶组配方且配伍性评价较差;其他叶组配方的配伍性总分介于5.0 ~ 6.0分之间,配伍性评价较好。由此可见,翠碧一号不同等级间及其与云烟87间的配伍性评价较好,其与K326相同等级间配伍性评价也较好,但不同等级间的配伍性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江西烟叶工业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适用下部烟叶摘除法对江西烤烟不同叶位烟叶叶面积、单叶重及烤后烟叶等级结构、经济性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1 d摘除下部叶,第10叶位(中部叶)和第16叶位(上部叶)烟叶的叶面积、单叶重及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其他摘叶时间。同一摘叶时间下,摘除5片下部叶时烟株叶片单叶重、上等烟比例均高于摘除2片叶处理,上部叶比例增加1.8%~3.2%。随着摘除下部叶时间推迟,上部叶比例降低,而中部叶和下部叶比例增加。打顶后1 d摘除2片下部叶时,C3F和B2F等级烟叶的评吸质量最好。综合烤烟生长及产质量性状,打顶后1 d摘除2片下部叶适宜作为生产中优化烟叶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原烟配方模块和单等级烟叶原料之间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以烟叶化学成分为主要依据进行原烟配方模块组配的可行性,为更加客观、便捷地开展原烟模块设计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某产区2个原烟模块的化学成分为目标,对同产区21个单等级烟叶进行相似性分类,并用感官质量指标进行验证。【结果】相似性分类后,2个原烟配方模块的高、中、低目标值原料分别有4、5和12个以及3、9和9个;21个单等级烟叶的化学指标综合评判结果与感官质量分类结果吻合度分别达90.48%和76.19%。【结论】以原烟配方模块的化学成分为目标,可较准确地对同产区单等级烟叶进行相似性分类。研究结果在原烟模块设计目标原料快速确定方面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湖南郴州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更好地了解郴州烟区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为工业卷烟提供更好的原料.[方法]对郴州烟区4年120份烤烟样品感官评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郴州烟区整体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好,香气质中等,香气量尚足,杂气轻,浓度较足,劲头中等,刺激性微有,余味尚适,燃烧性强,灰色白;不同等级烟叶感官评吸结果差异明显,评吸质量C3F> B2F> X2F;不同县区烟叶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郴州烟区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较好,能够很好地作为卷烟的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优化烟叶结构对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适宜南平烟区优化烟叶结构的操作方法,2014-2015年进行烟叶不同优化结构措施对比试验,综合分析各处理对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不同优化结构措施对大田烟株株高、顶部叶面积及烤后烟叶单叶重、叶片结构及色度和感官评吸的质量影响较大,其中以下部去除2片叶,上部留1~2片无效叶不烘烤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广元市烟区含水量较大和较小的特殊烟叶烘烤烘烤技术,【方法】采取云烟87上、中、下部位的特殊烟叶进行常规密集烘烤和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对烤后的烟叶进行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含水大的下部叶和中部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含水量大的上部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均以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的烟叶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则表现相反;含水少的下部烟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结论】含水量大的下部叶及中上部叶、含水量少得下部叶都更加适宜于密集烘烤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2.
