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了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河田鸡,为0.6870,最低的是狼山鸡,为0.6170;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的杂合度都较高,反映了这些品种的多种多型;各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反映了各品种分化时间的长短;UPGMA的聚类分析将27个品种(品系)聚为10类:丝绒乌骨鸡、济宁百日鸡、河田鸡、安义瓦灰鸡、仙居鸡、江山乌骨鸡、溧阳鸡、金湖乌风鸡、灵昆鸡、余干乌骨鸡、康乐鸡、萧山鸡、琅讶鸡、淮北麻鸡、淮南三黄鸡为第1类,白耳鸡为第2类,浦东鸡为第3类,崇仁麻鸡与丝羽乌骨鸡为第4类,狼山鸡与寿光鸡为第5类,鹿苑鸡、东乡绿壳蛋鸡、汶上芦花鸡各独自聚为第6、7、8类,鲁西斗鸡与宁都三黄鸡聚为第9类,漳州斗鸡独自聚为第10类。通过微卫星标记对华东27个地方鸡品种(品系)遗传变异的分析说明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各具特色,应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2.
江西7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丝毛鸟骨鸡、康乐鸡、宁都三黄鸡、余干乌骨鸡、瓦灰鸡、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鸡等江西省7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和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4个微卫星位点在7个鸡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在7个品种中.杂合度最低的是余干乌骨鸡.为0.6155.杂合度最高的是崇仁麻鸡.为0.6525,各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都偏高,反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7个鸡品种间的DA、Ds遗传距离远近关系一致.但DA距离均比Ds距离大;用UPGMA法对DA和Ds的聚类结果相同.7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余干乌骨鸡、瓦灰鸡、康乐鸡、宁都三黄鸡聚为一类.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鸡聚为一类.丝毛乌骨鸡独自为一类。  相似文献   

3.
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通过计算亚群体杂合度(Hs)、总群体杂合度(Ht)、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并基于Reynolds遗传距离、Nei遗传距离运用NJ和UPGMA聚类法构建4类聚类图,比较分析国家地方禽种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的7个地方鸡品种(仙居鸡、鹿苑鸡、固始鸡、大骨鸡、河南斗鸡、狼山鸡、萧山鸡)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7个地方鸡种29个微卫星座位的总群体杂合度、亚群体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642,0.551;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142。7个地方鸡品种间,萧山鸡与鹿苑鸡的基因流动最大,为5.832 7;狼山鸡与固始鸡的基因流动最小,为0.805 3;基于Reyonalds遗传距离运用NJ聚类法获得的7个鸡种间的亲缘关系聚类图较为准确地反映了7个地方鸡种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鸡种保种群分子遗传多样性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苏一军  李慧芳  张学余 《中国家禽》2005,27(18):16-18,20
对国家家禽品种资源基因库中保存的10个地方鸡品种保种群进行了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检测,计算各群体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标记在10个地方鸡品种保种群的平均杂合度在0.6189-0.6953之间,其中藏鸡最高,为0.6953;北京油鸡最低,为0.618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均大于0.5,表现为高度多态性;10个鸡品种聚为4类:萧山鸡、茶花鸡、仙居鸡、白耳鸡聚为一类,丝毛乌骨鸡、北京油鸡、大骨鸡、固始鸡聚为一类,狼山鸡和藏鸡分别单独聚为一类。通过对我国地方鸡品种保种群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可以达到监测保种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2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2个地方乌骨鸡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距离,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并根据遗传距离对12个鸡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乌骨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并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竹乡鸡,为0.670;最低的是江山乌骨鸡,为0.581。27个微卫星标记中4个为中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22个为高度多态座位;LEI0234与LEI0192分别检测到了10.3与12.2个等位基因。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准,遗传距离最近的为沐川乌骨鸡与略阳鸡,为0.1002,而乌蒙乌骨鸡与略阳鸡最远,为0.2546。通过UPG—MA法聚类后,略阳鸡、沐川乌骨鸡、兴文乌骨鸡、盐津乌骨鸡、竹乡鸡首先聚为1类,江山乌骨鸡、郧阳白羽乌鸡、余干乌骨鸡聚为1类;金湖乌凤鸡、丝绒乌骨鸡和丝毛乌骨鸡聚为第3类;乌蒙乌骨鸡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6.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和6对AFLP引物组合对地方鸡种鹿苑鸡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鹿苑鸡在20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18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125~0.5500之间,平均每个座位检测到5.9个等位基因.20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杂合度为0.736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953;6对AFLP引物组合在该鸡种中共检测到24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40.8条多态性条带;鹿苑鸡群体变异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选用30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溧阳鸡的等位基因组成,计算了各座位的基因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结果30个微卫星座位共检出156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088-0.5之间,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5.2个等位基因,30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杂合度为0.681,平均多态性含量为0.623,表明溧阳鸡群体遗传变异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F-统计量、DA遗传距离,用以评价品种遗传多样性。