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采用氯仿甲醇法(V氯仿∶V甲醇=2∶1)提取黄鳝肌肉、肝脏和性腺总脂,研究结果显示黄鳝肌肉、肝脏和卵巢组织脂肪周年变动范围分别为1.12%~1.61%、2.76%~4.16%和1.94%~6.57%。黄鳝肌肉脂肪含量秋冬季较高,而春夏季较低;肝脏脂肪含量在夏、秋二季高,越冬期基本没消耗;卵巢脂肪含量夏季显著高于其它季节。相同季节中,黄鳝肌肉中脂肪含量个体较大的较高,特别是在冬季更为明显;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受黄鳝个体大小的影响不显著;而卵巢脂肪含量在春、夏季节,个体越大含量越高,而秋、冬季节差异不显著。肌肉组织是黄鳝脂肪的主要贮存组织,肌肉脂肪越冬期消耗大,卵巢发育期肌肉脂肪含量与卵巢脂肪含量呈负相关,肌肉贮存的脂肪有转移到卵巢的现象。肝脏不是黄鳝脂肪的主要贮存组织,脂肪含量高低主要与个体生理活动强度大小相关。春季到夏季雌黄鳝摄取的营养主要保证卵巢发育,夏季到秋季黄鳝摄取的能量部分贮存于肌肉组织中。黄鳝组织中的脂肪含量与生长、繁殖和越冬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褪黑素受体Mel 1a在皖西白鹅各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和表达水平,为褪黑素在皖西白鹅的功能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皖西白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各组织器官的总RNA,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褪黑素受体Mel 1a mRNA和蛋白在鹅组织中的分布和差异性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褪黑素受体Mel 1a蛋白在鹅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脏、大脑、小脑、肌肉、卵巢各组织中均存在Mel 1a mRNA表达;Mel 1a蛋白广泛分布于大脑、心脏、肾脏、肝脏、肺脏、脾脏、胰脏和肌肉组织细胞中,利用Image-pro plus 6软件分析免疫组化阳性信号的IOD值显示,脾脏阳性信号最强,其次是胰腺。脾脏显著强于大脑,肺脏中的信号显著强于心脏和肌肉组织。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织中Mel 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卵巢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胰腺、脾脏、肾脏、肝脏、心脏和脑组织中,肺脏和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另外在各级卵泡中Mel 1a mRNA的表达水平随卵泡发育逐渐增加,直到...  相似文献   

3.
对南宁常见的3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生理生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因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渗透性调节物质变化中,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其均值表现为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其均值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脯氨酸含量季节性变化规律贵妃罗汉松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各季节间变化相对平缓,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均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且季节间变化差异明显。在酶保护系统中,3种罗汉松叶片SOD活性四季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POD活性四季变化顺序均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其中春季海南罗汉松POD活性最高;CAT活性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SOD、POD、CAT活性均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在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中,叶绿素a含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性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综上所述,季节更替对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海南罗汉松的生理生化指标大于其他两个品种,说明在自然环境中海南罗汉松生长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金属硫蛋白在铜缺乏奶牛肝脏中的代谢特征,选择铜缺乏区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奶牛6头,采集肝脏样品后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肝脏金属硫蛋白,以Sephadex-G75进行层析纯化,测定洗脱液中蛋白质、巯基含量、紫外光扫描值、216nm和260nm处吸收峰值及荧光扫描值。将6头健康奶牛的肝脏样品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发病奶牛肝细胞浆Sephadex-G75凝胶层析液第1峰值各管中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第2、第3峰值各管中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巯基含量的检测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发病奶牛紫外吸收值及荧光吸收值出现第2峰或第3峰,且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结论:铜缺乏能够改变奶牛肝脏中金属硫蛋白的代谢。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钩介幼虫寄生对寄主鱼营养指标的影响,测定了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胁迫对不同寄生阶段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血浆、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糖原、游离脂肪酸、总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点,寄生组与对照组鱼肝脏和肌肉中糖原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寄生组鱼肝脏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在寄生后期(12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寄生前期(2 d)、中期(5 d)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寄生组鱼血浆、肌肉游离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寄生组、对照组鱼在寄生中期和后期肝脏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肌肉总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寄生组鱼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寄生中期和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寄生组鱼肝脏游离氨基酸在寄生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寄生前期、中期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钩介幼虫寄生会导致肝脏游离脂肪酸降低,血浆及肝脏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推测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可能是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的关键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6.
