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气调对猕猴桃果实采后乙烯生成的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调贮藏条件下猕猴桃果这成熟延缓,组织内乙烯含量及乙烯生成速率明显低于对照,气调处理抑制乙烯生成的效应主要通过抑制ACC合成实现,也报制ACC氧化酶活性,降低ACC/(ACC+MACC)比值。ACC含量猕猴桃果实采后乙烯生成的限制因子,气调条件下果实组织内乙烯含量、ACC含量及ACC氧化酶活性变化出现交替升降现象。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果实乙烯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刚采收的猕猴桃硬果不产生乙烯,也无ACC氧化酶活性,但有少量ACC存在,随着果实的软化,乙烯开始出现并很快达到释放高峰,乙烯的释放与ACC氧化酶的活性及ACC的含量变化一致。用外源乙烯或机械伤处理加速了猕猴桃果实内源乙烯释放的原因,是这些处理促进了ACC的合成并增加了ACC氧化酶的活性,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强烈地抑制了ACC氧化酶的活性和乙烯的释放,浸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乙烯释放,ACC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刚采收的猕猴桃硬果不产生乙烯,也无 ACC 氧化酶活性,但有少量 ACC 存在。随着果实的软化,乙烯开始出现并很快达到释放高峰,乙烯的释放与 ACC 氧化酶的活性及 ACC的含量变化一致。用外源乙烯或机械伤处理加速了猕猴桃果实内源乙烯释放的原因,是这些处理促进了 ACC 的合成并增加了 ACC 氧化酶的活性。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强烈地抑制了ACC 氧化酶的活性和乙烯的释放。浸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乙烯释放、ACC 氧化酶活性及ACC 含量影响不大,因此浸钙处理后减缓猕猴桃果实软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反义ACC氧化酶基因的导入对番茄乙烯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反向克隆的ACC氧化酶基因通过Ti质粒导入到番茄基因组中,转基因番茄植株叶片和果实中ACC氧化酶活性和乙烯产生速率均受到显著抑制,显示出反义基因能抑制靶基因(ACC氧化酶)的表达。子代抗性标记基因的分离结果表明呈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5.
在15-0℃的缓慢自然降温的土窑洞和改良通风库条件下,利用碳分子筛气调机控制1%-5%O2和1%-6%CO2进行气调贮藏红星苹果,可以强烈地抑制果实组织中ACC的转化和乙烯的生成,保持果实的品质,减少失重率,有效地控制虎皮病的发生,延长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6.
以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A.chev.)C.F.Liang et A.R.Ferguson]“布鲁诺”(Bruno)果实为试材,研究(20±1℃)后熟过程中乙烯生成、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具有典型的乙烯跃变峰,峰值出现在采后第11天左右;SOD活性变化与ACC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6766~(?));过氧化物酶活性峰值于乙烯跃变峰之后出现。果实可溶性固型物(TSS)含量在整个后熟过程中呈持续上升趋势。SOD可能参与了猕猴桃果实的后熟调节,在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OD活性变化可以作为猕猴桃果实组织衰老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7.
在15~0℃的缓慢自然降温的土窑洞和改良通风库条件下,利用碳分子筛气调机控制1%~5%O_2和1%~6%CO_2进行气调贮藏红星苹果,可以强烈地抑制果实组织中 ACC的转化和乙烯的生成,保持果实的品质,减少失重率,有效地控制虎皮病的发生,延长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8.
冬雪蜜桃在气调冷藏期间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本研究主要探讨晚熟冬雪蜜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在1℃普通冷藏,自发性气调(MA)和气调(CA)贮藏条件下果实酶活性变化与褐变的反应,品质特性和贮藏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冷藏和MA相比,CA贮藏的桃表现出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在相同的贮藏时间果实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显著较低(P=0.05)。气调贮藏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晚熟冬雪蜜桃果肉的褐变,对保持果皮颜色和品质有利,在5%O2+10%CO2气体条件下82d果肉不褐变。但是,CA贮藏的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它处理的果实没有 明显差异。冬雪蜜桃在CA下贮藏92d果实的风味正常。  相似文献   

9.
贮藏温度对猕猴桃果实的乙烯释放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猕猴桃果实的乙烯释放,呼吸强度及品质变化的相关性。在4℃条件下,乙烯释放低,果实内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很小,硬度随贮藏期的延长缓慢下降;而在25℃条件下,由于乙烯含量的明显升高,在短期内果实品质变化较大,尤其蛋白质,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较大下降趋势,硬度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新红星苹果发育过程中果实和种子乙烯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新红星苹果果实和种子的乙烯产生,ACC含量和ACC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果实成熟之前,种子一直产生低水平的乙烯,但高于同期果实果产生的乙烯。8月中旬,乙烯开始在子房室内积累,且浓度不断增加,近果心果肉(由于房壁的中外层和花托的髓部发育而成)的ACC含量一直高于近果皮果肉(由花托的皮部发育而成)。果实乙烯大果产生前,各心皮的腹缝线处组织变得疏松,革质化的内果皮上产生许多袭缝。根据实  相似文献   

