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6,(6):15-16
根据吸光度具有可加性原理,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葡萄酒中胭脂红合成色素进行测定。研究胭脂红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该色素分别在216nm、333nm、507nm具有三个明显的吸收峰,并且吸光度与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同时对测定胭脂红含量有影响的苋菜红色素的吸收光谱做了分析,该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1nm。依据吸光度可加性原理对市售某品牌的红葡萄酒进行检测分析表明:该品牌葡萄酒样品中胭脂红色素含量为70.2ug/m L。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较高,可用于饮料、色酒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的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和苋菜红)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方法,为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葡萄酒样品分别用液-液萃取法、聚酰胺吸附法、直接进样法进行前处理,对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该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葡萄酒样品采用聚酰胺吸附法进行前处理,优化的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流动相A液为甲醇,流动相B液为醋酸铵溶液(0.02 mol/L),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变波长检测葡萄酒样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的检测波长分别为430 nm(0~2.2 min),230 nm(2.50~3.95 min),480 nm(3.95~5.00 min)和480 nm(3.95~5.00 min),柱温35℃,检测时间为5 min,进样量为20μL。对葡萄酒样进行的精密度及加标试验表明,以上4种人工色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3%~1.51%,回收率为87.83%~107.42%。【结论】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葡萄酒中4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3.
酸度、光照及温度对饮料绿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色法测吸光度对几种食用合成色素单一或复合调酸成绿色的研究表明,绿色饮料的颜色稳定性易受酸度(pH值)、光照、紫外光照射以及温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不同酸度梯度、不同时间光照、紫外光照射和加热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绿色较为稳定的一组是亮蓝 柠檬黄 果绿 胭脂红,其次是亮蓝 柠檬黄 日落黄;最不稳定的一组是亮蓝 柠檬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找出食品中未知添加物,为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南宁部分地区鸡、鸭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6种合成色素进行检测。[结果]南宁部分地区136个供试样品中有13个样品检测出合成色素,检出率约为10%,其中5个样品中同时添加胭脂红与日落黄;剩下8个样品中,5个添加柠檬黄,2个添加日落黄,1个添加诱惑红。[结论]鸡鸭肉制品中检出多种合成色素,可为进一步修订肉制品调味料等上游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7种食用色素对香石竹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香石竹对日落黄和柠檬黄适应性较好;其次为亮蓝、胭脂红和苋菜红,对鸡蛋黄和果绿适应性较差。不同食用色素适宜的染色浓度和染色时间分别为日落黄12 g/L、3 h,柠檬黄6 g/L、3 h,亮蓝9 g/L、4 h,胭脂红9 g/L、4 h,苋菜红3 g/L、4 h,鸡蛋黄6 g/L、6 h,果绿12 g/L、6 h,适宜的pH值分别为8.0、8.9、6.6、8.9、9.2、8.3和7.6。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香石竹瓶插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4-6 d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彩色棉色素含量.[方法]对不同浓度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粗提液扫描分析.[结果]绿色棉纤维色素提取液在252 nm附近吸收峰随色素浓度减小向短波长方向小幅度移动,棕色棉纤维色素吸收峰随浓度减小向紫外短波长方向移动幅度较大.对色素粗提液200~700 nm所有吸收值与相对浓度的相关系数进行筛选,选择最大相关系数对应波长为定量分析特征波长,确定绿色棉纤维提取液定量分析特征波长为417 nm,棕色棉纤维提取液定量分析特征波长为613 nm,并且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回归方程分别为:C绿=0.053 5 A,R~2=0.996 5;C_棕=0.021 7 A,R~2=0.987 8.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结论]彩色棉纤维色素吸收值对相对浓度的回归方程有明确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液相-光谱联用,采用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进行计算,建立了饮料中柠檬黄和日落黄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先采用全波长光纤光谱仪建立不同浓度柠檬黄和日落黄的标准光谱数据库,以及市售碳酸型饮料和功能型饮料的样品光谱数据,再进行液相-光谱联用,得到扣除饮料中待测组分后的本底光谱数据;运用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进行计算饮料中柠檬黄和日落黄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3~30μg/m L内柠檬黄和日落黄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柠檬黄=0.997 6,R2日落黄=0.999 8);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计算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比较,相对误差小于2.5%,样本加标回收率为89.5%~109.0%,RSD为4.9%~6.1%,该方法能满足定量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蓬纂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该文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蓬藁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内)是502nm,在酸性条件下(pH≤4),该色素较稳定.色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不好.色素热稳定性较好,但氧化剂 H2O2 及高浓度NaSO3对它有严重破坏作用.强光对色素的破坏较之自然光、黑暗来得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蓬纂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该文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蓬藁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内)是502nm,在酸性条件下(pH≤4),该色素较稳定.色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不好.色素热稳定性较好,但氧化剂 H2O2 及高浓度NaSO3对它有严重破坏作用.强光对色素的破坏较之自然光、黑暗来得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步骤,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液体食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诱惑红6种人工合成色素,以此提高合成色素的检测效率。[方法]试验优化了前处理方法,液体食品基质比较干净时采用直接水提进样法,基质比较复杂时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法;优化了梯度洗脱程序和波长程序等仪器条件。[结果]6种人工合成色素浓度在5~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柠檬黄、苋菜红、日落黄、胭脂红、诱惑红的检出限为0.031 25 mg/kg,亮蓝的检出限为0.125 00 mg/kg,样品添加标准物质后平均回收率在89.0%~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6%~3.12%。[结论]该研究可为实验室日常的人工合成色素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楂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楂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稳定性。[方法]用UV-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山楂红色素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再用721分光光度计在该波长下测定不同色素溶液的吸光度值。[结果]液泛提取法是提取山楂红色素的最佳方法,其色素的色价和收率均高于另外2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相对较少。山楂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3nm,温度上限约为50℃,其在酸性溶液中有良好的稳定性,浸提液在室内比较稳定,对阳光较敏感。K+对色素没有明显影响,Ca2+对色素的吸光值有一些增强作用,而少量Fe3+会对色素产生严重影响。[结论]以0.1%HCl-95%乙醇为浸提液,采用液泛法提取山楂红色素能提高色素的色价和收率。  相似文献   

