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更好地理解植物DNA甲基化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表观遗传的调控作用,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及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照,对DNA甲基化的产生及维持机制、生物学作用以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DNA甲基化模式重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花卉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植物细胞和组织在离体培养中的变异性,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础.其中体细胞无性系(somaclonal)泛指任何形式的体细胞培养所再生的植株;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则指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所表现的变异.即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受植物种类、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及诱变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基因重组或突变、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使再生植株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理生化或生态习性等方面产生变异,而统称为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虽然有人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和使用尚有异议,但实际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3.
林木组织培养中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变异类型、变异起源、影响因素、遗传机理及变异检测等方面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的新进展,对1977年以来有关林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就林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深入系统的开展林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对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林木遗传改良和良种快速繁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的细胞或植株产生遗传物质变异或表观遗传水平上发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为突变体选择和育种提供了可能,但不利于保持无性系繁殖后代的一致性.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植株再生方式及诱变剂存在等均可导致无性系的变异.因此,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类型、影响变异发生的因素及变异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综...  相似文献   

5.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果树新种质创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调控、遗传稳定性及其在果树矮化性、抗病、抗盐、抗旱、抗寒等新种质创造中的应用;讨论了果树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育种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结合诱变育种技术简称为离体诱变(in vitromutagenesis)育种。这项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育种工作,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成果已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探讨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影响因素,论述了诱变技术和离体诱变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体细胞无性系变杂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组织培养中广泛存在,为作物品种改良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是继花粉和花药培养之后的又一种实用化的细胞工程育种新方法.本文综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起源、产生机理,变异的特点,影响变异的因素,变异的稳定性及其检测.并阐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并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作物育种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来源、影响因素、检测方法及其在小麦农艺性状、抗性、品质等新种质创造中的应用,讨论了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植物理化因素诱变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分子机制分析上的困难,提出了利用RFLP技术分析DNA分子变异的类型,频率,突变热点及突变与性状表达关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无性系培养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帅鹏  黄群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21-4024
概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发生的特点与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速水稻育种进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本文综述了有关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因素、类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东北农业大学小麦生理和生物技术实验室获得的以普通小麦7742再生植株的25个单细胞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对无性系后代株高和熟期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熟期等均发生明显变化,株高趋于交接,而且分离出明显接于对照(7742)的株系;熟期趋于提早,提早幅度大(5~8d),多数株系均与矮秆结合.株高变矮和熟期提早在早期世代都可以稳定遗传.无性系后代茎秆、颖壳颜色及穗型等形态性状也发生变化,并可稳定遗传.表明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小麦矮秆早熟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2个播期条件下24个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1个供体亲本主要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RITSD)的变异特点。RITSD有两方面的生物学涵义,其一,RITSD值大小可反映性状对播期的敏感程度:RITSD=1,表示性状对播期反应钝感,播期对性状无明显影响;RITSD愈接近1,表示性状对播期反应愈钝感,该性状受播期影响愈小,反之亦然。其二,RITSD值大小还可反映性状表型值随播期变化的趋势,RITSD1,表示性状表型值随播期推迟而变小;RITSD1,表示性状表型值随播期推迟而变大。主要结论如下:①株高、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的RITSD均值相对较大(大于1),对播期反应较敏感,其性状值随播期推迟而增大;而播始天数、单株穗数、穗长、结实率及千粒重RITSD均值相对较小。②体细胞无性系各性状RITSD均发生了遗传变异,但不同性状间RITSD的变异频率及变异方向有较大差异:始播天数和株高的RITSD变异频率较高,而穗长的RITSD变异的机率较低;株高及千粒重的RITSD值变小,而单株穗数、穗长、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结实率的RITSD值变大,播始天数和单株粒重RITSD的变异方向为双向变异。③供试的24个体细胞无性系中,有20个株系与供体亲本RITSD呈显著差异,RITSD的变异率达83.3%,但约75%的体细胞无性系仅1~2个性状的RITSD发生了显著变异。④聚类分析表明,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RITSD存在不同的变异组合。  相似文献   

14.
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棉花组织培养中存在着广泛的无性系变异,概括起来可分为3类,植株水平上的变异,细胞水平上的变异和分子水平的上的变异,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变异广泛,变异频率高,后代稳定快等特点,选育优点新品种(系),创造优异新种质等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棉花品种改良上的主要应用,该指出了这一生物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该技术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体细胞无性系筛选在育种中的意义、材料的选择方法、变异的来源、变异体的筛选及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体细胞无性系筛选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茄子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在茄体细胞变异、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遗传转化以及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和重要性标记分析等方面已有研究,本文着重讨论了现代生物技术在茄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胚培再生植株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可遗传性及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利用的前景.结果表明,早熟及大粒性有很强的遗传力,株高也是可遗传的,所有性状在IE3代趋于稳定,IE4代完全稳定.某些优良的变异材料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