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Ⅰ型5′-脱碘酶分子量为27500道尔顿,活性受三碘氨苯乙基丙酸抑制,三碘氨苯乙基丙酸也阻断放射性底物标记酶蛋白。Ⅱ型5′-脱碘酶的分子量为29000道尔顿,其活性也受三碘氨苯乙基丙酸抑制,但三碘氨苯乙基丙酸不能阻断放射性底物标记酶蛋白,说明三碘氨苯乙基丙酸结合酶蛋白的部位与底物结合酶蛋白的部位可能不同。硒营养缺乏导致Ⅰ型5′-脱碘酶结合亲和标记底物的能力丧失,但不影响Ⅱ型5′-脱碘酶的结合能力。Ⅱ型5′-脱碘酶可能不是必需硒才有活性的酶。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表明,氟化物可以引起机体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脱碘酶(DID)是一类含硒酶,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发现共有3种脱碘酶。即Ⅰ型脱碘酶(Ⅰ-DID)、Ⅱ型脱碘酶(Ⅱ-DID)、Ⅲ型脱碘酶(Ⅲ-DID),三者均为含硒蛋白。5′-脱碘酶(5-DID)属于Ⅰ型脱碘酶,主要存在于甲状腺、肝脏、肾  相似文献   

3.
硒缺乏导致大鼠肝脏,褐脂肪等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大幅度下降,而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升高了1.45倍。各组织GPX及GST活性不受冷应激的影响;冷应激导致肩胛间褐脂肪组织重量和其中的5'-脱碘酶活性分别大幅度下降和上升,硒营养缺乏明显减小变化的幅度:正常大鼠每毫克鲜褐脂肪组织的5'-脱碘酶活性经冷应激后上升了46倍,组织重量下降了16.7%;而缺硒组的只上升了3.4倍,组织重量只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合成了两个成熟人IL-6cDNA引物,采用PCR法扩增出了成熟人IL-6基因片段,并在其5'端加入了一个EcoRI部位和ATG,3'端加入了一个BamHI部位和TAA。利用pBV220质粒构建成功了pBV220IL-6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E.coliDH5a中,经30℃扩增的42℃诱导,表达出了分子量为21000的预期蛋白。经SDS-PAGE分析与溥层证明具有明显的IL-6活性。实验还对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10%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技术鉴定3株不同的减蛋综合征病毒(贵州株HS-1、南京分离毒GC2、国际标准毒AV-127)的蛋白抗原性,结果表明,3株毒的蛋白多肽分子量均在106-12kD范围,一各条多肽的组成上略有差异;它们都具有两条相同的免疫原性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06和100KD。同时,运用EcoRⅠ,HindⅢ,PstⅠ和SmaⅠ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酶切分析,证实3株EDS病毒用PstⅠ和SmsⅠ酶切的片段大小及长度略有不同,而其它3种酶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
将含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STⅠ)结构基因的质粒pBST2-6用限制性内切酶BammHⅠ和BglⅡ消化,经3%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147bpSTⅠ基因片段,再将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用BamHⅠ消化、碱性磷酸酶处理,然后将处理的pUC18DNA与147bpSTⅠDNA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粘性末端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共筛选出53个为STⅠ基因探针杂交阳性的菌株。杂文阳性的菌株经培养和抽提纯化质粒后,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STⅠ含有2个连接在一起的STⅠ基因片段,其连接方向是正向的,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又DH5α(pXSTⅠ)菌株能在含X-Gal的LB平板上呈蓝色菌落.表明该菌株能表达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8只平均(15±2)月龄、平均体重(32.08±3.12)kg半同胞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研究自然条件下绒山羊生绒期皮肤脱碘酶(MD)活性与绒毛生长的关系,从酶活性途径探讨绒山羊绒毛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绒毛开始萌发到绒毛生长旺盛期,羊绒生长速度与粗毛生长速度呈高度负相关(r=-0.92,P<0.05);羊绒生长速度与皮肤二型脱碘酶(MDⅡ)活性呈正相关(r=0.95,P<0.05);羊绒生长速度与皮肤三型脱碘酶(MDШ)活性(r=-0.90,P<0.05)及MDШ/MDⅡ比值(r=-0.91,P<0.05)呈负相关;粗毛生长速度与MDⅡ活性存在高度负相关(r=-0.98,P<0.01),与MDШ活性(r=0.90,P<0.05)及MDШ/MDⅡ比值(r=0.97,P<0.01)呈现正相关。因此,皮肤组织中MD活性与绒山羊绒毛生长的生理过程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中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设计了扩增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的包含有EcoRV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用该特异性引物从Ⅰ型鸭肝炎病毒cDNA模板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VP1,以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及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了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RossetaⅡ,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免疫原性。结果表明,VP1在大肠杆菌RossetaⅡ中表达量较高,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8ku、并能被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所识别。Ⅰ型鸭肝炎病毒VPI蛋白在大肠杆菌RossetaⅡ中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武翠  徐金先 《饲料研究》2006,(10):18-20
