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为了从魔芋组织中筛选得到有效抑制魔芋软腐病菌的内生拮抗菌,采用组织块法从魔芋块茎中分离到15株内生细菌,通过菌株发酵上清液抑菌试验筛选拮抗菌株,发现其中5株对魔芋软腐病具有拮抗作用,占所筛内生菌的33%,BS-4、5、8的抑菌圈较大,直径在14~16mm。魔芋块茎感病试验发现,抑菌活性较高的BS-8菌株发酵上清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魔芋块茎感病,经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证实BS-8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8菌株对魔芋软腐病菌具有很好的拮抗性,可作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防制剂或工程菌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草莓健康植株中分离得到9株内生细菌,与灰葡萄孢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对峙试验,选出对这2种病原真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2种菌株BS-CM511-2和BA-CM11-1。通过形态及16S rRNA序列鉴定可知,菌株BS-CM511-2为枯草芽孢杆(Bacillus subtilis),菌株BA-CM11-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BA-CM11-1和BS-CM511-2这2株内生拮抗菌能够显著抑制灰葡萄孢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抑菌半径分别为36.0、27.0、30.3、24.3 mm。这2株拮抗内生菌无菌发酵液稀释10倍下对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75%和88.80%,稀释5倍下对腐皮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0.80%和69.2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10倍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5倍对腐皮镰刀菌抑制效果较好,这2株内生菌可作为生防资源应用于草莓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从淫羊藿根、茎、叶分离出23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利用琼脂块法进行初选与滤纸片法进行复选,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4种微生物为指示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中有10株菌株具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7的菌株,抑菌圈直径为18.0 mm;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的均为标号B3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0、15.0 mm;而对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6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2.0 mm。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禾本科杂草根际取样,分离固氮芽孢杆菌,并测定各菌株的抑菌活性及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筛选多功能芽孢杆菌菌株.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11株固氮芽孢杆菌主要包括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其中7株菌株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两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5株菌株能有效降解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两种有机磷农药.巨大芽孢杆菌BM3和地衣芽孢杆菌BL6具有明显的固氮、抑菌和降解有机磷农药等多种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皿内检测和离体叶片法筛选到一株柑橘溃疡病生防内生细菌GN232,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对其抗细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内生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发酵滤液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GN232抗细菌活性代谢产物在中性环境下稳定,对温度不敏感,紫外线照射25 min后发酵滤液抑菌活性降低,胰蛋白酶对发酵滤液活性无明显影响;此外,该菌株发酵上清液和农用链霉素混用后对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单独发酵滤液、农用链霉素的抑菌效果分别提高26.8%和20.7%。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延长果汁的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琼脂扩散法,从50株分离自泡菜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菌株,研究所获菌株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经不同pH(3,4,5,6,7)、温度(40,60,80,100,121℃)和酶(过氧化氢酶、链霉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乳酸菌代谢物中的组成成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CFS处理后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形态变化;将乳酸菌应用于苹果汁的发酵,并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及6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筛选得到1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10),其代谢物抑菌活性呈pH依赖性,具有温度和过氧化氢酶稳定性,但蛋白酶水解会降低其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L10代谢物中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并且含有环(亮氨酸-脯氨酸)和环(甘氨酸-脯氨酸)两种环二肽。CFS通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细胞破裂,达到杀菌的目的。植物乳杆菌L10能够抑制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并且发酵后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L10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来杀灭脂环酸芽孢杆菌,可以应用于果汁的发酵及生物保存。  相似文献   

7.
连作大豆土壤病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大量分离筛选,共获得对连作大豆土壤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3株,以菌株B2的拮抗作用最强,其次是B1、B3。3株菌的发酵滤液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筛选、检测,得到氯苯类化合物的降解菌,对其降解率进行研究,并通过16S rRNA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具有降解活性的菌株,在18℃、pH 7.2时降解率较高。初步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炭疽杆菌(B.anthraci)、同温层芽孢杆菌(B.stratosphericus)。  相似文献   

9.
