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正丁醇脱水及脱钙处理制作软骨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并用阿利辛蓝、甲苯胺蓝和Masson三色法对软骨细胞进行特异性染色,对软骨切片制作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软骨组织改良石蜡切片优于普通石蜡切片;冰冻切片较石蜡切片快速、简便,但保存时间短;石蜡切片操作复杂、时间长,但切片保存效果较好.3种染色方法对软骨细胞均能特异性着色.由此证明,使用冰冻切片和阿利辛蓝、甲苯胺蓝和Masson三色染色法可以制作良好的软骨组织切片.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小鼠组织器官传统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存在组织易碎、结构不完整的缺点,对传统石蜡切片制作进行了改良.将浸蜡前的透明步骤改为异硬脂醇与石蜡混合液处理,替代苯类透明剂制作空肠、脾脏2种器官的石蜡切片,并以切片机切片时蜡带质量和HE染色后镜下质量为切片制作效果的评定指标.结果表明,2种器官在切片机上均能切出完整、较长的蜡带,组织块无硬化、不碎裂,展片平整;HE染色过程中不掉片,染色后光镜下细胞质与细胞核染色对比清晰,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就脾脏和空肠而言,应用异硬脂醇与石蜡混合液替代苯类透明剂能制作出优良的石蜡切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作形态完整、结构清晰的绦虫成虫石蜡切片,详细观察其组织结构。[方法]选取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2种绦虫成虫体节,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改进石蜡切片法分别进行制作。[结果]2种方法均可获得完整性的切片,而改进石蜡切片法制备理想切片的成功率是常规石蜡切片法的5倍。[结论]结果为关于绦虫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4.
大叶藻胚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固定方法、脱水及浸蜡时间、染色方式对大叶藻胚石蜡切片制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固定液(FAA)固定48 h以上,脱水每级梯度时间2 h,分3次浸蜡(每次30 m in),苏木精-伊红染色,可制作出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大叶藻胚切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绵羊有腔卵泡发育过程中,多层卵丘细胞紧密包绕着卵母细胞形成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COCs)特殊结构,存在于卵泡腔内。卵泡成熟后,绵羊COC从卵泡内排出,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现有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蛋白鉴定技术,或者将包含各级卵泡的卵巢组织直接进行切片处理,或者将COCs从卵泡内分离,在完整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水平上进行免疫染色。但这两种方法在检测绵羊有腔卵泡COCs中目的蛋白表达时,存在显著缺陷。研究旨在对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技术进行改进,以期满足绵羊COCs蛋白鉴定需求。【方法】首先采用抽吸法从绵羊有腔卵泡内获得COCs,以石蜡包埋方式人为构建了一种可以进行切片处理的"包含多枚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仿组织结构"。然后以该特殊结构与健康绵羊卵巢组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改良与传统的石蜡组织免疫化学技术流程,检测了目的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与其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er,uPAR),在绵羊COCs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了两种技术的免疫染色效果与染色流程差异。【结果】将所构建的绵羊COCs仿组织结构与正常绵羊卵泡组织,进行石蜡组织切片处理,经切片、贴片与脱蜡等步骤,分别形成了散在分布于载玻片上的COCs薄片与包含卵泡的卵巢组织薄层(厚度5μm)。经间接免疫染色处理后,结果显示:①目的蛋白在两种结构COCs中的表达是一致的,即uPAR在绵羊卵丘与卵母细胞上都有表达,而uPA只存在于绵羊卵丘细胞中;②在绵羊COCs薄片结构中,COCs整体形态完好,卵母细胞与外围卵丘细胞层次清晰,蛋白定位清楚,染色效果良好;在卵巢薄层结构中,绵羊卵泡内壁颗粒细胞与COCs等形态结构相对完整,卵母细胞蛋白定位清楚,但是卵丘细胞层次与蛋白表达较不清晰;③与绵羊卵巢组织石蜡切片技术相比较,绵羊COCs仿组织结构石蜡切片技术,在固定、脱水、透明、浸蜡以及脱蜡等步骤的处理时间都大大缩短,例如固定处理由24h缩短为2h;由逐级脱水的10h缩短为两级脱水的1h;透明由30min缩短为10min;软蜡与硬腊浸入由原来的6h缩短为1h;由逐级脱蜡的25min缩短为两级脱蜡的10min等。【结论】改进后的COCs仿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技术,显示更优质的免疫定位与染色效果,不仅具有COCs获得率高、卵母与卵丘细胞形态层次清晰等优点,而且显著缩短了操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流程。该技术在保留COCs结构完整的基础上,有效检测了目的蛋白在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的表达模式,对于探明绵羊卵泡发育与卵母细胞成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立了一种时间短、质量高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针对动植物材料结构特点不同,在脱水、透明、透蜡、包埋、染色和封固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获得了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切片。该文以小蜡树为例,详细介绍了改良后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制作方法,改良后的制作方法减少了切片制作时间,缩短了实验周期。