4免疫系统中的褪黑素受体 从解剖学和药理学方面考虑,褪黑素的受体用碘样物(^125Ⅰ-MeL)标记的放射性配体[2-^125Ⅰ]为褪黑素的结合位点。起初,地^125Ⅰ—MeL结合位点的分类是依据药理学和动力学基础的不同来确定褪黑素ML-1和ML-2的结合位点。ML-1的结合位点是褪黑素受体的量小于200pM并与G蛋白相匹配,ML-2的Kd=0.9~10时,褪黑素结合位点为低亲和力,ML-2位点在药理学方面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Bg1Ⅱ双酶切质粒pBST2-6,获得了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ST1)基因,再将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用BamHI酶切、碱性磷酸酶处理,然后与ST1基因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共筛选出53个ST1基因探针杂交阳性的重组子,对其中一个重组子DH5α(pXST1)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ST1含有2个正向串连在一起的ST1基因,而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又DH5α(pXST1)菌株能在含X-Gal的LB平板上长成蓝色菌落,而且ELISA也检测到ST1融合蛋白,这表明该菌株能表达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大肠杆菌ST1—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菌株DH5α(pXST1)安全无毒,表达的ST1融合蛋白能够诱发BALB/c鼠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1肠毒素的毒性作用,这表明DH5α(pX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腹泻的菌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1.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基因的克隆及酶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是该菌重要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抗原。为了解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了嗜水气单胞菌J-1株的染色体,经EcoR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作Southernblotting,用DIG标记的HEC毒素探针检测,其5.0kb的酶切片段呈阳性。回收该片段,与pUC19相连,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X-gal平板上白色菌落的质粒,经大小比较、EcoRI酶切分析及DIG标记HEC毒素核酸探针斑点杂交鉴定,获得pHEC11等含5.0kb目的DNA片段的重组质粒。pHEC11质粒经酶切、电泳,证实目的DNA片段中含有BamHI、SmaⅠ、PstⅠ及PvuⅡ等酶切位点,并绘制了其物理图谱。同时还构建了若干亚克隆,为研制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工程苗提供了目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2.
参考禽副粘病毒的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他离到对鹅有致病力的Ⅰ型禽副粘病毒GPMV/QY97-1株的核酸(RNA)为模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其融合蛋白基因3'端进行扩增,获得了预计的884bp左右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进pGEM-T Easy质粒载体,获得重组质料T-GPMVF3',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和PCR方法对该重组质粒进行鉴定,证明所克隆的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NDVNL株的F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带有Xba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含NDVF基因的PFL质粒,扩增结果与设计相符,大小为630bp。该片段覆盖F基因的2/3的抗原决定簇。对该片段两端酶切后,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B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内,利用AMP抗性筛选阳性重组子,并用PCR及双酶切鉴定克隆成功,用IPTG化学诱导表达了F基因。经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在分子量约为35KD处可见到表达的蛋白条带。这与根据核苷酸大小计算的蛋白及融合蛋白之和的大小相符。说明外源片段插入正确表达成功。用HRP标记的兔抗鸡抗体与该条带进行Western-Blot检测,该条带呈阳性反应。进一步证实表达正确。通过蛋白灰度扫描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0%。  相似文献   

14.
35周龄海兰种蛋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第Ⅰ、Ⅱ、Ⅲ、Ⅳ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50、100、150、200mg/kg,第Ⅴ组作为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持续饲喂25d。于试验前及试验后第5、10、15、20日分别测定血锗含量、血清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以及血清LPO含量。试验结果:(1)第Ⅰ~Ⅳ组鸡血锗含量比对照组(Ⅴ)显著增多(P<0.01),而第Ⅰ~Ⅳ组间未见明显规律性剂量依赖关系;(2)第Ⅰ~Ⅳ组鸡血清SOD活性和全血GSH-Px活性比对照组(Ⅴ)明显增强,而血清LPO含量却显著降低(P<0.01);(3)血锗含量与血清SOD和全血GSH-Px活性呈正相关(r=0.463和0.529),而与血清LPO含量呈强负相关(r=-0.751)。试验结果表明,Ge-132能明显地增强鸡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5.
