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四个栽培棉种为材料。研究了草棉、亚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核型。各棉种的核型简式为:草棉,2n=2x=26=18m+4sm+4st(4SAT);亚洲棉,2n=2x=26=22m+2sm+2st(2sAT);陆地棉,2n=4x=52=28=22sm(2sAT)+2st(2SAT);海岛棉,2n=4x=52=28m+24sm(4SAT)。通过对4个栽培棉种核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棉的核型比亚洲棉对  相似文献   

2.
肉用黄牛育肥精料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健康西杂阉牛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3种育肥精料处理,结果表明:本试验最佳处理组试验2组较对照组日粮有更好的适口性,日头平均采食提高2.9%;ADG提高26.9%;精料增重比(C/G)下降18.83%;提高屠宰率5.79%,净肉率4.25%,背膘厚度13.64%,眼肌面积4.76%;牛肉货架寿命延长4d,大理石纹上升1个等级,脂肪颜色更佳。同时表明,加有聚醚离子载体类抗生素的试验2组较试验1组有更好增重速度,提高ADG10.22%,降低C/G10.12%,提高了体脂沉积从而得到更理想的大理石纹与背膘厚度。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3种萱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吉林省3种萱草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报道如下:北京黄花菜Hemerocallislilio-asphodelusL.2n=22=10m+6sm+4st+2T;小黄菜菜H.minorL.2n=22=4m=14sm+2st(2SAT)+2T ;重瓣萱草H.fulvaL.var.kwansoRegel为三倍体,2n(3x)=33=18m+9sm+3st+3T,3个种的核型均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4.
超甜玉米籽粒果皮厚度及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4个不同超甜玉米品种籽粒果皮厚度及灌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授粉天数的果皮厚度差异明显;同一品种籽粒内不同部位间的果皮厚度也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灌浆前期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胚背面的果皮较胚面薄,之后这种差异逐渐缩小。灌浆期间,籽粒体积和鲜质量变化呈Logistic曲线,相应的拐点分别是授粉后12.1和12.7d;籽粒含水量直线下降,干物质则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5.
将16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进行2×2因子实验:①在发情周期的11~14d,每天注射400μg雌二醇(E_2);②16~21d每天注射12mg吲哚美辛/kg体重;③吲哚美辛+E_2组的吲哚美辛改在11~16d注射;④空白组则注射相应体积的玉米油。血浆孕酮(P_4)降到1ng·mL ̄(-1)以下的时间为黄体完全溶解时间:E_2组极显著地早于空白组(15.4vs19.7d,P<0.01);吲哚美辛组到实验结束时血浆P_4水平仍无明显下降趋势;吲哚美辛+E_2组(20.70与空白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外源性E_2通过刺激子宫前列腺素F_(2α)(PGF_(2α))的合成和分泌,诱发了山羊黄体溶解。  相似文献   

6.
玉米籽粒果皮厚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显微测微法对3种不同基因型的7个玉米骨干系及由它们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F1的果皮厚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果皮厚度呈曲线状态变化.即授粉后随着籽粒发育果皮逐渐变厚,到乳熟后期(超甜玉米)或蜡熟期(普甜玉米、普通玉米)达最大值,然后随着籽粒脱水,果皮细胞排列紧密而变薄;在广州地区春、秋正造种植时,环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果皮厚度这一性状;同一基因型内不同核背景材料间籽粒平均果皮厚度也有显著、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F1代种子果皮厚度似乎有母体效应.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果穗顶部大量败育的典型秃尖品种对对照相比,在授粉后4d可见吲哚乙酸、玉米素核苷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在授粉后8-12d却显著低于对照;8-12d出现较高的赤霉酸和低的脱落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对杉木雄性不育原株混合授粉子代的开花情况作了观测与分析,实步认为杉木雄性不育性属核系基因作用型,即雄性不育株的细胞核有5对控制育性的隐性纯合基因,细胞质有一种控制不育性的基因,构成雄性不育基因型-S(ms1ms1ms2ms2ms2ms3ms3ms4ms5ms5).  相似文献   

9.
对杉木雄性不育原株混合授粉子代的开花情况作了观测与分析,初步认为杉木雄性不育性属核质基因作用型,即雄性不育株的细胞核有5对控制育性的隐性纯合基因,细胞质有一种控制不育性的基因,构成雄性不育基因型──S(ms_1ms_1ms_2ms_2ms_3ms_3ms_4ms_4ms_5ms_5)。  相似文献   