辽宁烟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焦敬华  陈晓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80-19582
[目的]分析辽宁各烟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差异,为当地烟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宁省9个植烟县为对象,采集了烟株上、中、下部叶烟叶样品共86个,对辽宁烟区烤烟感官质量进行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辽宁各烟区烤烟上部叶感官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以北票最高,开原和凤城的综合评价得分均较低;中部叶以北票和宽甸总体感官评定和综合评价得分表现较好;下部叶以西丰、昌图、北票和建平总体感官评定和使用性较好,综合评价得分也较高。2007、2008及2010年各产区中部叶评吸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变化基本一致,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全省中部叶评吸质量平均值随年份增加也略有提高。[结论]总体上辽宁各烟区北票产烟叶感官质量表现较好,凤城则表现较差;中部烟叶评吸质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产地之间烤烟颜色色差及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感官评吸技术对铜仁、驻马店、吉安烟叶颜色正、反面色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仁烟叶颜色正、反面RGB(红、绿、蓝三色)色值最大,吉安正面RGB色值最小,驻马店反面RGB色值最小,不同产地同等级烟叶颜色RGB色值叶片反面差异较小;不同产地烟叶颜色正、反面色差差异明显,其中吉安烟叶正、反面色差最大,极显著或显著大于铜仁和驻马店烟叶,铜仁和驻马店烟叶差异不明显。等级之间C2F与C3L之间色差有显著差异,而C2F、C3F、C4F等级差异不显著;铜仁和驻马店烟叶正、反面色差对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吉安烟叶正、反面色差对感官评吸质量影响较大,且随着色差的降低感官评吸质量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江西烤烟感官质量现状,应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6年江西烟区16个产烟点中部(C3F)和上部(B2F)烟叶样品感官评吸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6个产烟点中,属于中等及以上等级的上部叶占81.25%,中部叶为56.25%;在7个感官评价指标中,刺激性、余味、香气量是引起中部叶感官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香气量、浓度是引起上部叶感官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江西整个产区来看,中部叶和上部叶感官质量均以安福、信丰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严格以《烤烟国家标准》为依据,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取沂水县有代表性的中部初烤烟C2F、C3F、C4F、C2L、C3L、C4L为材料,分析了中部烟叶外观质量与化学成分和感官评价指标等相关特征,评价了外观质量与评吸质量的关系,提高了对烟叶质量的认识,为卷烟工业提供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更为协调一致的优质烟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质量差异的翠碧1号烟叶分切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烟叶原料合理的分切方法及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以福建省三明市产的翠碧一号C3F烟叶为研究对象,将整片烟叶切成14段,并对各段烟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检测、聚类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翠碧一号C3F等级烟叶各分切段通过聚类可分为3个类,叶基、叶中、叶尖分切长度比分别为33.33%、40.00%、26.67%。3个类别中,除浓度、劲头和香气量指标以叶尖最高外,其余各感官指标均以叶中最高;叶基整体质量最差,其杂气(木质气和青杂气)较显露,烟碱含量最低。通过质量差异分析可确定三明烟叶C3F适宜的分切方式为切除叶基20 cm,切后烟叶品质改善,工业适用性进一步提升;叶基通过配方打叶合理使用,实现了单片烟叶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颜色初烤烟叶内在质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映杰  窦玉青  程森  王树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58-7261,7287
[目的]探索西南烟区烟叶颜色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方法]2005和2006年采集云南和四川初烤烟叶样品,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数据统计显示,X2F化学成分协调性稍好于X2L,但X2L更趋向于清香型特征,且X2L的质量档次比X2F稍好。中部桔黄组烟碱和总氮含量高于柠檬黄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低于柠檬黄组。中部1、2级桔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不及柠檬黄烟叶。中部桔黄组烟叶感官评吸总得分都低于柠檬黄组。中部柠檬黄组烟叶香气类型更倾向于清香型特征。就化学成分及其比例而言,上部桔黄1级烟叶质量不及柠檬黄1级,B1F香气量稍高于B1L。[结论]该研究为烟叶的工厂化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特色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成熟慢、成熟度难把握的特点,通过对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各设置4个不同成熟度处理,研究不同成熟度采收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各处理烟叶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下后降趋势,烤后烟叶评吸总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各处理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相吻合。综合表现来看,采收成熟度以下部叶XM2处理时、中部叶CM3处理时、上部叶BM3处理时进行采收,其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曲靖烤烟叶质重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关系,为曲靖烤烟的种植与生产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曲靖9个烤烟主产县(市)的C3F烟叶为材料,对比分析中部叶不同叶质重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曲靖9个主产县(市)间的烤烟中部叶叶质重差异较明显,以沾益烤烟的叶质重最大,为102.47 g/m2;叶质重、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在不同样品间存在广泛变异;对叶质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低、中、高3个类群间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低叶质重类群和中叶质重类群烟叶的内在品质优于高叶质重类群烟叶;在叶质重75.00~80.00 g/m2范围内,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评吸得分较高.[结论]叶质重75.00~80.00 g/m2是曲靖烤烟中部叶内在品质的敏感范围,在此范围内,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湖北十堰野人谷基地单元烟叶质量状况。[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对2010—2015年野人谷基地单元连续6年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进行分析。[结果]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与感官评吸质量较好,需要进一步提高烟叶油分,增加烟叶余味;中上部上等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均较为稳定,年际间质量变化不大;建议采取减氮密植技术,控制烟碱,降低淀粉,提升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气的细腻柔和程度;适量增施有机肥,提高烟叶的油分和结构疏松度,增加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减轻烟叶杂气,从而进一步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保障湖北中烟对优质特色烟叶原料的需求。[结论]该研究可为基地单元烟叶的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