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禽腺联病毒的分离及其基因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获得用于重组载体构建的禽腺联病毒(AAAV),用无菌处理后的鸡粪便样品与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同时接种SPF鸡胚,根据已发表的AAAV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对致死鸡胚的尿囊液进行检测,结果从1份样品接种的鸡胚尿囊液中扩增到预期大小的AAAV Rep和Cap基因片段;对纯化后的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将所获序列与已发表的AAAV Rep和Cap基因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1%和94.6%;将PCR检测阳性的尿囊液进行鸡胚传代,用PCR对不同时间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再次检测,结果均扩增到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提取病毒核酸,电泳观察到约4.7kb的AAAV基因组。说明已成功地从鸡粪便样品中分离到1株AAAV,为重组AAAV载体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禽疱疹病毒主要包括α疱疹病毒亚科的鸡马立克氏病毒( Mareks disease virus, MD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BDV )和鸭肠炎病毒( duck enteritis virus, DEV )。作为疱疹病毒家族的成员,禽疱疹病毒基因组庞大,存在多个复制非必需区,可容纳多个外源基因的插入,是表达其他禽类病原抗原基因的理想载体。总结了禽疱疹病毒的构建方法、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并对MDV、IBDV和DEV 三种禽疱疹病毒的不同重组病毒疫苗免疫效果评价进行归纳,旨在为畜禽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siDirect软件预测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将人工合成的相应shRNA插入含人H1启动子的pSuper载体,获得表达载体pSuper-shRNA,再将H1-shRNA插入表达GFP基因的peGFP-N1载体,获得表达载体peGFP-H1-shRNA。分别以pSuper-shRNA peGFP-N1和peGFP-H1-shRNA转染COS-1、293-T、鸡胚肝(CEL)和鸡胚成纤维(CEF)细胞,根据相同条件下GFP阳性细胞数及荧光强度变化判断产生的siRNA对GFP基因表达的沉默作用,比较人H1启动子在哺乳动物和禽源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表明:人H1启动子在2种哺乳动物细胞中能有效转录shRNA,但在2种禽源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很弱,提示在禽源细胞中表达siRNA和进行基因沉默研究应选用禽源启动子。  相似文献   

4.
可阻断IBDV感染的抗CEF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及细胞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可特异性阻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的抗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膜蛋白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IBDV的CEF受体奠定基础。【方法】用CEF细胞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上清。单层CEF用杂交瘤细胞上清孵育2 h后接种IBDV,病毒感染后固定细胞,先后与F22-EA6-Biotin及Streptavidin-HRP进行反应,最后用AEC染色,显微镜下计数,统计感染细胞减少的百分率以判定单抗上清阻断IBDV感染的效果。【结果】利用细胞组化的方法,共计检测了768株杂交瘤细胞上清,6株(1A5、1H11、2B12、3G1、4D10和4B8)显示有阻断IBDV感染的效果,其中4B8可完全阻断IBDV对CEF的感染,该单抗针对的CEF膜蛋白很有可能是IBDV的细胞受体。【结论】筛选到的抗CEF膜蛋白的单抗可以阻断IBDV感染CEF,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些单抗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IBDV的CEF细胞受体。  相似文献   

5.
This article aims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assay for screen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McAbs) against the membrane proteins of 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 (CEF) for further studies of the cellular receptors of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McAbs against the membrane proteins of CEF were prepared by cell fusion. The monolayer CEF pre-incubated with the CEF-specific McAbs for 2 h were infected with IBDV and incubated with F22-EA6-biotin postinfection. Then, the cells were reacted with streptavidin-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and finally stained by 3-amino-9-ethylcarbazole (AEC). The inhibitive percentage of IBDV infection was calculated by counting the IBDV-infected cells to determine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the CEF-specific McAb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ells, the IBDV-infected cells pretreated with CEF-specific antibod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upernatant fluids of a total of 768 hybridoma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s showed that six of them (1A5, 1H11, 2B 12, 3G1, 4D10, and 4B8) have the abilities to block the infection of IBDV to CEF, among which 4B8 can perfectly block the infection. This novel method is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assay for the screening of CEF membrane protein-specific McAbs, which can block the infection of IBDV to CEF, and these McAbs can be used for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f the cellular receptors of IBDV.  相似文献   

6.
