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高产蛋白酶纳豆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大连和日本3个产地的纳豆产品为试验材料,从中筛选可用于畜禽生产的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蛋向酶高产菌株.先通过酪蛋白平板初筛得到9株芽孢杆菌,再以N1型纳豆芽孢杆菌为模式菌株,对初筛得到的菌株进行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确定有5个菌株为纳豆芽孢杆菌.测定5个菌株48 h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菌株NB1为蛋白酶高产菌株,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为19.41 U·mL-1,产蛋白酶特性在6代内可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纳豆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耐热耐盐的特征分离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由纳豆粉中分离纯化出1株纳豆菌株,由家庭自制纳豆中分离纯化出5株纳豆菌株,并对这6株纳豆芽孢杆菌的细胞、菌落形态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6株纳豆菌均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出发酵制备纳豆激酶制品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直投式纳豆发酵剂。[方法]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市售纳豆及纳豆菌剂中筛选出3株纳豆芽孢杆菌优势菌株。通过比较这3个分离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的产酶能力,优选出其中1株作为制备直投式纳豆发酵剂的菌种并研究其发酵工艺。[结果]试验得出,实验室保存的纳豆芽孢杆菌产纳豆激酶酶活力最高。作为接种剂,直投式发酵剂在产酶活力上均优于液体种子液。试验优化了冻干粉菌悬液的浓度为107CFU/ml,发酵豆粕获得了498.8 U/g纳豆激酶酶活力。[结论]研究可为利用直投式发酵剂发酵产纳豆激酶制品提供参考依据,为实际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纳豆激酶生产菌的定向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利用目标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所应具有的耐热性,耐盐性及显著的蛋白酶活性等生物学特性设计定向选育方案,从日本纳豆和纳豆发酵剂样品中筛选蛋白酶活力高,并溶血纤维蛋白特异性显著的枯草芽孢杆菌,最终从1种干纳豆中分离筛选出1株芽孢杆菌,代号为:HL986,其培养物中1种蛋白酶的溶栓性和分子量都十分接近已有报道的纳豆激酶(NK)。  相似文献   

5.
采用酪蛋白平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初筛法、菌落形态和16SrRNA序列比对分别从无菌大豆(DD)、接种稻草的大豆(DC)、市售纳豆(ND)以及实验室储存菌株纳豆枯草芽孢杆菌NY-3(NY)中分离、筛选、鉴定出4株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通过体外批次发酵试验,向日粮底物中添加1.5×1011cfu筛选出的四株菌,取0h和24h的瘤胃液样测定各个发酵参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DC组、DD组、ND组、NY组)并不影响瘤胃液pH值(P=0.883),但显著提高瘤胃液中NH3-N值(P0.05)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各成分的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DC组的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DD、ND组和NY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6.
纳豆芽孢杆菌益生菌株B2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水解淀粉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中国传统食品豆豉中筛选出2株纳豆芽孢杆菌优势益生菌株。通过比较这2个分离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的耐受性和抑菌能力,从中选出1株最优菌株B2。  相似文献   

7.
1株纳豆激酶高产菌株的分离·筛选与复合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涛  魏传军  安明理  宁萌  周伏忠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59-161,175
为选育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高活性菌株,从4种不同风味食品中分离得到26株菌株,通过酪蛋白平板初筛和液体发酵复筛,得到2株纳豆激酶高产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为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采用氯化锂-紫外与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的方式,最终获得1株纳豆激酶活性达到2338.01 U/mL的高产菌株SD3-3-6,该突变菌株纳豆激酶酶活相较于初始菌株SD3提高了1.93倍,是1株具有应用前景的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并鉴定纳豆芽胞杆菌.[方法]筛选芽胞杆菌,显微镜观察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鉴定,测定其生长曲线及产纳豆激酶的酶活力.[结果]筛选到一株产纳豆激酶的纳豆芽胞杆菌ZD023.该菌最高酶活力可以达263.38 IU/ml.[结论]筛选到一株产纳豆激酶的纳豆芽胞杆菌ZD023,为下一步开发成具有溶栓功能的食品或药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15-11417
[目的]筛选出最优的纳豆生产菌株。[方法]以实验室现有的16株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为出发菌株,通过蛋白酶、纳豆激酶及产黏(r-PGA)性能的综合指标,筛选出适合纳豆生产的纳豆芽孢杆菌。[结果]综合考虑,菌株DL-1521具有最高的蛋白酶、纳豆激酶和较高的产黏特性,具备作为纳豆生产优良菌种的特性。[结论]筛选结果可为纳豆直投式菌剂的制备提供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王雅君  陈力力  廖杰琼  范琳  尹丽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67-16569,16622
[目的]为了选育发酵菜籽粕高产纳豆激酶的优良菌株.[方法]出发菌株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Z1经过紫外诱变处理后,以菜籽粕作为唯一氮源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并以纳豆激酶为考核指标进行高产菌株的筛选.[结果]通过反复筛选和遗传稳定性试验,获得高产纳豆激酶且遗传稳定的突变株U49,其酶活力比Z1提高了100.34%.[结论]该研究可为利用菜籽粕工业发酵生产纳豆激酶奠定基础,并为新型保健食品和药物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水解酪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的生物学特性,以菌株NB-1和NR-l为出发菌株,采用稀释涂平板法获得10株初筛纳豆芽孢杆菌,通过测定初筛菌株48 h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确定NY-3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相对较高.同时对该菌株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9株纳豆菌产纳豆激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从中选出1株产纳豆激酶(NK)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能力较高的菌株(NS-W-6)。该菌株在普通大豆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纳豆激酶和SOD酶,产纳豆激酶活力为1 766.25 U/mL,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为214.85 U/mL。  相似文献   

