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泥鳅是适应性较强的杂食性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有大鳞副泥鳅(又称黄斑鳅)和真泥鳅(又称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销售量大,深受消费者喜爱。泥鳅营养需求是配制饲料的理论基础,但目前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介绍了泥鳅基本营养需求研究概况,对泥鳅营养需求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泥鳅的营养标准和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黄鳝饲料概略养分的含量差异,试验选用10种市场常见品牌的11种黄鳝饲料进行常规概略养分的含量分析,包括饲料中的粗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脂肪以及钙、磷含量的测定。所有试验样品进行两个水平测定,测定结果符合《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GB/T 18823-2010),以2水平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结果表明,当前市场常见饲料的含水量般10%,蛋白质含量40%,脂肪含量10%,粗灰分含量14%,粗纤维含量4%,钙含量3%,磷含量2%。即在生产中应根据黄鳝规格的大小选择或配制适应的饲料,以符合其生长发育并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饲料残剩、溶失及其代谢产物的低降解率是影响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叶元土等(2002)研究发现,养殖生产中投喂的饲料中没有被利用部分沉积于水域环境中,对养殖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担。黄鳝配合饲料在形态上主要经历了粉状、颗粒、膨化颗粒3个阶段。膨化颗粒饲料经过膨化加工工艺,能改善淀粉的糊化度,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氯仿甲醇法(V氯仿∶V甲醇=2∶1)提取黄鳝肌肉、肝脏和性腺总脂,研究结果显示黄鳝肌肉、肝脏和卵巢组织脂肪周年变动范围分别为1.12%~1.61%、2.76%~4.16%和1.94%~6.57%。黄鳝肌肉脂肪含量秋冬季较高,而春夏季较低;肝脏脂肪含量在夏、秋二季高,越冬期基本没消耗;卵巢脂肪含量夏季显著高于其它季节。相同季节中,黄鳝肌肉中脂肪含量个体较大的较高,特别是在冬季更为明显;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受黄鳝个体大小的影响不显著;而卵巢脂肪含量在春、夏季节,个体越大含量越高,而秋、冬季节差异不显著。肌肉组织是黄鳝脂肪的主要贮存组织,肌肉脂肪越冬期消耗大,卵巢发育期肌肉脂肪含量与卵巢脂肪含量呈负相关,肌肉贮存的脂肪有转移到卵巢的现象。肝脏不是黄鳝脂肪的主要贮存组织,脂肪含量高低主要与个体生理活动强度大小相关。春季到夏季雌黄鳝摄取的营养主要保证卵巢发育,夏季到秋季黄鳝摄取的能量部分贮存于肌肉组织中。黄鳝组织中的脂肪含量与生长、繁殖和越冬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血清中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的周年变化。血清T4和T3在春季性腺迅速发育时期形成峰值,T4的升高比T3早一个月。繁殖期后。血清T4和T3水平降低,血清T4分别在8月和10月出现两个小峰;T3在7月-11月维持较稳定的水平。血清T4、T3在冬季的水平均较低。对血清甲状腺激素在春季升高的生理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为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正交设计,将饥饿黄鳝随机分到9个水簇箱中,其中三个栖息环境为稻田泥,三个为水葫芦,三个为1/2稻田泥及1/2水沟泥;同时将其分别放在外界环境为室内、户外及下水道中。实验二将吃食黄鳝随机分在15个水簇箱中,将其放在外界环境为室内、户外和下水道中,每环境五个重复组,进行越冬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一中不同的栖息环境对黄鳝成活率、死亡率差异极显著,稻田泥处成活率最高(100%),水葫芦处成活率次之(85.7%),而1/2稻田泥与1/2水沟泥处成活率最底(9.5%);不同外界环境对黄鳝的成活率和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实验二中三种外界环境下黄鳝的成活率分别为:室内100%、户外76.0%及下水道29.3%。死亡率分别为:室内0.0%、户外8.0%及下水道36.0%。逃逸率分别为:室内0.0%、户外16.0%及下水道34.7%;不同外界环境下的三组黄鳝的成活率、死亡率和逃逸率存在着差异。此结果说明,当栖息环境稳定时,黄鳝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越冬时成活率较高。当栖息环境相同时,外界环境干扰栖息环境而影响黄鳝越冬时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 20年来,我国水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0年水产品总量已超过 4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然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水产养殖产品将面临国内外两大市场的竞争,水产品质量及养殖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区黄鳝体长、体重与性比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季节在黄鳝市场随机购得的569尾黄鳝体重、体长测量及解剖取性腺观察鉴定性别,统计、分析得出:569尾黄鳝雌性占76.8%,间性占6.5%,雄性占16.7%.春季122尾黄鳝中雌性占85.2%,间性2.5%,雄性12.3%;夏季95尾黄鳝中,雌性占84.2%,间性8.4%,雄性7.4%;秋季231尾黄鳝中,雌性68.4%,间性8.2%,雄性23.4%;冬季121尾黄鳝中雌性78.5%,间性5.8%,雄性15.7%.体长25 cm以下全为雌性,未见雄性;体长25~30 cm,雌性:间性,为1:0.017;初步认为体长30 cm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长30~50 cm是间性黄鳝出高峰期,但50 cm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40cm范围以下雌性占多数,45 cm以上雄性占多数.体重25 g以下个体很少见到性转化个体,雌性:间性,为1:0.012;初步认为体重25 g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25~150 g是间性黄鳝出现高峰期,但黄鳝体重150 g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黄鳝人工繁殖选择野生黄鳝规格为体重75 g以下,体长40cm以下,可基本保证雌鳝占大部分;黄鳝体重75 g以上,体长45cm以上,可基本保证雄鳝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取体重3-6g的稚鳖1280只,分成4组8池,进行278d饲养,考察不同添加剂喂养幼鳖增重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①增重率:第4组最大增重率为67.7倍,第1组最小为58.5倍;第2组和第3组中等,分别为64.8和66.4倍。②成活率:第3组最高为91.9%;第4组最低为71.3%;第1组和第2组中等,分别为83.1%和84.1%。③表观饲料系数:第3组最低为1.16;第4组最高为1.47;第1组和第2组中等,分别为1.43和1.30。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对相同亲本具有显著性生长差异的黄鳝肝脏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9149个基因,其中差异基因598个,差异基因中有303个基因显著上调,295个显著下调。KEGG通路分析发现,598个差异基因分属262条通路中,其中有38条通路显著富集。GO功能注释发现,与生长相关的差异基因有7个,分别为col1α1、nkx6.1、nnos、plexina4、igfbp1、pcgf1和h3.3,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黄鳝神经、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及生理活动产生了调节作用从而影响了黄鳝的生长。结合KEGG通路分析发现,col1α1所在的利什曼病通路和nnos所在的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富集显著,说明其对黄鳝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