并基于Dn遗传距离采用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分析其对品种间遗传关系的重建,检验DA遗传距离度量方法的可靠性,用以计算现实多样性和品种贡献率。结果表明:16个微卫星座位均为中度或高度多态位点(PIC〉0.25,PIC〉0.50),10个地方鸡种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0.147,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134,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015,且3个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DA遗传距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10个地方鸡品种间的系统进化。基于DA遗传距离获得的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现实多样性为1.7932,茶花鸡的品种贡献率最大(16.59%),其次为固始鸡(14.01%)、白耳鸡(11.44%)、狼山鸡(11.34%)、北京油鸡(11.30%)、大骨鸡(8.90%)、仙居鸡(7.03%)、藏鸡(6.28%)、鹿苑鸡(5.81%),萧山鸡的品种贡献率(5.00%)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更有效地保护我国地方鸡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运用微卫星技术检测10个地方鸡种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距离,探讨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各位点的杂合度为0.2675-0.8316、多态信息含量为0.2478—0.8082;各种群的平均杂合度为0.5564-0.713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999~0.6808。矮小型黄鸡与其它地方鸡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仙居鸡、白耳鸡、泰和鸡、北京油鸡、大骨鸡、萧山鸡距离较近;茶花鸡与固始鸡存在一定的关系;尤溪麻鸡与其它鸡种的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0.
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贵州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个微卫星座位对贵州12个地方鸡种和隐性白洛克进行遗传分析,得到各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品种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鸡种在各微卫星座位上的遗传杂合度均有差异,平均遗传杂合度为0.6885(贵州地方鸡种为0.691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297(贵州地方鸡种为0.6326),说明贵州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较隐性白洛克丰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3个鸡种分为2大类群,隐性白洛克独自构成一个类群,12个贵州地方鸡种为另一个类群,12个贵州地方鸡种进一步可分为4个小类群。研究结果对贵州地方鸡种资源的评估、保存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选自家禽基因组的10个微卫星标记,对四川常羽乌骨鸡5个群体(四川山地乌骨鸡白羽系、黑羽系;黄忠山地乌骨鸡;黄忠山地乌骨鸡绿壳蛋系;草科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计算了各群体的群体杂合度、群体间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微卫星标记在各群体中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四川5个乌骨鸡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383到0.6659;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有一定的差异;聚类分析将5个群体聚为三类。  相似文献   

12.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淮南麻黄鸡、皖南三黄鸡和五华鸡3个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5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个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396,杂合度为0.2920,多态信息含量为0.4156。3个地方品种中,淮南麻黄鸡遗传多样性最低,五华鸡遗传多样性最高。根据5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群体遗传一致度和标准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生树,五华鸡与皖南三黄鸡遗传关系最近,皖南三黄鸡与淮南麻黄鸡最远。研究结果与这些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育成历史相一致,同时也佐证了微卫星标记是研究鸡群体遗传关系的一个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3.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12个贵州地方鸡种及1个引入鸡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各标记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及频率、基因杂合度、平均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3个种群在7个标记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及频率等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瑶山鸡的平均基因杂合度最高,引入鸡种隐性白洛克的平均基因杂合度最低,其余鸡种介于其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的分析结果与此类似,说明瑶山鸡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模糊聚类的结果表明,13个鸡种分为2大类群,隐性白洛克独自为1个类群,12个贵州地方鸡种构成1个类群。