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批量制备石蜡切片标本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实验教学和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摸索适合毛花猕猴桃花芽的石蜡切片方法,以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花芽为试材,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毛花猕猴桃花芽多茸毛的特点,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样品处理、脱水、透明与渗蜡、包埋与切片及染色方式进行改良。研究结果表明,FAA固定液固定后利用解剖针剔除花芽上的茸毛,不易造成切片组织错位、破碎,切出完整的组织切片效率更高。延长脱水及渗蜡等步骤的时间及提高温度后,切片染色效果均匀,图片清晰,细胞轮廓明显。本研究通过改良传统石蜡切片方法,获得了适合毛花猕猴桃花芽形态结构观察的石蜡切片方法,为后期花芽分化观察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菊花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石蜡切片制作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菊花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特性,设计试验对石蜡切片制作条件进行优化,旨在筛选针对特定组织的节省时间和成本且效果最佳的石蜡切片制作条件。[方法]取不同时期菊花根、茎、叶、花等样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并结合试验过程中总结的固绿快速染色法,设计不同的渗蜡时间、切片厚度及染色方法,对各组织器官进行石蜡切片制作,经显微拍照后筛选出各组织最适石蜡切片的制作条件。[结果]经筛选发现,在渗蜡时间方面,渗蜡充分幼根需5 d,老根6 d,幼茎6 d,老茎7 d,叶片4 d,花芽5 d,舌状花4 d。在切片厚度方面,最适切片厚度幼根为16μm,老根20μm,幼茎12μm,老茎12μm,叶片25μm,花芽10μm,舌状花16μm。在染色方法的选择方面,幼根经番红-固绿双重染色后效果最佳,老根则首选番红-固绿双重染色法或番红单染法;幼茎和老茎同样首选番红-固绿双重染色法或番红单染法;叶片、花芽及舌状花以操作最为简单的固绿快速染色法为首选。[结论]试验针对菊花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所筛选的最优石蜡切片制作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成本,并能达到试验观察所需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脑组织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的效果。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20只,腹腔注射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持续状态模型。24h后成功模型小鼠脑灌注固定,断头取脑,随机分别取8只行冰冻切片40μm(A组)与石蜡切片4μm(B组),采用羊抗鼠DCX(1:200)抗体,以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阳性神经元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镜下视野切片染色更加清晰,对比良好。结论: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冰冻切片漂片法效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接包埋法冰冻切片、蔗糖保护法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3种方式对木薯的根、茎、叶等组织进行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蔗糖浓度下,蔗糖保护法用于木薯不同器官的冰冻切片,可以真实的反映细胞的显微结构,且切片组织完整性和图片清晰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应用冷冻切片法和石蜡包埋切片法,对水貂体组织进行切片后HE染色观察;并在冷冻切片方法中应用3种不同的固定剂,对固定剂的同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蜡切片法更适合于脑组织,而冰冻切片法更适合于皮肤组织。冰冻切片方法中3种固定剂的固定效果比较,同定NA(无水乙醇80mL、甲醛10%10mL、冰醋酸10mL)优于固定剂C(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与固定剂B(甲醛40%15mL、无水乙醇85mL)。  相似文献   

12.
以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为材料,用玻璃化法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卵冷冻试验.结果表明:卵冷冻的最适剂型为颗粒冷冻,最适的冷冻保护剂为体积分数为0.25甘油+0.25乙二醇+1.0molL-1蔗糖,预冻的时间为2min,离液面的高度为2cm,脱除冷冻保护剂用的稀释液以6.5gL-1的生理盐水为最好.现已初步获得成功:冷冻后的中华蜜蜂卵能正常孵化为幼虫,但其孵化率较低(25.0%~37.5%),育王时尚不能被工蜂所接受.对此,今后仍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快速且安全高效制作石蜡切片。[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植物材料进行透明和脱蜡以及包埋处理,把材料制成透明的玻片标本,利用正丁醇代替二甲苯作为透明剂和脱蜡剂,其他和传统的石蜡切片方法相同。[结果]正丁醇既能与乙醇混合,又能与中性树胶相融合;正丁醇作用相对较缓和,透明后的组织平整,没有明显的收缩、变形现象,并且不存在透明时间过长的问题,还减少了对实验人员的伤害。[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地制作石蜡切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一种不使用切片机的石蜡制片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对植物解剖学数码照片进行光学信息解析的方法。[方法]将材料包埋成蜡块,在解剖镜下对材料蜡块进行切片,将切下的薄蜡片卷转移到载玻片上加热,石蜡融化后便将切片展平,再经常规或简化的染色制片程序完成封片。对植物解剖学数码照片处理时,先将其拷入word文档,在文档中获得2份相同的照片,用鼠标选定(刷黑)其中一张,使其成为原照片的"负片",然后复制整个屏幕,将其粘贴到文档中,经剪切等操作后获得处理后的照片。[结果]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植物解剖学制片。龙爪柳叶片结构的数码照片经过处理后,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其角质层和细胞壁等结构及细胞的识别更加容易。[结论]该方法成本低、效率较高,可供初学者或无切片机时使用。对解剖学数码照片进行光学信息解析,能获得普通数码照片无法显示的一些结构信息,显示出光学信息解析的潜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15.
