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是农作物和果树重要害虫。本研究,为揭示呼和浩特市地区桃粉蚜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应用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等7种杀虫剂对其进行生物测定。试验结果:1.拟除虫菊酯类,SEQ品系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395.20mg/L、29.90mg/L、86.40mg/L。IMAU品系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LC50值分别是591.29 mg/L、1219.30 mg/L、271.81 mg/L。SEQ品系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比IMAU品系高。2.新烟碱类,SEQ品系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是400.23mg/L、395.80mg/L。IMAU品系对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50值分别是340.93mg/L、838.28mg/L。SEQ品系和IMAU品系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不大。3.阿维菌素类,SEQ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值分别是166.40mg/L、1279.96mg/L。IMAU品系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值分别是878.73 mg/L、6716.83 mg/L。SEQ品系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比IMAU品系高。本研究中的SEQ品系对拟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比IMAU品系的高。SEQ和IMAU品系对拟除虫菊酯和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均有敏感性差异与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种群受杀虫剂筛选频度有关。同类杀虫剂的靶标部位相同导致桃粉蚜均对3类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本研究为农业生产当中防治桃粉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地区蔬菜基地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了目前宝鸡蔬菜基地拟除虫菊酯类、抗生素类、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烟碱类农药品种占主导,而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品种使用和检出率较低的现状。提出了试验引进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试纸速测蔬菜农药残留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致可分为有机氮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模拟除虫菊植物活性分子结构人工合成的高效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人畜多为中等毒性.个别为低毒,但残毒低。我国将氮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百菌清列入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可限制使用的农药,对施用安全间隔期及残留量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摸清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收集近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分析归纳蔬菜中农药残留基本数据,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防治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农药管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伤害。2009—2012年从市场、基地随机抽取2 562份各类蔬菜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气相色谱法进行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共36种农药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结果判定。结果表明,2 562份蔬菜样品检出农药超标的蔬菜有187份,超标率为7.3%;检出违规使用的农药涉及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三大类共24种农药,检出234项次;多种农药残留的样品有25份,占检出样品的13.37%,占调查样品的0.98%。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总体呈下降趋势;检测样本存在非法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多种农药混合使用现象,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收集近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分析归纳蔬菜中农药残留基本数据,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防治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农药管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伤害。2009—2012年从市场、基地随机抽取2 562份各类蔬菜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气相色谱法进行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共36种农药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结果判定。结果表明,2 562份蔬菜样品检出农药超标的蔬菜有187份,超标率为7.3%;检出违规使用的农药涉及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三大类共24种农药,检出234项次;多种农药残留的样品有25份,占检出样品的13.37%,占调查样品的0.98%。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总体呈下降趋势;检测样本存在非法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多种农药混合使用现象,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 按照目前较习惯的化学结构分类方法,杀虫剂可分为有机磷类杀虫剂,如甲胺磷、敌敌畏、氧化乐果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克百威、灭多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杀灭菊酯等;有机氯杀虫剂,如硫丹、甲氧滴滴涕等;沙蚕毒素类  相似文献   

7.
桃粉蚜是农作物和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为揭示呼和浩特地区桃粉蚜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本研究应用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等7种杀虫剂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SEQ品系桃粉蚜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LC_(50)值分别为395.20、29.90、86.40 mg/L,IMAU品系桃粉蚜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LC_(50)值分别为591.29、1 219.30、271.81 mg/L,说明SEQ品系桃粉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比IMAU品系桃粉蚜高;SEQ品系桃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_(50)值分别为400.23、395.80 mg/L,IMAU品系桃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LC_(50)值分别为340.93、838.28 mg/L,说明SEQ品系桃粉蚜和IMAU品系桃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不大;SEQ品系桃粉蚜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_(50)值分别为166.40、1 279.96 mg/L,IMAU品系桃粉蚜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_(50)值分别为878.73、6 716.83 mg/L,说明SEQ品系桃粉蚜对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比IMAU品系桃粉蚜高。本研究中的SEQ品系桃粉蚜对拟除虫菊酯类、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比IMAU品系桃粉蚜高,可能与不同生态环境中桃粉蚜种群受杀虫剂筛选频度有关。本研究可为桃粉蚜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抗药性及其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菜蛾(F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小菜蛾通常采用药剂防治,用药种类以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化学合成的杀虫剂为主,近年来又开发应用苏云金杆菌(B.t)微生物制剂和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苯甲酰基脲类)。然而随着各类新型杀虫剂的应用,小菜蛾很快就产生抗药性。近年来研究证明,小菜蛾已对上述各类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  相似文献   