12个贵州地方鸡种又可进一步分为2个小类群:其中1个小类群由兴义土鸡、矮脚鸡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依次聚上黔东南小香鸡、黔东南小香乌骨鸡构成;高脚鸡、瑶山鸡、威宁鸡、竹乡鸡、竹乡乌骨鸡、黑羽乌蒙乌骨鸡、乌蒙鸡、麻羽乌蒙乌骨鸡则构成另一个小类群。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昌宫廷黄鸡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本实验利用STR分型技术对新昌宫廷黄鸡在26个微卫星位点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仙居鸡、萧山鸡、龙游麻鸡、丝羽乌骨鸡和白耳黄鸡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新昌宫廷黄鸡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03个,多态信息含量变幅为0.41~0.85,平均为0.67,观察杂合度平均为0.6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72,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1.50,表明宫廷黄鸡26个遗传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即该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遗传距离NJ系统进化树将6个不同群体聚为两大簇,其中白耳黄鸡单独成一簇,其他5个品种聚为一簇,与宫廷黄鸡遗传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丝羽乌骨鸡、龙游麻鸡、萧山鸡、仙居鸡、白耳黄鸡,基于FCA分析结果与遗传距离NJ系统进化树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5个重庆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5个重庆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采用FAO-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标记,以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参数为指标,评估了品种内遗传变异。计算了F统计量、Nei氏遗传距离(DA)和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S)并进行UPGMA和NJ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进而探讨了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结果,27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542个等位基因,其中43个等位基因为单一品种所特有。5个猪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9.4933~11.0280之间,期望杂合度(He)在0.8897~0.9091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8689~0.8926之间。F统计量分析表明,重庆地方猪种遗传分化明显(P0.001),各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2种聚类方法以NJ法更为可靠。5个猪种聚为两类,荣昌猪、渠溪猪和合川猪为一类,罗盘山猪和盆周山地猪为一类。相关性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显著的相关(P0.05)。该研究结果为重庆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福建黄兔、新西兰兔、日本大耳白兔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情况和群体间的遗传相关性,本试验选取3个品种兔各25只,分别耳静脉采血并采用试剂盒抽提全血基因组,运用15个微卫星标记,结合荧光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方法获得目的片段,通过计算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距离,分析3个品种兔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3个品种兔在15个座位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3个,其中福建黄兔、新西兰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分别检测到95、95和88个等位基因,且分别在11、12和11个微卫星座位表现为高度多态,表明3个品种兔在筛选的15个微卫星座位均呈现较丰富的遗传多态信息。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结果表明,福建黄兔、新西兰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分别有8、8和6个座位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Nei氏遗传距离分析显示,福建黄兔与新西兰兔、福建黄兔与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兔与日本大耳白兔的Nei氏遗传距离分别为0.1761、0.2347和0.0432。遗传距离越小时,相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因此,新西兰兔与日本大耳白兔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福建黄兔与日本大耳白兔间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7.
采用8个微卫星座位对福建省5个地方猪种(槐猪、官庄花猪、莆田黑猪、闽北花猪、武夷黑猪)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了遗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结果表明:8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5个猪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高,8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杂合度介于0.7006~0.7760之间;多态信息含量在0.6917~0.7609之间;槐猪与武夷黑猪的遗传距离最小0.5531,官庄花猪与闽北花猪的遗传距离最大0.8618。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贵州5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贵州省5个地方鸡品种:竹乡鸡、威宁鸡、黔东南小香鸡、高脚鸡、乌蒙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计算了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5个品种中,杂合度最低的是高脚鸡,为0.501,杂合度最高的是竹乡鸡,为0.673,因此贵州各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相差较大,据分析可能是由于交通闭塞,形成了家禽品种的多种多型,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竹乡鸡、黔东南小香鸡和威宁鸡聚为一类,乌蒙乌骨鸡自聚为一类;高脚鸡独自聚为一类。这与几个鸡品种的来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