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本试验对青海省部分地区自然生长植物花朵附着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及鉴定,通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分离到的10株菌为乳酸菌,再通过16Sr RNA分子技术鉴定,其结果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4株,肠球菌(Enterococcus)1株,猪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3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2株。  相似文献   

2.
熊源粪肠球菌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毒力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熊源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对熊源粪肠球菌的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同时观察死亡小鼠内脏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熊源粪肠球菌可以引起小鼠内脏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其对小鼠的LD_(50)为2.04×10~7 cfu/只;通过PCR可检测出胶原蛋白黏附素(ace)、心内膜炎抗原(efaA)、EF3314和明胶酶E(gelE)等毒力基因。研究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粪肠球菌小鼠感染模型,为熊源粪肠球菌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仔猪早期断奶腹泻是困扰养猪业的严重问题,随着饲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禁止使用,寻求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新的生长促进剂成为研究的热点。益生肠球菌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研究主要集中在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有关益生肠球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其作用机制及有效包被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介绍益生肠球菌在动物饲养,尤其是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益生菌对樱桃谷鸭肉质性状的影响,分析饲喂不同益生菌对鸭胸肌和腿肌的肉色、pH值、滴水损失率、导电率等肉质指标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益生菌: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保藏的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1.1.2试验动物:选取武汉天绿农业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我国猪源肠球菌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18个省市猪养殖场的粪便样品836份进行了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并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从83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225株肠球菌,其中屎肠球菌106株,粪肠球菌56株,小肠肠球菌34株,鹑鸡肠球菌17株,铅黄肠球菌7株,坚忍肠球菌4株,Enterococcus thailandicus 1株。所有的肠球菌对被检抗菌药物耐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四环素(98.2%)、阿米卡星(94.7%)、多西环素(89.3%)、米诺环素(88.9%)、氟苯尼考(88.4%)、红霉素(86.2%)、环丙沙星(63.1%)、氨苄西林(33.8%)、氯霉素(29.8%),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除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外,粪肠球菌对其余8种被检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屎肠球菌。小肠肠球菌对阿米卡星、红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肠球菌的多重耐药情况集中在6耐、7耐和8耐,占肠球菌总数的72.9%。本研究表明我国猪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粪肠球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其对小鼠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生长曲线,寻求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粪肠球菌数量,并客观评价其毒性强弱及其对小鼠脑组织的影响,试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OD-Monitor振荡比浊法(Dλ值法)测定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探究该菌在合适时间段内的吸光值(D600nm)与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的活菌数(CFU)的关系。用粪肠球菌感染小鼠,观察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最后采用Karber法计算粪肠球菌感染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LD50的剂量感染小鼠,及时采集死亡小鼠脑组织,未死亡的小鼠72h后全部剖杀取脑组织,一部分做涂片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一部分进行培养,用于PCR方法进行细菌的回收鉴定。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测定此株粪肠球菌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2~8h生长迅速,为对数生长期,8~14h生长缓慢,为稳定期,14h之后死亡数增加,进入衰亡期;对12h粪肠球菌D600nm与CFU的关系进行探讨,成功建立回归方程:y=20.769x-1.3422,R2=0.997;其感染小鼠的LD50为7.77×1011个活菌。以此剂量感染小鼠,脑组织涂片染色和培养染色,均能看到革兰氏阳性球菌;PCR结果显示,均出现了大小为112bp的条带。对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菌可导致脑组织充血、出血、形成微血栓,脑膜充血。通过生长曲线和其D600nm与CFU关系的建立,可实时监测粪肠球菌数量,为后期更深入研究粪肠球菌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健康鲤鱼肠道菌群组成情况,为其饲料添加剂和水质改良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试验对鲤鱼肠道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在鲤鱼肠道中分离出4种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8.
