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了湖北白鹅基因组DNA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计算了基因频率、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肌肉水分、脂肪、氨基酸等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检测的8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5个,群体基因的平均杂合度为0.594 5,多态信息含量是0.508 7.在所检测的8个微卫星座位中.ADL166座位AB基因型、MCW0104座位AC基因型、MCW0004座位BB基因型、MCW0120座位AD基因型个体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基因型个体;ADL210座位BB与BC基因型、MCW0104座位AC基因型、MCW0004座位BB与CC基因型、MCW0120座位BB与DD基因型、MCW0014座位AB与BB基因型个体的肌肉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ADL210座位AA基因型个体的肌肉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BC基因型个体,MCW0120座位AC基因型个体肌肉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DD基因型个体.  相似文献   

2.
微卫星标记与鹿苑鸡体重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29对微卫星标记对鹿苑鸡基因组进行扫描,共发现124个等位基因,各座位等位基因数2~10个。通过统计软件SPSS,对29对微卫星标记与鹿苑鸡12周龄体重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8号和3号染色体上的3对微卫星标记ADL278、LEI166、MCW222与鹿苑鸡12周龄体重呈显著相关。位于8号染色体ADL278座位上,基因型为CC个体的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位于3号染色体的LEI166座位上发现3个等位基因,但仅检测到5种基因型,基因型AA缺失;在检测到的5种基因型中,基因型为AB个体的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基因型为BB、BC、CC个体;AC个体的12周龄体重与其他基因型个体无显著差异。MCW222座位亦位于3号染色体,在该座位上,基因型为BC个体的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基因型为AA、AB、AC、CC个体;基因型为BB个体与其他基因型个体12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15对微卫星标记检测50只浦东母鸡群体的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对体尺、体重与微卫星分子标记基因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分子标记MCW0014、MCW0295与胸深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ADL0278、MCW67与龙骨长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相关(P<0.01、P<0.05);ADL0146与骨盆宽存在显著相关(P<0.05);LEI094、MCW0014和MCW67与腿肌率存在显著相关(P<0.05);MCW0094与活重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对与性状连锁的同一标记不同基因型间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座位MCW0014的AC基因型对胸深影响显著(P<0.05);座位ADL0146的AA基因型对骨盆宽影响显著(P<0.05)。结果提示试验所选定的微卫星标记适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且部分微卫星标记位点与体尺、屠体性状呈显著相关,这些结果将为浦东鸡的保种和标记辅助选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剑  初芹  张尧  刘华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0963-10965
[目的]探讨北京油鸡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29对微卫星标记对北京油鸡保种群的192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并通过计算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在29个微卫星标记中共检测到171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2~14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90个;多态信息含量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9,均大于0.5,表现为高度多态性;除5个位.羔(MCW0069、ADI_0112、MCW0183、LE10234和MCW0016)外,其余24个微卫星位点都处于基因平衡状态。[结论]北京油鸡保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北京油鸡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榆垡种鸡场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保存。  相似文献   

5.
以太湖鹅、四川白鹅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MSTN基因与鹅肉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太湖鹅剪切力低于四川白鹅,肌肉脂肪含量高于四川白鹅,差异显著,说明太湖鹅脂肪沉积能力较强,肌肉嫩度较好。MSTN基因P11引物检测到2种基因型AA、AB,且AB基因型个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说明B基因与脂肪沉积有正相关关系。MSTN基因P4引物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BB,且BB基因型个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A、AB基因型个体,说明B基因与脂肪沉积有正相关关系。四川白鹅较太湖鹅生长速度快,90日龄四川白鹅平均体重3 154 g、太湖鹅平均体重2 925 g;但四川白鹅脂肪沉积能力与太湖鹅比相对较弱,四川白鹅肌肉脂肪含量为1.79%,太湖鹅肌肉脂肪含量为2.20%。说明MSTN基因对鹅肌肉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MSTN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以及将该分子标记应用于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探索了与鸡体型参数和屠体性状紧密相关的10个微卫星座位与商品代固始鸡体型参数和屠体性状的关系。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这10个微卫星位点在100只商品代固始鸡中的遗传变异,计算了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结果表明,其中8对微卫星引物表现出多态,平均每个座位检测到3.625个等位基因(3~4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20 3,平均杂合度为0.626 0。通过最小二乘分析,检测到MCW0295、MCW0006、MCW0185、ADL0192位点与体型参数中的5种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MCW0006、MCW0185、ADL0105位点与商品代固始鸡6个屠体性状中的4个性状显著连锁。MCW0295位点的AC基因型有望作为质量的早期选择辅助标记,MCW0006和MCW0185位点的CC基因型有望作为质量、胸宽、胸深、胫长、体斜长的早期选择辅助标记,ADL0192位点的AB基因型有望作为质量、胸宽的早期选择辅助标记;MCW0006位点的CC基因型有望作为全净膛率的选择辅助标记,MCW0185位点的AD基因型有望作为胸肌率和腿肌率的选择辅助标记,ADL0105位点的CC基因型有望作为腹脂率的选择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取湖北白鹅选育群鹅只进行了肉质特性研究.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了180日龄公母鹅肌肉肌苷酸的含量,结果无显著差异.56日龄鹅肉肌苷酸的含量高于180日龄鹅肉.