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0℃下自发气调贮藏保鲜青脆李的效果,结果表明,与聚乙烯(PE)打孔薄膜袋(对照)相比,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高渗出二氧化碳保鲜袋3种自发气调包装袋均可减缓青脆李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衰老。与聚氯乙烯、高渗出二氧化碳保鲜袋相比,0.02 mm厚的PE袋包装贮藏的青脆李保鲜效果较好,贮藏75 d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西洋梨贮藏过程中虎皮病的控制方法及发病规律。【方法】以‘早红考密斯’梨为试材,研究水溶性和酸溶性壳聚糖处理对‘早红考密斯’梨低温(0±0.5)℃贮藏期间虎皮病的抑制效果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虎皮病的发生会导致‘早红考密斯’梨果皮细胞质壁分离、死亡,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在贮藏第120天时,1.0% 酸溶性壳聚糖和1.0% 水溶性壳聚糖处理的果实虎皮病发生率分别比对照低63.89%和44.44%。酸溶性和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均降低了梨果皮中α-法尼烯的生成及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积累,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同时,还降低了梨果实呼吸强度水平,促进了还原糖的积累,抑制了贮藏前期可滴定酸的下降。【结论】采后壳聚糖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贮藏期间‘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的发生,并且酸溶性壳聚糖处理抑制虎皮病效果优于水溶性壳聚糖。壳聚糖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而方便的方法用于生产上‘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黄花梨果实采后不同处理的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处理对黄花梨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 ,在 2 0℃下 ,LOX活性、O2-· 水平、AOS活性、ACC合成酶活性、ACC含量、ACC氧化酶活性及乙烯的生成 ,均呈峰形变化 ;1℃处理可抑制LOX、AOS、ACC合成酶、ACC氧化酶的活性和O2-·、ACC的积累 ,抑制贮藏果实的乙烯合成 ,减轻果肉发绵和果实腐烂。 1℃下贮藏的果实 ,若结合不同聚乙烯薄膜袋 (PEF1和PEF2 )小包装 ,可以进一步降低果肉发绵率和果实腐烂率 ,保持果实新鲜度 ;当果实经过贮藏一段时间后 ,转移到 2 0℃货架期时 ,PEF1和PEF2对果实成熟衰老各个相关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 ,以贮 6 0d后的货架期间最为明显 ,同时维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 ,对硬度的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愈加明显 ,PEF1和PEF2之间的处理效果无显著差异。低温冷藏黄花梨果实可以获得良好的贮藏效果 ,贮藏期以 2个月左右为好 ,若结合聚乙烯薄膜袋小包装 ,可以延长贮藏期至 3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4.
苹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苹果在长期低温贮藏后或从低温贮藏结束转移到货架后易发生虎皮病,降低了果实的贮运价值.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苹果虎皮病发生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虎皮病的发生与α-法呢烯及其氧化产物的积累存在密切的关系,但苹果虎皮病系统的发生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主要从虎皮病症状、虎皮病发生机制、延缓虎皮病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全面阐明虎皮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虎皮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虎皮病是苹果贮藏中一种重要的生理病害,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及贮藏寿命,介绍了虎皮病的症状,影响虎皮病敏感性的因素,虎皮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热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虎皮病和贮藏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42℃的热空气处理果实24h,然后置于(0±0.5)℃下贮藏195d,以采收后直接入库的果实为对照,果实出库后置于20℃条件下15d(模拟货架期),定期测定各项指标,并观察虎皮病的发生情况。【结果】热处理能极显著降低虎皮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减少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积累,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提高POD活性,抑制PPO活性,促进总酚物质的积累,降低果实失重率,维持果实硬度(P<0.01)。热处理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极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P<0.01),使固酸比上升。【结论】热处理可以抑制红富士苹果虎皮病的发生,延缓果实衰老,降低果实软化速度,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红富士苹果为例,研究了在冷藏条件下(0±1)℃果实虎皮病的发生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关系,在贮藏过程中测量了苹果果实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化学效率(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并测定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各荧光参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与果实虎皮病发病率变化都成负相关,但Fo、Fm与其相关性不显著;Fv/Fm值与红富士苹果虎皮病发病率成显著负相关。Fv/Fm值的下降发生在虎皮病发病之前,在贮藏90 d左右苹果出现虎皮病症状,之后Fm和Fv/Fm值下降速度加快,当Fv/Fm值下降至低于0.7时,此时果实表面会出现褐斑。因此,Fv/Fm值的大小可直接反映与虎皮病发展有关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薄膜包装(MAP)对粉杂一号粉蕉在常温22(±2)℃货架期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0.03 mm聚乙烯(PE3c)、0.05 mm聚乙烯(PE5c)、0.07 mm聚乙烯(PE7c)、0.03 mm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袋对用保鲜剂和乙烯利处理1 d后的样品进行包装,加入自制乙烯吸收剂,形成自发气调包装。结果表明:BOPP薄膜袋包装形成高CO_2浓度(7%~12%)、低O_2浓度(5.68%~7.53%)的微环境,抑制了果实乙烯生成和后熟进程,明显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和果皮变黄,抑制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上升和有机酸增加以及维生素C减少,失重率小,好果率高,货架期达到12 d以上,较好保持粉蕉的常温货架期品质;其他包装的效果大小依次是PE7c、PE5c、PE3c。BOPP薄膜袋包装优于常用的聚乙烯薄膜袋,可用于粉蕉催熟后的常温货架贮藏。  相似文献   