2009年7-11月及2010年3-11月,在千岛湖2个岛屿上进行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的标志重捕,根据春、夏、秋3个季节将重捕4次以上的社鼠进行最大活动距离计算,分析年龄、性别及季节对岛屿社鼠最大活动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岛屿间无显著差异;将2岛数据合并后,幼年、亚成年、成年及老年4个年龄组社鼠最大活动距离之间差异极显著;雄性社鼠最大活动距离极显著地大于雌性,4个年龄组雌雄之间的最大活动距离均表现为雄性>雌性,但仅成年组雌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春、夏、秋3个季节之间的最大活动距离差异极显著,而仅亚成年组在3个季节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雌性和雄性社鼠均表现春季<夏季<秋季,但只在春季表现出雌雄个体之间差异极显著,与以往巢区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反映了岛屿环境下社鼠巢区活动的特殊性。显示岛屿隔离环境对小型哺乳动物巢区活动有影响,但这种岛屿效应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牦牛乳酸脱氢酶-1两种遗传变异体的纯化及酶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上探索牦牛(Bos grunniens)低氧适应性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牦牛组织中LDH同工酶谱;用比色法测定牦牛、黄牛和水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采用染料亲和层析和DEAE-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从牦牛心肌组织中纯化LDH1(由4个H亚基组成)的2种遗传变异体,进行酶学性质的比较。【结果】电泳方法检测发现牦牛LDH1存在2种遗传变异体,根据电泳迁移率分别命名为快型和慢型(LDH1-F和LDH1-S)。获得纯化的牦牛LDH1-F和LDH1-S,比活力分别为21.4 U?mg-1蛋白和17.8 U?mg-1蛋白,在SDS-PAGE和PAGE上均显示1条区带。2种变异体以NADH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值差异不大,均显著高于普通牛的LDH1;以丙酮酸钠为底物的Km值LDH1-F小于LDH1-S。试验进一步比较了携带不同LDH1变异体的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和各种同工酶谱,未见显著差异,而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黄牛和水牛。【结论】牦牛LDH1 2种遗传变异体的Km值存在差异,且Km(NADH)高于普通牛;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低于普通牛。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莆田黑猪不同组织间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及各组织甲基化水平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之间的变化规律,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MSAP)方法检测了1、25和210日龄莆田黑猪的心脏、肝脏、肌肉、脂肪、耳和尾6个组织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心脏和肝脏组织的甲基化水平随日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日龄间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P0.05);25日龄肌肉组织的甲基化水平与1日龄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210日龄(P0.05);25日龄脂肪和耳组织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1和210日龄(P0.05);3个日龄间尾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3个日龄的肝脏与脂肪组织之间、肝脏与耳组织之间的甲基化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DNA甲基化在肝脏与脂肪组织之间、肝脏与耳组织之间存在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IGFBP1)的特征,阐明IGFBP1基因在不同性别黄颡鱼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的表达差异,克隆IGFBP1基因的c DNA全长,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黄颡鱼IGFBP1基因c DNA全长为1 259 bp,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3'端和5'端非翻译区分别为407 bp和138 bp;黄颡鱼IGFB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鲇形目斑点叉尾鮰的相似度(89%)较高,与鲢、鲤、鲫、草鱼和团头鲂等的差异较大;肝脏是黄颡鱼IGFBP1基因m RNA表达最丰富的组织,IGFBP1基因在雄性个体心脏、肾脏、肌肉和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性的(P0.05);IGFBP1蛋白在雌、雄黄颡鱼肌肉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雄性个体中的表达量高于在雌性个体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饲料适宜蛋白水平。【方法】在12个长14 m×宽12 m×深1.2 m的水泥池中各放入1 kg规格接近(平均2.5 g/尾)的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亲本,数量400尾,雌雄各半,每3个水泥池作为一个处理,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30%、34%、38%和42%的配合饲料(1#~4#饲料组)。养殖周期为4个月,测定各饲料组脊尾白虾的体质量、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各饲料组之间脊尾白虾的体质量、肝胰腺和出肉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2#饲料组的体质量和HSI略高于其他组。(2)各饲料组肝胰腺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差异显著,其中3#饲料组GOT活力最低,而2#饲料组SOD活力最高;(3)饲料中的蛋白水平对肝胰腺中灰分含量影响显著,3#饲料组显著高于1#、2#饲料组;(4)饲料蛋白水平对肌肉中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而1#~3#饲料组肌肉中的灰分含量显著上升,其中1#饲料组的粗脂肪、3#饲料组的灰分含量最高。【结论】池塘养殖条件下脊尾白虾饲料最适蛋白水平为34%左右。  相似文献   

11.
