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85年wenvoort G C等首次应用细胞培养猪瘟病毒接种小鼠的方法建立并制备13株单克隆抗体以来,猪瘟单克隆抗体不仅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猪瘟的鉴别诊断,而且还用于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对猪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在猪瘟的鉴别诊断和猪瘟病毒抗原结构蛋白、保护性抗原蛋白、抗原变异以及Ez囊膜糖蛋白抗原表位分析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含有的两个线性抗原表位(C和D)的抗原性,本研究采用Dot-ELISA方法对原核表达的S蛋白抗原C和D的两种线性表位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等质量或等摩尔的条件下,含有抗原线性表位C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弱于含有抗原线性表位D的重组蛋白。本研究为建立TGE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抗原线性表位C和D的结构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测奶牛PrPc结构蛋白抗原表位,人工合成特定序列奶牛PrPc多肽用于抗体制备,同时为研究特定表位结构蛋白的功能特性提供有效手段。方法运用Goldenkey分子生物学软件对牛PrPc结构蛋白的抗原表位及其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现有牛PrPc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从中筛选了一段显示表位特征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应用固相合成法合成15个氨基酸残基的奶牛PrPc多肽,并利用MBS法将其与KLH偶连制成免疫原,应用于动物免疫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对该多抗与PrPc的反应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偶连后的牛PrPc多肽具有免疫原性,并获得了抗牛PrPc多克隆抗体。结论奶牛PrPc合成肽抗原的获得和应用,可以部分替代天然抗原,为进一步制备PrP单克隆抗体,以及Prion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为研究特定表位结构蛋白的功能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兔病毒性出血症核衣壳蛋白VP60是兔出血症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诱导细胞免疫,在抗病毒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确定T细胞所识别抗原分子上的短肽序列对T细胞表位进行定位,对于研究特异性免疫应答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的研究方法,预测VP60T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为后期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H5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血凝素(HA)抗原表位重组表达蛋白为抗原,探索H5亚型AIV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简便有效途径。方法利用H5亚型AIV的HA抗原表位原核表达重组蛋白为抗原,4次免疫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后,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能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及初步应用价值进行测试。结果得到一株能稳定分泌针对H5亚型AIVHA抗原表位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ELISA效价达1:5×104,为具有IgK轻链的IgM亚类。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H5亚型AIV产生肉眼可见的WesternBlot免疫印迹反应,与其它供试的禽病抗原无反应。H5N1亚型AIV阳性血清能有效阻断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与HA抗原表位重组蛋白的结合。结论本研究探索出一条利用H5亚型AIV的HA抗原表位重组表达蛋白为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简便、高效途径,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稳定性好、效价高、特异性强,在H5亚型禽流感病毒及其血清学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可用于诊断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E2蛋白重组抗原,对CSFV-E2的多个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重构和表达。将人工合成的E2蛋白多抗原表位基因与p ET-28a(+)载体连接后,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可溶性,His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并进行抗原性检测。重构后的猪瘟病毒E2基因多抗原表位基因大小约500 bp,PCR、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与预期相符;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表达,大小约23 k D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与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可作为诊断抗原用于猪瘟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清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7.
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抗原表位 (抗原决定簇 )是蛋白质抗原性的物质基础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带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即抗原表位 (epitopes)。通常 ,抗原表位是指氨基酸序列已经清楚的抗原决定簇。蛋白质抗原表位的研究 ,对于设计具有免疫原性和中和活性的多肽、新型疫苗分子及新型诊断试剂具有较大意义。B细胞蛋白抗原表位的预测自从80年代Hopp和Woods提出亲水性参数对抗原表位预测的方法以来 ,已有许多参数、算法发表 [1~10],对B细胞蛋白抗原表位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猪瘟病毒(SFV)E2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1猪瘟病毒E2抗…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NSP8蛋白的抗原表位,本研究对GST-NSP8重组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并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脏,采用常规杂交瘤细胞融合方法,经3次亚克隆后制备了1株稳定分泌抗NSP8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其重链为IgG1型,轻链为κ链;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为1∶3 200。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该单克隆抗体能识别原核及真核表达的NSP8重组蛋白。利用截短表达的方法对NSP8蛋白进行抗原表位的鉴定,初步确定了单克隆抗体针对的抗原表位序列为31SPQILKQLTKAFNIAKSDFEREASV55。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对抗原表位的鉴定,为TGEV NSP8蛋白相关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制备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编码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E39的DNA序列进行人工合成,随后插入表达载体pGEX-6p-1的限制性酶切位点BamHⅠ与XhoⅠ之间,构建了表位肽与GST的融合表达质粒。该表住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以化学合成的E39表位多肽为抗原,对融合细胞上清进行间接ELISA筛选。结果,筛选出1株分泌E39表位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能力稳定。经鉴定,该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2b,轻链类型为κ链。结果表明,用表位融合蛋白为抗原可以制备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0.