13.
具有稻瘟病菌拮抗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从黄河稻区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耐高温芽孢菌722株。通过真菌生长抑制试验,获得具有稻瘟病菌拮抗活性的菌株27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获得具有稻瘟病菌拮抗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疑似菌株7株。挑取其中抑菌活性最强的1株进行16SrDNA鉴定,将其16S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与枯草芽孢杆菌16SrDNA有99%同源性,判定此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S501a。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将稻叶和种子浸在NB培养液中,并研碎成浆浆液,用接种环挑少量匀浆液在NB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获得356个菌株,分别将它们接种于NB培养液中,振荡培养3d,并利用它们的培养液对稻瘟菌分布孢子进行萌发抑制试验,最终获得具显抑制作用(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2.5%和100%)的2个拮抗菌株,按照伯杰手册进行严格的鉴定,初步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lus)。  相似文献   

15.
从刺五加中分离出内生细菌227株,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内生细菌对3种供试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黄花夹竹桃内生细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春玲  肖力  李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46-6246,6248
从黄花夹竹桃的根、茎、叶中分离出内生细菌13株,以小麦赤霉(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早疫(Alternaria sclani)、番茄灰霉(Botrytis cinerea)3种常见植物致病真菌以及3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受试菌,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内生细菌G2、Y1对受试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内生细菌G1、G2、G3、G4对受试细菌具有普遍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红树秋茄色素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为红树秋茄药用价值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为指标,分别考察了秋茄色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红树秋茄色素对3种供试菌种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对大肠杆菌次之,对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弱。[结论]红树秋茄色素具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此次试验只选用了3种菌种供试,尚需进一步做更多菌种的抑制作用效果试验,以期较全面评价该色素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康旭  李冬生  邓川  袁江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35-14936
[目的]对金银花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样品对几种受试菌的抑制活性,再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敏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金银花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1C为19.25%,MBC为38.5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38.50%。金银花醇提液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的MIC为9.80%,MBC为19.6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9.60%,MBC为39.20%;对巨大芽孢杆菌的MIC为19.60%。[结论]金银花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部分受试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筛选出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NB12、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SD7、卡特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katrae)NB20在水稻植株上的定殖能力,以及在离体叶片、苗期和分蘖盛期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NB12和SD7两菌株用利福平(Rif)进行抗药性标记,筛选到抗300 μg/mL Rif 的抗药性菌株用于定殖试验;水稻离体叶片试验用5 mm菌丝块接种,苗期和分蘖盛期试验用带菌谷粒接种。【结果】定殖试验结果表明,SD7和NB12菌株在水稻叶片上能以较高密度定殖,第20天仍能检测到106 CFU/g的标记菌株,且10 d后在新生叶片中也可检测到标记菌株。在离体叶片试验中,NB12、SD7和NB20发酵菌液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1.3%,90.0% 和54.4%,前2个菌株的防效显著高于40 μg/mL的井冈霉素(77.5%)。3个菌株对苗期水稻纹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发酵菌液防效依次为59.91%,53.73%和38.47%,其无菌滤液也有一定防效。3个菌株对分蘖盛期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表现较好的NB12发酵菌液和SD7发酵菌液防效也只有17.6%和24.0%,低于井冈霉素的防效(32.9%)。试验中发现,3个菌株的混合处理并没有提高防治效果,反而降低了防效。【结论】NB12和SD7两菌株对水稻离体叶片和苗期纹枯病表现了良好的生防能力,其对分蘖盛期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鹅掌楸的茎、叶中分离出内生菌5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为供试菌,用杯碟法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鹅掌楸内生菌对4种供试菌有一定的押菌活性,不同组织中内生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其中J1、Y3对供试菌具有普遍抑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