9.
产业信息     
《中国农资》2012,(40):26
<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实施的节能减排和"高毒"类农药退出市场的政策有望大幅提升公司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由于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退市,国内农用市场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需求趋旺,国内卫生用菊酯的需求在未来5-10年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公司开发的一类仿生杀虫剂。它的开发被称为是杀虫剂农药一个新的突破。据有关专家推测,手性农药将成为21世纪新农药开发的热点。其中手性农药杀虫剂主要集中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为新型高效仿生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安全、杀虫谱广、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果树、茶叶、棉花、蔬菜等,已被国家列入替代高毒农药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1.
小菜蛾抗药性治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为各种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对多种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农用抗生素等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论述了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并提出了抗性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及其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巳报道小菜蛾对50多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Bt)类等杀虫剂。本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概况,包括小菜蛾抗性发展、交互抗性、抗性稳定性、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15种杀虫剂对黑麦草幼苗根生长的抑制试验,测定它们对黑麦草幼苗根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5种杀虫剂对黑麦草根的毒性各不相同,其中甲萘威的毒性最大,其EC50值是94.36 mg/L,三环锡毒性最小,EC50值为1 252.93 mg/L,其余的居于二者之间。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黑麦草根的生长抑制效应也不同,总的来说,有机锡类杀螨剂对黑麦草根生长抑制效应最小,其EC50值在710.42 mg/L以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有机磷类杀虫剂对黑麦草根的生长抑制效应具有多样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克百威抑制效应最小,其EC50值是1 179.2 mg/L,甲萘威的抑制效应最大,其EC50值是94.36 mg/L;有机磷类杀虫剂中,辛硫磷抑制效应最小,其EC50值是879.81 mg/L,虫胺磷抑制效应最大,其EC50值是242.75 mg/L。  相似文献   

14.
冯惠  李靖  冯长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878-8881
基于电性距离矢量理论,计算20种重氮乙烷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子的拓扑指数(mk),经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四元和三元数学模型,并采用逐一法交互检验(R2-cv)、F、A。F-IC、tα/2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2个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及预测能力,p%_D和pK_A模型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955和0.988,R2-cv依次为0.929和0.980;根据pK-D的QSAR模型建议重氮乙烷新烟碱类分子可能的杀虫机理;在影响重氮乙烷新烟碱类化合物作用于果蝇nAChRs的亲和力中-N-、-0基团起到主要及正向作用,而在影响哺乳动物α4β2亚型受体的亲和力中-C-、〉C一更重要且为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苹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苹果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功夫、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农药残留物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柱净化,添加浓度分别为0.5、1.0、2.0 mg/kg,回收率在78.16%~104.26%,最低检出限在0.012 1~0.028 4 mg/kg,相对标准偏差在3.2%~7.1%。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完全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皖南山区危害蓝莓的一种重要害虫。采用药膜接触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黑腹果蝇成虫的生物活性。供试药剂以乙基多杀菌素的杀虫活性最高,溴氰虫酰胺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物活性次之。乙基多杀菌素以15 mg·L~(-1)处理后24 h和48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8%和100.0%,处理后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6.90和1.74 mg·L~(-1)。溴氰虫酰胺以40 mg·L~(-1)处理后72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7%。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按厂家推荐剂量处理后72 h对黑腹果蝇也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乙基多杀菌素和溴氰虫酰胺可作为防治蓝莓园黑腹果蝇的理想杀虫剂加以交替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查8种吉林省蔬菜中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农药污染物的残留状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采集8种450件蔬菜样本以气相色谱法进行对所采集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样品总体农药检出率为90.2%。26种有机磷检出率为15.8%,超标样品占10.0%;1种有机氯检出率为33.1%,无超标样品检出;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出率为52.7%,超标样品占6.2%;拟除虫菊酯检出率为52.0%,超标样品占11.3%。说明吉林省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超标率处于较低水平,总体农药残留安全风险不高。部分蔬菜检出两种以上多种农药同时检出率较高,仍然存在使用禁用农药的现象,其安全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试验建立了测定鱼腥草中百草枯和乙草胺残留物的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样品采用高速匀浆提取,固相萃取(SPE)净化,(GC-MS/MS)检测,在0.02~0.50 mg/L范围内,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0.02、0.10、0.50 mg/kg添加水平,样品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3.5%~81.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43%~4.49%。乙草胺检出限为0.00020mg/kg,定量限为0.0008mg/kg;百草枯检出限为0.001 4 mg/kg,定量限为0.005 0 mg/kg。该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适用于鱼腥草中农药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包括敌敌畏、甲拌磷、特丁硫磷、乐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杀扑磷)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提取无需净化,DB-1701柱色谱分离,采用FPD检测器检测,8种农药在15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0~0.9998,检测限达0.01~0.03mg/kg,当添加水平为0.5mg/kg时,该法回收率范围为81.4%~102.2%。该法快速灵敏,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烯酰吗啉在土壤及番茄中的残留状况,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土壤和番茄中烯酰吗啉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振荡提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经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后,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15mg/L范围内,烯酰吗啉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在添加水平为0.5~5.0mg/kg范围内,土壤和番茄中烯酰吗啉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4%~92.7%、89.8%-9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1%~6.59%和1.62%~2.32%。经检测,烯酰吗啉在番茄上的残留量未超过韩国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