11.
ACC氧化酶是调节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文中主要对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控植物果实内乙烯的含量从而延长水果货架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Red Fuji apple (Malus domestica Borkh var. Red Fuji) fruit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1-MCP on ethylene biosynthesis metabolism during stor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MCP maintained the firmness and inhibited the respiration rate, LOX activity and ethylene production rate of fruits. Further study indicated that 1-MCP inhibited ACS (ACC synthase) activity from the 15th day, increased ACC accumulation,and delayed the appearance of ACO (ACC oxidase) activity peak. The increase of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was also inhibited by 1-MCP during fruit ethylene climacteric time.  相似文献   

13.
对果实发育过程中乙烯的合成与调控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乙烯合成过程中的3个关键酶ACC合成酶、ACC氧化酶和SAM合成酶以及信号传导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及乙烯合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烯合成途径为线索,研究李(Prunus domestica L.)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乙烯释放量、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丙二酰氨基环丙烷羧酸(MACC)含量以及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乙烯在李果实成熟软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硬度和可滴定酸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李果实成熟期的软化启动阶段,乙烯释放量、ACC含量、ACS和ACO活性增强缓慢,此时乙烯释放量也比较低,ACS和ACO的活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在成熟过程中三者高峰值同时出现在软化后期。证明李果实成熟期的软化启动阶段,乙烯并非是软化启动因子,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启动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5.
1-MCP对苹果果实贮藏期间乙烯合成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红富士(MalusdomesticaBorkhvar.RedFuji)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MCP(1-methylcyclopropene,1-甲基环丙烯)对果实贮藏期间乙烯生物合成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维持果实硬度、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脂氧合酶活性和乙烯的释放。进一步研究表明,1-MCP处理抑制果实贮藏15d后体内ACS活性,增加ACC含量的积累,延迟ACO活性高峰的出现,并抑制果实乙烯跃变期间蛋白激酶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是植物乙烯合成的1个关键酶,乙烯作为一种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老熟过程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根据已报道的各种植物ACC氧化酶氨基酸序列上前后两个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以酸橙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到1个834 bp的基因片段。克隆了酸橙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基因cDNA片段,将片段序列在NCB I网站上进行同源性搜索,显示的皆为不同植物的ACC氧化酶基因,因而认为所克隆的片段就是酸橙ACC氧化酶基因;并运用DNAStar5.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为278个残基;具有所有植物ACC氧化酶基因共有的保守区域;与多种植物的ACC氧化酶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都在72%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集不同成熟期(绿果期、白果期、着色期、成熟期、过熟期)"哈瑞太兹"树莓果实,并利用乙烯利及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白果期果实,测定上述果实不同部位(整果、小核果和花托)乙烯生成速率、呼吸速率、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及RiACS1和RiACO1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花托是树莓果实中产生乙烯的主要部位,果实食用部分小核果乙烯生成和呼吸速率在果实发育期间变化平稳,同时结合树莓果实采后无后熟、常温贮存后易腐烂的特性,推测树莓应属于非跃变型果实。乙烯利处理促进树莓果实提前着色,整果、小核果和花托乙烯生成速率短时内增加,ABA含量显著增加,提高ACS和ACO酶活性及RiACS1和RiACO1基因转录水平,而1-MCP抑制此过程。乙烯利处理对呼吸速率影响较小,但1-MCP处理显著抑制小核果和花托中的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8.
番茄采后成熟过程种子和果皮中脱落酸与乙烯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中杂101为材料,研究采后果实成熟过程种子和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以及外源ABA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fluridone)处理对果实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种子的乙烯释放量、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含量和ABA含量均高于同时期果皮;种子和果皮中ABA和ACC含量的峰值都出现在乙烯跃变之前;ACC氧化酶(ACO)活性变化趋势与ABA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外源ABA处理使果皮和种子中ABA含量显著增加,促进了果实乙烯的生成;fluridone处理则相反。以上证据表明,番茄果实中的ABA通过刺激乙烯的生成促进果实成熟,种子可能通过调控果实内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而影响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探究乙烯对PLBs超低温保存存活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其存活率开拓思路。  方法  以春石斛‘红梦幻’类原球茎(PLBs)为材料,分别在其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预培养和装载阶段添加外源乙烯供体乙烯利和乙烯合成抑制剂硝酸钴,测定PLBs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内源乙烯前体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ACC氧化酶(ACO)活性及PLBs液氮保存后细胞存活率。  结果  结果显示:无论在预培养还是装载阶段,外源乙烯供体乙烯利处理后,超低温保存过程中PLBs内源ACC含量和ACO活性均显著提高,同时液氮保存后存活率也显著提高;在这两个阶段添加外源乙烯合成抑制剂硝酸钴后,超低温保存过程中PLBs内源ACC含量、ACO活性显著降低,液氮保存后存活率也显著降低。相关分析显示,PLBs液氮冻后存活率与其内源ACC含量和ACO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结论  本研究表明,外源乙烯调节剂乙烯利和硝酸钴通过调节内源乙烯含量而对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春石斛类原球茎存活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