12.
食用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虽然合成色素一般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合成色素的缺陷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合成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蓬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 ,该文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蓬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 (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内 )是 5 0 2nm ,在酸性条件下 (pH≤ 4 ) ,该色素较稳定。色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不好。色素热稳定性较好 ,但氧化剂H2 O2 及高浓度Na2 SO3 对它有严重破坏作用。强光对色素的破坏较之自然光、黑暗来得大。  相似文献   

14.
以远东疣柄牛肝菌菌丝体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其色素的工艺。结果表明: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影响色素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液料比,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90%乙醇、液料比75mL/g、超声波功率400W、温度60℃提取50min。  相似文献   

15.
相关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不按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如肉制品是不允许使用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等合成色素的.  相似文献   

16.
以远东疣柄牛肝菌菌丝体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其色素的工艺。结果表明: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影响色素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液料比,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90%乙醇、液料比75 mL/g、超声波功率400 W、温度60℃提取50 min。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蓬lei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该文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蓬lei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内)是502nm,在酸性条件下(PH≤4),该色素较稳定。色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不好。色素热稳定性较好,但氧化剂H2O2及高浓度Na2SO3对它有严重破坏作用。强光对色素的破坏较之自然光、黑暗来得大。  相似文献   

18.
江文世  陈雯雯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526-2528
研究三角梅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去离子水及葡萄糖为浸提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40nm,采用0.03 g/mL的葡萄糖溶液作为浸提液浸提效果好,对应的浸提时间是9~10h,pH值为6~8为宜.  相似文献   

19.
彩色棉纤维色素提取和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白色棉、棕色棉和绿色棉的成熟纤维为材料,用有机溶剂(乙醇、乙醚、二甲苯),酸性、碱性溶液,以及HNO3/乙醇溶液,分别对不同颜色纤维中的色素进行提取. 结果表明,采用HNO3/乙醇溶液消煮法可以将彩色纤维中的色素物质提取出来. HNO3/乙醇的色素提取液在光谱波长为412 nm处有一个最大吸收峰;颜色深浅不同的棕色或绿色棉纤维提取液在这一波长处的吸收值差异显著,随着纤维颜色的加深提取液吸收值增大(0.063 4~0.990 0);白色纤维的提取液在412 nm处的吸收值很小(0.007 2),可忽略不计.因此,用HNO3/乙醇法提取棉纤维色素和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可以定量比较彩色棉纤维的色泽深浅. 在用酸性和碱性处理棕色和绿色棉纤维时,发现纤维颜色的深浅程度随处理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纤维中色素含量与纤维素含量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憎水性红曲黄色素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乙酐处理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得到了憎水性红曲黄色素,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由FTIR测定结果推测,在反应中可能产生酮与酸酐的缩合反应.反应后的红曲黄色素可以溶于多种较低极性的溶剂.在加热过程中,添加Al^3 的色素溶液稳定性较差,添加Sn^2 或Mg^2 的色素溶液比较稳定,而添加Fe^3 或Ca^2 后,色素溶液光密度则略有上升,色素溶液光密度随光照或水浴加热时间延长而呈接近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