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星状病毒(GAstV)是近年临床新发病原,也是导致当前雏鹅痛风致死的主要病因,研究显示该病毒存在两种不同基因型。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核酸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针对不同基因型GAstV保守域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以RNA为模板的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双重RT-PCR方法彼此无干扰;引物特异性强,对坦布苏病毒、鹅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鸭瘟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体系中引物适宜浓度为1 μmol,退火温度范围广,50~54 ℃皆可;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3拷贝数和102拷贝数。对采集自江浙地区的73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鹅星状病毒阳性率为93.2%,主要为Ⅱ型星状病毒的单一感染(阳性率86.3%),部分样品呈现两种类型星状病毒混合感染现象(阳性率6.8%)。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可用于GAstV的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流行毒株的分子遗传变异及毒力特点。对1株分离自1个接种了Bartha-K61疫苗的规模猪场的PRV ZJ株进行了主要糖蛋白基因序列(gB、gC和gE)的测定分析及对6周龄BALB/c小鼠的致病性研究。遗传变异分析显示,该毒株与我国2012年后的流行毒株高度同源,具有变异毒株基因特征,但gE基因的510位氨基酸出现了不同于变异株的独特变化S510G。ZJ株对小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攻毒小鼠呈现典型的神经症状,以100 LD50感染小鼠,第5天死亡率达100%。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该病毒的毒株变异特点与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RT-PCR扩增鸭源坦布苏病毒YY5株的E蛋白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到表达载体pMBP-c、pET-GST、pET-His、pET-DsbA中,构建了一系列原核表达载体,转化人大肠杆菌E.coli Trans10或DE3(plysS)宿主菌。工程菌株经诱导后进行SDS-PAGE,结果显示MBP-E融合蛋白得到了有效表达并且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且能与自然感染康复的鸭源多抗和鼠源单抗反应。以MBP-E免疫小鼠制备的高免血清,在体外可以中和DDTMUV,中和抗体效价达到1:46。重组蛋白MBP-E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和体外免疫保护特性,这为进一步研制DTMUV重组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ew-type duck reovirus,NDR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DF-1中的增殖特性,将NDRV JDM10毒株接种到DF-1细胞,连续传代后,通过观察病毒对细胞的致病变效应,测定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IFA)及Western-blot免疫学检测,探索NDRV对DF-1细胞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NDRV JDM10毒株在DF-1细胞中能有效增殖,产生明显的致病变效应;RT-PCR检测成功扩增出1条大小为1 001 bp的条带;病毒蛋白在细胞中获得了良好的表达,并与抗NDRV σC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NDRV JDM10毒株在感染DF-1细胞后会经历潜伏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期3个时期,并在72 h病毒效价达到峰值,TCID50为1×10-7.90·(0.1mL)-1。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NDRV的致病机理和研制细胞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藏巴结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贤  张存  柳斌  吕光东  金建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50-17051
通过对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方面的野外调查、测量和试验研究,探讨了湿地生态特征和退化机理,并提出了加强西藏林芝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鸡红细胞在检测鸭禽流感HI抗体时非特异性凝集的问题,开展抗原对鸡红细胞(CRBC)、樱桃谷鸭红细胞(yDRBC)、麻鸭红细胞(sDRBC)和番鸭红细胞(mDRBC)凝集特性,不同禽种间血清和红细胞的交叉凝集特性,血清中红细胞受体破坏酶(RDE)处理等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H5亚型AIV标准抗原对4种家禽的红细胞凝集效价完全一致,使用yDRBC检测樱桃谷鸭、麻鸭和番鸭血清的AIVHI抗体,和RDE处理后的血清比较,抗体效价符合率分别为100%、80%和100%。以yDRBC代替CRBC检测鸭血清AIVHI抗体的改进方法,检测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且方便适用。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坦布苏病毒(TMUV)在鸭、鸡、鹅群中的感染情况,开展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2010-2014年间,在浙江省11个地市采集鸡、鸭、鹅血清样品4 989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TMUV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鸭、鹅、鸡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33%,6.94%,1.11%。按年度分析,在2010-2011年鸭TMUV引起的产蛋下降疫情流行期间,鸭感染群的TMUV抗体阳性率为54.83%,鹅、鸡未采样检测;2012年鸭、鹅TMUV感染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88%,20.00%,鸡未检测到抗体阳性群;2013年鸭、鹅、鸡TMUV感染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68%,10.00%,28.00%;2014年鸭、鹅TMUV感染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19%,6.67%,鸡未检测到抗体阳性群。总体来看,鸭群在2010-2011年TMUV流行期间的抗体水平最高,表明鸭群是TMUV感染的主要禽种。  相似文献   
8.
用纯化的H9N2亚型猪流感可溶重组N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流感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是:抗原包被浓度为12.5 μg/mL,37℃ 1 h,4 ℃过夜;血清稀释度为1∶40;酶标SPA稀释度为1∶10 000,37 ℃温育40 min,底物显色37 ℃ 15 min.经重复性试验、交叉试验、竞争抑制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利用TG-ROC软件确定了自制ELISA(NP-ELISA)酶标板的临界值为0.20,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83和91.43.与美国IDEXX试剂盒相比较,符合率为94.00,无显著性差异.用已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临床血清样本356份,总阳性率为35.40.  相似文献   
9.
规模猪场4大疫病的血清学检测及免疫抑制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杭州、绍兴、嘉兴和湖州4个地区的规模猪场为试验猪场,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口蹄疫病毒(FMDV)抗体合格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阳性率,分析免疫抑制状况。同时,采取临床可疑病料,用RT-PCR技术检测PRRSV、PCV2、CSFV和伪狂犬病毒(PRV)的感染率。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猪群中,PCV2抗体阳性率都在96.0%以上,而CSFV、FMDV抗体合格率及PRRSV抗体阳性率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即母猪最高,哺乳仔猪其次,培育猪和肥育猪最低;在病原检测中,PRRSV和PCV2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4.3%和60.7%。另外,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明显,特别是PRRSV+PCV2+CSFV三重感染,阳性率达7.6%。本试验结果为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等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四群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免疫的鸡群,在爆发IBD期间,采集有肉眼病变的法氏囊组织,匀浆后攻击IBD易感鸡。结果表明NH914为IBDV强毒。HN914以鸡胚和细胞上传了4代,将鸡胚2代毒回归易感伊莎鸡,可引起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