10.
合成和表征了3种以草酰胺为桥联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pn)Ni(L)2](ClO4)2。oxpn代表N,N’-双(3-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为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1,10-邻菲啉(Phen)和5-硝基-1,10-邻菲啉(NO2-Phen)。测定了配合物[Cu(oxpn)Ni(Me2bpy)2](ClO4)2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98.6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测试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杀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稀植(29.7×26.4cm)较密植(29.7×13.2cm)增多二次分蘖的有效穗数,提高有效分蘖率,增多穗的二次技埂数;上部伸长节间变长,基部节间变短而粗,增加折损重,提高抗倒能力;生育后期叶色下降缓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数1穴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穴距间产量差异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9.7×26.4、29.7×19.8、29.7×13.2三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与29.7×33有显著差异。龙井稻区推广29.7×26.4每穴插2—3株稀植栽培技术可达到低耗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三个药用菊品种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原产中国的3个药用菊品种-抗白菊,滁菊,怀菊的核型及减数分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白菊2n=4x=36=2M+18m+16sm(2SAT)减粉分裂中期I(MI)平均每个芬粉母细胞(PMC)有0.20I+17.70Ⅱ+0.10Ⅳ,滁菊2n=6x=54=24m(2SAT)+22sm+6st+2t,在MI平均每个PMC有0.44I+26.66Ⅱ+0.06Ⅳ,怀菊2n=6x+1=55=6M+26m+1  相似文献   

13.
岷江柏木和西藏柏木的核型及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导了岷江柏木(Curpressuschengiana)和西藏柏木(Cupressustorulosa)的体细胞核型。两种有相同的核型公式K(2n)=22=20m+2sm,同属1A核型,其它核型数据相近。岷江柏木为中国特有种,西藏柏木主产我国,结合生态、地理分布特征及生化分析资料,讨论了两者的亲缘关系及生态同群种的一致性趋势。  相似文献   

14.
1996~1997年从新疆各植棉区采集表现烂种、烂芽和烂根的病样1548份,共分离出1187个菌株,其中以丝核菌和镰孢菌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菌株总数的42.0%和42.9%;其次是链格孢菌和根霉;黑色根腐病菌、腐霉和毛霉等出现频率较低;丝核菌中立枯丝核菌占绝对优势,立枯丝核菌中AG4为优势菌群,已鉴定出5种镰孢菌: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茄病镰孢菌(Fusariumsolani)、半裸镰孢菌(Fusariumsemitectum)、锐顶镰孢菌(Fusariumacuminatum)和串株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前两者较常见。致病性测定证明,立枯丝核菌的AG4致病力最强,黑色根腐病菌次之,镰孢菌的致病力较低,链格孢菌、根霉和毛霉的致病力弱。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雌二醇诱发山羊黄体溶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6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进行2×2因子实验:①在发情周期的11-14d,每天注射400μg雌二醇(E2);②16-21d每天注射12mg吲哚美辛/kg体重;③吲哚美辛+E2组的吲哚美辛改在11-16d注射;④空白组则注射相应体积的玉米油。血浆孕酮(P4)降到1ng.mL^-^1以下的时间为黄体完全溶解时间:E2组极显地早宇空白组(15.4vs19.7d,P<0.01);吲哚美辛组到实验结束时血浆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胚乳解剖性状发生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汕优63和测03/扬稻4号为材料,开花后分期取样,制作受精子房横切面半薄切片,和光镜观察其在胚乳结实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如下:(1)杂交稻胚乳形态约在花后10d内基本定型,较常规稻早,同时,胚乳细胞分裂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稻;(2)杂交稻的胚乳结构未见有明显的粒间分离现象但花后10d各籽粒胚乳解剖结构有相当于2 ̄4d的生育进程差距;(3)花后10d内,杂交委胚乳细胞内物质的累积优于常规稻的同期  相似文献   

17.
25%特唑酮SL对八种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姚安庆(湖北农学院农业工程系,荆州434103)1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法11供试材料棉枯萎病菌(FusariumvasinfectumAtk);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  相似文献   

18.
银合欢叶粉中抗营养因子DHP在牛瘤胃中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头从未接触过银合欢叶粉饲料且装有永久瘘管的杂交黄牛被用于研究抗营养因子DHP的瘤胃中的代谢降解,试验牛第1~26d日采食2kg银合欢叶粉,27~29d增加至4kg,30d以后日采食量达7kg。试验第1、8、15、22、28和31d为瘤胃液采样日期,采样时间为投喂银合欢叶粉后的第0、2、4、6、8、12和24h。瘤胃液样本经过处理后,测定3,4-二羟吡啶(DHP)、总挥发性脂肪酸、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牛瘤胃微生物开始时并不具有降解DHP的能力,但经过3周的适应期后,瘤胃微生物开始具有分解DHP为其他化合物的能力;DHP并不影响瘤胃的发酵程度。  相似文献   

19.
马占相思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马占相思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马占相思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6,9对(No.2,4,6,8 ̄13)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No.1,3,5,7)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中第1对(No.1)染色体上具小随体(sat),其核型组成为K(2n)=26=18m+8sm(2sat),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最短)为2.50,臂比均小于2,属Stebbins“1B”核型类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7个自交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通过自交与回交获得F2及回交世代。授粉后21d于田间对亲本、F1、F2及回交各世代用刀划法接种黄曲霉菌(AspergilusflavusLink),收获时进行发病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亲本对黄曲霉菌的田间抗性有显著差异;玉米对黄曲霉菌的田间抗性受多基因控制,既有基因的加性效应,又有显性效应。还对抗性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