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是能够引起人类及动物患病的重要致病菌。本实验测定了白鲜碱对临床22株临床分离氟康唑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实验测定了两药联合应药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值。结果表明,白鲜碱有较好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且与氟康唑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一种基于96孔板的快速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美蓝—酶标仪检测法对从广西山口、防城、北海三个地点红树林分离的498株细菌,299株真菌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57株细菌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占总分离细菌数的31.5%,88株真菌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占总分离真菌数的29.4%。且抗白色念珠菌活性菌株的比例与样品来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引起败血症的真菌种类及药敏实验结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分离自本院患者血液的186株真菌的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结果 186株念珠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共分离出107株,占57.53%;季也蒙念珠菌以16.13%(30株)占据第二位;热带念珠菌与近平滑念珠菌分别为18株和16株,分别占9.68%和8.60%.186株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均达到或超过80%.结论 引起败血症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占到50%以上.5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对186株念珠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均达到或超过80%.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那他霉素(natamycin,NAT)的敏感性,并研究NAT分别和氟康唑(fluconazole,FLU)、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TC)联合抗念珠菌效应。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M27-A3方案测定NAT、FLU和ITC对40株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以棋盘法测定NTA分别和FLU或ITC联合抗真菌作用。结果: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得NAT、FLU和ITC对白念珠菌(15株)MIC范围分别为:2.0~4.0、2~64μg/mL和2~16μg/mL;对克柔念珠菌(5株)MIC范围分别为:2.0~4.0、16~64μg/mL和0.5~2μg/mL;对光滑珠菌(10株)MIC范围分别为:1.0~4.0、4~32μg/mL和1~4μg/mL;对热带念珠菌(10株)MIC范围分别为:2.0、1~4μg/mL和0.5~2μg/mL。NAT与FLU在体外联合应用时,对67%(10/15)的白念珠菌、40%(4/10)的光滑念珠菌和对50%(5/10)的热带念珠菌变现为协同作用;NAT与ITC在联合应用时,对33%(5/15)的白念珠菌、20%(1/5)的克柔念珠菌和60%(6/10)的光滑念珠菌和对40%(4/10)的热带念珠菌变现为协同作用;NAT与FLU或ITC在体外联合应用时,对所有菌株均无拮抗作用。结论:念珠菌在体外对NAT敏感,当NAT与FLU或ITC联合时,对部分念珠菌有联合效应,无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泡菜中成功筛选分离出1株乳酸菌并对其抑制白色念珠菌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从四川大凉山农家泡菜中分离筛选出1株乳酸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测定该筛选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大小、生长曲线影响、最小抑菌浓度和细胞形态作用,初步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菌株SD26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到26 mm,共培养能显著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该植物乳杆菌SD26对活菌数为3.0 × 107 CFU/mL的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活菌数为4.0×108 CFU/mL.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植物乳杆菌SD26能破坏白色念珠菌细胞膜的完整性.[结论]从泡菜中筛选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SD26,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是通过破坏其细胞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酵母菌分子分类方法和药物敏感性特征.方法临床收集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93株酵母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酵母菌药敏试剂盒ATBTMFUNGUS3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核糖体基因26S r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为依据研究其菌种的分子分类方法.结果 93株酵母菌分为光滑假丝酵母菌(38/93)、白色假丝酵母菌(23/9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6/93)、似平滑假丝酵母菌(9/93)等9个种11个基因型.其中有18株为敏感株,3株完全耐药.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是5FC 83.87%,AMB 93.55%,FCA 27.96%,ITR 21.51%,VRC 43.01%.结论基于核糖体基因的分子分类法可以准确鉴定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种呈现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5.27%的分布特征.93株酵母菌对AMB,5FC的敏感性高于三唑类药物,三唑类药物中ITR耐药率高于VRC,FCA.药物敏感性与菌种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寄主或不同来源的11种29株拟青霉进行抗白色念珠菌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筛选,发现古尼拟青霉菌株RCEF0866的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在菌丝浓度为100.0 mg.mL-1时,其提取物的抑菌圈达到(18.1±1.7)mm;菌株RCEF0866和RCEF4118的菌丝体甲醇提取物还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在菌丝浓度为5.0 mg.mL-1时,其对0.4 mg.mL-1的DPPH(1,1 diphenyl-2-picryhydrazyl)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75%和79.53%。对菌株RCEF0866菌丝体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薄层抑菌试验发现,其抗真菌主要成分的Rf值为0.90,表明该抗真菌成分为低极性成分。