白色瘤胃球菌对秸秆细胞壁和微晶纤维素的附着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比浊法测定了白色瘤胃球菌 (R .albus 7)对球磨、未球磨玉米秸秆细胞壁和微晶纤维素的附着率。结果表明 ,白色瘤胃球菌对球磨玉米秸细胞壁的附着能力与微晶纤维素相当 ,且二者显著高于未球磨玉米秸细胞壁的附着率 (P <0 .0 1) ,说明增加细胞壁颗粒表面积可以提高纤维分解菌的附着程度。白色瘤胃球菌经酶 (胰蛋白酶、蛋白酶 )和高碘酸钠修饰后 ,可显著降低其对玉米秸细胞壁和微晶纤维素的附着能力 (P <0 .0 1) ,而用甲醛或戊二醛固定细菌蛋白质对细菌的附着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推测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参与了对植物细胞壁的附着。细菌经氯化锂修饰后附着能力下降最为明显 ,说明S层蛋白质 (单一蛋白质或糖蛋白 )与白色瘤胃球菌的附着能力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7):60-64
以发酵初期(5 d)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为材料,分离获得乳酸菌菌株。经过表型特征,不同温度、p H和盐浓度生长,不同糖发酵底物和生长产酸速率筛选鉴定,选取3株乳酸菌通过测定16S rRNA序列,进一步鉴定属种。结果表明:菌株C1、C5和C8分别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均可以在15~45℃环境下生长。菌株C5能在6%Na Cl,p H 3.0~6.0培养基中生长,并且与菌株C1和C8相比,具有更强的产酸和耐酸能力,适宜用作玉米秸秆青贮生产的乳酸菌添加剂。考虑到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亦可将植物乳杆菌C5与肠球菌(C1和C8)组合添加用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分别以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16S rDNA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日粮中添加豆油与胡麻油对肉牛上述4种瘤胃纤维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添加豆油组(LOC1)和胡麻油(LOC2)组,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bacter albus)和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数量显著减少(P<0.05),分别降低了78%和31%、30%和36%、27%和23%、6%和13%.通过该方法的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4%的豆油和胡麻油显著减少了瘤胃中纤维分解菌,对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影响明显.而且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瘤胃纤维分解菌进行定量,可以快速有效反映出在日粮改变的情况下菌的数量变化趋势,相对于传统计数方法更直观、快捷与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益生肠球菌应用于断奶仔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早期断奶腹泻是困扰养猪业的严重问题,随着饲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禁止使用,寻求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新的生长促进剂成为研究的热点.益生肠球茵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研究主要集中在粪肠球菌(Engerococcuw faecalis)和屎肠球茵(Enterococcus faecium),有关益生肠球菌作为饲料添加荆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其作用机制及有效包被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介绍益生肠球茵在动物饲养,尤其是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粪肠球菌明胶酶E(gelE)基因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试验取鸡源粪肠球菌50株,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粪肠球菌毒力基因gelE;利用96微孔板结晶紫染色法在595 nm波长下测定其OD值,对gelE基因和生物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78%(39/50)的粪肠球菌呈生物膜阳性,22%(11/50)的粪肠球菌呈生物膜阴性;82%(41/50)的粪肠球菌呈gelE基因阳性,18%(9/50)的粪肠球菌呈gelE基因阴性,粪肠球菌毒力基因gelE和生物膜具有一致性。说明粪肠球菌gelE基因能够调控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观察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S.boulardii)与微囊化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aecalis)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cte sodium,DSS)灌胃法制备小鼠UC动物模型,试验共分为6组,其中饮用DSS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粪肠球菌菌粉组、微囊化粪肠球菌组、布拉迪酵母菌菌粉组和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组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药物皆以溶液形式灌胃给药,UC模型小鼠(DSS组)每天饮用与药物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灌服与药物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UC小鼠的症状和组织学变化,ELSI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与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各益生菌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微囊化益生菌组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结肠损伤组织学评分(粪肠球菌粉组除外)均显著下降(P0.05),布拉迪酵母菌菌粉组与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小鼠结肠黏膜内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粪肠球菌和布拉迪酵母菌可以缓解UC模型小鼠结肠炎症病变,且经过微囊化后的粪肠球菌和布拉迪酵母菌表现出更好的缓解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症效果,其机制与粪肠球菌和布拉迪酵母菌可以降低血清中IL-6与TNF-α含量,提高Occludin与Claudin-1的表达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利用率山羊瘤胃细菌结构与组成的差异。以30只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通过代谢试验,筛选出高氮利用率组(HNU组)和低氮利用率组(LNU组)的山羊个体。屠宰采集HNU组、LNU组每只山羊瘤胃内容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组间瘤胃细菌结构与组成的差异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7种蛋白质分解菌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30只山羊对饲料氮利用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HNU组和LNU组的平均氮利用率分别为(56.68±5.54)%和(34.25±4.21)%,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2)HNU组和LNU组瘤胃微生物的结构在属水平上有明显差异,HNU组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 1)、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p-1088-a5gut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LNU组(P<0.05),毛螺菌科XPB1014肠道群(Lachnospiraceae XPB1014group)、瘤胃球菌属1(Ruminococcus 1)、瘤胃球菌科UCG004(RuminococcaceaeUCG004)、瘤胃杆菌属(Ruminobacter)、FamilyⅩⅢUCG002、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NU组(P<0.05)。