研究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感染马立克氏病毒(MDV)后部分染色体(5,6,7,8,9)微卫星的变化。CEF感染马立克氏病超强毒RB1B株后,提取正常鸡胚成纤维细胞和感染病毒的成纤维细胞DNA,应用5,6,7,8,9号染色体上的43个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结果表明43个微卫星标记有38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微卫星不稳定性,ABR0262发生率最高,为38.10%,ABR0048,ABR0041和MCW0183也较高,为33.33%。21组样品中全部检测到微卫星不稳定性,9号样品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率最高,为41.86%。11号样品的发生率也较高,为32.56%。表明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可以导致广泛的宿主基因组变化。这些变化是随机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而且这些变化可以用微卫星标记来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六安、郭河、宣城、肥西某养殖户送检的疑似腺病毒的病料进行分离鉴定,为进一步鉴别、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集病例中鸡的肝脏,提取病毒DNA,根据Genbank已登录腺病毒的hexon基因设计引物,通过PCR检测病料中腺病毒,对扩增的序列进行连接转化和阳性克隆子筛选,并对扩增到的序列进行测序鉴定,最后将获得的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确定安徽省部分地区禽腺病毒血清型。[结果]临床中疑似腺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心包积液和肝脏肿大,用设计的引物均检测出大小为599 bp的目的基因条带,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此次检测的腺病毒均为4型腺病毒。[结论]试验建立了快速检测禽腺病毒的方法,为安徽省地区禽腺病毒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构建MDV1细菌人工染色体,以便快速有效地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进行了含E.coli F因子的马立克氏病病毒1型(MDV1)转移载体的构建。【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E.coli F因子的马立克氏病病毒1型(MDV1)转移载体,利用脂质体,将线性化的转移载体转染入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用MX-HAT药物筛选3代以后,用X-gal染色,挑取阳性克隆。【结果】经测序分析发现,人工体外合成的单一loxP位点,序列正确,另外,同源重组左臂和右臂序列正确,并且相对连接。利用SphⅠ和NheⅠ双酶切,鉴定出含有同向LoxP位点的转移载体,将其命名为pUS-BGS。将该载体用NheⅠ线性化后,用脂质体转染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用MX-HAT药物筛选3代以后,X-gal染色,可以观察到呈现蓝色的重组病毒。【结论】本研究报道了含有E.coli F因子以及两同向的loxP位点的MDV1转移载体的构建,利用该载体可以有效地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为下一步MDV1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背景】鸭瘟和鸭坦布苏病毒是鸭的两种重要传染病,鸭瘟属于疱疹病毒科,具有开发成病毒载体的优势。为了优化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在重组鸭瘟病毒载体中的表达,之前探讨了不同形式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在重组鸭瘟病毒载体中的表达,发现以鸭为宿主进行密码子优化的E基因C端截短形式(E451-dk,简称为Es)表达量最高。【目的】探讨不同启动子对Es 在重组鸭瘟病毒载体中表达的影响,为鸭瘟病毒—坦布苏病毒二联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将pCAG、 pSV40、pRSV、p1.8k(MDV)和pgB(MDV)启动子通过常规基因克隆的方法替换转移载体pEP-BGH-Es中的pCMV启动子,构建不同启动子调控Es表达的重组表达框pro-Es-BGH-pA。在鸭瘟病毒(DEV)疫苗株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pDEV-EF1的基础上,将5个重组表达框分别通过“Red E/T两步重组”克隆至pDEV-EF1突变体的US7和US8基因之间,构建了携带不同启动子调控的Es突变体克隆pDEV-pro-Es。用磷酸钙法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拯救获得相应重组病毒rDEV-pro-Es,并对重组病毒感染细胞蚀斑大小和Es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将重组突变体克隆转染细胞拯救获得了5株重组病毒rDEV-pro-Es。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外源蛋白Es在 pRSV调控下表达量最高,其表达量较rDEV-Es提高了169.12%。【结论】完成了Es在重组鸭瘟病毒载体中高效表达启动子的筛选,获得了一种调控Es高效表达的启动子pRSV。同时也获得了一株高效表达鸭坦布苏病毒外源基因Es的重组鸭瘟病毒rDEV-pRSV-Es。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构建MDVI细菌人工染色体,以便快速有效地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进行了含EcoliF因子的马立克氏病病毒I型(MDVI)转移载体的构建。【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EcoliF因子的马立克氏病病毒I型(MDVI)转移载体,利用脂质体,将线性化的转移载体转染入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用Mx—HAT药物筛选3代以后,用x—gal染色,挑取阳性克隆。【结果】经测序分析发现,人工体外合成的单一loxP位点,序列正确,另外,同源重组左臂和右臂序列正确,并且相对连接。利用SphI和NheI双酶切,鉴定出含有同向LoxP位点的转移载体,将其命名为pUS—BGS。将该载体用NheI线性化后,用脂质体转染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用MX—HAT药物筛选3代以后,x—gaI染色,可以观察到呈现蓝色的重组病毒。【结论】本研究报道了含有Ecol/F因子以及两同向的loxP位点的MDVI转移载体的构建,利用该载体可以有效地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为下一步MDVI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纳米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一种用于检测禽呼肠孤病毒(ARV)的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法】将石墨烯(G)和甲壳胺(Chi)分散在乙酸溶液中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后,加入HAuCl4溶液于80℃还原成金纳米粒子(AuNPs),得到石墨烯-甲壳胺-金纳米粒子(G-Chi-AuNPs)纳米复合物。