以原核系统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p54重组蛋白为免疫原接种BALB/c小鼠,经过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和多次亚克隆获得了3株能够稳定分泌抗p54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2A4、5F6和RH15。3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属于IgG1亚类,轻链均为Kappa型。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IFA)证明3株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以用于靶抗原的特异性检测。通过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确定了单克隆抗体2A4、5F6识别的抗原表位为157NTASQ161,RH15识别的抗原表位为170RQRNTYTHKDL180,进一步完善了靶抗原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鸭源新城疫病毒(NDV)XZ株的HN蛋白的抗原表位与La Sota疫苗株间的差异,试验采用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抗原性、二级结构等5项参数指标来综合预测鸭源NDV XZ株与疫苗株La Sota株HN蛋白的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鸭源NDV XZ株HN蛋白预测抗原表位有26个,La Sota株HN蛋白预测抗原表位有25个。与La Sota株HN蛋白相比,多出2个抗原表位,缺失1个抗原表位。这3个表位的变化可能会对病毒识别细胞膜上的唾液酸受体及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影响。两者HN蛋白都只有1个跨膜区域,位置接近。说明鸭源NDV XZ株HN蛋白与La Sota株HN蛋白相比,可能具有相近的抗原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SFV) p30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以该单克隆抗体为工具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定位。首先,通过原核表达及Ni柱亲和纯化获得p30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进行杂交瘤细胞制备,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并以细胞表达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利用IEDB表位预测软件对p30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CP204L基因进行截短表达,利用IFA、Western blot和iELISA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鉴定。最后,利用噬菌体十二肽库对制备的p30单克隆抗体进行4轮生物淘选,筛选多肽表位,并与上述基因截短表达筛选方法进行比对。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成功识别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ASFV;基因截短表达筛选结果表明,其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为84M~K142;噬菌体淘选试验结果表明,116TSSFETLFE124为本试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p30蛋白抗原表位核心序列,该结果进一步缩小了表位分布范围。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1株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鉴定,为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发和p30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刺突(S1)蛋白的中和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IBV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亚克隆筛选获得了4株稳定分泌抗IBV S1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A11、1B11、5E5和7C9。经鉴定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腹水抗体ELISA效价为106以上,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反应性和特异性良好。随后用8种基于S1分型的IBV毒株为试验毒株,同实验室已有的8株IBV S1单抗(1E9、1H1、1E4、3C6、3C7、2F3、2E5、4F9)共12株单抗进行气管环中和活性检测,发现S1蛋白单抗与8种S1亚型的毒株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随后,在抗原表位和Western blot分析的基础上,鉴定出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获得了6个中和抗原表位,其中除416IQTRTEP422表位,其他5个表位仍未有相关报道。本研究成功制备出4株特异性识别S1蛋白且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不仅丰富了IBV的单克隆抗体库,为今后研究IBV S1蛋白分子结构提供了关键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鉴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核衣壳(N)蛋白的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N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和亚克隆技术,筛选出1株稳定分泌抗PEDV N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9B4。经鉴定单克隆抗体9B4的亚型为IgG1型,轻链为Kappa链。腹水抗体ELISA效价为10~6以上。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反应原性和特异性良好。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单克隆抗体9B4进行抗原表位鉴定,获得4个N蛋白的模拟抗原表位(C11、C12、C14和C26)。随后分别以噬菌体阳性克隆为模拟抗原,对临床PEDV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其均能与猪PE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阳性血清、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阳性血清不反应,说明本研究获得的N蛋白模拟表位可用于PEDV抗体的检测,有助于PED流行病学调查和PEDV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制备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PRRSVSD53株的超离病毒作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并进行细胞融合。