公母鹅鲜肉含水量分别是73.21%和73.49%,氨基酸总和分别为20.66%和20.64%,鹅肉干物质中肌内脂肪含量公母鹅分别为8.23%和9.38%,鹅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公母鹅分别为0.98和0.99,鹅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公母鹅分别为14.22%和14.17%,占氨基酸总量的68.89%和68.69%,其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右玉边鸡体质量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对140只右玉边鸡进行遗传结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右玉边鸡12,14周龄体质量与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9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16 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75 0。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显示:标记MCW0206,MCW0014,ADL0278,MCW0067,MCW0123,MCW0330,MCW0069,MCW0037,MCW0222和ADL0112同时对12,14周龄体质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标记MCW0034对12周龄体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标记LEI0234,MCW0165对14周龄体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MCW0014基因型为201/201的个体12,14周龄体质量的最小二乘均值都显著高于基因型为187/187,195/195的个体(P<0.05);MCW0037基因型为157/157,161/161的个体12,14周龄体质量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为157/161的个体(P<0.05);MCW0067基因型为187/187的个体14周龄体质量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为183/183,181/181的个体(P<0.05)。研究结果表明,标记MCW0014的基因型201/201和MCW0037的基因型157/157,161/161有望作为12,14周龄体质量的辅助标记;标记MCW0067的基因型187/187有望作为14周龄体质量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标记与边鸡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对140羽边鸡进行遗传结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法对边鸡12周龄、14周龄体重与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8 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3 4.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显示,MCW0206、MCW0014、ADL0278、MCW0067、MCW0123、MCW0330和MCW0069对12周龄体重和14周龄体重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MCW0014基因型为201/201的个体12周龄和14周龄体重的最小二乘均值都显著高于基因型为187/187、195/195的个体(P<0.05);MCW0067基因型为187/187的个体14周龄体重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为183/183、181/181的个体(P<0.05).结果表明,标记MCW0014的基因型201/201有望作为12周龄和14周龄体重的辅助标记,标记MCW0067基因型187/187有望作为14周龄体重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卫星标记BM6506和BMS1788在新疆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联性,以期找到与生产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微卫星标记BM6506和BMS1788在新疆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利用POPGENE(Versionl.32)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E)、基因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纯和度(P);用PIC-CALC软件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运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对所检测到的多态标记与生产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2个微卫星标记在新疆山羊群体中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4.162 5、5.732 5,基因杂合度(He)分别为0.759 8、0.825 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PIC)为0.720 8、0.801 6.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绒细度性状上:标记BMS1788的CF和EG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AE基因型个体(P<0.05);在绒长度性状上:标记BM6506的AB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BB、BD和AA基因型个体(P<0.05),标记BMS1788的CF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AD和DE基因型个体(P<0.05);在含绒率性状上:标记BM6506的AC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BB和AA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微卫星标记在BM6506和BMS1788在新疆山羊群体中均表现为高度多态(PIC>0.5),表明新疆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以用作新疆山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和经济性状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杂交后代雏鹅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变化。[方法]利用莱茵公鹅与四川白鹅母鹅进行杂交试验,观察后代雏鹅的外貌特征变化,并研究其生长速度和产蛋性能。[结果]从杂交后代的外貌特征看,绝大多数雏鹅的绒毛颜色、额瘤大小、体形特征与四川白鹅相似,仅有20%左右与莱茵鹅相似。少数后代雏鹅的绒毛颜色为灰色,可能与莱茵鹅的固有特征有关。后代雏鹅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4周龄杂交鹅平均体重比四川白鹅高8.37%,而7和10周龄杂交鹅平均体重比四川白鹅分别高16.49%和15.22%。成年杂交鹅的平均产蛋量为42.35个,远低于四川白鹅。[结论]利用莱茵鹅作父本、四川白鹅作母本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豁眼鹅作为父本的杂交利用效果。[方法]以豁眼鹅为父本,以四川白鹅为母本,测定其杂交后代1~10周龄增重、10周龄体尺及屠宰性能。[结果]在日增重方面,豁眼鹅公鹅、豁眼鹅母鹅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公鹅和四川白鹅母鹅(P0.05),杂交公鹅的日增重明显高于豁眼鹅公鹅和四川白鹅公鹅。在屠宰性能方面,杂交鹅公、母鹅均优于各纯系。在体尺指标方面,豁眼鹅、四川白鹅和杂交鹅的体尺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杂交鹅的平均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胫长、半潜水长等均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P0.05);杂交鹅与豁眼鹅、四川白鹅的胸宽差异不显著(P0.05);豁眼鹅的胫围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杂交鹅(P0.05)。[结论]豁眼鹅可作为杂交利用的父本。  相似文献   

13.