9.
不同包装方法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包装方法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贮藏包装方式,为蓝莓保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灿烂’蓝莓品种为试材,在(5±0.5)℃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不打孔聚乙烯(PE)保鲜袋、打孔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和不包装处理。通过分析营养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包装方式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蓝莓果实在低温贮藏条件下,采用PE保鲜袋包装能有效防止果实失水、延缓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变化,并能较好维持果实抗氧化性能,但对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结论】采用不同包装方式对蓝莓贮藏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效果依次为:不打孔PE袋>打孔PE袋>无膜包装。  相似文献   

10.
1-甲基环丙烯对红富士苹果虎皮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苹果虎皮病发病情况及相关生理代谢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将果实用1-MCP处理后,置(0±0.5)℃,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各项指标,观察和统计虎皮病的发生情况。1-MCP处理明显地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推迟了乙烯峰的出现;极显著地降低了α-法尼烯与共轭三烯的含量;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了多酚的含量。1-MCP极显著地控制了虎皮病的发生,降低了红富士苹果虎皮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11.
1-MCP处理对圆黄梨MA包装果实冷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MAP袋和1-MCP浓度对圆黄梨冷藏特性影响。结果表明:0.02 mm PE袋维持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色泽,抑制黑心,效果好于0.04 mm PVC袋。1-MCP处理有利于保持MAP贮藏果实货架期品质、果柄保鲜和抑制黑心,对0.02mm PE袋果实生理的调节作用大于0.04 mm PVC袋;0.5μL/L1-MCP处理可抑制0.04 mm PVC袋果实黑心,但贮藏后期(180 d)风味变淡,甚至出现异味。MAP袋冷藏圆黄梨可忍受4.7%CO2,无黑皮病、果肉褐变等伤害,但果实品质下降,CO2浓度应以〈3%为宜。圆黄梨最佳贮藏条件:0.02 mm PE袋+1-MCP处理,180 d货架期品质良好,其余处理可短期贮藏(≤90 d)。此外,试验发现果实SSC与黑心指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果袋对大五星枇杷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枇杷专用果袋和牛皮纸袋可提高大五星枇杷果实的外观质量,促进果实着色、保持茸毛完整、减轻或防止果锈发生,提高商品性及可食率;套塑料袋比不套袋(CK)日灼果有所增加.与对照(不套袋)相比,各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有所降低.综合比较看,套袋的效果以枇杷专用果袋最好,牛皮纸袋次之,塑料袋最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连续5年对(木奈)果实贮藏保鲜方法及采后生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木奈)果实呼吸漂移属跃变型,具有两个跃变高峰.贮藏用果的耐贮性与采收成熟度关系密切.花(木奈)以果面着色不及1/2,油(木奈)、青(木奈)以青绿至黄绿色时采收有利于贮藏.在0、5、10℃及室温条件下贮藏,以0-5℃低温贮藏效果最佳,经30-53 d好果率达96.52%-100%,有效地延长了贮藏寿命.低温结合MA贮藏效果最佳。经30-53 d好果率达100%,并有效地保持果实原有的颜色、硬度、品质与风味.低温与MA贮藏之间存在互作.  相似文献   