采用PRRSVSD53株和真核表达的PRRSV各结构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到一株稳定分泌抗SD53株GP4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LM26)。抗体亚类鉴定其为IgG2a,轻链为κ链。原核表达一系列截短的GP4蛋白鉴定LM26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LM26识别的抗原表位序列为57VVLQDI^62,此抗原表位在美洲型PRRSV中相对保守。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MAb LM26仅针对PRRSV SD53株具有中和活性,中和效价最高为1∶50,对其它美洲株PRRSV均不具有中和活性。该MAb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PRRSVGP4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病毒F蛋白抗原表位串联基因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的3对引物,通过RT-PCR从接毒的SPF鸡胚的尿囊液中克隆了新城疫病毒F基因3段抗原表位区段,大小分别为81、108、105bp。应用添加互补性酶切位点的基因工程方法,将3段抗原表位基因片段拼接成多表位串联基因,大小为306bp。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含组氨酸(His)基因的质粒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F306。经诱导表达,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00的融合蛋白,其中F蛋白抗原表位串联基因片段表达产物约为11000。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His-F306融合蛋白,进一步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鼠源抗新城疫病毒F蛋白抗体。经过琼扩、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中的抗原表位串联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7.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抗原变异迅速,相继于2009年及2013年分别出现新的抗原亚群病毒,对该病毒的防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关于H9N2禽流感病毒形成不同抗原亚群机制,尚不清楚。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单克隆抗体是研究该机制的基础工具。为此,本研究通过血凝抑制(HI)实验筛选到1株新型的抗原亚群H9N2病毒H514。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以及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筛选到5株抗H514病毒HA蛋白的单抗,均属于Ig G亚型。Western blot结果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中只有5E9作用的是线性表位,其余4株皆是针对构象表位。进一步地研究发现,这5株单克隆抗体对H514株皆有HI活性,最高达到28。这些结果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分子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m BDV) NS1蛋白是一个与病毒复制相关的多功能蛋白。为获得NS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设计并合成了12条NS1蛋白的抗原表位肽段,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获得了18株能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NS1作为抗原,通过Western blot对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由8/C278细胞株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识别重组的NS1蛋白,所用抗原表位序列为DIPPEEYRELRT。利用该抗体能检测到Bm BDV感染家蚕中肠组织中NS1蛋白的表达。该研究为深入探索NS1蛋白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纯化猪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SVV-CH-HB2016毒株,并制备其结构蛋白VP1、VP2和VP3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SVV-CH-HB2016病毒颗粒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制备能特异性分泌针对结构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IFA方法分别检测单克隆抗体与重组表达蛋白及天然结构蛋白的反应性,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病毒中和保护效果进行测定。利用空斑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对SVV-CH-HB2016毒株吸附过程的影响,最后用抗体相加试验来分析14株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结果] 在蔗糖密度梯度为5%~45%(W/V)时获得了纯度较好、浓度较高的SVV-CH-HB2016毒株结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了1:12 800,成功制备了17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验证14株单克隆抗体能与重组结构蛋白发生Western blotting反应,17株单克隆抗体能与病毒发生IFA作用;2G6、4A3和4C11 3株单克隆抗体对SVV-CH-HB2016毒株感染的BHK-21细胞具有明显中和保护作用,也能有效抑制SVV-CH-HB2016毒株对293T细胞的吸附。经分析发现,除1F5与2E1、4B8与4F11外,其余10株单克隆抗体分别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SVV的纯化方法,制备了17株特异性针对SVV-CH-HB2016毒株的单克隆抗体,为后期进一步开展SVV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保护性抗原表位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抗原表位C的串联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抗原表位C不同表位密度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本研究将抗原表位C的编码核酸序列进行串联,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C_1C_2)_2~p ET-(C_1C_2)_6,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6种重组蛋白r-C_1C_2~r-(C_1C_2)_6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采用Dot-ELISA方法对各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含有12个表位肽的重组蛋白r-(C_1C_2)_6的抗原性强于其它重组蛋白。本研究制备的串联重组蛋白为建立TGE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