四川白鹅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分析四川白鹅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方法]参照GenBank中发表的鸭IL-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ConA刺激的四川白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RNA中扩增鹅IL-2基因,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四川白鹅IL-2基因全长468 bp,含1个44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46个氨基酸。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该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有4个磷酸化位点,1个糖基化位点,含有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同源性分析表明四川白鹅IL-2基因与鸭、鸡和火鸡IL-2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分别为92.2%、77.5%、78.2%和85.8%、65.5%、64.1%,而与其他种属的哺乳动物及啮齿类动物(如人、猴、大鼠、牛、马、猪、猫、小鼠、兔和鹿)的IL-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分别低于45%和28%。[结论]四川白鹅IL-2基因与鸭和鸡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杂交组合鹅的产肉性能,为肉鹅新配套系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太湖鹅、五龙鹅、皖西白鹅、四川白鹅和三花鹅为研究对象,设计了8个杂交组合。分别对8个杂交组合90日龄鹅的体尺、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和肌肉成分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WXSC组合除髋骨宽外其他各项体尺指标都最大,而SHSC组合的平均体重、体斜长、胸深、胸宽、胫长和颈长都最小。活体重、屠体重和腹脂重都以WXSC组合为最高,分别为3291.36、2956.46和77.84g。SHWL组合屠宰率为92.96%,高于其他7个组合的水平。剪切力值SHT最小只有3.09kg,WXWL最大3.78kg。系水力SCWL组合最高(66.46%),WXSC组合最低(61.48%)。水分含量SHWL最高(73.05%),SCT组合最低(66.77%)。蛋白含量SHT组合最高(23.32%),SHWL最低(21.94%)。脂肪含量SHT组合最高(3.06%),SCWL组合最低(1.67%)。[结论]WXSC组合生长速度最快,SHT组合产肉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更好地了解湖北白猪优质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阶段生长潜力。[方法]测试102头湖北白猪优质系2个世代从出生到20日龄、50日龄及25~90 kg体重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用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和分析,推导了其达90 kg体重日龄校正公式。[结果]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均可拟合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两方程的拟合度分别为0.9710和0.9760。湖北白猪优质系在122日龄左右生长最快,曲线模型中代表极限体重的参数A在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代表生长最大值的日龄参数lnb/k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湖北白猪优质系头2个世代达90 kg体重的日龄为(186.00±25.09)d。[结论]用Gomp-ertz方程拟合的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的拐点为(121.59,52.13),最大日增重为657.00 g/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优质牧草饲养鹅的可行性。[方法]以清远乌鬃鹅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草料配比日粮对其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鹅日增重依次为:臂型草杂种Ⅰ组(47.10 g),精料组(44.97 g),臂型草杂种Ⅱ组(43.87 g),矮象草组(39.48 g)。臂型草杂种Ⅰ干物质营养含量高且粗纤维含量适中,用其混合精料作日粮对乌鬃鹅的促生长和增重效果最佳。用矮象草、臂型草杂种Ⅰ、臂型草杂种Ⅱ混合精料代替全精料养鹅并不会显著影响仔鹅的发育和酮体品质。80日龄鹅的血清TG和HDL差异不显著,但矮象草、臂型草杂种Ⅱ和臂型草杂种Ⅰ饲养的鹅,TC和LDL都一定程度上低于精料组的鹅。[结论]该研究为发展种草养鹅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固始白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方法]利用11个微卫星标记对固始白鹅进行遗传检测,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位点,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这11个微卫星位点在固始白鹅中的遗传变异,计算了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结果]8个位点在固始白鹅上有较好的多态性,平均每个座位检测到4.25(3~6)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为0.597(0.273~0.69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35(0.530~0.76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3447(2.3830-4.9840)。[结论]为固始白鹅的保种和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湖北白猪肝脏作为试验材料,克隆出湖北白猪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Trizol法从湖北白猪的肝脏中提取总RNA,将其作为RT反应的模板,用P2(5'-CAGGTAACTCGTGCAGAGCAAAGGA-3')引物合成IGF-I基因cDNA第一链,以其产物为模板,再以P1(5'-CCCATCTCCCTGGATTTCTTTTTG-3')和P2为上下游引物扩增到大小约为607 bp的产物,并将其克隆至pCRII载体上,经蓝白斑筛选、酶切、测序。[结果]经筛选、酶切、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IGF-I基因的cDNA克隆,它由607个核苷酸组成,其中1~145位是5'端非翻译区,从第146位ATG起始密码子开始至第538位TAG终止密码子5,39~607位是3'端非翻译区,包含一完整的ORF,该ORF共有393核苷酸,编码一个推断由1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该序列与Muller等报道的猪IGF-I基因编码序列完全同源。[结论]成功克隆了湖北白猪IGF-I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了IGF-I基因的高度保守性,为采用转基因技术对湖北白猪进行育种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湖北省"金土地"工程土壤及农作物数据,根据区域地貌特征划分为鄂西山区、鄂北岗地和沿江平原,研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硒含量与其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区域的土壤硒背景值为:鄂西山区0.88 mg/kg,鄂北岗地0.33 mg/kg,沿江平原0.34 mg/kg。鄂西山区农作物的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相关性最好,鄂北岗地次之,沿江平原相关性最弱甚至不相关。[结论]鄂西地区富硒土壤最多,最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沿江平原富硒土壤广泛分布,在适宜条件下也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