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农科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分布具有以下特点:呈现院校分层现象,与国家重点学科密切相关,主要为各校传统学科,农业基础学科进步明显。分析其成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推动,国家重点学科实力较强,学校办学传统的延续,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为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农科类高校应优化学科布局,组建优势学科群,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重点农业高校的学科短期内实现了超常规高度综合化,但优势学科还是农科;学科管理模式以学院管理模式为主体,学科集群优势难以形成;体系构建以学科导向,疏远了社会发展需求。研究提出应当精简学院数量,设立大农科专业学部或专业研究生院,拓宽学科支撑平台;强化优势学科门类建设,避免"大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切实解决现实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背景下农林高校工农融合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工科中的新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强度支撑并推进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随着"新工科"这一概念的提出,农科类高校农科和工科的相关度越来越高,以新工科反哺农科,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有重要意义。为了突破学科壁垒,加速工农的融合发展,分析了农科类高校的优势以及从学科发展的协调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数据的利用程度方面的不足,探讨了在工农融合发展的理念下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部分数据的策略。通过加快工农的融合发展,可以为农科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在建设学科的功能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谋求高校学报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清醒认识学报在建设学科的功能,强化为学科建设服务,这是由高校学报独特的办刊宗旨和使命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所决定的。学报对培养学科人才、巩固优势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和宣传学科成就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报要明确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办刊原则,扶持编辑主动支持和参与学科建设,提高学术质量引领科研前沿,为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应不断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农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靠人才,这为人才提供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潍坊科技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办学宗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新、丰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寿光模式”的新内涵,探索构建了“多学科交叉”“学研创融合”“科产教一体”“校地企联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农科人才“U-G-R-E”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适应问题,逐渐摸索与实践出一条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农科人才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辽宁农科类学科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分析了辽宁农科类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发展农科类学科建设是实现辽宁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提出到2010年农科类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基本任务;论述了保证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农科类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矛盾逐渐凸现,主要原因是农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农科毕业生多为单一规格的理论型人才,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差。农科类高校应尽快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实践内容、加大实践经费投入、完善实践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提高农科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非农工科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为了打破传统农业学科建设的智能化瓶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济大学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唯一的非农业类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同济模式已见成效。以同济大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科的改革和建设为例,通过对涉农学科的建设思路、课程设置、平台孵化、培养模式等进行分析,为同济大学农业工程专业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的同时,也为其他非农工科院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振兴人才”探索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村官"目前的发展态势,指出了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基层的优势和不足。对农科高校的大学生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不断加强农科高校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地方农业院校要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作用,必须提高涉农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扎实做好农业各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山东农业大学认真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在加大农科类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农科专业优化调整、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类人才教学培养质量、加强农科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五个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高校力量。  相似文献   

11.
学科建设应遵循知识生产模式的演变规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农科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与发展转型的应循之道成为焦点。知识生产模式历经三次变革,知识生产模式I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科发展的实然困境,而知识生产模式I与II的结合则为农林院校新农科发展的应然向度提供了角度,即实现学科建设现代化、基础科学研究应成为重要内容、与时俱进的新农科人才培养观、凝练特色并形成优势,以及学科质量控制多元化等。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交融优势、教育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更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高校"双一流"建设以追求"一流"为最终目标,突出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优势特色学科如何评价为切入点,对比分析高校类型、学科属性、被调查者群体的不同,对比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评价认知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明确高校"双一流"差异化发展思路。在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重视优势特色学科分类评价与内涵发展,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用世界一流水平检验学科发展状况,坚持走开放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农业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则是农业高校冲击"双一流"的重要引擎和必然选择。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农业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但也存在着数量不足、竞争力不强、覆盖面偏窄、应用学科为主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农业高校应及时改造提升传统学科,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提升学科知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更加多元化。为了解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就业意向,对新疆4所高校的农科类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到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标准、就业地域的选择和就业单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科分馆作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主要平台之一,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有着独到的优势地位,其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与高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及时认清学科分馆参与学科建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可以极大推动学科服务,同时对于促进学科分馆的建设及学科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地方农科本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从构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体系,以现代高新技术充实提升传统农科专业内涵,促进农科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5个方面阐述了地方农林高校培养农科本科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构建研究型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从21世纪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出发,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创新人才的客观需求,阐述了构建研究型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转变教育思想是先导、学科综合化是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是核心、学科建设是重点、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高等教育质量是根本等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特点与学科建设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4,他引:2  
学科建设是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基础工程。文章分析了不同于高校的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的特点,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学科建设体系构成,提出了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如制订学科体系建设规则、加强学科人才与团队建设、强化学科平台和基地建设等,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