将石墨烯(G)和甲壳胺(Chi)分散在乙酸溶液中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后,先加入AgNO3溶液于80℃还原成银纳米粒子(AgNPs),再加入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ARV-MAb),得到石墨烯-甲壳胺-银纳米粒子-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G-Chi-AgNPs-ARV-MAb)纳米复合物。将G-Chi- AuNPs纳米复合物修饰金电极作为传感器平台,固定待检测样品,然后加入G-Chi-AgNPs-ARV-MAb纳米复合物,并对G-Chi-AgNPs-ARV-MAb纳米复合物的孵育时间进行优化,构建了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使用构建的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禽流感(H5N1、H3N6和H9N2亚型)、新城疫病毒(NDV)、喉气管炎病毒(LT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进行检测,以确定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使用构建的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106.5-100.5 TCID50/mL的病毒进行检测,以确定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敏感性试验。使用构建的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确定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实用性。【结果】所建立的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G-Chi-AgNPs-ARV-MAb纳米复合物的最佳孵育时间为40 min。当检测的样品为阳性时,ARV与ARV-MAb特异结合,G-Chi-AgNPs-ARV-MAb纳米复合物被固定到电极的表面使其线性伏安曲线出现AgNPs的氧化峰;当检测样品为阴性时,其线性伏安曲线不出现AgNPs的氧化峰。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仅对ARV的检测为阳性(出现AgNPs的氧化峰),而对非目标禽流感(H5N1、H3N6和H9N2亚型)、NDV、LTV、IBV和 IBDV的检测为阴性(不出现AgNPs的氧化峰)。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ARV检测的敏感性达101.5 TCID50/mL。使用建立的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2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方法相符。【结论】所建立的AR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及快速的特点,为有效检测诊断禽呼肠孤病毒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检测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2.
抗禽流感病毒H9亚型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结果获得3株阳性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E6、6B6、5B4。经2次亚克隆后,所有杂交瘤细胞保持了分泌抗禽流感H9亚型特异抗体的能力。特异性试验证明,3株单克隆抗体仅与试验的H9病毒株反应,与H5亚型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和鹅源腺病毒等不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表明,3株单克隆细胞的上清均能与感染H9亚型病毒的鸡成纤维细胞呈特异性绿色荧光反应。实验性病毒检测结果表明,IFA方法检测H9禽流感比鸡胚接种分离病毒的效果好、灵敏度高,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可在禽流感流行病学的监测及预警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拯救平台,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IBDV Gt株全基因组中引入分子标签(A节段:EcoR V酶切位点;B节段:PstI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结构(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结构(HdvRz)。将带有分子标签和核酶结构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IBDV感染性克隆pCAGGmGtAHRT和pCAGGmGtBHRT,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共转染DFI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研究。 【结果】 构建的IBDV感染性克隆可在DFI、Vero/E6、Vero/P12等3种细胞上高效拯救出病毒。RT-PCR、间接免疫荧光、电镜等均检测到了拯救的IBDV,且存在分子标签。拯救毒在CEF上能产生特有的砂砾状CPE,且TCID50与亲本毒差异不显著,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结论】构建的RNA聚合酶ⅢBDV拯救系统高效、稳定、简便、经济,且具有良好的细胞普适性。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征或疾病综合症,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可引起禽类100%的死亡。由于抗原转变和抗原漂移,禽流感病毒是高度可变的。人禽流感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跨越物种界限,引起人类感染的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全球已发现H5N1、H7N7、H9N2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但目前还没有发现禽流感病毒具有在人群中相互传播的能力。对禽流感必须采用积极的预防策略。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对家禽采用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流行。研制人类流感疫苗,是预防新的流感病毒株的流行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构树叶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构树叶的水、75%乙醇和50%丙酮提取物及不同给药方式对NDV、IBDV、ILTV和IBV等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活性的影响,探讨构树叶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乙醇和丙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NDV感染的CEF细胞活性,丙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ILTV和IBV感染的CEF细胞活性,但对IBDV诱导的CEF细胞病变无影响。经丙酮提取物预处理的CEF细胞对NDV或ILTV感染的抵抗力呈上升趋势。[结论]构树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阻断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识别和粘附发挥其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6.