探究春化时间对豌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人工春化豌豆选择最佳处理时间提供理论基础。选取4种基因型豌豆品种,在豌豆长出幼芽后在4℃低温下采用0、6、12、18d的春化时间处理,采用盆栽的方式,取种植10d的豌豆叶片测定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春化时间的增加,豌豆叶片中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呈现先逐步上升,在春化时间12d时达到最大,随着春化时间的继续增加,保护酶的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先缓慢升高,在春化12d后迅速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在春化12d后变化趋势不同。在P0.05的水平上,试验结果呈现不同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马斌  孙骏威  李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085-6086,6094
低温能够诱导植物基因的表达从而合成新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具有增强细胞抗冰冻脱水能力、保护酶行使正常功能和代谢调节功能及稳定细胞膜等作用。植物低温诱导蛋白及其理化性质与抗冻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抗冻蛋白、脱水蛋白和热激蛋白3种低温诱导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与植物抗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施俊凤  孙常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55-5357
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最主要的逆境因子,研究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应答水分胁迫的蛋白。笔者综述了这些蛋白的特性和功能,以提高人们对于植物抗旱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蛋白质的极谱特性 .在 p H值为 2 .6 6的 B- R缓冲溶液中 ,当有 0 .0 70 mol/ L KCl存在时 ,BSA在 - 1.90 V左右产生一良好的极谱波 ,利用此波可测定微量的 BSA,线性范围为 4 .5× 10 - 8~ 2 .0× 10 - 6mol/ L,检测下限为 2 .7× 10 - 8mol/ L.所提出的方法不经任何预处理可直接测定血清中的蛋白质 .  相似文献   

15.
Plastein reaction is considered a reversal of the usual protein hydrolysis by proteinase, which was applied to prepare a higher-molecular, protein-like substance. It can improve biological value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food proteins, meliorate flavor of protein hydrolysates and, especially, provide a way to synthesize new sources of proteins. Although the mechanism(s) of the plastein reaction is not clarified, it will have great values in food indus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in enzymology and microbiology.  相似文献   

16.
抗冻蛋白(AFP)是一种适应低温的特异蛋白质,它能阻止体液内冰核的形成与生长,维持体液的非冰冻状态。了解其特征和抗冻生理机制对农作物抗冻品种选育有重要意义。以动物方面的研究资料及近年发表的有关植物AFP的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籍以阐明植物AFP的生化特性、作用机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等,并展望了植物AFP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是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生成的一类应激蛋白,它可以通过稳定细胞膜、结合金属离子等机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笔者对植物LEA蛋白的分类及其相应的结构,以及LEA蛋白响应干旱、低温及其他胁迫响应中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小麦幼苗干旱逆境蛋白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干旱逆境蛋白是热稳定蛋白,因此热稳定蛋白可能与抗旱性有关。在本试验中小麦幼苗热稳定蛋白含量在干旱胁迫初期随相对含水量下降而下降,后期随相对含水量的进一步下降而升高,较抗旱的品种Kite在胁迫初期热稳定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较小。35S标记试验表明在干旱胁迫期间小麦幼苗有蛋白质合成,但用SDS-PAGE凝胶电脉只从干旱胁迫后期相对含水量已降到50%以下的Kite样品中分离出1种大量产生的23.5KD新蛋白。因此,在干旱胁迫下小麦新产生的蛋白可能与干旱胁迫前期的抗旱性无关,而与后期的抗严重脱水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麦类作物萌发素及其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萌发素的发现、作用、晶体结构、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具有重要价值的多肽和蛋白质,包括抗体、疫苗、药用蛋白等较之其他系统具有很多优越性,已经成为当前植物基因工程和药物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着重就这一领域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