为寻获香樟炭疽病生物防治的优良菌种资源,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基于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一株香樟炭疽病拮抗菌SWUJ1进行了菌种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该菌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并釆用抑菌圈法检测其发酵液抑菌活性;进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株的抑菌谱.菌种鉴定结果表明SWUJ1为革兰氏阳性杆状菌株、产芽孢,在LB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光滑、湿润、呈乳白色黏稠状,过氧化氢酶呈阳性且具运动性;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登录号为NR116240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的亲缘关系最近,且处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枝,故将SWUJ1菌株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命名为B.methylotrophicus SWUJ1;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氮源为酵母粉,碳源为乳糖,无机盐离子为MgSO_4,初始pH值为5.0,培养温度为25℃,接种量为1.0%,发酵时间为96 h,优化后拮抗细菌B.methylotrophicus SWUJ1等量发酵上清液对香樟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显著提高,且其发酵上清液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及旋孢腔菌(Cochiobolus sativus)等10余种常见植物病原菌具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B.methylotrophicus SWUJ1菌株可作为开发香樟炭疽病生防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0.
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飞  李健  刘淇  王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21-2323
从健康牙鲆肠道内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H-1)和鳗弧菌W-1株进行拮抗实验,表明该菌对鳗弧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抑菌直径33.05 mm)。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该菌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显示,菌株H-1与枯草芽孢杆菌标准菌株同源性高达98%,故将其确定为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芽孢杆菌(Bacillus spp.)的抑菌效果,以40株水产病原菌作为指示菌,用平板法分析14株芽孢杆菌(来自养殖池塘水体,命名为SCS-158~SCS-171)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14株芽孢杆菌的24 h培养的全菌液对水产病原菌的抑菌率最高,达20.00%,其中,芽孢杆菌SCS-160、SCS-162、SCS-170对病原菌中的全部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iridis)都有抑菌作用。14株芽孢杆菌中,有10株对白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icans)18QW206有抑制效果。以白葡萄菌(S. albicans)18QW206为指示菌,与24 h培养的全菌液相比,芽孢杆菌的24 h培养的上清液及48 h培养的全菌液的抑菌效果均有所下降。其中,芽孢杆菌SCS-162上清液抑菌效果下降最明显,抑菌圈直径下降28.55%,芽孢杆菌SCS-164上清液抑菌圈直径下降幅度最小,为5.35%;48 h培养液抑菌效果中,芽孢杆菌SCS-160抑菌圈直径下降幅度最大(42.86%),芽孢杆菌SCS-163抑菌圈直径下降幅度最小(4.19%)。 说明芽孢杆菌对水产病原菌具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球形芽孢杆菌Bs-8093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有抑制作用,不同配方发酵上清液对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F.1.2-010618-07V的校正抑制率不同,最高达82.94%,最低44.93%。采用正交试验对球形芽孢杆菌Bs-8093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棉籽粉、牛肉浸膏和初始pH对 Bs-8093菌株活菌数及其发酵上清液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校正抑制率都有显著影响。试验获得的最佳摇瓶配方为: 棉籽粉5.0%、牛肉浸膏0.3%(质量分数),初始pH 7.4。  相似文献   

13.