3)相关分析显示宿主氮利用率与Ruminococcus 1、Ruminobacter、Anaeroplasma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4)HNU组中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fibrisolven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属(Fibrobacter succinogens)和瘤胃球菌属sp.HUN007(Ruminococcussp.HUN007)数量显著高于LNU组(P<0.05),而栖息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溶糊精琥珀酸弧菌(Succinivibrio dextrinisolvens)和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数量在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不同氮利用率山羊瘤胃细菌的结构与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乳化凝胶化法微囊化益生菌抗胁迫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乳化凝胶化基础上制备的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对储藏、高温、胃液和肠液等胁迫作用的抵抗力。以未包被的菌粉为对照,高温热处理的方法为烘箱干热法,温度为110和130℃,各处理30、45和60 s;在配制好的模拟胃液和肠液中,各处理30、90和180 min。结果表明:1)常温条件下储存5个月,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和微囊化粪肠球菌的存活率比菌粉组分别高出34.63%和19.46%。2)微囊化过程提高了益生菌,尤其是粪肠球菌在110和130℃高温下的耐受性[与菌粉组差异显著(P0.05)]。3)模拟胃液处理30 min后,与菌粉组相比,微囊化的布拉迪酵母菌和微囊化粪肠球菌存活率分别提高了59.18%和51.80%,处理180 min后,分别提高了57.76%和46.73%。4)模拟肠液处理180 min,与菌粉组相比,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和微囊化粪肠球菌的耐受力分别提高了26.89%和21.16%。5)50 min时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和微囊化粪肠球菌的释放率分别可达71.74%和87.47%。综合得出,基于乳化凝胶化原理上的微胶囊技术可显著增强布拉迪酵母菌和粪肠球菌对储藏、高温、胃液和肠液等体内、外不良环境的抗性。同时,表现出了体内缓慢释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饲用益生菌是通过改善动物肠道环境维持菌群平衡的有益微生物。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益生菌替代抗生素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已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本文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常见乳酸菌属中饲用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益生作用机理与实际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为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从蒙古绵羊瘤胃中分离出3株厌氧细菌,通过细菌纤维降解性试验发现3株菌皆具有纤维降解能力;通过革兰氏染色试验发现3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最终确定分离的3株菌分别为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婴儿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编号为E1、E2和E3。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一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一株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两株饲用乳酸菌的抑菌能力、模拟消化道环境耐受性及抗生素耐药性,旨在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说明,这两株乳酸菌具备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是两株优异的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粪肠球菌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择137日龄海兰褐壳蛋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10~4、1.0×10~6、1.0×10~8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CGMCC1.2135T)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68 d。结果显示:1)试验第113~140天和第141~168天,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鸡的产蛋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141~168天,1.0×10~4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2)试验第56天,各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1.0×10~4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84天和第140天,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1.0×10~4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56天,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哈夫单位极显著高于1.0×10~4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84天,1.0×10~6和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哈夫单位显著高于1.0×10~4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28天,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10~4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56天,1.0×10~4、1.0×10~6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第112天,各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140天,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黄颜色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3)试验第56天和第112天,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鸡的蛋黄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4和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粪肠球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试验第84天的血清总胆固醇(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和第168天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4)1.0×10~6、1.0×10~8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空肠大肠杆菌数量随粪肠球菌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回肠粪肠球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4和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1.0×10~8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盲肠粪肠球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粪肠球菌能提高蛋鸡的产蛋量、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降低血清和蛋黄的总胆固醇含量,调节肠道微生物数量;粪肠球菌在蛋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0×10~6或1.0×10~8CFU/g。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烘箱干热法,对比包被粪肠球菌与普通粪肠球菌,在不同温度(70、85及100℃)下,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5、10、15、30及60 min)后的存活率,发现包被后的粪肠球菌存活率分别上升13.6%、13.7%和17.0%,可见微囊包被技术的确可提升粪肠球菌的耐高温性能。对比饲料制粒过程中不同制粒温度(65及75℃)与饲料中的包被粪肠球菌烘箱干热处理后的存活率发现:制粒温度为65℃时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当于饲料在烘箱75℃下热处理28 min,85℃热处理21 min或100℃热处理13 min;制粒温度为75℃时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当于饲料在烘箱75℃下热处理53 min,85℃热处理41 min或100℃热处理28 min;因此,将饲料中包被粪肠球菌添加至烘箱干热处理试验可快速对制粒过程中粪肠球菌的耐受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