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乌鸡原产于我国和印度、印尼等地,又名乌骨鸡、药鸡、竹丝鸡、泰和鸡等,具有很高的蛋用、肉用、药用、保健和观赏价值。其体态轻盈、紧凑,外貌奇丽,具有黑丝毛或白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丛冠、风头、绿耳、胡须、毛腿、五爪十全特征,而且舌头、内脏、血液、脂肪均呈黑色或浅乌色。眼多为棕色,少  相似文献   

2.
乌骨鸡又名乌骨绒毛鸡、白绒鸡、金丝鸡、丝毛鸡、泰和鸡等,是我国著名的观赏型鸡品种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药用保健名贵鸡种,以皮肤、骨骼、肌肉甚至内脏均呈乌黑色而得名。可分白色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  相似文献   

3.
乌骨鸡是我国珍贵的鸡种之一。因其乌皮、乌骨而得名.因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和观赏价值而驰名中外。其品种有泰和乌骨鸡、中国黑凤鸡等。乌骨鸡的饲养管理与其它鸡种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
黑凤乌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种源,具有黑丝毛、乌皮、乌骨、乌肉、从冠、凤头、绿耳、胡须、五爪、毛腿等"十全"特征,而且其舌头、内脏、血液及脂肪等呈黑色或浅乌色,正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为"入药更良"的药用乌骨鸡珍品.乌骨鸡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深受日本、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人们的欢迎.黑凤乌鸡全身俱黑,符合我国的市场需求,顺应世界食黑新潮,已引起科技界、饮食界、医药界的关注.但目前数量少,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泰和乌鸡     
乌鸡也称乌骨鸡,它的饲养历史已经有1300多年了,因为发源于泰和县的武山,因此泰和也就成为乌鸡的正宗发源地。泰和乌鸡以其娇小玲珑的体型逗人喜爱。黑皮、黑肉、黑骨,更是令人称奇。很多人称它为“黑脸”。泰和乌鸡主要有3个方面的特征:一个是它的头似球型;第二个是它的复冠,其它鸡的冠,都是一片,扁扁的,它们是一簇;三是耳朵颜色像蓝宝石一样。泰和乌鸡都有标准的体重,公鸡的体重在0.8~1kg,母鸡的体重在0.8~1.5kg。泰和乌鸡的肌体富含黑色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较高的滋补、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药用保健鸡种。…  相似文献   

6.
乌鸡又名乌骨鸡、五爪鸡、丝毛鸡、竹丝鸡等,因为它的眼、喙、舌头、皮、肉、骨、跖趾、内脏及脂肪均为黑色,由此而得名乌鸡。由于原产我国江西泰和县故又称泰和鸡。乌鸡为传统的珍贵中药材,驰名中外,国际上誉其为"禽中明珠"。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乌骨鸡性甘平无毒,主治补虚劳羸弱,益产妇。临床上公认,乌鸡有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之功能,是治疗虚弱病和妇女病的良药。此外,当今医学实践证明,乌鸡对肺结核、心脏病、胃溃疡、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7.
淅川乌骨鸡     
<正>淅川乌骨鸡,产于河南省淅川县,具有乌嘴、乌腿、乌皮、乌骨、乌肉等特征,皮薄肉嫩,肉味鲜美。成年淅川乌骨鸡主体多为白片羽;杂色母乌鸡比杂色公鸡相对较多,以黄色片羽为主,其他芦花、浅麻次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竹丝公鸡与泰和乌骨母鸡进行杂交,选择公母后代各100 只,同时选择同日龄江西泰和乌骨鸡 公母各100 只,共400 只雏鸡进行饲养观察,试验期11 周,以观察杂交后代生产性能与外观特征的变化。试验结果 表明,江西泰和乌骨鸡与广州竹丝鸡杂交子一代,不论公母,日增重都极显著高于泰和乌骨鸡,其日采食量明显高于 泰和乌骨鸡,料肉比也低于泰和乌骨鸡;江西泰和乌骨鸡与广州竹丝鸡杂交子一代与江西泰和乌骨鸡的外貌、肉黑 色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乌骨鸡又称武山鸡、乌鸡,饲养环境的不同会导致乌骨鸡不同的形体特征,因此可分为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因其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的家养鸡,口感细嫩,而且具有药用和食疗作用,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但是品种单一的乌骨鸡,由于胃小而消化能力弱,调节体温能力也差,而且娇小的体型导致环境适应和抗病能力差,  相似文献   

10.
乌骨鸡简称乌鸡,别称泰和鸡、丝毛鸡、竹丝鸡等,为我国古老而珍贵的特禽.它集观赏、蛋用、 肉用与药用于一身,具有桑葚冠、缨头、蓝耳、胡须嘴、丝状羽、五趾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 禽住白细胞虫病是由禽住白虫属原虫寄生于禽类白细胞内所引起的疾病,本病多见于家禽,珍禽类 发病较少.我县某养殖户饲养的200余只乌骨鸡9月份相继发生了以拉绿色稀便、消瘦,死亡前咯血为 特征的禽住白细胞虫病.先后发病32只,发病率占全群16%;死亡11只,死亡率为34.3%.  相似文献   

