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硫素对设施水培大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条件下,采用营养液培养大蒜,研究不同施硫水平对大蒜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硫浓度范围内,大蒜株高、叶长、叶面积和假茎粗随着施硫量增加而增大;营养液硫浓度为2.25mmol.L-1时,大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较高;不同硫水平处理对大蒜维生素C含量增加不显著;随着硫浓度的增大,鳞茎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当营养液中硫含量为3.75 mmol.L-1时,鳞茎中可溶蛋白质含量最高;蒜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硫浓度为1.50 mmol.L-1时最高。鳞茎和蒜薹大蒜素含量随硫浓度增加而升高,至硫浓度2.25 mmol.L-1时最高,较不施硫处理增加48.78%、12.33%。  相似文献   

2.
硫对设施水培大蒜光合特性及NPK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硫对大蒜光合特性和N、P、K元素吸收的影响,试验采取设施水培大蒜。结果表明,在0~2.25 mmol·L-1硫浓度范围内,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随施硫浓度增加而升高,至硫浓度为2.25 mmol·L-1时最高;蒸腾速率(E)在1.50 mmol·L-1时最高;当硫处理浓度为3.75 mmol·L-1时,鳞茎和蒜薹中全氮含量最高;鳞茎和蒜薹中全P和全K含量均以2.25 mmol·L-1时最高,较不施硫处理分别高出235.98%,152.03%,41.11%和44.85%。  相似文献   

3.
硒硫配施对大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蒜3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和硫酸钠对大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浓度200 mg/L、硒浓度20~30 mg/L的溶液,能显著提高大蒜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提高光合参数值、改善光合性能;同时,对大蒜鳞茎和蒜薹积累营养物质、提高品质的效果最佳。喷施硫浓度100 mg/L、硒浓度20 mg/L的溶液,大蒜鳞茎和蒜薹的产量及外观品质达到最大值,单蒜头鲜质量、蒜头横径、单蒜薹鲜质量及蒜薹长度比对照分别提高37.3%、30.3%、47.0%和45.7%。  相似文献   

4.
在设施水培条件下,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探讨了钾对水培大蒜蒜薹和鳞茎鲜质量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0、3.0、6.0、9.0和12.0 mmol/L 5个K+水平。结果表明,在营养液K+浓度0~9.0 mmol/L范围内,蒜薹粗度、蒜薹鲜质量、鳞茎横径、头型指数及单头鲜质量随营养液K+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至K+浓度9.0 mmol/L时达最大,较不施钾处理分别提高80.01%、258.70%、66.16%、22.56%和258.70%;当营养液K+浓度为12.0 mmol/L时上述指标下降。营养液K+浓度9.0 mmol/L时蒜薹及鳞茎全钾含量最高,较不施钾处理分别提高483.50%和399.25%。不施钾处理蒜薹及鳞茎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各施钾处理,施钾处理间全氮全磷含量均以K+浓度9.0 mmol/L时较高。充足的钾可显著增加水培大蒜蒜薹及鳞茎鲜质量,增加大蒜全钾含量,并以营养液K+浓度9.0 mmol/L时上述指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反季节蒜薹和蒜头栽植的大蒜品种,选用11个大蒜品种于2003年7月-2004年4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场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在鳞茎膨大期测定了不同品种大蒜鳞茎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大蒜鳞茎POD活性高低与其熟性和品种有关;早熟品种鳞茎可溶性蛋白质量总体呈高于晚熟品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熟性7个大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播前低温处理对大蒜鳞茎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7个品种的植株鳞茎POD活性在鳞茎形成期均低于相应对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同。鳞茎POD 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晚熟品种鳞茎POD活性呈现高于中、早熟品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铅和镉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铅与镉胁迫对富友1号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铅胁迫试验设0,250,400,550,700,850,1000μg·g-1(以纯铅计)7种浓度处理;镉胁迫试验设0,8,16,24,32,40,48μg·g-1(以纯镉计)7种浓度处理。结果表明:在重金属胁迫下,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铅胁迫下,700μg·g-1处理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00mg·g-1;在镉胁迫下,32μg·g-1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15mg·g-1。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与此相反,其中铅胁迫下的淀粉含量分别是724,715,713,712,709,715,725mg·g-1;镉胁迫下的淀粉含量分别是724,711,710,708,692,704,705mg·g-1。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熟性7个大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播前低温处理对大蒜鳞茎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7个品种的植株鳞茎POD活性在鳞茎形成期均低于相应对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同。鳞茎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晚熟品种鳞茎POD活性呈现高于中、早熟品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不同品种及微肥对鳞茎中大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不同品种大蒜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兰州紫皮大蒜紊含量最高,达10.52μg/g。而在现有肥力基础上,增施硼、硫、铜和锌肥,有利于大蒜鳞茎中大蒜素的形成。大蒜素含量分别在土壤有效硼1.10μg/g、有效硫8.86μg/g、有效铜5.60μg/g和有效锌含量为11.33μg/g时最高。  相似文献   