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硒的缺乏 (日粮含硒量低于 0 0 5mg/kg)可导致动物的多种疾病。在动物体内至少已发现有 30多种硒蛋白 (酶 ) ,硒通过硒蛋白 (酶 )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将细胞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有机过氧化物 (ROOH )和无机过氧化物(H2 O2 )转变为羟基化合物和水 ,从而解除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毒性 ,还可在辅酶Ⅱ和 β 磷酸葡萄糖酶等配合下 ,使自由基 (HOO ,O2 ,R2 ,ROO )被清除转化 ;Ⅰ型碘甲状腺素 5′脱碘酶能催化T4转化为T3,外周组织和血液循环中的T4由甲…  相似文献   

16.
双峰驼微量元素补充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驼 40 峰,随机均分为 4 组:Ⅰ组投服 Se Cu Co 复合微量元素缓释丸,Ⅱ组口服硫酸铜并肌肉注射亚硒酸钠,Ⅲ组口服硫酸铜,Ⅳ组对照。全血及被毛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血、毛 Se 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 S H Px)活性极显著升高 ( P < 001); Ⅰ、Ⅱ、Ⅲ组血、毛 Cu 含量和血清铜蓝蛋白( C P)及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含量均显著升高 ( P < 001, P < 005)。据此认为,给双峰驼投服 Se Cu  Co 微量元素缓释丸与口服硫酸铜并肌注亚硒酸钠具有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伊氏锥虫表膜蛋白做配基辛和层析,从小鼠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肾上皮细胞上分别纯化出了分子量相同的一种蛋白质。该蛋白经PAGE电泳分析,是表观分子量约为120.1kD的单一蛋白质,在SDS-PAGE电泳系统中显示为分子量分别是75.1kD和35.6kD的两种蛋白质,从淋巴细胞上纯化出来的该蛋白质具有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但来源于肾上皮细胞的物质却无此活性。用淋巴细胞膜上的该受体做阻断试验发现,某一浓度下的该受体不仅不能阻断,反而会促进固定的小鼠细胞与锥虫的粘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设计套式引物,内套引物含有BamHⅠ/XhoⅡ酶切位点,采用RT-PCR技术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UEV)结构蛋白基因ORF2部分片段,长度为634bp,将其克隆于PGEX-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属于戊型肝炎病毒ORF2部分,将该片段插入PproEXHTb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证实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1mmol/L IPTG诱导,得到表达,表达蛋白分子量为27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以与猪戊型肝炎阳性血清反应,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抗菌肽对饲喂不同精料饲粮山羊瘤胃发酵和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8只4月龄雄性山羊,随机分3组,每组6只。对照组(Ⅰ组)、高精料组(Ⅱ组)、高精料抗菌肽组(Ⅲ组)分别饲喂300、600和600 g/(只·d)精料,同时Ⅲ组在精料中添加3.0 g/(只·d)复合抗菌肽。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瘤胃液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甲烷(CH4)、氨态氮(NH3-N)、尿素氮、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与(乙酸+丁酸)/丙酸及木聚糖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β-葡萄糖苷酶和淀粉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丙酸、丁酸浓度及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2)与Ⅱ组相比,Ⅲ组瘤胃液丙酸、丁酸、NH3-N浓度及CMCase、果胶酶、中性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乙酸、T-VFA、CH4、尿素氮浓度与(乙酸+丁酸)/丙酸及木聚糖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MCP浓度及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由此说明,复合抗菌肽可调节山羊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是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王战国 《饲料工业》1997,18(10):29-29
本试验用生大豆代替部分或全部大豆粕,作妊娠母猪日粮主要蛋白源,以研究用生大豆直接饲喂妊娠母猪的可行性。试验分3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Ⅰ组日粮中用50%生大豆替代等量大豆粕。试验Ⅱ组饲喂玉米-生大豆型日粮。试验结果表明:在蛋白质水平相同(CP为12.5%)的前提下,3组妊娠母猪的产仔数、仔猪成活率、仔猪初生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