11.
鸡肉价格形成过程及利润分配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全程跟踪的方法从大兴到北京市区对鸡肉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实地调查,重点了解各环节的购销价格、成本、收益及在鸡肉涨价过程中各环节的利润分配状况。调查表明.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养殖户承担的成本最多,利润较低。而收购加工环节和零售环节的主体承担的成本较少,但所获利润较高。鸡肉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尤其是农业外部成本的增加,且在涨价过程中农户的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小型养鸡场利用鸡粪进行微生物发酵的发酵原料与操作方法,并总结了发酵效果,以期为综合处理中小型养鸡场鸡粪、解决养鸡场污染问题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劣质初生雏鸡的危害及优质初生雏鸡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刚才  郑素玲  姜金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91-1891,1893
介绍了劣质初生雏鸡的危害情况,以及优质初生雏鸡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比较了固始鸡(GG:G♂×G♀)及其杂交组合YG:Y♂×G♀、GA:G♂×A♀鸡冠的发育以及产蛋的情况。试验以同日龄、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固始鸡及其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记录鸡冠的发育以及鸡群初期产蛋情况,并在120日龄时称重后进行屠宰,取出卵巢/睾丸进行称重。综合冠高和冠厚,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鸡冠的发育表现为YGGAGG;GA公鸡的睾丸发育较早,其次YG,而固始鸡大部分公鸡发育都较晚;大多数YG母鸡的卵巢发育较早,GA只有少数发育较早,固始鸡母鸡的发育最晚。另外,YG、GA和GG产第一枚蛋的时间分别为104、108、119日龄,宰前1周的产蛋率也表现为YGGAGG。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GA和YG的性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比固始鸡纯系GG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充分利用地方品种固始鸡种质资源,通过杂交配套提高其生产性能。[方法]以固始鸡G系母鸡为母本,以固始鸡G系、快大青胫黄麻羽S1系、广西瑶鸡Y系等公鸡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组合,杂交后代分别为GG、S1G和YG。通过对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进行测定,评价固始鸡的杂交利用效果。[结果]以S1系为父本、以固始鸡为母本的杂交配套组合,可有效提高固始鸡的生产性能和出肉率,提高肌内脂肪含量,从而改善固始鸡的肉品质。[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固始鸡种质资源特性的研究及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取相同环境下饲养的90日龄汶上芦花鸡和寿光鸡各30只,测定其肉用性能,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0日龄的活体重汶上芦花鸡为939.35 g,寿光鸡为1 504 g;寿光鸡在活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翅比率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芦花鸡(P0.01),而芦花鸡在屠体率和腿比率性状上极显著优于寿光鸡(P0.01),半净膛率显著优于寿光鸡(P0.05)。两个地方鸡种的胸肌pH值在宰后15 min至宰后24 h内均呈下降趋势,各时期pH值均符合正常肌肉要求范围。芦花鸡在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性状上高于寿光鸡,但只在腹脂率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7.
武定鸡、茶花鸡肉用性能及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武定鸡,茶花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体态结构及肉的品质,进一步研究两品种肉用性能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由于种质特性不同,体态结构有差异,武定鸡为0.14~0.15,茶花鸡为0.16~0.19;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腿肌率,净肉率,两品种间同龄,同性对应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各品种内500日龄的净肉率极显著高于90日龄;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是500日龄母鸡高于90日龄同品种的公母鸡,而含水量则下降。谷氨酸的含量,武定鸡的公母分别是18.23%,17.23%;茶花鸡的公母是17.43%,19.07%;已报道的太和鸡是18.31%,17.65%,三者极为近似.赖氨酸武定鸡胸、腿肌分别为9.33%,9.45%;茶花鸡为8.94%,9.41%;太和鸡为8.84%,9.08%;武定高于太和鸡和茶花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制药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基因鸡以其卓越的优势必将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转基因鸡最成功的制备方法即逆转录病毒介导法,并已成功制备出表达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鸡。通过综述鸡作为生物反应器的优势、转基因鸡发展历程、逆转录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鸡的方法过程和转基因鸡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讨论了转基因鸡的意义和可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用常规的血液学指标测定方法,测定了和田黑鸡与三黄鸡血液学指标。结果表明:和田黑鸡雌雄个体之间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血浆球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小于1。和田黑鸡的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血浆球蛋白极显著(P<0.01)高于三黄鸡。和田黑鸡WBC雄性高于雌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RBC、HGB表现为雌性高于雄性,其中HGB差异不显著(P>0.05),RBC雌性为(4.52±0.041×1012/L,雄性为(3.78±0.12)×1012/L,雌性显著高于雄性(0.01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GFB2基因对鸡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定量PCR方法对TGFB2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周龄大恒鸡腿肌中TGFB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金阳丝毛鸡,并且达到最高值。10周龄金阳丝毛鸡母鸡胸肌组织中TGFB2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大恒鸡,并达到最高值;大恒鸡公鸡10周龄腿肌组织中TGFB2 mRNA表达量均与其他周龄差异显著,并达到最高值。金阳丝毛鸡、大恒鸡母鸡10周龄胸肌组织中TGFB2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周龄。【结论】TGFB2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肌肉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