吴艳清  蒋继志  梁廷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11-8112,8135
[目的]筛选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拮抗芽孢杆菌并对其脂肽类物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从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根际土壤中分离产芽孢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对其进行初筛和复筛,并对其中杀菌效果较好的Y-3菌株的脂肽类物质进行了HPLC分析。[结果]初筛有9株细菌对P.infestans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复筛得到Y-1和Y-3菌株对P.infestans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达80%以上;Y-3菌株产生的脂肽粗提物对P.infestans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抑制率达90%以上,HPLC分析显示其脂肽粗提物主要包括8种组分。[结论]Y-3菌株产生的脂肽类物质抑菌效果显著,在生物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为防控小麦赤霉病及其毒素污染提供菌株资源。【方法】以小麦根际土壤为材料,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抑制禾谷镰刀菌生长的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拮抗菌进行种类鉴定;通过PCR扩增抗菌脂肽基因、发酵条件试验、抑菌物质的抑菌特性分析探究拮抗菌的拮抗特性;通过接种小麦穗和小麦籽粒试验验证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稀醇(Deoxynivalenol,DON)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出5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菌株XW-10的拮抗效果最好,经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具有合成伊枯草菌素、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等抗菌脂肽的基因。菌株XW-10生长的最适条件为CM培养基中培养10~48 h,抑菌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使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使孢子萌发率下降,也使菌丝形态畸变;发酵无菌上清液在低于90℃下可保持高抗菌活性,中性pH时抑菌效果最好。菌株XW-10发酵无菌上清液中的有效成分为粗蛋白,但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的作用不敏感。应用试验表明菌株XW-10发酵无菌上清液可促进小麦幼苗生长、通过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降低小麦基质中DON毒素的含量和小麦穗赤霉病的发生率。【结论】筛选获得的菌株XW-10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作为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潜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对黄曲霉毒素产生茵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选用乳酸茵和枯草芽孢杆菌与黄曲霉共培养,通过测定黄曲霉菌丝质量以及培养液pH来判断对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结果表明:3株乳酸茵培养液上清液和4株枯草芽孢杆茵对黄曲霉菌丝的生长皆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以乳酸菌A2培养液上清液抑制作用最强,茵丝质量为0.119...  相似文献   

16.
烟草黑胫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到107个细菌分离物,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培养筛选,筛选到13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LZ-7菌株的室内平板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7.82 mm。经盆栽试验,LZ-7、A3控病作用较好,防治效果分别达59.12%和55.84%。通过16 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LZ-7与Bacillus pumilus的同源性为99%,初步鉴定证明该菌株属于短小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7.
烟草野火病土壤颉颃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植物根系的土壤中分离到127个细菌分离物,皿内实验筛选出对烟草野火病有抑制作用的菌株6个,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1对烟草野火病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85.98%和76.95%,同时菌株S1对植株还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经鉴定菌株S1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采用皿内对峙试验从17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株中筛选具有生防效果的拮抗菌株,然后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对筛选出的生防菌的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皿内对峙试验共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放线菌株26株;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49.7%,接种番茄叶霉菌前和接种后喷施BAR1-5发酵上清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2.6%和50.6%;BAR1-5菌株发酵液原液和5倍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42.5%和33.1%。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1株很有生防潜力的内生放线菌株。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不同地区采集土样,共分离到300余株芽胞杆菌,通过平板对峙生长法从中筛选到4株对香蕉枯萎病原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经16S rRNA序列分析,将这4株生防芽胞杆菌鉴定为多粘类芽胞杆菌.4株菌的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其主要脂肪酸类型为15:0 ANTEISO,分析发现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与生防菌的脂肪酸类型具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根系自毒物质、缓解香草兰连作生物障碍,并储备有益菌种资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草兰根际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菌株,并测定其在液体培养基和连作土壤中对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病原菌的平板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从香草兰连作种植园根际土壤筛选到6株可降解酚酸类自毒物质的菌株,分别为真菌BM-5、FD-21、BD-8和细菌ZD-4、ZH-19、ZH-20。菌株FD-21在摇瓶培养72 h时对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的降解率分别为78.87%、89.5%和93.62%;但在香草兰连作土壤中接种该菌株恒温培养7 d后降解率分别为43.5%、34.2%和67.28%。平板抑菌效果试验表明,该6株菌对香草兰土传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nillae )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其中菌株ZH-19、ZH-20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82.87%和82.94%;FD-21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45.49%。16S rRNA 和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ZD-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H-19为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ZH-20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M-5为黄丝曲霉(Talaromyces sp.)、FD-21为青霉(Penicillium sp.)、BD-8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说明筛选到的微生物菌株可降解香草兰根系酚酸类自毒物质且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