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薄层试验结果表明,RCEF0866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具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成分的Rf值为0.80,表明该清除自由基成分也为低极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分离筛选滇金丝猴肠道中抗白色念球菌效果好的菌株,并对其抑菌能力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滇金丝猴肠道优势菌株,采用滤纸片法筛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强的菌株,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鉴定其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从滇金丝猴粪便中分离筛选出抑白色念珠菌活性菌株6株,其中菌株B9抗菌效果最好,且其除对甲硝唑不敏感外,对大部分药物敏感。经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菌株B9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Cohn)细菌。滇金丝猴肠道中存在抗白色念珠菌效果好且药物敏感安全性高的细菌,为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物质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刘建玲  李宏铎  王军  万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485-11487
[目的]筛选出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粘细菌并对其进行种类鉴定。[方法]从全国23个省、自治区的200个腐殖质土样中分离纯化出237株粘细菌;将菌株在4种不同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发酵产物通过甲醇提取得到代谢产物;以白色念珠菌为模型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复筛后得到1株编号为ZJ2的粘细菌,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对该菌株进行16SrDNA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ZJ2为橙色粘球菌(Myxococcus fulvus)。[结论]菌株ZJ2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存在对白色念珠菌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研究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石香薷主要成分麝香草酚对植物病原菌的影响。[方法]采用管碟法研究麝香草酚对13种致病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麝香草酚对13种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恶苗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4种植物病害真菌的抑制效果极显著,抑菌效果与麝香草酚浓度呈正相关,对这4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0.063、0.063、0.25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0.125、0.063、3.000 mg/mL。[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麝香草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链霉菌S417菌株发酵液的抗真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链霉菌S417发酵液的抑菌谱;以采后香蕉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经不同理化园子处理后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链霉菌S417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真菌的抑制率在82.53%~69.63%之间,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株.120℃处理20 min,发酵液仍有较强抑菌活性;紫外线照射25 min,对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阳光照射4h,抑菌活性丧失;发酵液对酸碱稳定,在pH值6.0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周铁军  向丽  杨成万  龚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47-8550
[目的]研究诃子鞣质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诃子有效成分鞣质,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检测鞣质的含量,并采用微量稀释法研究诃子鞣质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观察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白假丝酵母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诃子鞣质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33 mg/ml,而最低杀菌浓度为30.67 mg/ml。诃子鞣质提取物可导致白假丝酵母细胞变形、形态结构改变,最终导致其死亡,同时会抑制细胞芽管、假菌丝的形成。[结论]诃子鞣质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解淀粉芽孢杆菌HAB-7 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B-7是一株分离自豇豆根际土壤、 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及其发酵液粗提蛋白对植物病原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以橡胶树炭疽菌为指示菌,对其发酵上清液经60%、80%硫酸铵盐析获得的抗菌粗蛋白进行测试﹔ 并将HAB-7菌液稀释成6个浓度梯度,分别用来对番茄种子进行促生测试.结果显示﹕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1.03%﹔ 其发酵上清液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56.80%,80%硫酸铵粗提蛋白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38.88%﹔10-4 CFU/mL的HAB-7菌液浓度促进了番茄种子胚根的伸长,长度比CK提高67.76%.HAB-7菌株对植物病原菌有较广谱的抑菌活性,其分泌的活性物质除了活性蛋白外,可能还有其他的活性物质,低浓度的HAB-7菌液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其致病机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瓜馥木总生物碱及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柑橘疮痂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和梨褐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g/L时,瓜馥木总生物碱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它们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4535、1.3921、2.0200、1.9084、1.6413、2.7041g/L;从瓜馥木总生物碱分离得到的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6种病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1,2-亚甲二氧基-N-甲氧酰基-阿朴菲生物碱对6种病菌的EC50分别为0.1539、0.2334、0.1367、0.1735、0.4012、0.3168g/L。  相似文献   

15.