10.
氯苯类胁迫对蚕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氯苯(CB)、1,2,4-三氯苯(TCB)和六氯苯(HCB)胁迫对蚕豆幼苗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1.15.1.1)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0~300μg·g-1TCB处理5d后蚕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P<0.05和P<0.01)。50~300μg·g-1TCB胁迫1~5d对蚕豆幼苗SOD活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TCB处理5d后的幼苗恢复培养3d,50μg·g-1TCB处理组的SOD活性得到恢复,而100和300μg·g-1TCB处理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P<0.05和P<0.01)。试验亦表明,100和300μg·g-1TCB处理3d和5d,幼苗MDA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和P<0.01),并且与TCB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蚕豆幼苗SOD活性及MDA含量可作为短期土壤TCB污染的生物标记物,而50~1000μg·g-1CB或HCB处理5d对蚕豆幼苗没有产生明显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效氮含量对烤烟代谢及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土壤碱解氮+H(加还原剂)含量与烤烟吸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85.随着土壤碱解氮+H含量的提高,烟叶中各种色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增高.土壤碱解氮+H含量为195.76 mg.kg-1时,烟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4μmol.m-2.s-1、586.1 mmol.m-2.s-1、2.56 mmol.m-2.s-1、346.09 mmol.m-2.s-1、48μg.g-1.h-1.初步认为烤烟旺长期下部烟叶全氮含量低于1.1%时烤烟缺氮,烟叶全氮含量达到1.2%-1.6%时烤烟轻度缺氮,烟叶全氮含量达到1.7%-1.9%时烤烟潜在缺氮,烟叶全氮含量大于1.9%时烤烟氮素充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3种金乡大蒜中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从化学分子水平探讨不同品种的差异,对于优化种质资源、提升大蒜后期加工利用的品质和附加值具有指导作用。[方法]采用食品化学的常规方法并结合大型仪器检测,测定大蒜中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基本营养成分可溶性糖、粗脂肪、蛋白质含量,以金乡紫皮蒜最高,金乡白皮蒜次之,独头蒜最少;金乡紫皮蒜维生素C含量最高,独头蒜次之,金乡白皮蒜最少;金乡白皮蒜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紫皮蒜次之,独头蒜最差;锗和大蒜素DADS含量则是独头蒜最高。[结论]对于偏重营养成分的利用,金乡紫皮蒜有较大优势;而对于大蒜素和锗的特色保健功能利用,独头蒜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猪排泄物中替米考星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排泄物用乙腈和磷酸二氢钾缓冲液提取,C18 SPE柱净化,甲醇-乙腈-乙酸铵溶液洗脱,紫外检测器290 nm处检测,成功建立了猪排泄物中替米考星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尿液、粪便中替米考星的定量限分别为0.025 ?g·ml-1和0.05 ?g·g-1,检测限分别为0.0125 ?g·ml-1和0.025 ?g·g-1。尿液在0.025 ?g·ml-1~2.0 ?g·ml-1添加范围内,回收率在83.4%~95.7%之间,日内变异系数在6.6%~8.9%之间,日间变异系数在6.4%~9.3%之间;粪便在0.05 ?g·g-1~5.0 ?g·g-1添加范围内,回收率在58.8%~73.9%之间,日内变异系数在8.7%~12.4%之间,日间变异系数在9.4%~16.5%之间。本方法检测限低,分析简便、准确,符合相关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设置粮菜二熟制农田不同施氮量的组合试验,分析减少氮投入对玉米-大蒜轮作系统作物光合特性、生长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粮菜轮作模式下的减氮决策提供依据。田间试验于2020-2021年进行,玉米季设置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量(220 kg·hm-2)、减氮20%(176 kg·hm-2)和减氮40%(132 kg·hm-2),大蒜季两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量(300 kg·hm-2)和减氮20%(240 kg·hm-2)。结果表明,与常规周年施肥模式相比,玉米季减氮20%+大蒜季常规施氮的模式下玉米产量增加1.4%、大蒜蒜薹和蒜头产量无明显变化,该模式维持了玉米吐丝期较高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6.0%,延长重要生育时期的光合作用时间,保证干物质生产,对大蒜和玉米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其他减氮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降低5.4%~25.8%,大蒜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显著降低6.9%~29.0%和14.9%~ 39.0%。综合考虑,玉米季适量减氮20%即施氮176 kg·hm-2和大蒜季常规施氮300 kg·hm-2可保证轮作周期作物的光合生产能力,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投入,实现轮作系统减肥增效。  相似文献   

15.
人工延长光周期对大蒜抽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二水早为试验材料探究人工延长光周期对大蒜抽薹的影响。在大蒜花芽分化前2周喷施外源GA3后用400 W日光纳灯每天处理5 h补光40 d和单独采用400 W日光纳灯每天处理5 h补光40 d共2个处理,测定大蒜抽薹期生长量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以及大蒜素等指标。结果表明,采用400 W日光纳灯每天处理5 h补光40 d可使大蒜抽薹提前20 d,大蒜品质差异不显著,游离氨基酸及大蒜素含量略有升高;喷洒外源GA3后人工延长光周期可使大蒜的抽薹提前30 d,蒜薹及蒜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干物质含量较对照提高2%和8%,促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从本试验可以得出,人工延长光周期可以满足大蒜抽薹对光周期的要求,促进大蒜的早期抽薹,喷施外源GA3能诱导相关酶的合成,打破休眠,显著促进大蒜早期抽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烤烟田间施用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有机肥对后茬作物大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施用烟草专用复合肥相比,施用该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大蒜的横径、单头重和独蒜率,使独头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大蒜的总产值分别提高了141.71%和37.27%;施用该有机肥还能显著提高普通蒜的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比色法、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用植物北豆根果实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北豆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5%、7.54%、0.111%、1.179%、1.94 mg·g-1、254.8 mg·100 g-1、41.5 mg·100 g-1。利用切伤果实测定蝙蝠葛碱方法较好,采用这种方法测定果实中蝙蝠葛碱含量为2.309 mg·g-1F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