 石蜡切片是植物解剖学和病理学观察的重要手段。该方法从取样到切片完成约需一周的时间,操作周期较长。本试验对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的叶片分别进行了微波石蜡和传统石蜡的切片并用苯胺蓝染色对结果进行比较。在微波石蜡切片中通过对固定、脱水和浸蜡等操作的改进使得该方法只需约3h即可完成切片。微波石蜡切片组织的完整性和染色的效果与传统石蜡切片相近,叶片的表皮、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等不同叶片结构均可清楚地进行显微观察和拍照。结果显示,可利用微波石蜡方法对水稻叶片进行制片且可较大幅度缩短处理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玉米成熟期茎秆石蜡切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玉米成熟期茎秆木质化、纤维化程度高,材料硬度大等结构特点的石蜡制片方法。[方法]以成熟期玉米基部茎秆节间的部分组织为材料,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玉米成熟期茎秆的结构特点,对脱水、透明、透蜡、包埋、染色等重要制片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到了适合玉米成熟期茎秆的石蜡制片方法。[结果]玉米茎秆石蜡制片方法较传统方法整体上缩短了制片周期,结合玉米成熟期茎秆水分含量低减少脱水时间、采用蜡屑逐级透入弥补了传统透蜡不能使皮层致密的厚壁细胞组成的机械组织透蜡完全的缺点,并根据玉米成熟期茎秆木质化程度高的结构特点缩短染色周期,获得了厚度为10μm且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玉米成熟期茎秆横切切片。[结论]该方法进一步从解剖学上观察和研究玉米的生长机制和品种鉴定提供基础,同时为成熟期单子叶禾本科植物茎秆的石蜡切片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洪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7996-17998
[目的]研究一种不使用切片机的石蜡制片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对植物解剖学数码照片进行光学信息解析的方法。[方法]将材料包埋成蜡块,在解剖镜下对材料蜡块进行切片,将切下的薄蜡片卷转移到载玻片上加热,石蜡融化后便将切片展平,再经常规或简化的染色制片程序完成封片。对植物解剖学数码照片处理时,先将其拷入word文档,在文档中获得2份相同的照片,用鼠标选定(刷黑)其中一张,使其成为原照片的"负片",然后复制整个屏幕,将其粘贴到文档中,经剪切等操作后获得处理后的照片。[结果]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植物解剖学制片。龙爪柳叶片结构的数码照片经过处理后,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其角质层和细胞壁等结构及细胞的识别更加容易。[结论]该方法成本低、效率较高,可供初学者或无切片机时使用。对解剖学数码照片进行光学信息解析,能获得普通数码照片无法显示的一些结构信息,显示出光学信息解析的潜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零世代和一世代高、低脂系肉鸡为素材 ,个体记录高、低脂系母鸡产蛋性能 ,屠宰测定零世代 54周龄母鸡腹脂重 (率 ) ,探讨肥度性状与产蛋性能的关系 ,并研究零世代、一世代高、低脂系产蛋性能选择效应。结果表明 :在限饲条件下 ,腹脂重 (率 )与开产日龄、产蛋量表型相关很弱。腹脂重 (率 )与蛋重呈负表型相关趋势 ;零世代高、低脂系产蛋性能差异不显著。一世代低脂系比高脂系早开产 6.7d,低脂系 4 0周龄和 54周龄产蛋量显著高于高脂系 ,表明对血浆 VLDL浓度的选择使产蛋性能产生了有益的间接反应  相似文献   

19.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bscisic Acid(ABA) on leaf tissue structure of Korla fragrant pear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regulation of Korla fragrant pear. Using the paraffin section method, the leaf thickness, the epidermis thickness, the palisade tissue thickness and the sponge tissue thickness were measured; palisade spongy ratio, Cell Tightness(CT) and Cell Looseness(CL) were examined after treatments with exogenous ABA. Leaf thickness, leaf palisade spongy ratio and palisade tissue thicknes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exogenous ABA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CK, while the effect on leaf epidermis was not obvious. The leaf thickness and palisade tissue thickness increased evidently after 70 mg · L~(-1) ABA treatment by 24.89% and 41.10%, respectively. The tissue structures of leaves were more compact, while CL was lower after 70 and 90 mg · L~(-1) ABA treatment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xogenous ABA could increase the leaf thickness, palisade tissue thickness of Korla fragrant pear and CT, reduced the thickness of spongy tissue and CL. Among those concentrations of exogenous ABA, the effect of spraying 70 mg · L~(-1) exogenous ABA was suitable for improving cold resistance of Korla fragrant p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