红树内生细菌AmS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了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辣椒疫霉和香蕉枯萎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发酵液甲醇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菌株AmS2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为11.5 mm,显微观察抑菌带边缘菌丝末端膨大成球状、分枝增多、细胞壁破裂.发酵液甲醇提取物能够抑制6种病原真菌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增强,其中对辣椒炭疽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和EC95分别为0.8923 mg/mL和2.4939 m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药源植物檀香紫檀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抗菌活性,为寻找新型抗菌活性物质提供参考。【方法】从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园采集3株健康檀香紫檀的根、茎、叶组织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其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檀香紫檀内生真菌进行分类和鉴定;分别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2600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44102、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CMCC51252、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CMCC50115、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10231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98003的抗菌活性。【结果】从450块檀香紫檀组织中共分离到337株内生真菌,其中来自叶172株、茎66株、根99株,隶属15个属。叶部内生真菌的相对分离率和定殖率最高,均为79.63%;叶部、根部和茎部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2、0.93和0.64,三者间差异显著(P< 0.05)。木霉属(Trichoderma sp.)为根部优势属,相对分离率为28.28%;青霉属(Penicillium sp.)为茎部和叶部的优势属,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6.97%和52.91%。45株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有16株内生真菌(35.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活性;36株(80.00%)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具有抑菌活性;有15株(33.33%)对6种测试细菌和真菌均具抑制活性,其中菌株L9(Colletotrichum sp.)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对黑曲霉抑制活性达67.35%,对其余5种测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结论】檀香紫檀内生真菌类群分布具有一定的器官组织特异性,物种多样性较丰富,且蕴含有较高比例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菌株,可为新型抗菌活性物质的筛选与开发提供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雪松松针中分离纯化得到11株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和抑菌圈法将11株内生真菌分别对10株供试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内生真菌至少对1株供试病原菌存在抑菌活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显示N03菌株对苹果腐烂菌(Cytospora mandshurica)抑制率达到80.56%,N06菌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率达到80.74%。N03菌株不同天数的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与内生真菌的生物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出的DBR-12和DBR-23两株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其在抗菌剂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首先用液体培养基对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采用两相溶剂液液萃取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然后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毒平板法分别测定发酵产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和15种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DBR-12和DBR-23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DBR-12对玉米小斑病菌等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有效中浓度(EC50)为0.010 4~0.079 7 g/L,其中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毒力最高;DBR-23对除玉米小斑病菌外的9种病原真菌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020 6~0.174 6 g/L,其中对甘蔗凤梨病菌的毒力最高。DBR-12发酵产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107 8~0.646 9 g/L,其中对金橘砂皮病菌的毒力最高。DBR-23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痢疾志贺氏菌等12种动物致病菌有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 g/L;DBR-12发酵产物对动物病原菌无抑菌活性。综上,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DBR-12和DBR-23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抗菌剂领域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NATA-NE),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合纳米乳和纳他霉素的优势,将纳他霉素制成水包油型NATA-NE,以酮康唑和特比萘芬作为阳性药物对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M27A和M-38P,测定药物对3种受试菌株的MIC,并研究了NATA-NE的杀菌效果。【结果】NATA-NE对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MIC值为1,0.5,0.5 μg/mL;NATA原料药、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上述3种菌的MIC值分别为2,1,1 μg/mL;4,8,8 μg/mL和1,8,16 μg/mL,NATA-NE的MIC值均小于或等于其他3种药物。3种菌在2 μg/mL NATANE的作用下1.5 h后,均未见生长;NATA原料药则需要4 μg/mL、2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而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分别需要16 μg/mL、4 h和32 μg/mL、4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结论】临床使用NATA-NE治疗动物真菌病时,可适当降低给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以降低成本和对动物不可预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