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8篇
农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产中国的榛属植物有8个种和2个变种,约占全世界种数的一半。榛子是传统的木本粮油树种,中国先民自古以来就采集野生榛子食用。中国榛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经纬跨度较大(24°31'~51°42'N、85°55'~132°12'E),从"东北—华北山区、秦岭和甘肃南部及河南—华中—云贵高原"呈斜带状,海拔从100~4 000 m都有分布,行政地域范围涉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地理分布生态适应性研究,建立了榛属植物分布种数与气候因子间的回归方程:Y=11.883-0.051X_1+0.131X_2-0.003X_4-0.004X_5-0.001X_6+0.051X_8。初步提出了榛属植物资源描述与评价体系,开展了榛坚果、花粉形态及雄花序等形态多样性研究,并且在分子水平上对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川榛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平榛与欧洲榛尽管地理位置较远,但是遗传距离较近,这既说明了平榛和欧洲榛杂交成功的原因,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榛树植物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不一致性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川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川榛为实验材料,以平榛和平欧杂种榛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花序形态、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上花粉的附着数量、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特性,以期确定川榛最佳可授期和授粉方式,掌握花粉萌发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结果表明:川榛不同花期柱头可授性大小为:盛花期末花期露红期;川榛疏散状花序的可授性优于直簇状,平刷授粉效率优于点授;在加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高湿度条件下,花粉管萌发和生长速度先于温室和田间条件,说明湿润温和的环境更利于川榛花粉的附着、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环境温湿度和种质对花粉管萌发具有重要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较大,与种质无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处理对榛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浓硫酸、高锰酸钾、赤霉素(GA3)和种衣剂等不同前处理结合层积对榛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榛子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层积80d结合GA3处理,榛种的发芽率最高;种衣剂和高锰酸钾具有消毒作用,可在层积拌沙时择一使用。平欧杂种榛不同品系间的发芽率存在差异,杂交种子层积80d结合GA3处理,可使种子的发芽率进一步提高。平榛带壳种子推荐使用200~500mg/L的GA3浸种24~48h以代替层积;去壳种仁萌发试验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大久保’桃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在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特征香气及乙烯释放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中“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的降低对风味的影响大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增加对风味的影响,以“青草型”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比值为衡量指标,比值最低时风味最佳。乙烯释放量与醛类物质含量和“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CC氧化酶与LOX酶共同调控乙烯的合成,进而调节香气的释放,影响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5.
通过搜集观察试验,从18个冬枣优系中,选育出‘研冬3号’新品种。品种的主要性状:果实微扁圆形。平均单果重为16.8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5%,总糖含量18.6%,总酸含量0.38%,每100g鲜果维生素C含量331.5mg,均高于‘鲁北冬枣’。果实皮薄、核小,可食率91.8%。苗木定植第3年平均株产3.06kg,666.7m2产量339.66kg,高于‘鲁北冬枣’,适于鲜食。遇雨裂果率低于5%。10月中下旬成熟,无大小年现象。对炭疽病、黑斑病、溃疡病和轮纹病等抗性强于‘鲁北冬枣’。耐盐碱,适宜在环渤海平原地区栽植。总结出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需冷量、需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揭示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更好地指导生产做好区域化栽培。[方法]本研究以16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以野生平榛1年生枝条为对照,通过水培观察的方法,首次对平欧杂种榛的雌、雄花序和叶芽进行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不同器官的需冷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雄花序336 1 176 h、雌花序504 1 344 h、叶芽672 1 512 h;需热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雄花序687.0 998.5GDH℃、雌花序998.5 3 496.1 GDH℃、叶芽2 546.5 4 180.3 GDH℃;不同品种、器官在刚满足最低蓄冷要求时需热量最高,随着蓄冷时间的延长,需热量逐渐减少。[结论]首次报道了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雄、雌花序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数据,其中,达维、平欧48号等品种花器官需冷量较低,辽榛2号、平欧545号等品种花器官需冷量较高;玉坠、平欧69号等品种花器官需热量较低,辽榛1号、辽榛4号等品种花器官需热量较高,上述研究丰富了榛属植物开花和休眠解除方面的数据,可为平欧杂种榛的引种和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糯性等级的6个板栗品种为试材,比较不同糯性品种板栗粉的糊化特性差异以及脱脂、脱蛋白处理对不同糯性品种板栗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进而分析蛋白质、脂肪与板栗糯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糯性品种板栗粉糊化黏度显著低于低糯性品种(P<0.05)。2)脱脂后,板栗粉RVA谱特征值改变不明显;脱蛋白后,板栗粉糊化黏度显著升高,糊化温度降低。3)蛋白质含量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复值显著负相关(P<0.05),脂肪含量与板栗粉糊化特征参数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冬枣叶龄、叶片解剖结构与锈病侵染和发病程度的关系,对冬枣3种不同叶龄的叶片进行锈病接种试验,并对叶片组织解剖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叶龄叶片感病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成熟叶< 长成叶<嫩叶,由此可见,成熟叶对锈病的抵抗力最强;3种叶龄叶解剖性状在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指标有显著差异,但气孔开张结构性状差异不显著。文章筛选出了与冬枣锈病发生有关的叶片形态结构指标,为合理的控制冬枣锈病和筛选抗锈病冬枣优良单株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花期促果措施对冬枣内源激素和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冬枣为试材,在盛花期对枣头进行环剥、绞缢和喷施赤霉素处理,研究坐果后冬枣叶片、初花、初果、黄蕾和落花中内源激素(IAA、ABA、GA、ZR)的含量变化,结合不同处理后冬枣坐果率的调查,探讨花期不同促果措施对提高冬枣坐果率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环剥和喷施10-20ppm的赤霉素能够改善冬枣树体内源激素的平衡状态,两者结合使用,有利于提高冬枣坐果率;绞缢提高冬枣坐果率的效果低于环剥,不能改善冬枣树体内源激素的含量,同时存在技术缺陷,因此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浓度柠檬酸、碳酸氢钠(NaHCO3)、氯化钠(NaCl)和洗涤灵等对冬枣果实3种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辛硫磷、对硫磷)残留的洗脱效果。结果表明:冬枣果实农药残留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清洗方式进行洗脱,其中0.50 g/L的柠檬酸对3种农药都有很好的洗脱作用;NaHCO3的洗脱作用依农药种类而定,对辛硫磷脱除较好;不同浓度的NaCl对这3种农药的洗脱均有促进作用;2.00 g/L的洗涤灵对辛硫磷和对硫磷有明显的洗脱作用,但对敌敌畏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