14.
荔枝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根据多年荔枝保鲜中小批量试验的结果,总结出荔枝保鲜的新方法。在低温、高湿、气调的贮藏环境下,不用药物防腐可使荔枝保鲜40天,商品率达97.23%。并从解剖果皮形态结构入手,应用显微技术探明荔枝果皮结构特殊,果皮龟裂片突起部位有长管细胞与海绵层中的输导组织连接,与皮孔相通,而该部位极易失水褐变。所以一般果实褐变始于果皮突起部分。  相似文献   

15.
保鲜剂对阿克苏灰枣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冷藏条件下不同保鲜剂对灰枣贮藏效果的影响,提高阿克苏灰枣的保鲜方法.[方法]试验设置贮藏温度为-1℃,采用A、B、壳聚糖、1-MCP、2,4-D等药剂对果实进行预处理,同时,结合塑料薄膜包装对阿克苏灰枣进行贮藏试验.[结果]采用A+2,4-D处理,可减缓阿克苏灰枣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VC的降解、抑制组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这一处理使枣果果实在整个贮期转红率较低,较好的维持了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延缓其衰老速度.[结论]壳聚糖+B处理的枣果果实脆腐果率较低,贮至108 d时,果实脆腐果率仅为0.19;,有效降低了枣果贮藏期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8种不同类型果袋对‘岱妃’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种不同类型果袋对‘岱妃’桃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大小、内在品质和果皮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单层黑色无纺布袋的果实单果重最大,套双层外黄内黑纸袋的果实内在品质较好,套双层外黄中黑里红纸袋的果实色差最好。综合各项指标,双层外黄内黑纸袋是8种果袋中最适合‘岱妃’桃套袋的袋型。  相似文献   

17.
草莓气调保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求一种适宜的草莓保鲜模式。[方法]选择新鲜饱满、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草莓果实为试材,分别置于PVA和PE 2组保鲜袋中,挽口形成自发气调模式,每组分别设冷藏(10±2)℃、添加蚕茧保鲜剂、添加"绿达"牌果蔬保鲜生理调节剂3个处理,以常温为对照,比较各种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草莓的气调保鲜袋保藏、添加保鲜剂气调保鲜袋保藏、气调保鲜袋冷藏效果优于常温及PE保鲜袋保藏。与PE保鲜袋相比,PVA气调保鲜袋对草莓的保鲜效果非常明显,保鲜期延长了5 d以上。冷藏处理结合PVA保鲜袋可大大减少水分散失,延长草莓果实的保鲜时间。保鲜剂结合PVA保鲜袋可明显减缓草莓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结论]该研究为草莓贮藏保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果袋透光性对晚西妃桃裂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晚熟桃品种晚西妃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晚西妃果实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降低果实裂果率,7种果袋套袋的果实裂果率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均显著提高,但不同果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套袋果实花青苷含量高于不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除了3号袋(外表面淡土黄色蜡纸,内层白色蜡纸)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果实糖酸比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在所选用的7种果袋中,以外层表面褐色里黑色,内层白色蜡纸的果袋(5号果袋)在降低果实裂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9.
常温下柿鲜Ⅰ对木洼柿和火柿的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转黄的木洼柿和火柿用柿鲜1保鲜剂处理后装入塑料袋中,置室内常温下可保鲜3个月以上,基本上保持鲜柿的风味和品质,并保持较高的硬度。柿子的呼吸类型较特殊,介于跃变型与非跃变型之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对柿子的软化起很大的作用,其活性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新合成了蛋白质。柿鲜1保鲜机理主要是抑制果实内部乙烯产生和推迟呼吸峰,抑制PG和纤维素酶等水解酶的活性,从而减缓不溶性果胶和纤维素等的水解、以延迟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20.
新疆库买提杏果实采后品质劣变的调控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库买提杏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腐烂率以及果实的外观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贮藏时(1个月),处理6(膜B+保鲜袋+冷藏)处理的果实饱满、有光泽,果实外观、风味好,因而说明处理6能够显著保持果实品质,推迟果实成熟;但长期贮藏时(2个月),处理4(膜A+保鲜袋+冷藏)比处理6果实的外观和品质好,因而认为膜A处理较适宜长期贮藏;贮藏2个月后,处理2(保鲜袋+冷藏)的果实无论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腐烂率,还是外观和品质都较好,综合考虑,处理2更加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