转化型人参皂苷抗MDV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转化型人参皂苷的8个组,按12.5μg·mL-1的剂量,在体外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进行抗MDV-RB1B强毒株空斑减数试验和诱导肝癌7402细胞株、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细胞凋亡试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DNA损伤。结果表明:转化型人参皂苷6、7号组,在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直接杀灭3种方式的抗MDV空斑减数率都达到阿昔洛韦(ACV)抗MDV空斑减数率的80%,转化型人参皂苷4、6号组对MDV-RB1B株的直接杀灭作用与ACV的杀灭作用相同;转化型人参皂苷8号组诱导肝癌7402株细胞48h后,有60%的瘤细胞凋亡,对大鼠脑胶质瘤C6株细胞也有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疑似心包积液综合征的病死鸡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该病毒无血凝活性,提取其核酸经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脑脊髓炎病毒、禽白血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偏肺病毒和包涵体肝炎病毒特异引物扩增均为阴性,而经禽腺病毒4型特异性引物检测为阳性,则将其暂命名为禽腺病毒4型FJ1674株。将其扩增产物回收后克隆,经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株病毒与国内外禽腺病毒4型毒株的同源率为99.4%~100%;经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其与禽腺病毒4型关系密切,共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18.
硫酸化黄芪多糖对CEF生长及抵抗IBDV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取一步醇沉和分步醇沉法提取4种黄芪多糖APS,、APS10、APS50和APS50,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得到4种硫酸化黄芪多糖(sAPS) sAPSt、sAPS40、sAPS50和sAPS60,用MTT法比较了4种硫酸化黄芪多糖对鸩胚成纤维细胞(CEF) 的生长及抵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感染的影响,以末修饰的APSt为对照.结果显示,APS1显著促进CEF生长,细胞毒性较低,但抵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较弱;sAPS抵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的作用显著增强,显效浓度降低,但安全浓度也降低.表明通过硫酸化修饰可以提高黄芪多糖的抗病毒活性,但高浓度sAPS的细胞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禽流感病毒HA基因,将其定向插入pAdtrack-CMV腺病毒穿梭质粒中构建pAdtrack-H5,之后将pAdtrack-H5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基因工程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获得腺病毒质粒pAdeasy-H5,将pAdeasyd-H5经PacⅠ线性化后转染HEK293细胞株,包装出含有HA基因的腺病毒pAd-H5。结果表明:含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H5和含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质粒pAdeasy-H5经PCR、双酶切及核苷酸测序鉴定无误。包装成功的腺病毒pAd-H5经绿色荧光蛋白和RT-PCR分析证实,目的基因在该细胞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20.
重组马立克病病毒CVI988/Rispens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Ⅰ型马立克病病毒(MDV)强毒GA株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CV1988/Rispens株的US10及其侧翼序列,分别克隆入pUC18载体中。经测序检测正确后,进一步插入含CMV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盒,获得了含EGFP报告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PUC18-US10-EGFP。通过同源重组,成功地筛选出表达EGFP的重组病毒rCV1988-EGFP,经传代证明重组rCV1988-EGFP在感染的CEF细胞中能稳定表达EGFP。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转移载体质粒正确,US10是MDV复制非必需片段,为进一步利用US10区构建重组MDV多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