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2b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酵母回返试验、GST-pull down试验、免疫共沉淀试验3种方法对LGALS1与PRRSV 2b蛋白间是否相互作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酵母回返试验中,含有LGALS1与2b基因的杂交酵母菌株在SD/-Trp-Leu-His-Ade/AbA/X-α-gal的平板上生长出蓝色菌落;在GST-pull down试验中,LGALS1与2b蛋白反应的样品经Western blot可检测到融合蛋白带;在免疫共沉淀试验中,LGALS1与2b蛋白反应的样品经HA单抗沉淀后,经Western blot可检测到相应蛋白带。该研究证明了LGALS1与PRRSV 2b蛋白间发生相互作用,为研究PRRSV感染途径和增殖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水稻不同品种之间生长量差异较大,但不同密度间差异小.不同品种在稀植(30×26cm)处理下有效分蘖终止期同密植(30×13cm)相比,普遍向后延迟,且其叶龄指数分别为20和64,但最高分蘖期无明显差异,其叶龄指数分别为80和79;二次分蘖穗明显增多,提高了有效分蘖率;茎基部伸长节间短而粗,上部节间拉长,折损重大,抗倒能力增强,不同品种间都有同样的趋势.产量与结实率(x1)、千粒重(x2)、m2穗数(x3)、穗粒数(x4)间回归方程为经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密度间和互作差异不显著.据各种农艺性状的终合分析,秋田32是较适合烯植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密度和移栽期的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叶龄、叶色的影响不大,其差异不明显,但稀植(30×26cm)与较密植(30×13cm)相比有效分蘖终止期向后延迟,最高分蘖期相近,有效分蘖率提高,在有效穗中二次分蘖穗所占的比重增多;茎基部仲长节间缩短变粗,秆壁增厚.折损重大,抗倒伏能力增强,二次枝梗数明显增多,从而引起每穗粒数增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移栽期之间产量有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稀植的情况下5月28日移栽的比5月20日、24日移栽的明显减产.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要达到低耗增效的目的,在采用稀植栽培技术体系的同时,应适时早插为宜。  相似文献   
5.
密度对不同品种水稻生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不同品种之间生长量差异较大,但不同密度间差异小,不同品种在稀植(30×26cm)处理下有效分蘖终止期同密植(30×13cm)相经,普遍向后延迟,且其叶龄指数分别为20和64,但最高分蘖期无明显差异,其叶龄指数分别为80和79;二次分蘖穗明显增多,提高了有效分蘖率;茎基部伸长节间短而粗,上部节间拉长,折损重大,抗倒能力增强,不同品种间都有同样的趋势。产量与结实率(x1)、千粒重(x2)、m^2穗  相似文献   
6.
间歇灌溉技术是以不同的土壤、施肥水平、气象条件为依据而采取的灌溉措施。间歇灌溉在分蘖期抑制矿质营养吸收,长穗期有促进作用。间歇灌溉对分蘖期和长穗期碳水化合物积累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歇灌溉能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强根系活力;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增强抗倒能力,改善受光姿势。产量与不同施 N 水平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灌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节水各达8.7%、22.9%、16.9%。  相似文献   
7.
不同量的氮磷钾处理对高山红景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红景天为长白山珍贵稀有的药用植物,有神草之称,是我省一级保护植物,本文主要了一年生高山红景天幼苗在龙井地区对氮、磷、钾的反应,采用正交区组二次回归旋转转组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根长及根重的差异显著,但需肥量不多,瘠薄地适当施氮磷肥能促进根 生长,其模型为:Y根重=8.7695-0.8332x1-1.2026x2-0.6563x1x3=0.2962x^11-00.3487x^22+0.6712x^  相似文献   
8.
9.
10.
水稻稀植(29.7×26.4cm)较密植(29.7×13.2cm)增多二次分蘖的有效穗数,提高有效分蘖率,增多穗的二次技埂数;上部伸长节间变长,基部节间变短而粗,增加折损重,提高抗倒能力;生育后期叶色下降缓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数1穴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穴距间产量差异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9.7×26.4、29.7×19.8、29.7×13.2三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与29.7×33有显著差异。龙井稻区推广29.7×26.4每穴插2—3株稀植栽培技术可达到低耗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