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农用抗生素产生菌A2C菌株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8种植物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葡萄白腐病菌、桃腐烂病菌和柳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对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苹果褐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抑制率达到80%以上的病原菌占供试病原菌总数的77.8%.A2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发酵液对光和热稳定,在灯光和日光处理24 h或在60℃和80℃水浴里处理60 min,其抑菌活性几乎不变,但对酸碱稳定性差.菌株传代试验结果表明, 该菌株连续传代10次(2 d/代),其发酵液的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极端环境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沈玲  郭正彦  吴文君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146-149,154
研究极端环境(极冷极热,极酸极碱,高盐、高压、高辐射等)中的放线菌是放线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这类放线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必须采用高选择性的分离培养基和特殊的培养条件才能分离到.笔者就近10年来关于极端环境中稀有放线菌常用的分离方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采自陕北沙漠的沙土中分离出一株链霉菌A1。通过对其进行的包括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初步确定其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广谱、较强的抗真菌和细菌活性。盆栽试验中,A1菌株的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作用达到87.85%,治疗效果也达到81.1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A1菌株的发酵液对黄瓜霜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78.97%,是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潜力菌株。  相似文献   
4.
土壤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优化土壤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从安徽、浙江、山东、陕西等地采集的31份土样中的稀有放线菌进行了选择性分离。结果表明:以改进的HV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将土壤样品稀释100倍,添加2×10-5 g/mL重铬酸钾+2×10-5 g/mL萘啶酮酸+1×10-5 g/mL卡那霉素作为抑制剂分离效果最好。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为指示菌,从分离的417株放线菌中筛选出H32、H75、H223、H227、H238等5株可代谢抗菌活性物质的菌株。离体条件下,5株放线菌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H223和H238菌株发酵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小于10 mL/L;H32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25.5、28.9和29.9 mL/L。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显著,其中H223菌株发酵液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30 mm以上。盆栽实验结果表明,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73.45%~82.35%,治疗效果为67.74%~70.80%。  相似文献   
5.
利用链霉素耐药性突变筛选抗菌活性放线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链霉素耐药性突变,从天然无抗菌活性或活性微弱的12株放线菌中筛选活性菌株。在链霉素浓度为25 μg/mL时共获得99株耐药菌株。通过抑菌活性测定,发现7株耐药突变菌株的发酵液产生了抑制细菌活性,其中仅耐药突变株67S-14所产生活性物质的遗传性能稳定。室内抑制真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67S-14发酵液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的抑制率较原始菌株No.67提高50%以上。该突变株在菌落形态方面与原始菌株存在较大的差异。Doskochilova溶剂系统纸层析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可能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HPLC分析结果表明,该抗生素可能是突变菌株67S-14产生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6.
银杏内生真菌T4抑菌活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组织法分别从银杏组织器官(根、茎、叶)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其中16株内生真菌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内生真菌T4活性尤为突出。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T4菌株发酵液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nd-shurica),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irin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ndshurica)的抑制作用达到92.31%。T4菌株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其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胰蛋白胨。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内生真菌T4属于镰孢属(Fusarium sp.)。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雪松松针中分离纯化得到11株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和抑菌圈法将11株内生真菌分别对10株供试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内生真菌至少对1株供试病原菌存在抑菌活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显示N03菌株对苹果腐烂菌(Cytospora mandshurica)抑制率达到80.56%,N06菌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率达到80.74%。N03菌株不同天数的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与内生真菌的生物量相关。  相似文献   
8.
溴菌腈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溴菌腈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溴菌腈在苹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在苹果中半衰期为0.9~1.0 d,药后14 d消解90%以上;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0.8~1.2 d,药后21 d消解90%以上.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施药浓度2000~4000 mg·kg-1(有效成分500~1000 mg·kg-1),施药3~4次,药后7、14、21 d苹果和土壤中残留量均未超过0.1 mg·kg-1.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新型抗生素的开发研究提供有效途径。【方法】对放线菌SL-5在链霉素不同浓度下的耐药突变菌株进行分离和活性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活性菌株进行发酵优化。【结果】从无活性放线菌SL-5的耐药菌株中得到1株活性突变菌株str-14,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其发酵液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7.5 mm。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小米10 g/L,葡萄糖20g/L,酵母粉2 g/L,蛋白胨7 g/L,混合VB1.5 mg/L,NaCl 2.5 g/L,CaCO32.0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8.0,装液量70 mL(250 mL三角瓶),180 r/min培养7 d。【结论】通过引入链霉素耐药性突变获得抑菌活性物质,是创制新型抗生素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