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保障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食品(农产品)生产、贸易和零售服务商关注的头等大事。由此,各种保障体系相继出现,并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较早将ISO9000与HACCP整合起来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体系——SQF体系,为食品行业提供了一个针对性、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均很强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冰  苏淑娴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209-209,89
食品检验检测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判断食品质量、卫生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等方面,担负重要的技术支撑职责,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提高食品生产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该文结合我国目前食品检测现状,提出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几点构想,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快捷、便利的生活保障,也衍生出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手段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问题,建立了一个供应商与一个具有质量安全惩罚主导权零售商关于质量安全检测水平的优化模型,分析了他们各自独立与合作一体化模式下的质量安全检测水平决策,重点探讨了零售商对供应商的质量安全惩罚额对双方检测水平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惩罚额较高时,供应商与零售商的质量安全检测水平都会随着惩罚额的增加而提高等主要结论.最后,为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初步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渔业产量的不断提高和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渔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外贸易.在分析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三大保障体系的理想效能、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现实状况与管理需求之间的差距、与国外同领域的差距,以及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的差距,讨论了保障体系的内涵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的解决措施进行简单分析,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法律法规对农产品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  相似文献   

7.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必要性的分析,总结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内容.初步尝试表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专业素质得以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增加.  相似文献   

8.
食品质量与安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中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构建渐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随着我国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及民众安全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本文针对国内外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国家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设想和建议,以期为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为质量安全追溯关键技术更大范围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国家和相关企业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来越高。在近些年以来,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以食品为主要对象,以无损检测技术为主要手段,对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基本现状进行相关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基本内涵,建立了可量化的我国可持续食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食物安全的水平,质量和可靠性一直稳定提高,并基本处于安全状态,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则出现波动和下降的趋势,我国食物安全下一步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储备农业生产能力,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这是我国未来否实现可持续食物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加强质量控制保证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本文通过论述食品源头性污染、生产加工环节污染和食品流通环节造成的污染等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出应从加快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力度和加强舆论信息工作等措施入手加强食品质量控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China's food supply and deman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both China's own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that of the world. This study reviews China's food security prospect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cusing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coming dec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policies for ensuring food security will be enhanced and China will move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ost studies anticipate that China will increase its food and feed imports in the coming decade. China's overall food self-sufficiency is likely to fall from 94.5% in 2015 to around 91% by 2025. The greatest increases in imports are likely to be soybean, maize, sugar, and dairy products. However, within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major exporting countries and of many food-impor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s additional imports of 3 to 5% of its total food consump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 are unlikely to threaten 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ed, the projected imports of feed and several foods coul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many exporting countries to expand their production and save glob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表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研究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对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可追溯系统的建立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有迹可循,从而能有效监管其生产过程,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构成一般包含产品标识、数据存储、数据采集和传递及信息查询四个方面;可追溯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产品编码的一致性和产品信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欧盟的粮食安全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探讨了欧盟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认识,介绍和分析了欧盟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政策和措施,通过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比较,揭示了欧盟食物安全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启示作用,提出了加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预警体系;实施农业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安全可靠的粮食储备系统;建立食物安全生产的诱导机制;生态建设要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储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平抑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能应对世界粮食价格异动和对我国粮食市场及供求平衡冲击以及调节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缓解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及管理制度,储备能力和储备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粮食储备体系中仍然存在有对储备粮功能认识不足,储备结构、布局不合理,储粮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储备条件落后,各储备主体之间的协调不力等问题.接着分析了影响粮食储备的主要相关因素,如粮食产量、粮食消费需求、粮食价格、粮食储备政策制度和粮食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粮食形势,最后从粮食储备体系、承储主体、农户储备这几个角度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保证粮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标准化发展步伐,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农业标准化及食品风险监测、安全性评估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系统及其子系统安全水平,识别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障碍因子,基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流通安全5个子系统,建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就中国粮食安全(2000—2020年)进行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安全总体水平可以分为缓慢下降、较快上升、快速发展和迅速提升四个阶段;2)从5个子系统来看,数量安全和资源安全子系统水平呈较快上升态势,质量安全子系统水平呈先较快下降而后缓慢上升态势,生态安全和流通安全子系统水平基本稳定且呈缓慢上升态势;3)从障碍因子诊断来看,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障碍因子已从数量安全和资源安全等供给性因素,向质量安全、流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可持续性因素过渡。中国应从建立国家粮食安全新观念、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增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4个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的进程,无锡市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粮食产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地消费需求,自给率仅有45%左右,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无锡市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文章从物流的视角对无锡市粮食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得出无锡地区基于物流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成功的,但也存在成本较高、不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思路。在粮食安全观念创新上,要树立“大粮食”观念,逐步实现粮食的数量安全、经济安全和营养安全三级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与增收同步,并重点保障口粮安全,开放非口粮市场。在粮食安全的制度创新上,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耕地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粮食市场购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产购中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上,着重调整粮食产销的区域布局,推行多熟超高产生产技术,构建“大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